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塘棲人看這條微信肯定思緒萬千

“江南佳麗地”塘棲, 人文薈萃、鐘靈毓秀, 人文底蘊深厚, 教育事業發達。

“近年來, 塘棲的教育事業呈現教學品質有效提升、品牌特色不斷增強、名師名家人才輩出等特點, 對塘棲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彰顯著江南名鎮特有的精緻風采。 ”塘棲鎮副鎮長周黎翔說。

一直以來, 塘棲鎮高度注重教育人才培養, 出臺和完善“塘棲鎮名校名師專項獎勵”政策, 為名優教師制定專項獎勵機制, 一批教育名師名家脫穎而出, 並從塘棲走向全區。 兩屆余杭區“十大名校長”中, 有6位校長主要工作地經歷均來自塘棲,

位列全區之首, 名鎮名校相輝映, 人才實力雄厚。

塘棲義務教育段各學校教學成績卓著。 去年塘棲一小、二小、三小3所小學在教學監測中排名全區前六;塘棲二中、三中雙雙榮獲余杭區中考品質優勝學校稱號。

今天, 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去塘棲看,

那些年, 我們一起上過的學校↓

幼稚園篇

塘棲鎮第一幼稚園

塘棲鎮第一幼稚園建園於1957年, 距今已有60年的辦園歷史。 幼稚園堅持“以愛為先, 樂享藝術”的辦園宗旨, 緊緊圍繞“規範管理, 突出特色, 提升品質”的工作目標, 培養快樂、健康、富有審美情趣的兒童。 目前幼稚園有本部、西苑、水岸、塘北四個園區。 全園28個班級, 在園幼兒995名, 教職工108名。 幼稚園本部辦園等級為省一級幼稚園, 水岸園區為省二級幼稚園, 其餘園區為省三級幼稚園。

2017年, 是塘棲一幼建園60周年, “花開甲子、情韻滿園”。 幼稚園將以此為契機, 傳承60年來成功的辦園經驗, 在傳承中發展, 在傳承中創新。 成為孩子喜愛、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品質之園。

塘棲鎮第二幼稚園

走近塘棲二幼, 你會感受到一種“自然、生態、快樂、和諧”的氣息, 處處萌發著春天般的勃勃生機, 流淌著自然與人和諧共處的美麗, 讓人感受到一種綠色的美;穿過塘棲二幼, 走廊裡都是孩子們用麻繩、野花、野草、瓶、紙盒、報紙等廢舊材料製作成的壁掛和小製作, 精美、雅致、富有童趣;節約資源和資源的再利用成了孩子們的一種習慣;探尋塘棲二幼, 你會體驗到教師與孩子們綠色心靈的對話, 引導孩子學會“親進自然、關注環境、學會生活”在環境教育中體驗樂趣, 這源於一種綠色理念的支撐。 塘棲二幼2016年被評為余杭區規範化管理示範學校。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在追求優質幼稚教育的道路上, 塘棲二幼不會停止腳步, 將繼續在特色文化中積澱經驗, 尋求新的起點, 讓孩子們從塘棲二幼開啟充滿希望的未來。

塘棲鎮第三幼稚園

杭州市余杭區塘棲鎮第三幼稚園坐落于美麗的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幼稚園辦學規模現為一總園三分園,分別為朱家角園區(總園)、康庭園區、泉漳園區與姚家埭園區。朱家角總園和泉漳分園現為浙江省二級幼稚園,而總園更是在2016年被評為余杭區甲級幼稚園。目前幼稚園各級班級數量共計30個,共有幼兒1083人,在職教職工113人。現有教師隊伍中包括1名杭州市教壇新秀、1名余杭區學科帶頭人、5名余杭區教壇新秀以及4名余杭區骨幹教師。

一直以來,塘棲第三幼稚園致力於教師專業素質培養,用“以教師發展促幼兒成長”的園本管理理念帶動“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搭設教師成長舞臺,通過一課多磨、師徒分層結對、多平臺研修坊、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武等活動來提升教師的專業水準。三年多的努力最終化為豐碩的成果:幼稚園的自製教學玩具“水鄉蒲團樂”獲全國優秀自製教學玩具三等獎;兩位老師的案例獲浙江省遊戲案例徵集活動三等獎;大班語言活動《如果你給老鼠吃餅乾》獲得了余杭區一等獎、杭州市二等獎;先後有140余篇教師撰寫的論文獲得市、區論文評比的一、二、三等獎;青年教師群體多次斬獲教壇新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余杭區教科研先進個人等等榮譽稱號。

小學篇

塘棲鎮第一小學

杭州市余杭區塘棲鎮第一小學座落于古運河畔,創辦於1906年,原名“棲溪學堂”。1988年征地新建,定名為“塘棲第一小學”。整個校園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校舍佈局錯落有致,假山亭台點綴其間,具有江南園林韻味,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一應俱全,各類專用教室的配備在全鎮乃至全區均位居前列,辦學品位正逐年提高。學校現有26個教學班,共有學生100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達97%,浙江省教壇新秀、余杭區名師、余杭區學科帶頭人、杭州市教壇新秀、區骨幹教師、區教壇新秀、區青年教師崗位能手等名優教師數量占55%。

十年木成林,百年可育人。110年的教育追尋,幾十代“一小人”的砥礪摸索,“棲溪少年”的培養目標漸漸清晰:求真、尚美、篤行,把教育的角度調整到最美的姿態,把求真的理念植根于孩子心間,把尚美的能力內化為行動的語言,把習慣的培養聚焦於生活每一天。心有追求,行有堅持,守候不變。

塘棲鎮第二小學

塘棲鎮第二小學創辦於1913年,原名聖堂角小學,解放後易名杭縣塘棲聖堂角完全小學,隸屬塘棲鎮中心小學,1993年獨立設置現名。2016年9月,現代化、高標準的新塘棲二小正式啟用。新校園占地約50畝,規劃30個教學班,教學設施配備全部按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進行配備。學校在百年風雨中沐浴並融入了厚重的水鄉古鎮文化。目前學校設教學班18個,在校學生730余人,在職教職工42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人;區學科帶頭人3人;區骨幹教師、市區教壇新秀15人;名優教師占37%。

學校充分利用新校園的優質的硬體資源,同時結合自身優勢,新建了機器人實驗室、陶藝室、小學創新科技活動室、小學互動科學實驗室、書法、國學、國畫、現代美術、小劇場等功能教室。課程設置上以“滋養童心;呵護童真;啟動童趣”為主線。以“構建金色陽光課程,回歸純真兒童世界,打造金色快樂童年”為主題,全面打造四大教育板塊:童心書香校園;童真“五心”教育體系;童樂金色農園課程;童趣陽光體育。以此沉澱並殷實學校的文化底蘊,點亮並凸顯學校的特色。讓新塘棲二小成為學生喜歡、老師眷念、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余杭區教育優質視窗學校。

塘棲鎮第三小學

杭州市余杭區塘棲三小教育集團位於江南水鄉一古鎮塘棲,是具有50年辦學歷史的現代化學校。校園集家園、花園、樂園、學園為一園,是首批浙江省示範小學。

目前全校教職員工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以一流的環境,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品質,開放辦學,服務社會。實行走讀、寄讀雙軌並行,重教育之本,創學校特色,塘棲三小看昨日,眾志成城,眾望所歸;望明朝,桃李芬芳,前程似錦。

超山中心小學

超山中心小學坐落於著名的江南三大賞梅勝地之一的超山風景區。學校現有18個教學班,學生697人,在編教職工44人。其中杭州市教壇新秀4名,余杭區骨幹教師8名,余杭區教壇新秀12名。整支教師隊伍愛崗敬業,業務精湛,充滿活力。僅2015學年就獲得杭州市優質課一等獎1人,三等獎1人,區優質課一等獎2人,區級各類教學及基本功比賽獲獎4人,市區級教壇新秀3人,市區級論文獲獎10餘篇。

新的起點已經開啟,新的夢想已漸漸清晰,新的征程即將出發,超山中心小學一定會緊緊抓住學校發展新的機遇,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用智慧和汗水,精心培育每一朵小梅花。綻放不在先後,讓我們一起靜待花開,享受教育的成功和快樂。

宏畔中心小學

宏畔中心小學,創建於1934年4月。位於古運河畔莫家橋村,緊鄰塘棲工業開發區,塘康公路、石塘公路毗連而過。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文化積澱深厚。學校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現有十二個教學班,學生562名,教職工近35人;下設衛家埭校區,9個教學班,學生337余名,教職工22人。學校教育設施齊全:配有多媒體、電腦、音樂、舞蹈、實驗、圖書閱覽、心理健康輔導室、乒乓訓練等專用教室。擁有校園通訊系統、廣播系統、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路系統和所有班級配備視頻實物展示台等現代教育技術裝備。

塘南中心小學

塘南中心小學位於聞名全國的枇杷之鄉,花果之地的塘棲鎮李家橋村。校園掩映于綠葉成蔭的枇杷叢中,依湖傍水,環境秀麗。學校起源於民國31年,1956年9月更名為塘南中心小學。

學校在全體教師的努力下,堅持以“育創新型人才,辦人民滿意學校” 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以“情、德、法”治校的現代科學管理思想;堅持以名師工程為保證;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隨班就讀、綜合實踐、小班化教育、小學生籃球為特色的目標。幾年來,學生在藝術節、科技節、區運動會和讀書活動中成績喜人,先後獲得區中小學田徑運動會獲團體第四名、第五名、第八名。杭州地區小籃球錦標賽獲團體第六名,余杭區小籃球第四名。教師在各級各類活動中成績優異,多位教師的優質課在區、市級獲獎,有數百篇教科研論文在區級及以上獲獎。學校教育、教學品質顯著,一直以來在區教研室抽查的學科成績,處於農村小學前列。學校先後評為浙江省健康促進學校(銅獎)、杭州市示範學校,杭州市人民滿意學校、杭州市小班化實驗學校、杭州市文明單位,杭州市合格資源教室、余杭區隨班就讀示範學校、余杭區平安校園、余杭區行為規範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中學篇

塘棲鎮第二中學

塘棲二中坐落于塘棲古鎮,京杭大運河畔,古老的廣濟橋邊,毗鄰水北景區,其前身是清光緒年間建立的“棲溪講舍”,歷經百餘年歷史變遷,於1980年7月正式定名為“塘棲二中”,直屬于余杭區教育局。數十年來,教育成果斐然。近年來,學校將普法教育和小班教育分別作為德育和教學工作重點,大力培育美麗學生,在各條戰線上均取得了不俗成績……

多年來,塘棲二中的教育品質始終位列全區前茅。2014年和2015年中考,學校省一級重點高中上線率均居全區公辦學校第一;2016年,學校榮獲余杭區“中考優勝學校”;在2017年余杭高級中學自主招生中,學校共有11人被提前錄取,錄取比例居全區公辦學校第二。

塘棲鎮第三中學

塘棲三中——浙江省示範學校、國家重點課題實驗基地、余杭區目前規模最大的初中,位於江南古鎮---塘棲。學校占地121畝,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綠化面積40.3%。目前有48個教學班,1800余名學生,近228名教職員工。學校教學設施先進,配套設施齊全,建有浙江省樣板電腦房、體藝館、大型圖書館、階梯教室、舞蹈房、心理諮詢室、教師研修坊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學專業場所。擁有可容納2500人同時就餐的大型餐廳,可供1300人住宿的學生公寓樓。400米標準環行塑膠跑道的田徑場。幽雅的環境,規整的佈局,使校園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氛圍。

2016年,塘棲三中遵循“深化內涵,打造精品,彰顯特色”的發展思路,秉承“養以德信,涵以氣質”的辦學理念,通過開展系列特色活動,辛勤耕耘、終迎來萬紫千紅春滿園。

裡面有你的母校嗎?

你想對母校說些什麼?

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杭州市余杭區塘棲鎮第三幼稚園坐落于美麗的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幼稚園辦學規模現為一總園三分園,分別為朱家角園區(總園)、康庭園區、泉漳園區與姚家埭園區。朱家角總園和泉漳分園現為浙江省二級幼稚園,而總園更是在2016年被評為余杭區甲級幼稚園。目前幼稚園各級班級數量共計30個,共有幼兒1083人,在職教職工113人。現有教師隊伍中包括1名杭州市教壇新秀、1名余杭區學科帶頭人、5名余杭區教壇新秀以及4名余杭區骨幹教師。

一直以來,塘棲第三幼稚園致力於教師專業素質培養,用“以教師發展促幼兒成長”的園本管理理念帶動“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搭設教師成長舞臺,通過一課多磨、師徒分層結對、多平臺研修坊、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武等活動來提升教師的專業水準。三年多的努力最終化為豐碩的成果:幼稚園的自製教學玩具“水鄉蒲團樂”獲全國優秀自製教學玩具三等獎;兩位老師的案例獲浙江省遊戲案例徵集活動三等獎;大班語言活動《如果你給老鼠吃餅乾》獲得了余杭區一等獎、杭州市二等獎;先後有140余篇教師撰寫的論文獲得市、區論文評比的一、二、三等獎;青年教師群體多次斬獲教壇新秀、“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余杭區教科研先進個人等等榮譽稱號。

小學篇

塘棲鎮第一小學

杭州市余杭區塘棲鎮第一小學座落于古運河畔,創辦於1906年,原名“棲溪學堂”。1988年征地新建,定名為“塘棲第一小學”。整個校園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校舍佈局錯落有致,假山亭台點綴其間,具有江南園林韻味,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一應俱全,各類專用教室的配備在全鎮乃至全區均位居前列,辦學品位正逐年提高。學校現有26個教學班,共有學生1000余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達97%,浙江省教壇新秀、余杭區名師、余杭區學科帶頭人、杭州市教壇新秀、區骨幹教師、區教壇新秀、區青年教師崗位能手等名優教師數量占55%。

十年木成林,百年可育人。110年的教育追尋,幾十代“一小人”的砥礪摸索,“棲溪少年”的培養目標漸漸清晰:求真、尚美、篤行,把教育的角度調整到最美的姿態,把求真的理念植根于孩子心間,把尚美的能力內化為行動的語言,把習慣的培養聚焦於生活每一天。心有追求,行有堅持,守候不變。

塘棲鎮第二小學

塘棲鎮第二小學創辦於1913年,原名聖堂角小學,解放後易名杭縣塘棲聖堂角完全小學,隸屬塘棲鎮中心小學,1993年獨立設置現名。2016年9月,現代化、高標準的新塘棲二小正式啟用。新校園占地約50畝,規劃30個教學班,教學設施配備全部按省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進行配備。學校在百年風雨中沐浴並融入了厚重的水鄉古鎮文化。目前學校設教學班18個,在校學生730余人,在職教職工42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3人;區學科帶頭人3人;區骨幹教師、市區教壇新秀15人;名優教師占37%。

學校充分利用新校園的優質的硬體資源,同時結合自身優勢,新建了機器人實驗室、陶藝室、小學創新科技活動室、小學互動科學實驗室、書法、國學、國畫、現代美術、小劇場等功能教室。課程設置上以“滋養童心;呵護童真;啟動童趣”為主線。以“構建金色陽光課程,回歸純真兒童世界,打造金色快樂童年”為主題,全面打造四大教育板塊:童心書香校園;童真“五心”教育體系;童樂金色農園課程;童趣陽光體育。以此沉澱並殷實學校的文化底蘊,點亮並凸顯學校的特色。讓新塘棲二小成為學生喜歡、老師眷念、家長放心、社會認可的余杭區教育優質視窗學校。

塘棲鎮第三小學

杭州市余杭區塘棲三小教育集團位於江南水鄉一古鎮塘棲,是具有50年辦學歷史的現代化學校。校園集家園、花園、樂園、學園為一園,是首批浙江省示範小學。

目前全校教職員工團結一致,齊心協力,以一流的環境,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品質,開放辦學,服務社會。實行走讀、寄讀雙軌並行,重教育之本,創學校特色,塘棲三小看昨日,眾志成城,眾望所歸;望明朝,桃李芬芳,前程似錦。

超山中心小學

超山中心小學坐落於著名的江南三大賞梅勝地之一的超山風景區。學校現有18個教學班,學生697人,在編教職工44人。其中杭州市教壇新秀4名,余杭區骨幹教師8名,余杭區教壇新秀12名。整支教師隊伍愛崗敬業,業務精湛,充滿活力。僅2015學年就獲得杭州市優質課一等獎1人,三等獎1人,區優質課一等獎2人,區級各類教學及基本功比賽獲獎4人,市區級教壇新秀3人,市區級論文獲獎10餘篇。

新的起點已經開啟,新的夢想已漸漸清晰,新的征程即將出發,超山中心小學一定會緊緊抓住學校發展新的機遇,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用智慧和汗水,精心培育每一朵小梅花。綻放不在先後,讓我們一起靜待花開,享受教育的成功和快樂。

宏畔中心小學

宏畔中心小學,創建於1934年4月。位於古運河畔莫家橋村,緊鄰塘棲工業開發區,塘康公路、石塘公路毗連而過。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文化積澱深厚。學校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現有十二個教學班,學生562名,教職工近35人;下設衛家埭校區,9個教學班,學生337余名,教職工22人。學校教育設施齊全:配有多媒體、電腦、音樂、舞蹈、實驗、圖書閱覽、心理健康輔導室、乒乓訓練等專用教室。擁有校園通訊系統、廣播系統、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路系統和所有班級配備視頻實物展示台等現代教育技術裝備。

塘南中心小學

塘南中心小學位於聞名全國的枇杷之鄉,花果之地的塘棲鎮李家橋村。校園掩映于綠葉成蔭的枇杷叢中,依湖傍水,環境秀麗。學校起源於民國31年,1956年9月更名為塘南中心小學。

學校在全體教師的努力下,堅持以“育創新型人才,辦人民滿意學校” 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以“情、德、法”治校的現代科學管理思想;堅持以名師工程為保證;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隨班就讀、綜合實踐、小班化教育、小學生籃球為特色的目標。幾年來,學生在藝術節、科技節、區運動會和讀書活動中成績喜人,先後獲得區中小學田徑運動會獲團體第四名、第五名、第八名。杭州地區小籃球錦標賽獲團體第六名,余杭區小籃球第四名。教師在各級各類活動中成績優異,多位教師的優質課在區、市級獲獎,有數百篇教科研論文在區級及以上獲獎。學校教育、教學品質顯著,一直以來在區教研室抽查的學科成績,處於農村小學前列。學校先後評為浙江省健康促進學校(銅獎)、杭州市示範學校,杭州市人民滿意學校、杭州市小班化實驗學校、杭州市文明單位,杭州市合格資源教室、余杭區隨班就讀示範學校、余杭區平安校園、余杭區行為規範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

中學篇

塘棲鎮第二中學

塘棲二中坐落于塘棲古鎮,京杭大運河畔,古老的廣濟橋邊,毗鄰水北景區,其前身是清光緒年間建立的“棲溪講舍”,歷經百餘年歷史變遷,於1980年7月正式定名為“塘棲二中”,直屬于余杭區教育局。數十年來,教育成果斐然。近年來,學校將普法教育和小班教育分別作為德育和教學工作重點,大力培育美麗學生,在各條戰線上均取得了不俗成績……

多年來,塘棲二中的教育品質始終位列全區前茅。2014年和2015年中考,學校省一級重點高中上線率均居全區公辦學校第一;2016年,學校榮獲余杭區“中考優勝學校”;在2017年余杭高級中學自主招生中,學校共有11人被提前錄取,錄取比例居全區公辦學校第二。

塘棲鎮第三中學

塘棲三中——浙江省示範學校、國家重點課題實驗基地、余杭區目前規模最大的初中,位於江南古鎮---塘棲。學校占地121畝,建築面積30000平方米,綠化面積40.3%。目前有48個教學班,1800余名學生,近228名教職員工。學校教學設施先進,配套設施齊全,建有浙江省樣板電腦房、體藝館、大型圖書館、階梯教室、舞蹈房、心理諮詢室、教師研修坊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學專業場所。擁有可容納2500人同時就餐的大型餐廳,可供1300人住宿的學生公寓樓。400米標準環行塑膠跑道的田徑場。幽雅的環境,規整的佈局,使校園洋溢著濃厚的文化氛圍。

2016年,塘棲三中遵循“深化內涵,打造精品,彰顯特色”的發展思路,秉承“養以德信,涵以氣質”的辦學理念,通過開展系列特色活動,辛勤耕耘、終迎來萬紫千紅春滿園。

裡面有你的母校嗎?

你想對母校說些什麼?

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