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馬化騰:不想成為科學家的投資人不是好企業家

作者:梁雲風 / 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1545篇原創首發文章

“斯坦福大學有三分之一的老師是住在校園裡, 一個偶然的機會,

我在跟鄰居聊天時, 發現他創辦了一家非常有意思的公司。 他是電腦系的教授, 因為覺得改作業非常麻煩, 要在三個不同的作業系統上切換。 於是, 他把硬體物理的電腦切割成三個虛擬機器, 每個虛擬機器都可以裝一個不同的作業系統。 我非常感興趣, 於是和斯坦福大學時任校長做了他的天使投資人。 ”9月8日, 在中國企業發展高峰論壇上, 著名物理學家、斯坦福大學終身教授張首晟講起他自己的第一個投資項目時, 仍津津樂道。

這是張首晟第一個天使投資項目,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他這位名叫孟德爾•羅森柏格的鄰居創辦的公司叫VMware, 如今的VMware市值高達439.5億美元(按9月19日收盤價算)。

在世界知名學府中, 斯坦福大學算是一朵奇葩。

“斯坦福大學是矽谷創新的發源地, 它將科技和商業完美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是產學研結合的典型。 ”在論壇上, 騰訊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評價說。 據統計, 矽谷高達80%的企業由斯坦福大學學生和教授創立或投資, 這其中就包括了惠普、谷歌等知名企業。

科學家VS投資人:

既懂前沿科技又懂投資

產學研結合, 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身份的跨界, 跨界連接技術、資本和產業。 常見的身份跨界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是科學家跨界當投資人, 另一種則是科學家跨界當企業家。

張首晟是典型的從科學家跨界投資人的例子。 在斯坦福大學, 並不缺研究成果, 張首晟本人更是全球最為知名的華人物理學家之一, 他們擁有對未來和技術敏銳的判斷, 知道哪些技術可以產業化。 張首晟說, 很多斯坦福的學生、老師出來創業, 幾乎都有斯坦福老師成功投資的身影, 甚至可以說, 當年矽谷的創立, 斯坦福大學本身就是最大的天使投資機構。

“人類文明的發展既然需要科學,

就需要投資, 需要既懂最前沿科技, 又懂得投資的人才。 投資是當今社會最需要的一個眼光, 他要判斷下一步人類社會的文明到底應該朝著什麼地方走。 ”基於這樣的考慮, 2013年張首晟創立丹華資本, 主要集中在大資料、移動互聯網、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領域, 用資本打通研究和產業之間的通道。

身兼投資人和科學家的, 除了張首晟, 還有晨興創投主席陳樂宗, 他擁有哈佛大學洛杉磯分校科學輻射生物學博士學位, 曾在哈佛大學醫學院任病理學研究員。 1986 年, 擁有恒隆集團和恒隆地產兩個上市公司的陳啟宗、陳樂宗兄弟在美國創立了晨興(Morningside)。 晨興投資了很多醫療和科技領域的公司, 包括搜狐、攜程、迅雷、YY、UC、小米、快手等優質項目。 陳樂宗雖然已經是一位知名的成功投資人, 但在2016年5月7日的中美生物醫藥協會(CABS)方瑞賢生命科學獎頒獎典禮的演講中, 他說他首先是個科學家, 然後才是投資人。

科學家VS企業家:

科研和市場的“產研相長”

我們在分析投資人的來源時, 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幾類:一是張首晟、陳樂宗這樣的科學家跨界投資人;二是企業家跨界投資人,比如真格基金的徐小平,順為資本的雷軍,現在很多企業,比如BAT、美的、海爾等也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投資基金;三是明星跨界投資人,比如創辦Star VC的任泉、黃曉明、李冰冰等;四是專職的投資人/機構。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的身份往往是重疊的。比如科學家,在產學研這個鏈條中,除了做投資人,更多的是成為將科研成果市場化的企業家。還以斯坦福大學為例,除了上述創立創辦VMware的孟德爾•羅森柏格,還有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布萊恩•K•科比爾卡(Brian K. Kobilka)。

作為科學家創業者,2002年,布萊恩教授創立了一家專注新藥研發的生物技術公司,將其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成果G-蛋白偶聯受體產業化。“以前跟醫藥公司合作,醫藥公司的律師和斯坦福大學的律師總是會為智慧財產權歸屬吵個不停,合作協定根本就簽不成。於是,我就決定成立一家公司自己做,解決這個問題。”在中國企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布萊恩教授說,創辦企業和科研其實是雙向互利的,“我希望把團隊在斯坦福大學研發出來的技術,應用到藥品的研發當中。同時,創辦公司對於促進我的科學實驗也是有幫助的。”目前,這家公司也得到了來自斯坦福大學的風投。

“研而優則產”的還有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教授,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

“我在2002年也成立了一家美圖公司,做人臉識別、攝像頭、VR,但只做了一年就關掉了。我發現人工智慧技術不夠,人才也不夠。在中國做原創要做積累,等積累足夠了再出來創業。”湯曉鷗說。

2011年,得益於大資料的積累、演算法的進步,最主要的是人才儲備也足夠了,“到那時,我們已經培養了一百多個博士。”於是,湯曉鷗第二次創業,成立了專注於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的科技公司商湯科技。2017年7月,商湯科技公佈了B輪4.1億美元融資,總估值高達15億美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角獸。投資人既有國家隊(中金公司),也有大型的市場化產業基金(晨興資本),同時還有產業資本(TCL資本)和個人投資者(梁伯韜),非常多元化。

我們在分析斯坦福大學的產學研模式時發現,斯坦福大學對矽谷創業者的投資方式非常多樣化,既有老師投學生,老師之間、校友之間的相互投資,也有斯坦福大學以校方名義的投資,即使是教師在校期間的科研成果,也不存在需要和校方分享的說法,機制非常靈活。

發揮企業的激勵作用

在國內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的成果市場化,無論是節奏和收益仍受到一定的限制,科研成果市場化的收益和科研人員的付出並不成正比。

這就需要發揮企業在產學研這個鏈條中的紐帶作用。

在美國,斯坦福這樣的私立高校有很好的機制,在中國,企業和高校的合作也在逐步開展。比如騰訊和清華很早就成立了一個聯合實驗室,近期也轉向研究AI。騰訊前不久發佈了一款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能夠對早期食道癌的篩查準確率達到90%以上,這款產品就是騰訊AI Lab、優圖實驗室等和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東省食道癌研究所)等醫療單位合作的產品。儘管在中國高校的科研成果產業化仍未完全放開,但在業界的推動下,也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我們希望通過和清華大學舉辦‘清華-青騰未來科技學堂’,不斷地嘗試來促進科研和產業界結合與創新。”馬化騰在中國企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說,“不想當科學家的投資人不是好的企業家。”當然,他這句話是有潛臺詞的,那就是通過企業來將科技和資本打通,對於騰訊來說,青騰大學以及背後的騰訊開放平臺,正是承接這一艱巨任務的重要載體。

那麼,科技和商業怎麼結合?換言之,企業如何將科學家和投資人聯合起來,共同打通產學研的通道呢?

在這一輪的數位化和智慧化的大浪潮中,有一個趨勢特別明顯,那就是科技越來越融入到各行各業,所有產業界都必須關注科技,“過去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企業,基本上是能源和金融巨頭,但在這一兩年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五家在這一兩年全換成了以互聯網、資訊科技為主的企業,前十大企業中有七家是互聯網和科技企業。連投行高盛都宣稱自己是一家科技企業,它超過三分之一的員工是科研人員,超過了Facebook的研發人員。”

馬化騰預測,未來企業的基本形態將是,在雲端用人工智慧處理大資料。在這種情況下,充分挖掘雲、人工智慧(AI)、大資料的應用場景,通過“互聯網+”等方式和各行各業、學界和研究界進行合作,是未來互聯網科技企業存在的基本方式。

如今,在“互聯網+”方面聲名在外的企業,如騰訊、科大訊飛、IBM、穀歌等都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佈局,我們分析這些企業發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在產學研這三個鏈條中都有佈局,貫穿了始終。

在研究方面,企業一直是科研最不可忽視的力量,比如騰訊和清華建立了實驗室,和香港科技大學、中山大學等都有共同研究的實驗室,推動科研成果的市場化。產業基金作為創投市場的重要力量,不斷扶持初創企業,BAT方面,騰訊通過青騰大學囊括了一大批國內優質項目,對符合其生態戰略的進行投資,京東、小米,製造業企業中海爾、美的、TCL等都成立了專門的產業基金,圍繞自己的核心業務打造生態;筆者發現,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 投資未來 ,比如騰訊投資了阿拉伯衛星公司,投資了特斯拉,儘管目前電動汽車和衛星公司尚未真正給投資帶來回報,但它代表了未來的希望。

在國外,關於產學研融合的有些探索可能更加先進。比如位於波士頓附近的佛蘭克林歐林工程學院,學生進入校門後,打破傳統院系專業,通過跨界融合的方式與企業合作,讓學生通過做專案的方式把理論和實踐的學習得到結合。麻省理工學院(MIT)最近也開展了一個叫“引擎”的計畫,通過學校的基金,鼓勵學生把想法變成一個現實,把樣品變成商品。

這或許也是未來產學研融合的新趨勢。

作者:秦朔朋友圈記者、專欄作者。秦朔朋友圈和社會價值投資聯盟連袂打造的社會創新服務平臺——社創號主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幾類:一是張首晟、陳樂宗這樣的科學家跨界投資人;二是企業家跨界投資人,比如真格基金的徐小平,順為資本的雷軍,現在很多企業,比如BAT、美的、海爾等也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投資基金;三是明星跨界投資人,比如創辦Star VC的任泉、黃曉明、李冰冰等;四是專職的投資人/機構。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的身份往往是重疊的。比如科學家,在產學研這個鏈條中,除了做投資人,更多的是成為將科研成果市場化的企業家。還以斯坦福大學為例,除了上述創立創辦VMware的孟德爾•羅森柏格,還有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科學院院士、斯坦福大學教授布萊恩•K•科比爾卡(Brian K. Kobilka)。

作為科學家創業者,2002年,布萊恩教授創立了一家專注新藥研發的生物技術公司,將其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的科研成果G-蛋白偶聯受體產業化。“以前跟醫藥公司合作,醫藥公司的律師和斯坦福大學的律師總是會為智慧財產權歸屬吵個不停,合作協定根本就簽不成。於是,我就決定成立一家公司自己做,解決這個問題。”在中國企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布萊恩教授說,創辦企業和科研其實是雙向互利的,“我希望把團隊在斯坦福大學研發出來的技術,應用到藥品的研發當中。同時,創辦公司對於促進我的科學實驗也是有幫助的。”目前,這家公司也得到了來自斯坦福大學的風投。

“研而優則產”的還有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教授,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

“我在2002年也成立了一家美圖公司,做人臉識別、攝像頭、VR,但只做了一年就關掉了。我發現人工智慧技術不夠,人才也不夠。在中國做原創要做積累,等積累足夠了再出來創業。”湯曉鷗說。

2011年,得益於大資料的積累、演算法的進步,最主要的是人才儲備也足夠了,“到那時,我們已經培養了一百多個博士。”於是,湯曉鷗第二次創業,成立了專注於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的科技公司商湯科技。2017年7月,商湯科技公佈了B輪4.1億美元融資,總估值高達15億美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角獸。投資人既有國家隊(中金公司),也有大型的市場化產業基金(晨興資本),同時還有產業資本(TCL資本)和個人投資者(梁伯韜),非常多元化。

我們在分析斯坦福大學的產學研模式時發現,斯坦福大學對矽谷創業者的投資方式非常多樣化,既有老師投學生,老師之間、校友之間的相互投資,也有斯坦福大學以校方名義的投資,即使是教師在校期間的科研成果,也不存在需要和校方分享的說法,機制非常靈活。

發揮企業的激勵作用

在國內科研院所,科研人員的成果市場化,無論是節奏和收益仍受到一定的限制,科研成果市場化的收益和科研人員的付出並不成正比。

這就需要發揮企業在產學研這個鏈條中的紐帶作用。

在美國,斯坦福這樣的私立高校有很好的機制,在中國,企業和高校的合作也在逐步開展。比如騰訊和清華很早就成立了一個聯合實驗室,近期也轉向研究AI。騰訊前不久發佈了一款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能夠對早期食道癌的篩查準確率達到90%以上,這款產品就是騰訊AI Lab、優圖實驗室等和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東省食道癌研究所)等醫療單位合作的產品。儘管在中國高校的科研成果產業化仍未完全放開,但在業界的推動下,也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我們希望通過和清華大學舉辦‘清華-青騰未來科技學堂’,不斷地嘗試來促進科研和產業界結合與創新。”馬化騰在中國企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說,“不想當科學家的投資人不是好的企業家。”當然,他這句話是有潛臺詞的,那就是通過企業來將科技和資本打通,對於騰訊來說,青騰大學以及背後的騰訊開放平臺,正是承接這一艱巨任務的重要載體。

那麼,科技和商業怎麼結合?換言之,企業如何將科學家和投資人聯合起來,共同打通產學研的通道呢?

在這一輪的數位化和智慧化的大浪潮中,有一個趨勢特別明顯,那就是科技越來越融入到各行各業,所有產業界都必須關注科技,“過去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企業,基本上是能源和金融巨頭,但在這一兩年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五家在這一兩年全換成了以互聯網、資訊科技為主的企業,前十大企業中有七家是互聯網和科技企業。連投行高盛都宣稱自己是一家科技企業,它超過三分之一的員工是科研人員,超過了Facebook的研發人員。”

馬化騰預測,未來企業的基本形態將是,在雲端用人工智慧處理大資料。在這種情況下,充分挖掘雲、人工智慧(AI)、大資料的應用場景,通過“互聯網+”等方式和各行各業、學界和研究界進行合作,是未來互聯網科技企業存在的基本方式。

如今,在“互聯網+”方面聲名在外的企業,如騰訊、科大訊飛、IBM、穀歌等都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佈局,我們分析這些企業發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在產學研這三個鏈條中都有佈局,貫穿了始終。

在研究方面,企業一直是科研最不可忽視的力量,比如騰訊和清華建立了實驗室,和香港科技大學、中山大學等都有共同研究的實驗室,推動科研成果的市場化。產業基金作為創投市場的重要力量,不斷扶持初創企業,BAT方面,騰訊通過青騰大學囊括了一大批國內優質項目,對符合其生態戰略的進行投資,京東、小米,製造業企業中海爾、美的、TCL等都成立了專門的產業基金,圍繞自己的核心業務打造生態;筆者發現,他們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那就是 投資未來 ,比如騰訊投資了阿拉伯衛星公司,投資了特斯拉,儘管目前電動汽車和衛星公司尚未真正給投資帶來回報,但它代表了未來的希望。

在國外,關於產學研融合的有些探索可能更加先進。比如位於波士頓附近的佛蘭克林歐林工程學院,學生進入校門後,打破傳統院系專業,通過跨界融合的方式與企業合作,讓學生通過做專案的方式把理論和實踐的學習得到結合。麻省理工學院(MIT)最近也開展了一個叫“引擎”的計畫,通過學校的基金,鼓勵學生把想法變成一個現實,把樣品變成商品。

這或許也是未來產學研融合的新趨勢。

作者:秦朔朋友圈記者、專欄作者。秦朔朋友圈和社會價值投資聯盟連袂打造的社會創新服務平臺——社創號主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眾號:qspyq2015

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號:qspyqswhz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