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東華帝君和玉皇大帝關於冥界不得不說的事!

東華帝君

上古之時, 眾神為爭天帝位, 混戰不休。

大神共工被逼走於不周仙山, 共工怒極。 為保性命, 竟不顧人世眾生, 撞斷不周仙山。

從此天柱折, 地維缺。 四極廢, 九州裂。 天不兼覆, 地不周載。

西北天火監炎而不滅。 東南洪水浩湯而不止。 日月星辰移位, 天地秩序大亂, 人間如同煉獄。

天帝疲于應付而無暇顧及於共工, 命女媧部族率眾安撫眾生, 補天填地。

而正值此時, 冥界原著居民見人間混亂不堪意圖大舉入侵。

天帝震怒, 遣東華帝君、澧都大帝前往冥界鎮壓。

初時, 冥界攻勢兇猛, 天界人間本就動亂, 天災人禍, 互相攻伐。

致使二帝兵力甚微且無增援, 時日一久後繼無力, 不堪抵擋, 只得退出冥界, 封住冥界兩處入口, 屯兵駐守。

東華帝君鎮守泰山入口, 澧都大帝鎮守醴都鬼門。

後東華帝君見天界人間征伐混戰不休, 死傷無數。 導致孤魂野鬼急劇增多, 四處遊蕩卻無所管制, 又給人間憑添亂數。

於是東華帝君便同澧都大帝一道, 于泰山及醴都處設立陣法, 吸引天下孤魂野鬼。

訓練鬼卒, 意圖等待時機反攻冥界, 一舉平亂。

數萬年後, 女媧部族補天事了, 洪水止熄。

人間的混亂也隨之逐漸平靜。 二帝眼見時機已至,

下令大舉進攻冥界。

是時冥界之門大開, 積攢數萬年的幽冥之氣湧入天地間, 遮天蔽日。 眾生惶恐, 以為世間又將大亂。

幽冥之氣對於陰魂鬼物極具滋養功效, 令二帝士卒如虎添翼, 千年後冥界叛亂平息。

可冥族眾生不甘失敗, 頻繁襲殺鎮守冥界的鬼卒鬼將, 二帝怒極, 下令屠殺冥界居民, 一個不留, 自此三界再無冥族。

冥界事了, 二帝將返回人間。

臨走之時, 交代各下級各鬼將說:“冥界甚廣, 比之天界猶有過之, 棄之可惜, 且此界又甚合汝等魂體鬼物居住, 不若汝等就世居於此, 豈不美哉。 返回陽間還要受天地至陽之氣侵害, 日久將消散於天地間。 想必汝等也都從陽間而來, 必有體會。 如有特殊之事必要返回人間, 切記不可禍亂陽世,

違者鎮于泰山之下地火之中, 永世煎熬”。

說完這些又命令道:“冥界兩處入口的陣法依在, 日後會陸續有新的鬼體到達冥界, 汝等務必好生管理。 等天人兩界事了, 我二人必將奏請天帝於冥界之中設立陰司, 掌管三界遊魂。 ”。

豈知世事難料, 天意不可測。 二帝回到天界, 竟不見天帝眾神, 而天界之人事也已大變。

問之才知道當年之戰, 眾神損耗元氣甚多, 天界靈氣雖足, 如用來養好眾神之損耗, 恐那時天界也為廢界, 不可再居。

於是上古之神商量暫離天界, 去那超脫於三界之外的天外天去閉關修養。

臨走之時讓人間有能者暫掌天界, 於是有了封神之戰。

封神結束後上古眾神陸續離開。 人間修道有成之人慢慢佔據天界, 修建天宮, 按照人間帝王之法行事, 下設官職, 掌管人間諸多事務。

二帝於是會見現時天界最高掌權者玉皇大帝, 說了冥界之事。

玉帝見其乃上古大神不敢怠慢, 問之是久居天界還是去那天外天處。

二帝思考片刻說他二人就暫居於冥界兩處入口, 冥界之鬼卒鬼將只知天帝,不知玉帝,吾等唯恐其心生歹意,禍亂天地,我二人就於入口處坐鎮,且等待上古眾神回歸。

另請玉帝派陰司去那冥界,管理冥界諸多雜事,重整三界秩序。

玉帝聽之甚喜,此乃憑空多得一界之好事,又有上古大神坐鎮以防叛亂,自是求之不得。

當即答應,不日便從人間選擇有能之士,去陰司任職。

陰司之職,選定十人,是為十殿冥王,其中五殿閻羅王位居十殿之首。

玉帝任命完冥王之後,便把冥界全權交由冥王所管,只需定期報告即可。

十殿冥王遣新魂鬼物建造幽冥十殿,以及各殿所屬地獄。

之所以遣的是新魂,只因上古存活到如今的鬼卒鬼將也都成為冥界一方霸主,劃地割據,非二帝之命不從。

如此一來,十殿冥王實則相當於冥界行政長官,僅處理鬼物雜事罷了,真正掌控冥界的反而還是東華帝君和澧都大帝。

冥界之鬼卒鬼將只知天帝,不知玉帝,吾等唯恐其心生歹意,禍亂天地,我二人就於入口處坐鎮,且等待上古眾神回歸。

另請玉帝派陰司去那冥界,管理冥界諸多雜事,重整三界秩序。

玉帝聽之甚喜,此乃憑空多得一界之好事,又有上古大神坐鎮以防叛亂,自是求之不得。

當即答應,不日便從人間選擇有能之士,去陰司任職。

陰司之職,選定十人,是為十殿冥王,其中五殿閻羅王位居十殿之首。

玉帝任命完冥王之後,便把冥界全權交由冥王所管,只需定期報告即可。

十殿冥王遣新魂鬼物建造幽冥十殿,以及各殿所屬地獄。

之所以遣的是新魂,只因上古存活到如今的鬼卒鬼將也都成為冥界一方霸主,劃地割據,非二帝之命不從。

如此一來,十殿冥王實則相當於冥界行政長官,僅處理鬼物雜事罷了,真正掌控冥界的反而還是東華帝君和澧都大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