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華人民為什麼自稱是“龍的傳人”?背後有著怎麼樣的傳說?

龍, 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 是一種神異動物, 具有蛇身、鱷首、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須、額下有珠的形象。 前人分龍為四種:有鱗者稱蛟龍,

有翼者稱為應龍, 有角者稱虯龍, 無角者稱螭龍。 還有一種說法是有兩角為龍, 獨角為蛟, 無角為螭, 無腳為蠋。

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 而且有深厚的歷史淵源。 龍是中國人的象徵,中華民族驕傲地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

傳說中的人類始祖伏羲、女媧, 皆龍身人首(或蛇身人首), 又被稱為“龍祖”。 華夏民族的先祖炎帝、黃帝, 傳說中和龍都有密切的關係, “黃帝龍軒轅氏龍圖出河”(《竹書記年》), 相傳炎帝為其母感應“神龍首”而生, 死後化為赤龍。 因而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

相傳伏羲是雷神的兒子, 其母華胥氏踩踏了雷神在雷澤留下的"足跡"而孕生的。 因為雷電是龍的重要的取材物件之一。 閃電為龍之形, 雷聲為龍之音, 雷神就是龍神, 雷神的兒子當然是龍。 於是, 伏羲便生就一副"龍顏"。 古籍裡稱其"龜齒龍唇"、"鼻龍狀"、"牛首龍身"。 他"受龍圖, 畫八卦", "以龍紀官, 號曰龍師", 然後結網罟、造甲曆、作樂章。

以煉石補天、摶黃土造人、始創嫁娶等功績而著名的女媧氏, 也是一條龍,

一條女龍。 古人言女媧氏"蛇身人首", "伏羲鱗身, 女媧蛇軀"。 蛇是龍的模特, 龍是蛇的昇華。 說女媧"蛇身"、"蛇形", 也就等於說女媧"龍身"、"龍形"。 難怪人們常把漢代畫像石上、唐代絹畫上的長尾交纏狀的伏羲女媧圖, 既稱"蛇身像", 也稱"龍身像"。

龍的原始圖形是什麼?最早記載龍的書籍《山海經.海外西經》載:"龍魚陵居,

其狀如狸, 一曰鰕"。 據《爾雅》:"鯢之大者謂之鰕"。 現在天水東南部林區曲溪, 尚有成群生長俗稱娃娃魚的鯢, 正是四足龍的創作原型, 也是伏羲族的圖騰神。 鯢, 古人視之神聖。 《史記.始皇本紀》載:"始皇下葬也, 以人魚膏為燭。 "據稱鯢魚脂肪, 所做之燭, 能將空氣中氧耗盡, 以保屍身不腐。

隨著強大的伏羲部族由黃土高原向中原大地、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流動遷徙, 黃河中下游及西南地區的許多部落被征服。 征服部落的馬牛狗鹿魚鳥等圖騰, 也就融入了伏羲部落的圖騰中。 鯢魚形的原始龍, 由此兼併各民族圖騰, 形成綜合的龍圖騰, 構成華夏民族團結的紐帶。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 人類是由女媧捏黃土造出來的。

女媧創造了人類, 那麼女媧她自己又是誰創造的呢?按普遍的說法, 女媧最早應是奉蛇為圖騰的民族創造出來的。

什麼是圖騰呢?圖騰(totem)是原始社會氏族的一種標誌。 圖騰信仰是一種非常原始的信仰。 而蛇圖騰的色彩在女媧、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顯地看出。 蛇圖騰分佈很廣, 現主要集中在我國的東南部和西南部。 在幾千年的不斷遷徙中, 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 蛇圖騰傳遍了長江南北, 在臺灣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圖騰的遺跡或習俗。 在奉蛇為圖騰的地區, 人們一般認為"蛇"是"龍"的原形, "龍"是"蛇"的神性顯示。 所以在江蘇、浙江、安徽一帶稱家蛇為"蒼龍"、"天龍"、"家龍"等等, 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稱"龍種"、"龍人"、"龍戶"並建蛇廟, 祭祀蛇神。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而且有深厚的歷史淵源。龍是中國人的象徵,中華民族驕傲地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

祭祀蛇神。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而且有深厚的歷史淵源。龍是中國人的象徵,中華民族驕傲地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