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誰該為劃歪的“起跑線”負責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早期教育備受家長重視, 含著奶嘴上課的現象屢見不鮮。 “美式教育的繼承者”、“孩子的故事會”、“水中早教園”……名目繁多的早教機構林立, 選哪家好?價格不菲的早期教育, 到底學些什麼?面對魚龍混雜的早教市場, 不少家長仍很迷茫, 在“起跑線”前犯了難。 (澎湃新聞 9月22日)

《中國早教藍皮書》調查顯示, 2017年我國早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 《上海幼兒早期教育(0-6歲)狀況調查》顯示, 有57.1%的家長為孩子報名幼稚園以外的早教課程。 早教市場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早教市場的火爆, 最主要的原因是越來越激勵的社會競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

中國家長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也不排除一些家長有盲目跟風、攀比、炫耀的心理。

但是, 早教市場火爆的背後卻是亂象叢生。 一是早教市場競爭激烈, 各早教機構為分得一杯羹, 往往標榜是自己與眾不同甚至獨一無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內容, 至於實際效果怎樣暫且不管, 先把家長哄進門再說。 二是我國目前0-3歲嬰幼兒早教人才師資培養幾乎處於空白狀態。 早教教師進入行業, 只需早教機構把關即可。 而早教機構認可的標準不一, 必然導致早教師資質量良莠不齊。

其實, 三歲以前的嬰孩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 適當的引導和教育, 有助於孩子的全面成長。

但家長望子成龍心切, 揠苗助長;早教機構為迎合家長, 提前教授知識, 培訓各種技能, 推出不適合孩子的課程, 就違背了早教的初衷, 往往適得其反。

因此, 政府相關部門與其仍由早教市場發展亂象發展, 不如適當加以規範, 引導早教市場良性發展;另外, 對一些以諮詢、文化或科技等公司名義向工商部門登記註冊, 獲得工商營業執照後, 再變相進行教育培訓的“掛著羊皮賣狗肉”的早教機構, 加強監管, 嚴肅處理。 (楊飛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