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古代東方最神秘的微笑大佛

巴戎寺, 我仰望佛祖寂寞千年的微笑, 雋美的面容嘴角微翹, 佛教的淡泊、寧靜、包容與恒遠, 穿越了時空, 這54座高塔上的216面佛像, 是高棉王朝留下的最珍貴的歷史遺產。

16年前初訪吳哥, 記憶中除了大小吳哥外, 便是有著四面佛的巴戎寺(Prasat Bayon)了, 因為那令吳哥窟蜚聲世界的“高棉的微笑”實在讓人過目難忘。

又一次穿過大吳哥的城門, 巴戎寺位於大吳哥城的中心點。 面前的這座“寶塔山”由49座佛塔組成, 加上週邊的五座, 一共54座。 中間一座最大, 高約40多米, 其餘48座如眾星捧月般簇擁在它周圍。

據說這偉大的工程是先切好石塔再直接在石頭上雕刻, 沒有狹窄高聳如天梯的臺階, 原本婆羅門教的塔頂部雕刻上了四面佛的面孔, 四個面分別代表慈、悲、喜、舍。 雖然都是高棉人的樣貌, 但是神態並不相同, 工匠們按照自己的想像創作, 似有若無的微笑留下無限遐想的空間。 一二層的浮雕上卻還留著很重的婆羅門教痕跡, 都是因為闍耶跋摩七世國王晚期由婆羅門教改信佛教所造成的混亂吧。 巴戎寺是這位偉大君主為自己修建的太廟, 也是吳哥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大乘佛教太廟。 高棉王國的信仰從此轉變, 兩種宗教信仰融合與交替的過程如同年輪一樣在寺廟的建築上被記錄下來。

幸而今天遊客不多,不用躲避摩肩接踵的人流,我悠閒地穿行在佛塔間,216個佛面,迴旋交錯之中,總能感覺有雙眼睛在注視著你。我索性席地而坐,直面神秘的微笑。佛說:你有何事相問?我問:佛看盡人世間滄桑變遷,可否覺得人類渺小又可笑?佛答:芸芸眾生,唯愛浮生。頓悟,天地過客,繁華如雲煙,無常人生,浮生若夢。面前,失去了金箔覆蓋的石佛,笑容愈發不可琢磨...

低回,凝眸,左盼,右顧,反反復複,參差錯落都是那張俯視芸芸眾生千百年的寂寥的面孔,光影之中,時空穿越,我想像著1861年,收集動植物標本的法國人亨利·莫哈特(Henry Mouhot) 踏入原始密林,初次見到湮沒在叢林中的吳哥古跡,震驚、興奮或者還有些恐懼吧,“在看到這些塔尖的一刹那,我感到心在顫慄,此時,你除了能夠懷著敬慕的心情默默地凝視外,你沒有辦法再組合一個詞去讚美這建築史上奇妙的景物了。”

修建巴戎寺的闍耶跋摩七世活了90多歲,一生中頗具傳奇色彩,他曾經兩次拒絕繼承王位的機會。年近60的時候,親眼目睹了外族侵略國土淪陷而以花甲之年奮起抗爭,最終為了國家利益登上了帝王寶座。高棉王朝在闍耶跋摩七世執政的30年內再次達到鼎盛,成為有著54個省的強大帝國。正因為這樣的經歷,使得他比歷任國王都懂得T恤百姓。反映在巴戎寺的回廊壁畫題材上,不僅有神話和宗教故事,外層回廊更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從戰場廝殺到生產勞動、集市貿易的生活圖景應有盡有,這樣世俗化的雕塑題材在吳哥建築群中是非常少見的。

我喜歡那些廊柱門楣窗框上無處不在的Aspara舞女們,她們體態輕盈玲瓏,舞姿柔美曼妙,臉上帶著若有若無的微笑,給莊嚴的巴戎寺增添了很多靈動的氣息,仿佛隨時隨刻都會跳出來舞動一番。

就這樣,我們在巴戎寺消磨了一個下午,靜候黃昏的到來,隨著光線的變化,四面佛的表情更加生動,雖然繁華落盡,但闍耶跋摩七世和巴戎寺都成就了彼此的不朽。

兩種宗教信仰融合與交替的過程如同年輪一樣在寺廟的建築上被記錄下來。

幸而今天遊客不多,不用躲避摩肩接踵的人流,我悠閒地穿行在佛塔間,216個佛面,迴旋交錯之中,總能感覺有雙眼睛在注視著你。我索性席地而坐,直面神秘的微笑。佛說:你有何事相問?我問:佛看盡人世間滄桑變遷,可否覺得人類渺小又可笑?佛答:芸芸眾生,唯愛浮生。頓悟,天地過客,繁華如雲煙,無常人生,浮生若夢。面前,失去了金箔覆蓋的石佛,笑容愈發不可琢磨...

低回,凝眸,左盼,右顧,反反復複,參差錯落都是那張俯視芸芸眾生千百年的寂寥的面孔,光影之中,時空穿越,我想像著1861年,收集動植物標本的法國人亨利·莫哈特(Henry Mouhot) 踏入原始密林,初次見到湮沒在叢林中的吳哥古跡,震驚、興奮或者還有些恐懼吧,“在看到這些塔尖的一刹那,我感到心在顫慄,此時,你除了能夠懷著敬慕的心情默默地凝視外,你沒有辦法再組合一個詞去讚美這建築史上奇妙的景物了。”

修建巴戎寺的闍耶跋摩七世活了90多歲,一生中頗具傳奇色彩,他曾經兩次拒絕繼承王位的機會。年近60的時候,親眼目睹了外族侵略國土淪陷而以花甲之年奮起抗爭,最終為了國家利益登上了帝王寶座。高棉王朝在闍耶跋摩七世執政的30年內再次達到鼎盛,成為有著54個省的強大帝國。正因為這樣的經歷,使得他比歷任國王都懂得T恤百姓。反映在巴戎寺的回廊壁畫題材上,不僅有神話和宗教故事,外層回廊更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從戰場廝殺到生產勞動、集市貿易的生活圖景應有盡有,這樣世俗化的雕塑題材在吳哥建築群中是非常少見的。

我喜歡那些廊柱門楣窗框上無處不在的Aspara舞女們,她們體態輕盈玲瓏,舞姿柔美曼妙,臉上帶著若有若無的微笑,給莊嚴的巴戎寺增添了很多靈動的氣息,仿佛隨時隨刻都會跳出來舞動一番。

就這樣,我們在巴戎寺消磨了一個下午,靜候黃昏的到來,隨著光線的變化,四面佛的表情更加生動,雖然繁華落盡,但闍耶跋摩七世和巴戎寺都成就了彼此的不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