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遲雲詩十首

編者按:

雪萊說:“當一個偉大的民族覺醒起來, 為實現思想上或制度上的有益改革時, 詩人是最可靠的先驅、夥伴和追隨者。 ”喜歡遲雲兄的詩。

他的詩是清醒的詩, 因為其不被潮流裹挾, 總能站穩了獨自思索。 在物質無限膨脹的時代, 他點燃情感的火焰;在世俗與腐敗泯滅、淹沒人性的時候, 他堅守精神的潔淨;在喧囂著淩駕著的旋渦中, 他執拗地保持著與民間與大地的聲氣相投。 這樣的詩句, 只要讀過就不會忘懷——樓房與拔節的玉米高粱一起成長、農民工為啥像瓜蔓匍匐于田壟(《七月的工地》)為別人寫了半輩子講稿/卻沒有為父親寫一段悼詞……恍然間我們把平實讀成了冷淡/誤認為父親不需要溫情和感動(《沒有為父親寫悼詞》)

“五四”以降, 中國新詩正是承擔了這樣的責任, 在專制的統治下呼喚自由, 在傳統的迫壓下掙扎著新生並培植起人性的萌發與復蘇。

郭沫若的《女神》, 有著惠特曼《草葉集》的影子, 而徐志摩、戴望舒、艾青、汪靜之、聞一多、田間、何其芳以及“七月派”詩人們的詩歌(穆旦、綠原、彭燕郊、牛漢、曾卓、孫鈿等), 正代表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新詩的成績。 穆旦、艾青等人, 則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國新詩寥寂的歌唱;至於郭小川、賀敬之、聞捷、李瑛等, 則如林賢治所說:“缺少思索的勇氣和表達的激情, 沒有開闊的人類文化的視野, 也缺乏人性的深度。 ”中國新詩以真正的自己的聲音而影響著人民群眾心靈的, 是在1976年清明時分開始的《天安門詩歌》, 它們以發自心底的憤怒與反抗發聲, 呈現著異質的光彩, 也開啟了中國新詩新的紀元。 在這新紀元裡, 有兩撥人馬各呈異彩——一撥是“歸來者”,
穆旦、艾青、牛漢、流沙河、蔡其矯、鄭敏、公劉、白樺、邵燕祥、孫靜軒、孔孚等;一撥是昌耀、食指、北島、黃翔、芒克、舒婷、顧城、梁小斌、楊煉、葉文福、江河、王小妮、多多、海子、駱一禾、伊沙等新銳。 他們發時代最深處的聲音, 讓本是寂寞的時代, 有了人的聲音。 這是獨立的詩人的聲音, 也是與大地與大地的苦難相連相通的聲音。

在這一長串的詩人名單裡, 當然沒有遲雲的名字。 這不當緊, 當緊的是他怎樣在寫詩、寫出什麼樣的詩。 我選出他的十首詩並張清華先生的一篇評論, 一起推薦給讀者, 我們當會看到, 齊魯大地上有這樣一位詩人, 走著詩歌的正道。

李木生記于濟甯方圓忻居墾荒齋

(1)沒有為父親寫悼詞

父親生前是一個農民

死後葬在西山崗的半坡上

經過了乾旱的春天

經過了澇窪的雨季

父親的墳頭長出了一片茅草

茅草旁邊時而跳動一隻說話的烏鴉

厚道的父親一生敏行訥言

搖曳的茅草讓我想到了父親淩亂的頭髮

我相信死後的父親鬱悶孤獨了

不知道有什麼心思需要烏鴉傳達

平實地勞作

樸拙地度日

活著的父親被生計壓成恒定的狀態

再大的喜不喜

再大的悲不悲

沒有洞穿社會的曲直長短

卻模糊了人生的酸辣苦鹹

總覺得真愛在心裡埋得很深

表達出來會顯得矯情輕佻

為別人寫了半輩子講稿

卻沒有為父親寫一段悼詞

記起孩子們在父親膝前承歡

記起春節父親酒後的微醺

恍然間我們把平實讀成了冷淡

誤認為父親不需要溫情和感動

(死後的父親不能脫俗啊

在陰間不再壓抑內心的孤獨

他選擇有靈性的烏鴉傳遞情懷)

有一首歌曲叫《常回家看看》

墳中的老爹盼兒子常回來談談

(2)農民父親

命若草根

父親是一個傳統的農民

不敢也不能挑剔水土

無奈也無法選擇貧富

父親像一棵多年生的毛根草

綠葉長在地表

氣節埋在地下

讓風霜砥礪命運

在心裡渴望甘甜

肩上的扁擔仿佛未曾歇息

身前擔著糞土

身後擔著稻穀

一個陳舊的斗笠註冊了半生的

標識

父親的生活因四季而生動

腳步穩重卻永遠走在犁鏵的後頭

花開花落

寒來暑往

在風雨中耕耘

在陽光下收穫

如黃牛沉默負重

似毛驢蒙眼拉磨

生活中沒有繁雜的哲學

過程進行得簡單而苦澀

像草一樣生長

像草一樣無奈

像草一樣守望

像草一樣衰敗

在風的搖擺中作揖

在雨的抽打下低頭

身體僵化成弓形的犁具

頭顱定格成夢想的糧囤

鋤頭倒豎在塘邊堤堰

立成了叩天問地的紀念碑

鐮刀跌落在苗壟行間

寫就了五穀豐登的墓誌銘

父親命若草根

是一個傳統的農民

(3)君主的氣息

毫無疑問

我感覺到了君主的氣息

社會不再有帷幔華蓋籠罩的王座

王宮卻建在了一些人的心裡

獨裁與強權不經意間就君臨現場

謙卑與恭順不經意間就壓彎脊樑

越接近權力的核心

就越接近君主的殿堂

在夢中我策馬沖進王宮

揮動長槍叫陣宮廷

宮廷裡毫不設防

用燈紅酒綠羞辱我的理想

醒來驚訝於自己的無能

卻發現長槍竟是一柄短小的權杖

(4)鄉村與牛一樣自卑

低著頭拉了一上午的犁

牛的腳步穩健中透著沉重

它用尾巴左抽右打 驅趕

奮不顧身叮咬的蒼蠅和蠓蟲

卸掉犁套的牛走到池塘的邊沿飲水

水裡倒映出身上一道一道的鞭痕

牛看見蒲草之間有紅蜻蜓和藍蜻蜓飛過

它們姿態輕盈在蒲草上產卵在空中做愛

水裡有鯽魚和白條魚游來遊去

水面上有水黽輕盈地躲閃騰挪

牛移動蹄子發出一聲低沉的長哞

一陣心酸過後眼裡淌下渾濁的淚滴

牛認為自己的命苦陷於無盡的自卑

牛不知道主人也認為命苦一直自卑纏身

主人更不知道進了城的孩子仍然惆悵

無奈的身心一直被無形的自卑包圍

(5)蛇皮袋子

因為自己的膚色和形狀

蛇皮袋子有了一個冰涼醜陋的名字

踩著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

妹夫是扛著蛇皮袋子出門的

蛇皮袋子裡裝著四季的鋪蓋和衣服

也裝著鄉村化肥的氣味和包穀的清香

妹妹把眼淚和擔心也悄悄地藏在裡面

卻讓粗心的妹夫在路途擠來擠去

蛇皮袋子到達了繁華城市的郊區

落腳在一排低矮潮濕的工棚裡

從此袋子開始裝下鋼筋扭曲的聲音

開始裝下挖掘機打夯機疲勞的喘息

蛇皮袋子也記下了粗飯淡湯的無奈

記下黃段子和劣質紙煙的自慰

蛇皮袋子把對工頭的憤怒藏在最底層

生怕它逃出袋口惹是生非

袋子春節前被黑黑瘦瘦的妹夫拎回家

裡面有了餿味的衣被浸滿堿花

妹妹抱著骯髒的蛇皮袋子

大顆心痛的淚滴滾落下來

(6)關於行走

雞在行走

鴨子在行走

黃鼬和野狸也在行走

狗和貓在行走

牛和羊在行走

老虎和金錢豹也在行走

每種動物的行走都有自己的特點

他們的特點源于生存的習性。

或步履匆匆

或左顧右盼

每一個活著的人都在行走

行走使人的身後留下歪歪斜斜的影子

人的行走不僅僅是腳步的移動

其實是一種態度的選擇和生活的節奏

行走的狀態裹挾思想

體現著那一刻心靈的冷暖與溫度。

像狼狐一樣遊弋

像鵝鴨一樣蹣跚

或磊落或猥瑣,每個人的行走

都能在動物界找到仿生的影子

也有一些人腿腳健全

卻喪失了行走的思維和功能

他們習慣了匍匐爬行

如冰涼的草蛇

在人叢裡沿著笑臉不停的滑動

(7)佛魔一念

頭顱、軀幹與雙腳

被靈魂的思想裹挾著

成為一個又一個有靈性的生命

從此,行走的人與睡眠的人

都有兩個影子跟隨自己

一個是善心慈目的佛

一個是兇神惡煞的魔

佛與魔的影子經常疊加

混合為一個社會的怪胎存在。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佛與魔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出門向西有菩提

佛表現為人

出門向東有瘴氣

人體現為魔

站在門口旋轉九圈

分不清東南西北

分不清自己是佛還是魔

佛魔一念

人有時是佛

但經常是魔

佛魔各坐一端

天平左傾右斜

(8)叢林規則

換一種角度看世界

用另一種是思維讀社會

高聳的樓宇變成叢林

穿行的馬路淌成河流

偌大的廣場演繹草原

連片的棚戶區就是沼澤濕地

物競天擇

弱肉強食

人作為動物處在至尊的位置

貪欲是腹腔異常發達

心臟由鋼筋彈簧組裝

強勁卻沒有半點的溫度。

人仍然披著原來的皮囊

用斯文的手絹擦拭嘴角的血跡和毛髮

如果說悲劇是其他物種的相繼滅絕

自身的傾軋就是劇情的延續和深化

沒有老虎的皮毛卻有老虎的霸道

沒有綿羊的心肝卻有綿羊的怯懦

區分了階層的異化人。把進化論詮釋得

段落骨裂

字元滴血

貪欲充塞腦門

強人的手指囂張的長出利甲

暴戾震懾天下

大眾的視網膜開始次第脫落

禮樂的聲響越來越遠

法典章節越來越暗

老者倉頡反思人字的內涵

在千年的地下長籲短歎

(9)魯迅雕像

額頭的皺紋沒有舒展

粗黑的八字鬍依然倔強

偉大的思想者

用犀利的目光透視靈魂

以最嚴肅的沉默

憂鬱的站成批判之神

阿毛的故事已經傳了幾代人

穿破衣衫的祥林嫂還得嘮叨

阿Q被示眾後槍斃了

很多人遺憾那個瓜子形的圓

孔乙己脫掉長衫坐下喝酒

閏土卻承襲了香爐的香爐和燭臺

永遠有劣根性隱現

永遠有悲喜劇上演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您把匕首刺在了歷史

跳動的秒針上

不要粉飾社會

不要粉飾人生

批判是國民的生命

批判是進步的旗幟

誰敢盯著你的眼睛

誰敢正視繽紛的宇宙。

(10)七月的工地

七月的樹啊

為什麼你蓬勃的葉子沒有一片搖動

起重機在上上下下的忙碌

打夯機在咚咚撞擊

磚塊鋼筋撕咬著嚙合

汗水渾濁蚯蚓一樣淌過

鏗鏘著膨脹的城市啊

樓房與拔節的玉米高粱一起成長

農民工為啥像瓜蔓匍匐于田壟。

一頂安全帽籠罩一個頭顱

一塊白毛巾擦拭一片思想

想到病榻上老爹的醫藥費

期望天空能飄過一朵清涼的雲

想到孩子對大學校園的憧憬

希望腳手架能長出樹葉來遮蔭

七月流火

我感歎生長的季節同樣生長無奈

青筋暴凸

我叩問不同的身份註定要綁架命運

七月的樹啊

為什麼你紛繁的葉子沒有一片搖動

釋放出思想幽藍的鋒芒

張清華

穿過思想的樹林,大約是取喻海德格爾《林中路》的說法,作為一部詩集的名字,確乎是美且傳神的。十多年前,筆者也曾有機會經常穿越那些巨人走過的樹林,在德國西南部施瓦本山系北緣的古老小城,海德堡郊外的山上,有著海德格爾、雅思貝斯,還有遠早于他們的黑格爾、荷爾德林所曾經散步的小路。後人給那裡取了一個“哲人小路”的名字,以紀念這些不同凡人的穿行者。那時我明白,高居於山間的那些林中小徑,不止高出了人世的煙火,也似乎更能靠近神祗和上帝,更能夠有助於誕生出世而脫俗的思想。

對於中國人來說,當然也一樣。我們的先人也是于“山居”或者“行走”中來進行思想的。故常有登高望遠,感慨生命,慨歎人世滄桑,抒發思古幽情等種種哲學處境;或者隱居山中,遁形田園,或飲酒消愁,幻想羽化登仙,如同元人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一類古畫中所描繪的一樣。這些愁,當然不只是俗世的小恩怨與小悲愁,而是“大悲催”和“萬古愁”,或者至少是“萬斛閒愁”。總之都幾乎與行走、與登臨、與山川草木有關係。所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些超凡脫俗的臆想與衝動,與西方詩人的思想處境大約也都是類似的。

“思(thought)”——德國的哲人海德格爾畢生喜歡這個詞,我們也喜歡這個詞。在漢語中,“思”更注重主體的動作性與過程性,而“思想”則更接近于一種業已成形的、有架構和譜系的東西,一種經由思而產生的“意識形態”。而思是鮮活的,是正“在”的一種狀態,有現場感,可能並沒有結論。笛卡爾說的“我思故我在”大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它常常與“言”的尋找、以及“詩”的狀態同在。所以海德格爾也常常把“詩”、“言”、“思”放到一起來談論。

因此,某種意義上,“詩歌”並不是指一種成形和“分行的文字”,甚至也不是指某個具體的“文本”,而是指一種狀態,它是否打開了“思”的狀態,是否在一種精神的誕生之中、以及在與之對應的“言”和自我生命鏡像的尋找之中,是否在這個過程中對這個世界有一種照徹和分析的力量。有了這樣一種質地或者狀態,方能夠稱得上是詩。否則,便有可能只是一些裝飾性的“修辭活動”了。

從這個意義上,我看重遲雲的寫作,因為他的寫作中傾注了對行走這一姿態和過程的禪悟,充滿了思的氣質與衝動、充滿了思的辯證與凝重。

從開始嘗試寫作,到出第一本薄薄的詩集,到如今推出厚厚的第二本詩集,遲雲的寫作經歷可謂漫長,長到已超過了三十年。作為他的同齡人,我個人也差不多有這樣的履歷,但寫作卻常常中輟下來,或者也可以說是半途而廢了。而遲雲卻堅持了下來,在他走入一個與詩並不相洽的職業生涯之後,仍然堅持著;在經歷了人生的諸多磨難,在中年的沉澱與澄澈之後,這種堅持漸漸呈現出了一種境界。我能夠想像,在濟南周邊那些雖然不高,但卻密佈著高大的白楊或者蒼翠的松柏的山間,他穿行、眺望、攀登和俯視的情景,一想到這些詩誕生在那樣的時刻、那樣的情境之中,我就難以抑制對他的羡慕和神往。

粗略看,遲雲似乎並不是一位通常意義上的“抒情詩人”,因為幾年前他的詩歌中更多地是表達對於世態與經驗的“判斷”,而並不太樂於直接傳達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情感,只是在最近幾年的寫作中,他的抒情傾向才漸漸顯露和釋放。這是很有意思的,或許他認為在我們這樣一個時代,在這樣一個年齡,抒情已是一件過分奢侈或撒嬌的事情。奢侈當然是不受歡迎的,而“撒嬌”到了中年則近乎是招人厭的。所以我很理解他的這種姿態——至少“判斷”不會易於顯露自身的軟弱,雖然一個詩人的軟弱是有理由的。置身于他那樣一個公務人員的環境與氛圍中,這一點確乎至關重要。然而,詩歌要想具有心靈的力量,適度和適當的抒情又是必須和必要的。我欣喜地看到,近年來遲雲的詩中有了更多、也更率真和有力的抒情因素,這無疑是他逐漸打開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與詩歌空間的一個明證。

遲雲的詩歌所寫最多的,顯然是對世態人心的思考,對於生命意義的追問,對於人性弱點的剖析,對於置身這些之中的自我的反省。這些在我看來都是彌足珍貴的。他的觀察具有相當尖銳的人性的穿透力,比如開篇的一首《行走》就從動物身上找到了人類的影子:“像狼狐一樣遊弋/像鵝鴨一樣蹣跚/或磊落或猥瑣,每個人的行走/都能在動物界找到仿生的影子//也有一些人腿腳健全/卻喪失了行走的思維和功能/他們習慣了匍匐爬行/如冰涼的草蛇/在人叢裡涎著笑臉不停地滑動”。對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人格扭曲與精神異變,都有至為形象的譏刺。這類人性燭照與批評的詩在遲雲的作品中當然是隨處可見的,但最令我難以釋懷的,卻是他那些對於無形但又無處不在的“權力文化”進行反思的詩,比如《清醒與混沌》,就是對板橋先生早就發明的“難得糊塗”的一種現代詮釋,但他給出的想像空間又遠大於前者,人於權力場中的困境體驗、荒誕體驗也更為具體。在《君主的氣息》中,作者更是直接地將人心中的權力崇拜,置於了靈魂的審判台前:“社會不再有帷幔華蓋籠罩的王座/王宮卻建在了一些人的心裡/獨裁與強權不經意間就君臨現場/謙卑與恭順不經意間就壓彎脊樑”。可謂是入木三分。而令人敬佩的是,作者不只是從中照見了他人,還照見了自己,他如實地寫出了一個反抗者的悖論,他雖然對這個權力崇拜的制度心懷反省與抗爭,但到頭來他反抗的資本和力量,卻仍舊來自這個無法回避的“結構性制度”中的權力:

在夢中我策馬沖到王宮

揮動長槍叫陣宮廷

宮廷裡毫不設防

用燈紅酒綠羞辱我的理想

醒來驚訝於自己的無能

卻發現長槍竟是一柄短小的權杖

只有靈魂的敞開才會使批判獲得力量,作者的坦誠在這裡可謂達到了勇敢的地步。自我曝光是最難的,但遲雲近年的詩中真的擁有了這樣一種自覺和勇氣,這使他對於世態人情與權力文化的批評,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譏嘲與諷刺,而是達到了自省的靈魂剖析與精神對話的高度。“靈魂提著紙糊的燈籠”、“風撕扯著落寞的樹枝,發出帶著哭音的追問”(《救贖》),“在主人的夢境裡脫身,每一個靈魂都赤身裸體”(《在深夜裡遊走的靈魂》),在大量作品中他頻頻寫到靈魂,在深夜不眠的遊魂,他們在黑夜中醒來、行走、彷徨,散發著黑暗的氣息與一縷恍惚的光芒。緣於這種主體的敞開,使他的這類作品獲得了相當的精神深度與更強的人格力量。

感慨與體味人生,是遲雲詩歌中的另一個突出的主題。這類作品大約是他寫得最好、最豐富、也最值得一讀的部分。一個人活過了中年,且經歷了親人的生死,諸多的磨難與考驗,對人生自然會有更深遠、更荒涼也更達觀的理解,但能夠在詩歌中傳達出這些感受,卻需要不同尋常的體悟與穿透力。在遲雲的詩歌中,主人公不是要展現創傷,而是要表達經驗這些創傷之後的堅忍和明澈,深思和啟悟。比如《生死兩茫茫》中,他在反復辨析了“生的理由”和“死的意義”之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歎:“唯有/當一些光芒滲透了歲月的鎧甲/世俗而殘缺的人生,才開始/漸漸有了沉澱的暖意”。惟有時間帶給人的啟悟,才能讓生命真切地理解時間本身。在《寬恕》中,作者從自然與大海得到啟示,暴烈的自然會不時有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但一切過後則是更加深遠的寧靜與包容:“海浪無休止地拍打嶙峋的礁石/塑造了礁石的筋絡和風骨/礁石砥礪淡定從容的思想/沉澱著對海洋的千年守望”。惟有對人生滋味的深切體味,才會有如此明澈與達觀的表達。

猶如一個靈魂的萬花筒,一束折射這個時代環境與人生的多棱體,遲雲的詩中折射著、跳脫著、充溢著與當下動盪而浮華、迷亂又癲狂的現實直接對應著的內心焦灼與惶惑。他常常隱忍而又焦灼於這種困頓與惶惑,並且真實地記錄於作品之中。從中我看到,這個靈魂的孤獨者,他和現實、與環境之間頑強且頑固的距離感,同時他也會真實地流露出被衝擊和裹挾的無奈:“到哪裡尋找一泓清泉濯洗心靈/到哪裡尋找一片草地放牧思想/據說有很多降壓緩躁的白色藥片/卻不能安頓世相下的瘋癲狂妄/……社會開始彌漫焦糊的氣息/我看見一顆又一顆心臟燃燒起來”。如果只是置身其外地批評別人,這類作品或許會讓人覺得有說教嫌疑,但是作者時時攬鏡自照,讓自己的靈魂曝光在這種鏡像之下,便使其獲得了真實而形象的質感,以及“在場”的見證性。

遲雲對於世界的基本看法,他對於事物和內心的基本判斷,常常採用一種兩面觀,我將之稱之為“精神的辯證法”。我注意到,2010年之前他的詩歌,似乎還缺少一種“內心的激蕩”,自然也就不需要做什麼“平衡”,但在近年的作品中,他的心緒反而變得強烈而近乎“沸點”的狀態,因此,辯證法式的中和與平抑也就顯得必要起來。這既是主體的需要,也是客體的規律所在。在《穿越》中,他表達了對於“從此岸到彼岸”的哲學認識,“星辰在蒼茫浩渺的宇宙裡穿越/人生在紛攘喧嘩的塵世裡穿越”。“精蟲逃出陰囊穿越黑暗的精索/又在黑暗的陰道裡與卵子會合/然後蹦蹦跳跳住進子宮蟄伏/等待穿越血腥的生命之門”。透過這些讓人震驚的句子,我感到作者所要傳達的,是他對於俗世與當下經驗中同樣的“震驚”與“震顫”體驗的一種哲學處理,以此來中和並提升他對於人生的諸般成長得失、進退榮辱的理解,最終獲得一種智慧的領悟與詩意的平衡。所以,結局便是——“腳步已經啟動/卻經常陷於此岸與彼岸的困境”。在《佛魔一念》中,他更是直接地表達了這種看法,人的兩面性無非是在佛魔之間的一種搖擺變幻:“行走的人與睡眠的人/都有兩個影子跟隨自己/一個是善心慈目的佛/一個是兇神惡煞的魔……//佛魔各坐一端/天平左傾右斜”。這種對於人心與人性的兩面性的認識,同《西遊記》中、與歌德的《浮士德》中多有傳達的精神辯證法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是使遲雲得以緩解並提升思想與現實之間、情感與理性之間、經驗與認識之間的激蕩與衝突的一種合適的方式。在《把孤獨製成一種治病的藥丸》、《燒制生命之穴》、《明天,葉子還要落在樹的根部》、《在蘑菇的身邊長成大樹》、《很多人都是養蠱高手》、《必定有信仰的種子飛揚》等作品中,類似的思想都有細膩和精彩的表達。

從寫法上看,遲雲早期的作品似乎主要採用了“詠物言志”的路數,這些作品中當然也不乏靈光閃現,但總地來說還顯得直接、直白和匆忙了一些,思想能力的相對弱小,使這些作品內部的思想空間與經驗觸角尚未充分展開。但在最近幾年的作品中,他的力量似乎處於一種“迸發”或者“奔瀉”的狀態,令我吃驚的是,他的句子中甚至還有了許多幽深與黑暗的感覺。或許是因為這些作品大都產生于寂靜無人的長夜,或是黎明前突然醒來的“殘夢”之中,它們大都具有了“幽藍”甚至幽暗的色彩與質地,這無疑使他徹底擺脫了前期的世俗語體、常規的修辭、以及流行的抒情腔調的控制,使其吟詠與譏諷的豐富性與力度得到了迅速提升。

或許我們可以通過他1983年的一首《水手》,來審視一下他早期寫作的唯美修辭,某種程度上這首詩可以看出他與那個年代流行的“朦朧詩”之間一種相似性,那時還置身大學校園的他,與無數熱愛著詩歌與修辭的年輕人一樣,會在一種分行句子中,營造出美麗而又憂傷、憂鬱而又願意寄寓期望的意緒。從這樣的背景上看,《水手》無疑是一首修辭出眾的作品:“像從古老的風琴裡/按出的一個連著一個的低音/沙灘上,在他的身後/是一行蹣跚而又沉重的腳印//昨夜,狂風折斷了聳立的桅杆/惡浪掀翻了他駕駛的帆船……”很像是舒婷或顧城的某首詩中的片段,意象和 色調,構圖與隱喻,都可以追比這個年代中最令人傾慕的寫作。“終於,他吐出一口苦水/在墓場與鮮花之間/嚮往著嫋嫋的炊煙/他看見了遠方的紅帆船”。最後,甚至還在憂傷與希望之間建立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但是無論如何,這些句子還都是單質的。它們記錄了作者青春年代的文學記憶,也表明了他非常高的起點,但放在今天看就未免讓人感到不滿足了。如今的遲雲已非昔年可比了,穿越歲月的磨礪與洗禮,他抵達了一個更為豐富和多面的境地。儘管在若干年中,置身於“公文世界”中的壓抑與扭曲,讓他在重拾詩歌之筆時免不了時有滯澀與生硬,但總體上看,他在藝術上確有了長足的和質的進步。同樣還是注重描述,但語言內部的豐富性與多義性被打開了,語感的酣暢與內在氣息也被貫通了。甚至有的作品還充滿了吟詠的歌性,這無疑是令人欣喜的,他終於戰勝了語言的捆束與世俗的繭殼。

讓我舉出他的一首《心境抑或心胸》:

在死寂的古井裡投一枚硬幣

我聽到幽深處叮咚的回聲

接納和被接納完成鮮明的儀式

拒絕和被拒絕遭遇鬥爭的過程

向平靜的池塘投擲一塊經年的瓦當

我看到濺起的浪花不規則地飛揚

激動和快樂托起跳躍的弧線

不滿和憤怒則把漣漪激蕩

向波濤洶湧的大海拋出一把碎銀

坦然的海面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遠處依然是寫意的雲卷雲舒

近處依然是工筆的潮落潮起

多麼沉潛自然、從容不迫,如潮汐的韻律或如歌的行板。這樣的筆力帶給人的不只是思的激揚,還有音律的撫摸,與精神的享受。

我願意將這首詩看做遲雲的靈魂在砥礪中走向曠達的自畫像,在看到這樣的自畫像之後,我以為一切詮釋與談論大約都屬於多餘了。

我與遲雲兄相聞神交應是二十餘年之前了,那時我們還都屬於“文藝青年”,彼此會讀到對方的文字,但一直無緣結識。只是在最近的兩年之中,才有機會交遊聚談,這使我深深意識到,詩歌這種東西猶如精神的鴉片,一旦染上是很難“戒掉”的,也許蟄伏多年,但它埋下的種子仍然會再度發芽。在歷經了豐富的人生閱歷之後再度拾筆,他不止所思所想蔚為可觀,技藝也增益神速,令我深為贊佩。蒙其信任,邀我為序,盛情之下只得奉命,惟恐辭難達意。拉雜寫下上述文字,倘能說出一二心得,便好。

遲雲

作者簡介:

遲雲,男,1962年生,山東萊陽人,1984年畢業於聊城師範學院中文系,曾為中共山東省委講師團團長,現為山東出版集團總編輯。山東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詩集《走上旅途》、《行走、穿過思想的樹林》,有詩歌發表於《詩刊》、《綠風》、《當代詩歌》、《詩林》、《時代文學》、《黃河詩報》、《山東文學》、《詩選刊》等。曾獲山東省首屆青年益友創作詩歌獎、天津第十九屆“文化杯”全國魯黎詩歌獎一等獎、“百世杯”全國詩歌大賽特別獎,《時代文學》2013年度詩人獎。有詩歌被選入多種選本。主編、編著理論著作多部。

過程進行得簡單而苦澀

像草一樣生長

像草一樣無奈

像草一樣守望

像草一樣衰敗

在風的搖擺中作揖

在雨的抽打下低頭

身體僵化成弓形的犁具

頭顱定格成夢想的糧囤

鋤頭倒豎在塘邊堤堰

立成了叩天問地的紀念碑

鐮刀跌落在苗壟行間

寫就了五穀豐登的墓誌銘

父親命若草根

是一個傳統的農民

(3)君主的氣息

毫無疑問

我感覺到了君主的氣息

社會不再有帷幔華蓋籠罩的王座

王宮卻建在了一些人的心裡

獨裁與強權不經意間就君臨現場

謙卑與恭順不經意間就壓彎脊樑

越接近權力的核心

就越接近君主的殿堂

在夢中我策馬沖進王宮

揮動長槍叫陣宮廷

宮廷裡毫不設防

用燈紅酒綠羞辱我的理想

醒來驚訝於自己的無能

卻發現長槍竟是一柄短小的權杖

(4)鄉村與牛一樣自卑

低著頭拉了一上午的犁

牛的腳步穩健中透著沉重

它用尾巴左抽右打 驅趕

奮不顧身叮咬的蒼蠅和蠓蟲

卸掉犁套的牛走到池塘的邊沿飲水

水裡倒映出身上一道一道的鞭痕

牛看見蒲草之間有紅蜻蜓和藍蜻蜓飛過

它們姿態輕盈在蒲草上產卵在空中做愛

水裡有鯽魚和白條魚游來遊去

水面上有水黽輕盈地躲閃騰挪

牛移動蹄子發出一聲低沉的長哞

一陣心酸過後眼裡淌下渾濁的淚滴

牛認為自己的命苦陷於無盡的自卑

牛不知道主人也認為命苦一直自卑纏身

主人更不知道進了城的孩子仍然惆悵

無奈的身心一直被無形的自卑包圍

(5)蛇皮袋子

因為自己的膚色和形狀

蛇皮袋子有了一個冰涼醜陋的名字

踩著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

妹夫是扛著蛇皮袋子出門的

蛇皮袋子裡裝著四季的鋪蓋和衣服

也裝著鄉村化肥的氣味和包穀的清香

妹妹把眼淚和擔心也悄悄地藏在裡面

卻讓粗心的妹夫在路途擠來擠去

蛇皮袋子到達了繁華城市的郊區

落腳在一排低矮潮濕的工棚裡

從此袋子開始裝下鋼筋扭曲的聲音

開始裝下挖掘機打夯機疲勞的喘息

蛇皮袋子也記下了粗飯淡湯的無奈

記下黃段子和劣質紙煙的自慰

蛇皮袋子把對工頭的憤怒藏在最底層

生怕它逃出袋口惹是生非

袋子春節前被黑黑瘦瘦的妹夫拎回家

裡面有了餿味的衣被浸滿堿花

妹妹抱著骯髒的蛇皮袋子

大顆心痛的淚滴滾落下來

(6)關於行走

雞在行走

鴨子在行走

黃鼬和野狸也在行走

狗和貓在行走

牛和羊在行走

老虎和金錢豹也在行走

每種動物的行走都有自己的特點

他們的特點源于生存的習性。

或步履匆匆

或左顧右盼

每一個活著的人都在行走

行走使人的身後留下歪歪斜斜的影子

人的行走不僅僅是腳步的移動

其實是一種態度的選擇和生活的節奏

行走的狀態裹挾思想

體現著那一刻心靈的冷暖與溫度。

像狼狐一樣遊弋

像鵝鴨一樣蹣跚

或磊落或猥瑣,每個人的行走

都能在動物界找到仿生的影子

也有一些人腿腳健全

卻喪失了行走的思維和功能

他們習慣了匍匐爬行

如冰涼的草蛇

在人叢裡沿著笑臉不停的滑動

(7)佛魔一念

頭顱、軀幹與雙腳

被靈魂的思想裹挾著

成為一個又一個有靈性的生命

從此,行走的人與睡眠的人

都有兩個影子跟隨自己

一個是善心慈目的佛

一個是兇神惡煞的魔

佛與魔的影子經常疊加

混合為一個社會的怪胎存在。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

佛與魔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出門向西有菩提

佛表現為人

出門向東有瘴氣

人體現為魔

站在門口旋轉九圈

分不清東南西北

分不清自己是佛還是魔

佛魔一念

人有時是佛

但經常是魔

佛魔各坐一端

天平左傾右斜

(8)叢林規則

換一種角度看世界

用另一種是思維讀社會

高聳的樓宇變成叢林

穿行的馬路淌成河流

偌大的廣場演繹草原

連片的棚戶區就是沼澤濕地

物競天擇

弱肉強食

人作為動物處在至尊的位置

貪欲是腹腔異常發達

心臟由鋼筋彈簧組裝

強勁卻沒有半點的溫度。

人仍然披著原來的皮囊

用斯文的手絹擦拭嘴角的血跡和毛髮

如果說悲劇是其他物種的相繼滅絕

自身的傾軋就是劇情的延續和深化

沒有老虎的皮毛卻有老虎的霸道

沒有綿羊的心肝卻有綿羊的怯懦

區分了階層的異化人。把進化論詮釋得

段落骨裂

字元滴血

貪欲充塞腦門

強人的手指囂張的長出利甲

暴戾震懾天下

大眾的視網膜開始次第脫落

禮樂的聲響越來越遠

法典章節越來越暗

老者倉頡反思人字的內涵

在千年的地下長籲短歎

(9)魯迅雕像

額頭的皺紋沒有舒展

粗黑的八字鬍依然倔強

偉大的思想者

用犀利的目光透視靈魂

以最嚴肅的沉默

憂鬱的站成批判之神

阿毛的故事已經傳了幾代人

穿破衣衫的祥林嫂還得嘮叨

阿Q被示眾後槍斃了

很多人遺憾那個瓜子形的圓

孔乙己脫掉長衫坐下喝酒

閏土卻承襲了香爐的香爐和燭臺

永遠有劣根性隱現

永遠有悲喜劇上演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您把匕首刺在了歷史

跳動的秒針上

不要粉飾社會

不要粉飾人生

批判是國民的生命

批判是進步的旗幟

誰敢盯著你的眼睛

誰敢正視繽紛的宇宙。

(10)七月的工地

七月的樹啊

為什麼你蓬勃的葉子沒有一片搖動

起重機在上上下下的忙碌

打夯機在咚咚撞擊

磚塊鋼筋撕咬著嚙合

汗水渾濁蚯蚓一樣淌過

鏗鏘著膨脹的城市啊

樓房與拔節的玉米高粱一起成長

農民工為啥像瓜蔓匍匐于田壟。

一頂安全帽籠罩一個頭顱

一塊白毛巾擦拭一片思想

想到病榻上老爹的醫藥費

期望天空能飄過一朵清涼的雲

想到孩子對大學校園的憧憬

希望腳手架能長出樹葉來遮蔭

七月流火

我感歎生長的季節同樣生長無奈

青筋暴凸

我叩問不同的身份註定要綁架命運

七月的樹啊

為什麼你紛繁的葉子沒有一片搖動

釋放出思想幽藍的鋒芒

張清華

穿過思想的樹林,大約是取喻海德格爾《林中路》的說法,作為一部詩集的名字,確乎是美且傳神的。十多年前,筆者也曾有機會經常穿越那些巨人走過的樹林,在德國西南部施瓦本山系北緣的古老小城,海德堡郊外的山上,有著海德格爾、雅思貝斯,還有遠早于他們的黑格爾、荷爾德林所曾經散步的小路。後人給那裡取了一個“哲人小路”的名字,以紀念這些不同凡人的穿行者。那時我明白,高居於山間的那些林中小徑,不止高出了人世的煙火,也似乎更能靠近神祗和上帝,更能夠有助於誕生出世而脫俗的思想。

對於中國人來說,當然也一樣。我們的先人也是于“山居”或者“行走”中來進行思想的。故常有登高望遠,感慨生命,慨歎人世滄桑,抒發思古幽情等種種哲學處境;或者隱居山中,遁形田園,或飲酒消愁,幻想羽化登仙,如同元人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一類古畫中所描繪的一樣。這些愁,當然不只是俗世的小恩怨與小悲愁,而是“大悲催”和“萬古愁”,或者至少是“萬斛閒愁”。總之都幾乎與行走、與登臨、與山川草木有關係。所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這些超凡脫俗的臆想與衝動,與西方詩人的思想處境大約也都是類似的。

“思(thought)”——德國的哲人海德格爾畢生喜歡這個詞,我們也喜歡這個詞。在漢語中,“思”更注重主體的動作性與過程性,而“思想”則更接近于一種業已成形的、有架構和譜系的東西,一種經由思而產生的“意識形態”。而思是鮮活的,是正“在”的一種狀態,有現場感,可能並沒有結論。笛卡爾說的“我思故我在”大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它常常與“言”的尋找、以及“詩”的狀態同在。所以海德格爾也常常把“詩”、“言”、“思”放到一起來談論。

因此,某種意義上,“詩歌”並不是指一種成形和“分行的文字”,甚至也不是指某個具體的“文本”,而是指一種狀態,它是否打開了“思”的狀態,是否在一種精神的誕生之中、以及在與之對應的“言”和自我生命鏡像的尋找之中,是否在這個過程中對這個世界有一種照徹和分析的力量。有了這樣一種質地或者狀態,方能夠稱得上是詩。否則,便有可能只是一些裝飾性的“修辭活動”了。

從這個意義上,我看重遲雲的寫作,因為他的寫作中傾注了對行走這一姿態和過程的禪悟,充滿了思的氣質與衝動、充滿了思的辯證與凝重。

從開始嘗試寫作,到出第一本薄薄的詩集,到如今推出厚厚的第二本詩集,遲雲的寫作經歷可謂漫長,長到已超過了三十年。作為他的同齡人,我個人也差不多有這樣的履歷,但寫作卻常常中輟下來,或者也可以說是半途而廢了。而遲雲卻堅持了下來,在他走入一個與詩並不相洽的職業生涯之後,仍然堅持著;在經歷了人生的諸多磨難,在中年的沉澱與澄澈之後,這種堅持漸漸呈現出了一種境界。我能夠想像,在濟南周邊那些雖然不高,但卻密佈著高大的白楊或者蒼翠的松柏的山間,他穿行、眺望、攀登和俯視的情景,一想到這些詩誕生在那樣的時刻、那樣的情境之中,我就難以抑制對他的羡慕和神往。

粗略看,遲雲似乎並不是一位通常意義上的“抒情詩人”,因為幾年前他的詩歌中更多地是表達對於世態與經驗的“判斷”,而並不太樂於直接傳達自己內心的情緒與情感,只是在最近幾年的寫作中,他的抒情傾向才漸漸顯露和釋放。這是很有意思的,或許他認為在我們這樣一個時代,在這樣一個年齡,抒情已是一件過分奢侈或撒嬌的事情。奢侈當然是不受歡迎的,而“撒嬌”到了中年則近乎是招人厭的。所以我很理解他的這種姿態——至少“判斷”不會易於顯露自身的軟弱,雖然一個詩人的軟弱是有理由的。置身于他那樣一個公務人員的環境與氛圍中,這一點確乎至關重要。然而,詩歌要想具有心靈的力量,適度和適當的抒情又是必須和必要的。我欣喜地看到,近年來遲雲的詩中有了更多、也更率真和有力的抒情因素,這無疑是他逐漸打開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與詩歌空間的一個明證。

遲雲的詩歌所寫最多的,顯然是對世態人心的思考,對於生命意義的追問,對於人性弱點的剖析,對於置身這些之中的自我的反省。這些在我看來都是彌足珍貴的。他的觀察具有相當尖銳的人性的穿透力,比如開篇的一首《行走》就從動物身上找到了人類的影子:“像狼狐一樣遊弋/像鵝鴨一樣蹣跚/或磊落或猥瑣,每個人的行走/都能在動物界找到仿生的影子//也有一些人腿腳健全/卻喪失了行走的思維和功能/他們習慣了匍匐爬行/如冰涼的草蛇/在人叢裡涎著笑臉不停地滑動”。對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人格扭曲與精神異變,都有至為形象的譏刺。這類人性燭照與批評的詩在遲雲的作品中當然是隨處可見的,但最令我難以釋懷的,卻是他那些對於無形但又無處不在的“權力文化”進行反思的詩,比如《清醒與混沌》,就是對板橋先生早就發明的“難得糊塗”的一種現代詮釋,但他給出的想像空間又遠大於前者,人於權力場中的困境體驗、荒誕體驗也更為具體。在《君主的氣息》中,作者更是直接地將人心中的權力崇拜,置於了靈魂的審判台前:“社會不再有帷幔華蓋籠罩的王座/王宮卻建在了一些人的心裡/獨裁與強權不經意間就君臨現場/謙卑與恭順不經意間就壓彎脊樑”。可謂是入木三分。而令人敬佩的是,作者不只是從中照見了他人,還照見了自己,他如實地寫出了一個反抗者的悖論,他雖然對這個權力崇拜的制度心懷反省與抗爭,但到頭來他反抗的資本和力量,卻仍舊來自這個無法回避的“結構性制度”中的權力:

在夢中我策馬沖到王宮

揮動長槍叫陣宮廷

宮廷裡毫不設防

用燈紅酒綠羞辱我的理想

醒來驚訝於自己的無能

卻發現長槍竟是一柄短小的權杖

只有靈魂的敞開才會使批判獲得力量,作者的坦誠在這裡可謂達到了勇敢的地步。自我曝光是最難的,但遲雲近年的詩中真的擁有了這樣一種自覺和勇氣,這使他對於世態人情與權力文化的批評,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譏嘲與諷刺,而是達到了自省的靈魂剖析與精神對話的高度。“靈魂提著紙糊的燈籠”、“風撕扯著落寞的樹枝,發出帶著哭音的追問”(《救贖》),“在主人的夢境裡脫身,每一個靈魂都赤身裸體”(《在深夜裡遊走的靈魂》),在大量作品中他頻頻寫到靈魂,在深夜不眠的遊魂,他們在黑夜中醒來、行走、彷徨,散發著黑暗的氣息與一縷恍惚的光芒。緣於這種主體的敞開,使他的這類作品獲得了相當的精神深度與更強的人格力量。

感慨與體味人生,是遲雲詩歌中的另一個突出的主題。這類作品大約是他寫得最好、最豐富、也最值得一讀的部分。一個人活過了中年,且經歷了親人的生死,諸多的磨難與考驗,對人生自然會有更深遠、更荒涼也更達觀的理解,但能夠在詩歌中傳達出這些感受,卻需要不同尋常的體悟與穿透力。在遲雲的詩歌中,主人公不是要展現創傷,而是要表達經驗這些創傷之後的堅忍和明澈,深思和啟悟。比如《生死兩茫茫》中,他在反復辨析了“生的理由”和“死的意義”之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歎:“唯有/當一些光芒滲透了歲月的鎧甲/世俗而殘缺的人生,才開始/漸漸有了沉澱的暖意”。惟有時間帶給人的啟悟,才能讓生命真切地理解時間本身。在《寬恕》中,作者從自然與大海得到啟示,暴烈的自然會不時有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但一切過後則是更加深遠的寧靜與包容:“海浪無休止地拍打嶙峋的礁石/塑造了礁石的筋絡和風骨/礁石砥礪淡定從容的思想/沉澱著對海洋的千年守望”。惟有對人生滋味的深切體味,才會有如此明澈與達觀的表達。

猶如一個靈魂的萬花筒,一束折射這個時代環境與人生的多棱體,遲雲的詩中折射著、跳脫著、充溢著與當下動盪而浮華、迷亂又癲狂的現實直接對應著的內心焦灼與惶惑。他常常隱忍而又焦灼於這種困頓與惶惑,並且真實地記錄於作品之中。從中我看到,這個靈魂的孤獨者,他和現實、與環境之間頑強且頑固的距離感,同時他也會真實地流露出被衝擊和裹挾的無奈:“到哪裡尋找一泓清泉濯洗心靈/到哪裡尋找一片草地放牧思想/據說有很多降壓緩躁的白色藥片/卻不能安頓世相下的瘋癲狂妄/……社會開始彌漫焦糊的氣息/我看見一顆又一顆心臟燃燒起來”。如果只是置身其外地批評別人,這類作品或許會讓人覺得有說教嫌疑,但是作者時時攬鏡自照,讓自己的靈魂曝光在這種鏡像之下,便使其獲得了真實而形象的質感,以及“在場”的見證性。

遲雲對於世界的基本看法,他對於事物和內心的基本判斷,常常採用一種兩面觀,我將之稱之為“精神的辯證法”。我注意到,2010年之前他的詩歌,似乎還缺少一種“內心的激蕩”,自然也就不需要做什麼“平衡”,但在近年的作品中,他的心緒反而變得強烈而近乎“沸點”的狀態,因此,辯證法式的中和與平抑也就顯得必要起來。這既是主體的需要,也是客體的規律所在。在《穿越》中,他表達了對於“從此岸到彼岸”的哲學認識,“星辰在蒼茫浩渺的宇宙裡穿越/人生在紛攘喧嘩的塵世裡穿越”。“精蟲逃出陰囊穿越黑暗的精索/又在黑暗的陰道裡與卵子會合/然後蹦蹦跳跳住進子宮蟄伏/等待穿越血腥的生命之門”。透過這些讓人震驚的句子,我感到作者所要傳達的,是他對於俗世與當下經驗中同樣的“震驚”與“震顫”體驗的一種哲學處理,以此來中和並提升他對於人生的諸般成長得失、進退榮辱的理解,最終獲得一種智慧的領悟與詩意的平衡。所以,結局便是——“腳步已經啟動/卻經常陷於此岸與彼岸的困境”。在《佛魔一念》中,他更是直接地表達了這種看法,人的兩面性無非是在佛魔之間的一種搖擺變幻:“行走的人與睡眠的人/都有兩個影子跟隨自己/一個是善心慈目的佛/一個是兇神惡煞的魔……//佛魔各坐一端/天平左傾右斜”。這種對於人心與人性的兩面性的認識,同《西遊記》中、與歌德的《浮士德》中多有傳達的精神辯證法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是使遲雲得以緩解並提升思想與現實之間、情感與理性之間、經驗與認識之間的激蕩與衝突的一種合適的方式。在《把孤獨製成一種治病的藥丸》、《燒制生命之穴》、《明天,葉子還要落在樹的根部》、《在蘑菇的身邊長成大樹》、《很多人都是養蠱高手》、《必定有信仰的種子飛揚》等作品中,類似的思想都有細膩和精彩的表達。

從寫法上看,遲雲早期的作品似乎主要採用了“詠物言志”的路數,這些作品中當然也不乏靈光閃現,但總地來說還顯得直接、直白和匆忙了一些,思想能力的相對弱小,使這些作品內部的思想空間與經驗觸角尚未充分展開。但在最近幾年的作品中,他的力量似乎處於一種“迸發”或者“奔瀉”的狀態,令我吃驚的是,他的句子中甚至還有了許多幽深與黑暗的感覺。或許是因為這些作品大都產生于寂靜無人的長夜,或是黎明前突然醒來的“殘夢”之中,它們大都具有了“幽藍”甚至幽暗的色彩與質地,這無疑使他徹底擺脫了前期的世俗語體、常規的修辭、以及流行的抒情腔調的控制,使其吟詠與譏諷的豐富性與力度得到了迅速提升。

或許我們可以通過他1983年的一首《水手》,來審視一下他早期寫作的唯美修辭,某種程度上這首詩可以看出他與那個年代流行的“朦朧詩”之間一種相似性,那時還置身大學校園的他,與無數熱愛著詩歌與修辭的年輕人一樣,會在一種分行句子中,營造出美麗而又憂傷、憂鬱而又願意寄寓期望的意緒。從這樣的背景上看,《水手》無疑是一首修辭出眾的作品:“像從古老的風琴裡/按出的一個連著一個的低音/沙灘上,在他的身後/是一行蹣跚而又沉重的腳印//昨夜,狂風折斷了聳立的桅杆/惡浪掀翻了他駕駛的帆船……”很像是舒婷或顧城的某首詩中的片段,意象和 色調,構圖與隱喻,都可以追比這個年代中最令人傾慕的寫作。“終於,他吐出一口苦水/在墓場與鮮花之間/嚮往著嫋嫋的炊煙/他看見了遠方的紅帆船”。最後,甚至還在憂傷與希望之間建立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但是無論如何,這些句子還都是單質的。它們記錄了作者青春年代的文學記憶,也表明了他非常高的起點,但放在今天看就未免讓人感到不滿足了。如今的遲雲已非昔年可比了,穿越歲月的磨礪與洗禮,他抵達了一個更為豐富和多面的境地。儘管在若干年中,置身於“公文世界”中的壓抑與扭曲,讓他在重拾詩歌之筆時免不了時有滯澀與生硬,但總體上看,他在藝術上確有了長足的和質的進步。同樣還是注重描述,但語言內部的豐富性與多義性被打開了,語感的酣暢與內在氣息也被貫通了。甚至有的作品還充滿了吟詠的歌性,這無疑是令人欣喜的,他終於戰勝了語言的捆束與世俗的繭殼。

讓我舉出他的一首《心境抑或心胸》:

在死寂的古井裡投一枚硬幣

我聽到幽深處叮咚的回聲

接納和被接納完成鮮明的儀式

拒絕和被拒絕遭遇鬥爭的過程

向平靜的池塘投擲一塊經年的瓦當

我看到濺起的浪花不規則地飛揚

激動和快樂托起跳躍的弧線

不滿和憤怒則把漣漪激蕩

向波濤洶湧的大海拋出一把碎銀

坦然的海面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

遠處依然是寫意的雲卷雲舒

近處依然是工筆的潮落潮起

多麼沉潛自然、從容不迫,如潮汐的韻律或如歌的行板。這樣的筆力帶給人的不只是思的激揚,還有音律的撫摸,與精神的享受。

我願意將這首詩看做遲雲的靈魂在砥礪中走向曠達的自畫像,在看到這樣的自畫像之後,我以為一切詮釋與談論大約都屬於多餘了。

我與遲雲兄相聞神交應是二十餘年之前了,那時我們還都屬於“文藝青年”,彼此會讀到對方的文字,但一直無緣結識。只是在最近的兩年之中,才有機會交遊聚談,這使我深深意識到,詩歌這種東西猶如精神的鴉片,一旦染上是很難“戒掉”的,也許蟄伏多年,但它埋下的種子仍然會再度發芽。在歷經了豐富的人生閱歷之後再度拾筆,他不止所思所想蔚為可觀,技藝也增益神速,令我深為贊佩。蒙其信任,邀我為序,盛情之下只得奉命,惟恐辭難達意。拉雜寫下上述文字,倘能說出一二心得,便好。

遲雲

作者簡介:

遲雲,男,1962年生,山東萊陽人,1984年畢業於聊城師範學院中文系,曾為中共山東省委講師團團長,現為山東出版集團總編輯。山東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有詩集《走上旅途》、《行走、穿過思想的樹林》,有詩歌發表於《詩刊》、《綠風》、《當代詩歌》、《詩林》、《時代文學》、《黃河詩報》、《山東文學》、《詩選刊》等。曾獲山東省首屆青年益友創作詩歌獎、天津第十九屆“文化杯”全國魯黎詩歌獎一等獎、“百世杯”全國詩歌大賽特別獎,《時代文學》2013年度詩人獎。有詩歌被選入多種選本。主編、編著理論著作多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