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中國人搓了這麼多年麻將,卻輸給了老外……

每次談到如何跟外國友人相處, 一些朋友便大吐苦水:

“咱們跟歪果仁的興趣愛好真的合不來啊!”

這你就孤陋寡聞了吧, 哪怕中西文化差異再大,

我相信有一樣東西是世界大同:麻將(Mahjong)。

俗話說得好, “十億人民九億麻, 還有一億在觀察”。 愛搓麻將的可不止有中華兒女, 古往今來的外國人也沉迷於中國牌桌。

不少美劇中就能看到麻將的身影, 比如《為黛西小姐開車》《摩登家庭》和《魔幻都市》。

還有日本動漫《銀魂》和《天才麻將少女》。

很驚訝是吧, 其實外國人沉迷麻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久遠的19世紀20年代。

一位名叫約翰·巴布考克的老外來到上海玩, 發現了這種街頭巷尾無處不在的全民桌遊。 剛開始只是出於好奇, 然而不碰不知道, 玩起來便一發不可收拾。

他更化身西方玄奘, 刷刷刷地把麻將玩法編譯成書, 漂洋過海帶回了老家。

這本海外麻將啟蒙讀物很快被傳開, 僅僅4年時間被印製成12個語言版本。 從此之後, 一股神秘的東方力量震驚了全世界。

1922年美國進口了1.3萬多副麻將被搶購一空;到了下一年銷量猛增至150萬副, 依然千金難買。

在咱們大天朝, 麻將只是大媽大叔吃飽無聊時的消遣。 到了國外後, 它立馬變成了王室貴族、軍官、商人、外交官太太、科學家、律師等最愛的娛樂專案。

在他們眼中, 只有這種高智商遊戲才配得起他們社會精英的身份。

從來不擔心三缺一, 也不怕沒地方開搓, 外國牌友對麻將的癡迷程度實在讓人欽佩。

這張老照片攝於1924年,四位穿著泳衣的闊太在泳池裡的浮桌上打麻將。

以大地為桌,在沙灘玩耍也不忘趴著打上兩圈。

英國人甚至衍生出新詞彙,贏一局後會大喊“I hu-ed”(我和了),瞬間感受到什麼叫國際style了吧。

日本人學得更為地道,打牌時全程中文對話,一到九念得頭頭是道。

從娃娃抓起,日本媽媽們更相信打麻將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洞察力和集中力。

就連自動麻將桌這種“黑科技”,也是熱衷搗鼓機械的日本人最先發明的。

不同于從小耳濡目染的中華兒女,老外們對待打麻將這件事是執著的認真。

為了記住那100多張花花綠綠的小方塊,他們在牌上標數字。

寫教程做筆記,圖文並茂。

學術性專題研究,嘔心瀝血出書教學。

各國也打出了自己的門道。美國麻將協會在每年4月公佈新一季的胡牌規則,所有牌型會列在一張提示卡上。

咱們摸兩把就學會的胡牌技巧,他們要報讀補習班甚至是職業課程,務求當一回學霸。

也能理解,畢竟這門造詣,連阿爾法狗都不敢輕易挑戰。

就這樣,麻將逐漸在世界各地開搓起來,現在連美國、日本、荷蘭等都躍居麻將大國之列了。

1929年出現了日本職業競技麻將聯賽,系統性地分了九個級別,職業選手多達760萬人;

1937年成立的全美麻將聯賽,甚至比NBA的前身BAA還早了足足9年。

2014年,僅美國麻將聯盟就擁有超過50萬會員,隨隨便便組建個職業團隊,殺你個措手不及。

看來開麻將館這種事,已不再是中國特色了,科科。

儘管你的家鄉麻將打得有多溜,到了國際賽場上都得一視同仁。

2005年世界麻將組織成立,第一屆歐洲錦標賽就連荷蘭前總統都來報名參加。

尷尬的是在2014年第五屆錦標賽上,中國隊慘遭滑鐵盧,51個參賽國家中只排到了37名……

國足比不過別人就算了,連麻將都輸給老外,那簡直是大寫的恥辱。

網友們紛紛掀桌板:“高手在民間,街頭巷尾裡都是臥虎藏龍,放著讓我媽上!”

意識到不能太輕敵的中國大媽們終於從廣場舞陣地回歸到牌桌,才在後來的多項比賽中挽回了尊嚴。

但無論如何,我還是非常佩服外國友人們對搓牌的情深意切。

看看這些時尚大品牌,就知道世界人民對麻將愛得有多深▼

愛馬仕定製版麻將全套,麻將桌和椅子那叫一個高級。

2011年,愛馬仕旗下中國風品牌“上下”推出了君子系列,把麻將放在印度檀香木和大葉紫檀製作的古代提盒裡,每套就要花費2000小時製作。

此外還有各種法拉利、LV、卡地亞、Prada、Gucci、DKNY……十個手指頭是肯定數不完的。

回想起今年春節,Adidas還推出過一個特別系列,五款王牌鞋型齊上陣。

不僅鞋底鞋墊印有麻將圖案,還附贈一對么雞麻將掛墜,非常吸睛。

更配有一個模仿麻將盒的木制鞋盒,Adidas這招胡得漂亮!

最後,給大家送上一首中外牌友傾情演繹的《麻將之歌》,把國粹發揚光大的使命就交給各位年輕後輩了。

這張老照片攝於1924年,四位穿著泳衣的闊太在泳池裡的浮桌上打麻將。

以大地為桌,在沙灘玩耍也不忘趴著打上兩圈。

英國人甚至衍生出新詞彙,贏一局後會大喊“I hu-ed”(我和了),瞬間感受到什麼叫國際style了吧。

日本人學得更為地道,打牌時全程中文對話,一到九念得頭頭是道。

從娃娃抓起,日本媽媽們更相信打麻將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洞察力和集中力。

就連自動麻將桌這種“黑科技”,也是熱衷搗鼓機械的日本人最先發明的。

不同于從小耳濡目染的中華兒女,老外們對待打麻將這件事是執著的認真。

為了記住那100多張花花綠綠的小方塊,他們在牌上標數字。

寫教程做筆記,圖文並茂。

學術性專題研究,嘔心瀝血出書教學。

各國也打出了自己的門道。美國麻將協會在每年4月公佈新一季的胡牌規則,所有牌型會列在一張提示卡上。

咱們摸兩把就學會的胡牌技巧,他們要報讀補習班甚至是職業課程,務求當一回學霸。

也能理解,畢竟這門造詣,連阿爾法狗都不敢輕易挑戰。

就這樣,麻將逐漸在世界各地開搓起來,現在連美國、日本、荷蘭等都躍居麻將大國之列了。

1929年出現了日本職業競技麻將聯賽,系統性地分了九個級別,職業選手多達760萬人;

1937年成立的全美麻將聯賽,甚至比NBA的前身BAA還早了足足9年。

2014年,僅美國麻將聯盟就擁有超過50萬會員,隨隨便便組建個職業團隊,殺你個措手不及。

看來開麻將館這種事,已不再是中國特色了,科科。

儘管你的家鄉麻將打得有多溜,到了國際賽場上都得一視同仁。

2005年世界麻將組織成立,第一屆歐洲錦標賽就連荷蘭前總統都來報名參加。

尷尬的是在2014年第五屆錦標賽上,中國隊慘遭滑鐵盧,51個參賽國家中只排到了37名……

國足比不過別人就算了,連麻將都輸給老外,那簡直是大寫的恥辱。

網友們紛紛掀桌板:“高手在民間,街頭巷尾裡都是臥虎藏龍,放著讓我媽上!”

意識到不能太輕敵的中國大媽們終於從廣場舞陣地回歸到牌桌,才在後來的多項比賽中挽回了尊嚴。

但無論如何,我還是非常佩服外國友人們對搓牌的情深意切。

看看這些時尚大品牌,就知道世界人民對麻將愛得有多深▼

愛馬仕定製版麻將全套,麻將桌和椅子那叫一個高級。

2011年,愛馬仕旗下中國風品牌“上下”推出了君子系列,把麻將放在印度檀香木和大葉紫檀製作的古代提盒裡,每套就要花費2000小時製作。

此外還有各種法拉利、LV、卡地亞、Prada、Gucci、DKNY……十個手指頭是肯定數不完的。

回想起今年春節,Adidas還推出過一個特別系列,五款王牌鞋型齊上陣。

不僅鞋底鞋墊印有麻將圖案,還附贈一對么雞麻將掛墜,非常吸睛。

更配有一個模仿麻將盒的木制鞋盒,Adidas這招胡得漂亮!

最後,給大家送上一首中外牌友傾情演繹的《麻將之歌》,把國粹發揚光大的使命就交給各位年輕後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