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參加完英雄會就走?來一起穿越騰格裡沙漠吧!

老闆~老闆~十一, 我們去哪裡呀?BOSS大手一揮, 《自駕地理》的幾位小夥伴們已于昨天從廣州出發, 直奔阿拉善左旗, 參與一年一度的阿拉善英雄會!

聽說:英雄會結束, 老闆還要帶我們去穿一下巴丹吉林+騰格裡沙漠, 想想都夠刺激!這個十一, 我都將在額濟納旗的沙漠裡, 你約不約?

參加阿拉善英雄會的小夥伴們 , 甭管是回程還是去程, 都會走過河西走廊 , 沿途會遇見哪些驚世卓絕的風景? 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旅行亮點:賀蘭山&西夏王陵-騰格裡沙漠-額濟納旗胡楊林-黑水城遺址-嘉峪關-張掖丹霞

1、賀蘭山&西夏王陵

NO.1 | 賀蘭山

位於寧夏平原和內蒙古阿拉善高原之間, 歷史上著名的“軍山”, 千百年來見證著大小戰役, 作為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衝突前沿, 它始終捍衛著寧夏平原的安寧。

▲賀蘭山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 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當中的重要一環, 夏季季風到了賀蘭山一帶, 降雨雲系已成末勢。

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在銀川平原, 許多道路基本和賀蘭山平行, 如果在行駛的車輛中觀看賀蘭山, 那麼這座山脈就活了起來, 它像與人賽跑的一群駿馬賓士在天際。

《辭源》對賀蘭山的名稱解釋是:“遙望如駿馬, 蒙語稱駿馬為賀蘭, 故名。 ”這也許就是賀蘭山得名的由來 。

如果沒有賀蘭山, 北方民族在史前時期以岩畫記載生活與歷史的平臺就缺失了重要的一塊。

▲賀蘭山中的岩畫, 從舊石器晚期開始刻鑿,

至西夏時期才告終止, 在賀蘭山岩畫中, 最具代表性的圖案就是“馬

如果沒有賀蘭山, 匈奴時期, 秦始皇的政權會因為失去北方的天然屏障而變得更加短命, 西漢政權的生命週期同樣會“縮水”。

如果沒有賀蘭山, 北方古代鹽業基地和現代煤業基地會少去一塊……...

NO.2 | 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就在賀蘭山東麓, 是西夏歷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 受到佛教建築的影響, 構成中國陵園建築中別具一格的形式, 有東方金字塔之稱。

▲圖為3號陵陵台及西碑亭力士碑座 /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3號陵是西夏諸陵中遺址保存較好的一座, 據推測其為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陵墓。

站在險峻峭拔的賀蘭山上俯視, 即是一片空曠、荒蕪的陵塔、墓丘, 一股已經隱沒的帝王之風便迎面襲來, 那漸被湮沒的輝煌而悲壯的西夏歷史也似乎被重新鼓動復活...

要說西夏王朝也是挺“苦逼”的, 歷史上幾大正統王朝都不曾認可它, 也沒有為它修正史。 我們今天看到的西夏王陵是上世紀70年代初期才被真正發現, 考古學家也只是說西夏作為一個獨立的王國,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不幸的是,西元1227年蒙古大軍攻下了西夏王朝後對西夏黨項人進行了毀滅性的殺戮,西夏王朝的典籍也損毀殆盡,曾經顯赫一方的西夏王朝留給後人的,只是一個又一個謎...

▲不得不說賀蘭山東麓是個神奇的地方,除了西夏王陵,還出產葡萄酒

2、騰格裡沙漠

一個沙與水交織的“王國”,騰格裡沙漠裡的天空異常蔚藍,當純淨的天色倒映在更純淨的海子裡就會藍得勾魂攝魄。

▲照片上的是巴彥浩特西南70公里的月亮湖/ 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它藏在騰格裡沙漠已有千萬年的歷史,是一個自然、原始的湖泊,湖畔生長著蘆葦、沙竹、白刺等植物,形成典型的沙漠綠洲 。

騰格裡是中國湖盆最多的沙漠,大小湖盆達到了422個,但仍然有大面積存水的海子已經比較少見了。

話說我對騰格裡沙漠最深的印象就是每年國慶期間都會上演的阿拉善英雄會!

▲據說幾天內有50萬人“遷徙”到騰格裡沙漠 / 攝影@《自駕地理》

英雄會就是個大車展!,隨處可見各種豪車、改裝車,每一輛都恨不得歸為己有!

▲攝影@《自駕地理》

▲攝影@《自駕地理》

偶爾看見俄羅斯美妞請不要狂流口水,能勾搭上她們算你老司機!

▲攝影@《自駕地理》

這麼棒的英雄會就問你敢不敢來約?今年的英雄會《自駕地理》也會參加。

3、額濟納旗胡楊林

額濟納旗與馬可波羅訪元時,記錄的“亦集乃”同義現標準的土爾扈特蒙古語中,還是稱其為“亦集乃”,意為“先祖之地”,也被國外一些歷史研究專家稱為匈奴最早的首都,境內多為無人居住的沙漠區域。

▲巴丹吉林的沙漠綠洲 / 攝影@華宇

每年十一去阿拉善英雄會的人,相信都會順便去額濟納旗“掃黃”。

因胡楊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說法,被世人稱為英雄樹,人們愛的就是它那大氣的美!

▲黃葉在身邊旋繞飛舞,襯著《英雄》裡的張曼玉烈焰般的鮮紅長袍,分外奪目耀眼

4、黑水城遺址

在丹巴吉林沙漠的腹地,有一遺址黑水城,在文藝作品中常常作為藏寶之地出現是《鬼吹燈》、《龍門飛甲》的主要故事發生地,寶藏、刀光劍影、文學藝術的加持讓黑水城顯得是那麼神秘、危險。

▲西夏鼎盛時的疆域範圍圖/ 製作@《自駕地理》

要說寶藏吧,黑水城確實有,不過不是金銀珠寶,而是記載和見證了中國古代西夏文明的文物(《天龍八部》裡的虛竹娶的就是西夏國公主)。

黑水城所在的地域最早叫弱水流沙,後因匈奴人在此遊牧而逐漸演變成居延,漢武帝打通河西走廊以後,把漠北草原與河西走廊連接了起來,這就是東西方最早的通路,稱作居延絲綢之路。

▲黑水城遺址出土西夏文草書相面圖,現為俄羅斯埃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在西夏建國以前,額濟納一帶就已有大量黨項居民,儘管城市規模較小,但因為黑水城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必經之路,所以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西夏建國後,為了加強這一地區的管理,以防東面遼國和漠北蒙古的侵入,派重軍駐守黑水城及整個居延地區,並將大批人口遷到黑水城一帶定居。

到西夏鼎盛時期,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單純的軍事城堡,逐漸變成一座經濟、文化都較為發達的繁榮城市。

當時的黑水城內,佈滿了官署、民居、店鋪、驛站、佛教寺院以及印製佛經、製作工具的各種作坊,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這種情況大約持續了近200年之久。

▲從黑水城挖掘出的佛像

西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大軍團滅,但黑水城未受到太大影響,依舊受到元朝統治者的重視,被作為蒙古人進入寧夏和甘肅的中轉站。

黑水城真正被毀掉的原因是明初大將徐達在這裡和蒙古人發生了一場血戰,黑水城在這場戰爭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明朝建立後,蒙古人被驅逐到漠北,明朝政府也沒有在黑水城建立行政單位,同時,黑水城賴以生存的額濟納河漸漸枯竭。

戰爭、氣候、水源…多種原因導致這座曾經在西夏王朝輝煌一時的黑水城逐漸被漫漫黃沙掩蓋,成為了一片不毛之地...

▲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

可惜在上個世紀初,一支來自俄國、由科茲洛夫率領的貪婪探險隊用40頭駱駝從這裡運走了2萬多卷文書和500多件價值連城的唐卡珍品,那是繼殷墟甲骨、敦煌遺書之後的中國第三大考古文獻發現啊!

黑水城收錄了一部完整的西夏史,流落於幾個西方國家的博物館中。陳寅恪說過“敦煌者,我國學術之傷心史也”,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黑水城...

5、嘉峪關

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與千里之外的山海關遙相呼應。

▲長城第一墩,又稱討賴河墩,是嘉峪關西長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

▲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位於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的黑山北坡,因城牆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長城倒掛,故稱“懸壁長城”。

在嘉峪關流傳一個歌頌古代工匠的傳說,說是明朝修嘉峪關時主管官員給工程主持人出難題,要求他預算用材必須準確無誤。

在工匠們的説明下,工程主管人進行了精確的計算,結果工程竣工時,所備的磚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塊城磚,稱為“最後一磚”。

現在這塊磚仍放在會極門(西甕城門)門樓簷臺上,旅遊者慕名都要來看一看這“最後一磚”,引起對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的敬佩之情。

6、張掖丹霞

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古為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

▲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張掖丹霞地貌群坐落於祁連山北麓,集中分佈在監澤、肅南兩縣境內,海撥在2000至3800米之間,面積在300平方公里以上。

▲色彩豔麗的張掖丹霞 /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場面壯觀、造型奇特、色彩豔麗,是我國乾旱地區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觀。

▲絕色的世界/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編委會評為“中國最美的六處奇異地貌”之一,張藝謀導演的《三槍拍案驚奇》也在這裡取過景哦~

線路推薦

手繪線路圖

Day 1

銀川100km阿拉善左旗50km英雄會大營

G0601-S5-S218 <150km 預計時間2.5H>

當日全程柏油路面,後半段阿拉善左旗到大營的路段,大部分為鄉道。全程路況不差,注意行車速度和安全即可。

Day 2

阿拉善左旗250km烏力吉蘇木350km額濟納旗

S218-S312 <里程600km 預計時間9H>

該段全程柏油路面,路況相當好。出發之前把油加滿就可以一路狂奔。

Day 3

額濟納旗400km酒泉25km嘉峪關25km酒泉

S312-S214 <里程450km 預計時間6H>

當日行程全程柏油路面,路況不錯。該路段現已出現秋色,在開車的同時可以先一睹為快。

Day 4

酒泉250km張掖

G30 <250km 預計時間2.5H>

當日全程路況較好,正常通行。注意高速限速,謹慎駕駛。

Day 5

張掖240km武威271km蘭州

G30 <里程511km 預計時間6H>

當日行程全程高速,路況較好,該路段常有小型事故發生,注意行車安全。

如果以上路線還不能滿足你的穿越情懷,那麼這一條沙漠穿越線路怎樣?來不來?

無論是寧夏平原的“守護神”-賀蘭山、賀蘭山東麓的-西夏王陵、舉行阿拉善英雄會的-騰格裡沙漠,還會遇見“黃色大片”-額濟納旗胡楊林、最美沙漠-丹巴吉林、西夏文明遺址-黑水城。

這個十一,就讓我們一起在阿拉善英雄會狂歡吧~歡迎到《自駕地理》的營地,喝杯咖啡,吹吹牛逼!

微信公眾號:drivegeographic

考古學家也只是說西夏作為一個獨立的王國,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不幸的是,西元1227年蒙古大軍攻下了西夏王朝後對西夏黨項人進行了毀滅性的殺戮,西夏王朝的典籍也損毀殆盡,曾經顯赫一方的西夏王朝留給後人的,只是一個又一個謎...

▲不得不說賀蘭山東麓是個神奇的地方,除了西夏王陵,還出產葡萄酒

2、騰格裡沙漠

一個沙與水交織的“王國”,騰格裡沙漠裡的天空異常蔚藍,當純淨的天色倒映在更純淨的海子裡就會藍得勾魂攝魄。

▲照片上的是巴彥浩特西南70公里的月亮湖/ 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它藏在騰格裡沙漠已有千萬年的歷史,是一個自然、原始的湖泊,湖畔生長著蘆葦、沙竹、白刺等植物,形成典型的沙漠綠洲 。

騰格裡是中國湖盆最多的沙漠,大小湖盆達到了422個,但仍然有大面積存水的海子已經比較少見了。

話說我對騰格裡沙漠最深的印象就是每年國慶期間都會上演的阿拉善英雄會!

▲據說幾天內有50萬人“遷徙”到騰格裡沙漠 / 攝影@《自駕地理》

英雄會就是個大車展!,隨處可見各種豪車、改裝車,每一輛都恨不得歸為己有!

▲攝影@《自駕地理》

▲攝影@《自駕地理》

偶爾看見俄羅斯美妞請不要狂流口水,能勾搭上她們算你老司機!

▲攝影@《自駕地理》

這麼棒的英雄會就問你敢不敢來約?今年的英雄會《自駕地理》也會參加。

3、額濟納旗胡楊林

額濟納旗與馬可波羅訪元時,記錄的“亦集乃”同義現標準的土爾扈特蒙古語中,還是稱其為“亦集乃”,意為“先祖之地”,也被國外一些歷史研究專家稱為匈奴最早的首都,境內多為無人居住的沙漠區域。

▲巴丹吉林的沙漠綠洲 / 攝影@華宇

每年十一去阿拉善英雄會的人,相信都會順便去額濟納旗“掃黃”。

因胡楊有“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說法,被世人稱為英雄樹,人們愛的就是它那大氣的美!

▲黃葉在身邊旋繞飛舞,襯著《英雄》裡的張曼玉烈焰般的鮮紅長袍,分外奪目耀眼

4、黑水城遺址

在丹巴吉林沙漠的腹地,有一遺址黑水城,在文藝作品中常常作為藏寶之地出現是《鬼吹燈》、《龍門飛甲》的主要故事發生地,寶藏、刀光劍影、文學藝術的加持讓黑水城顯得是那麼神秘、危險。

▲西夏鼎盛時的疆域範圍圖/ 製作@《自駕地理》

要說寶藏吧,黑水城確實有,不過不是金銀珠寶,而是記載和見證了中國古代西夏文明的文物(《天龍八部》裡的虛竹娶的就是西夏國公主)。

黑水城所在的地域最早叫弱水流沙,後因匈奴人在此遊牧而逐漸演變成居延,漢武帝打通河西走廊以後,把漠北草原與河西走廊連接了起來,這就是東西方最早的通路,稱作居延絲綢之路。

▲黑水城遺址出土西夏文草書相面圖,現為俄羅斯埃爾米塔什博物館藏

在西夏建國以前,額濟納一帶就已有大量黨項居民,儘管城市規模較小,但因為黑水城是河西走廊通往漠北的必經之路,所以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西夏建國後,為了加強這一地區的管理,以防東面遼國和漠北蒙古的侵入,派重軍駐守黑水城及整個居延地區,並將大批人口遷到黑水城一帶定居。

到西夏鼎盛時期,黑水城已不再是一座單純的軍事城堡,逐漸變成一座經濟、文化都較為發達的繁榮城市。

當時的黑水城內,佈滿了官署、民居、店鋪、驛站、佛教寺院以及印製佛經、製作工具的各種作坊,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這種情況大約持續了近200年之久。

▲從黑水城挖掘出的佛像

西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大軍團滅,但黑水城未受到太大影響,依舊受到元朝統治者的重視,被作為蒙古人進入寧夏和甘肅的中轉站。

黑水城真正被毀掉的原因是明初大將徐達在這裡和蒙古人發生了一場血戰,黑水城在這場戰爭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明朝建立後,蒙古人被驅逐到漠北,明朝政府也沒有在黑水城建立行政單位,同時,黑水城賴以生存的額濟納河漸漸枯竭。

戰爭、氣候、水源…多種原因導致這座曾經在西夏王朝輝煌一時的黑水城逐漸被漫漫黃沙掩蓋,成為了一片不毛之地...

▲俄國探險家科茲洛夫

可惜在上個世紀初,一支來自俄國、由科茲洛夫率領的貪婪探險隊用40頭駱駝從這裡運走了2萬多卷文書和500多件價值連城的唐卡珍品,那是繼殷墟甲骨、敦煌遺書之後的中國第三大考古文獻發現啊!

黑水城收錄了一部完整的西夏史,流落於幾個西方國家的博物館中。陳寅恪說過“敦煌者,我國學術之傷心史也”,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黑水城...

5、嘉峪關

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與千里之外的山海關遙相呼應。

▲長城第一墩,又稱討賴河墩,是嘉峪關西長城最南端的一座墩台,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一座墩台

▲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位於嘉峪關關城北8公里處石關峽口北側的黑山北坡,因城牆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長城倒掛,故稱“懸壁長城”。

在嘉峪關流傳一個歌頌古代工匠的傳說,說是明朝修嘉峪關時主管官員給工程主持人出難題,要求他預算用材必須準確無誤。

在工匠們的説明下,工程主管人進行了精確的計算,結果工程竣工時,所備的磚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塊城磚,稱為“最後一磚”。

現在這塊磚仍放在會極門(西甕城門)門樓簷臺上,旅遊者慕名都要來看一看這“最後一磚”,引起對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的敬佩之情。

6、張掖丹霞

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古為西四郡之一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

▲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 /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張掖丹霞地貌群坐落於祁連山北麓,集中分佈在監澤、肅南兩縣境內,海撥在2000至3800米之間,面積在300平方公里以上。

▲色彩豔麗的張掖丹霞 /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場面壯觀、造型奇特、色彩豔麗,是我國乾旱地區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觀。

▲絕色的世界/圖片@《中國國家地理》

《圖說天下國家地理》編委會評為“中國最美的六處奇異地貌”之一,張藝謀導演的《三槍拍案驚奇》也在這裡取過景哦~

線路推薦

手繪線路圖

Day 1

銀川100km阿拉善左旗50km英雄會大營

G0601-S5-S218 <150km 預計時間2.5H>

當日全程柏油路面,後半段阿拉善左旗到大營的路段,大部分為鄉道。全程路況不差,注意行車速度和安全即可。

Day 2

阿拉善左旗250km烏力吉蘇木350km額濟納旗

S218-S312 <里程600km 預計時間9H>

該段全程柏油路面,路況相當好。出發之前把油加滿就可以一路狂奔。

Day 3

額濟納旗400km酒泉25km嘉峪關25km酒泉

S312-S214 <里程450km 預計時間6H>

當日行程全程柏油路面,路況不錯。該路段現已出現秋色,在開車的同時可以先一睹為快。

Day 4

酒泉250km張掖

G30 <250km 預計時間2.5H>

當日全程路況較好,正常通行。注意高速限速,謹慎駕駛。

Day 5

張掖240km武威271km蘭州

G30 <里程511km 預計時間6H>

當日行程全程高速,路況較好,該路段常有小型事故發生,注意行車安全。

如果以上路線還不能滿足你的穿越情懷,那麼這一條沙漠穿越線路怎樣?來不來?

無論是寧夏平原的“守護神”-賀蘭山、賀蘭山東麓的-西夏王陵、舉行阿拉善英雄會的-騰格裡沙漠,還會遇見“黃色大片”-額濟納旗胡楊林、最美沙漠-丹巴吉林、西夏文明遺址-黑水城。

這個十一,就讓我們一起在阿拉善英雄會狂歡吧~歡迎到《自駕地理》的營地,喝杯咖啡,吹吹牛逼!

微信公眾號:drivegeographic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