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蒙自生態經濟林果綠了山富了民

近年來, 蒙自市在產業培育轉型升級過程中, 大力發展經濟林果產業, 這不僅可以讓老百姓增收致富, 而且, 還能極大地改善蒙自市的生態環境,

讓蒙自市的山變得更綠, 水變得更清、天變得更藍。

採訪中, 文瀾鎮多法勒村委會49歲的村民尹維明告訴記者, 他們家以前栽種過很多的農作物, 但是, 因為缺乏種植技術等各種因素, 所以都以失敗告終, 十多年前, 他就選擇種植了長年不落葉, 既綠色又生態的枇杷, 這個枇杷, 它一年四季都綠, 對這些灰塵、空氣淨化起到好的作用, 所以去到田間地頭, 保持這些空氣, 覺得非常鮮新。 栽種這幾年來, 效果比較好, 收入比較可觀, 村民們看見尹維明種植枇杷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後, 紛紛跟著他種起了枇杷, 多年來, 增加了大家的經濟收入, 村民們的生活水準也就提上去了。

目前, 文瀾鎮多法勒村委會栽種枇杷已達到6000多畝, 經濟效益也比往年好, 所以村民的腰包也鼓起來, 家家戶戶蓋起了新房, 生活變得越來越好了。

蒙自市果農的產品品質和經濟效益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這都取決於果蔬合作社和農業果蔬進出口公司對其的保駕護航。 紅河州東盛農業果蔬進出口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東盛農業公司是本著“科技為民、永續經營”的理念, 從對果農提供果樹苗木、肥料、技術指導以及產品的回收, 都實行了綠色環保的優質服務, 這不僅讓果農和公司獲得了雙豐收, 而且也讓光禿禿的荒山變成綠油油的金山銀山。

紅河州東盛農業果蔬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春玫介紹, 公司現在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形式, 在紅河州大力推廣種植果樹, 公司目前在紅河州已經種植了2萬多畝的各種水果。 在盛果期統一向農戶收購, 然後銷往全國各地, 還有周邊國家, 這樣做讓農戶既有經濟收入的保障, 又改善了周邊的生態環境。

目前, 在蒙自市在生態文明建設中, 積極實施產業富民戰略, 大力調整產業結構, 培育壯大特色產業, 把發展枇杷、蘋果和石榴等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工程”來抓, 最終實現林果滿枝, 瓜果飄香。 通過政策扶持、行政推動, 群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 蒙自市種植各類水果為有近40萬畝, 年產量為43萬多噸,

年產值為17億元左右。

如今, 生態文明的理念在蒙自市已深入人心。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 種植生態經濟林果產業, 才能走得長遠, 才能發展之路, 既保護了生態, 又能富家富民, 只有像保護眼睛一樣去保護生態, 像珍愛生命一樣去守護身邊這片綠色, 才能讓蒙自市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

記者 邱興 通訊員 蝦偉

才能讓蒙自市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

記者 邱興 通訊員 蝦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