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行走吉林|昌五小,鳥語花香有書聲

↑點擊上方“曼陀羅文化”關注我們

在吉林市政協文史研究員周克讓大作《吉林話舊》中提及一處建築, 位於昌邑區阜昌胡同17號,

哥特式建築, 稱小天主堂, 是天主教在吉林市的一處教堂。 原有教辦私立菁華小學解放後改為公辦, 便是而後的吉林市昌邑區第五小學校(以下簡稱昌五小)。

前生, 教堂

關於天主教在吉林起源, 周克讓尋找到了文字佐證。 在著名“老外”南懷仁隨康熙東巡迴來, 在他的《韃靼旅行記》中寫下:我在行程所到的各地, 如遼東的主城位於邊疆的瀋陽以及吉林, 又如可以說是人類居住世界的邊端烏喇, 這樣邊陲的廣闊土地上, 會見了幾位基督教徒(即天主教徒), 聽取他們的懺悔, 又為他們所傳佈的教徒們洗禮。 ”由此可知在康熙年間, 吉林市便有天主教存在。

法國人蘭祿葉來吉林傳教, 有了吉林市的第一座天主教堂, 而後鬧義和團被焚毀。

直到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蘭祿葉重返吉林。 根據《辛丑合約》規定, 照會當時的吉林將軍長順, 要求賠償被毀教堂。 由原來要求的32萬兩, 商議成20萬兩。 他利用這筆銀子, 在吉林市各處興建教堂四座。 分別是:耶穌聖心堂(江邊)、神羅修院、聖母山、小天主堂。 這小天主堂, 就是本文的主角。 它規制較小, 有哥特式教堂一座, 還有若干平房。 這裡來望彌撒的大多是吉林城東的居民, 除了重大儀式和紀念日, 就近來此參加禮拜, 是一個有地域性質的小教堂。 也許這座小教堂太小了, 關於它的文字非常少, 影像就更少了, 幾乎是零。 問及一些見過教堂的老人, 他們只是說和江邊的耶穌聖心堂差不多, 只是規模小一點而已。

學校, 楊樹

1986年, 筆者來到昌五小參加招生儀式。

此時正逢盛夏, 大雨剛剛停歇, 操場上的積水很深。 這深深的積水所在便是小天主堂的教堂所在地, 上世紀60年代教堂被夷為平地, 開闢成操場。

儀式過後, 筆者便在這裡開始了六年的學習生活。 學校門前有一株大楊樹, 楊樹有一摟來粗,

是孩子們的歡樂地。 開春的時候, 楊樹結成小粒粒的種子, 一串串的。 男孩子們爬上粗大的樹上, 採摘下來, 作為“子彈”互相攻擊。 也有淘氣的孩子看見誰打誰, 打在裸露在外面的皮膚上就是一個紅點, 有一點點疼。 上秋的時候, 楊樹葉子紛紛落下來, 我們便有了新的遊戲——勒筋兒。 勒筋兒就是兩個人用樹葉子的莖(俗稱筋兒)互相拉扯, 誰的斷了便是輸了。 那時候,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招數, 把筋兒泡在水裡、用力揉搓增加柔韌度和耐久度。 實在沒有時間, 就用牙齒咬咬, 用唾液浸浸, 也能“百戰百勝”。 有一次筆者和南方朋友談及此事, 他說他們那叫“鬥草”。 就是比賽草莖的韌性。 春夏多用車前子, 秋天則多用楊樹葉。 北京叫“拔根兒”,
河北叫“拉根兒”或“拉鉤兒”。 據說, 清代乾隆時宮廷畫家金廷標繪有《群嬰鬥草圖》, 真實地描繪了孩童們鬥草的有趣情景。 畫中共有十個男孩兒, 圖的左下方有三個, 一個正蹲在地上拔草, 兩個對面站著, 正在用力拉鬥。 圖的中部, 畫五個男孩兒圍成一圈兒, 中間二人在鬥, 另外三個在旁助興。 可見, 這種遊戲歷史悠久。 如今想想小時玩的也是一種傳統遊戲, 也算是歷史傳承啊。

舊址, 新貌

2004年初, 筆者也曾到此拍攝記錄。 此時學校教室基本拆沒了, 只有牆外的幾棟青磚建築, 其中一棟還是當年小天主堂的遺存。 筆者匆匆用膠片相機拍了幾張照片, 算是留下一點影像資料吧。

如今, 昌五小周邊變化很大, 已經沒有當時的痕跡。 關於昌五小的逝去,筆者電話問詢當年的班主任白老師。她告訴筆者:“昌五小在1998年與昌邑區第二小學(以下簡稱昌二小)合併,就算結束了昌五小的歷史。2003年,合併後的昌二小又與昌邑區第三小學、昌邑區第十小學合併,成立東華小學。校址重新建設,如今已經十年了。”筆者在問及昌五小原址,她說:“原址應該就是如今的四川街花鳥魚市場(即雅興緣花鳥魚市場)。”關於四川街花鳥魚市場的建設時間,在此經營的黃先生告訴筆者:“四川街花鳥魚市場建成於2004年末,2005年我便在此經營,如今也有將近十年。2013年,市場易主,新發票上面的公章已經換成雅緣經貿了。”

四川街花鳥魚市場分上下兩層,一樓經營收藏品、觀賞魚、觀賞鳥、貓狗寵物;二樓經營書畫、根雕、花草。走在市場裡面,聽著鳥叫,聞著花香,賞著書畫,也會想起當年書聲琅琅的昌五小。

翻看著那張1992年的畢業照,恍若昨天。(圖/文 張海川,稿於2014年)

歡迎關注曼陀羅文化微信平臺:jlmtl2014

大吉林,大東北,

聚焦鄉梓歷史,傳播吉林人物語;

大文化,大生活,

助力文化交流,弘揚慢生活情趣。

關於昌五小的逝去,筆者電話問詢當年的班主任白老師。她告訴筆者:“昌五小在1998年與昌邑區第二小學(以下簡稱昌二小)合併,就算結束了昌五小的歷史。2003年,合併後的昌二小又與昌邑區第三小學、昌邑區第十小學合併,成立東華小學。校址重新建設,如今已經十年了。”筆者在問及昌五小原址,她說:“原址應該就是如今的四川街花鳥魚市場(即雅興緣花鳥魚市場)。”關於四川街花鳥魚市場的建設時間,在此經營的黃先生告訴筆者:“四川街花鳥魚市場建成於2004年末,2005年我便在此經營,如今也有將近十年。2013年,市場易主,新發票上面的公章已經換成雅緣經貿了。”

四川街花鳥魚市場分上下兩層,一樓經營收藏品、觀賞魚、觀賞鳥、貓狗寵物;二樓經營書畫、根雕、花草。走在市場裡面,聽著鳥叫,聞著花香,賞著書畫,也會想起當年書聲琅琅的昌五小。

翻看著那張1992年的畢業照,恍若昨天。(圖/文 張海川,稿於2014年)

歡迎關注曼陀羅文化微信平臺:jlmtl2014

大吉林,大東北,

聚焦鄉梓歷史,傳播吉林人物語;

大文化,大生活,

助力文化交流,弘揚慢生活情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