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轉型+創新 工業經濟闊步前行

我縣是一個依託煤炭資源和鹽鹵資源發展起來的縣域城市。 曾經, 我縣的工業發展水準和總量在全省縣域經濟中名列前茅。 隨著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及政策調整, 煤炭、制鹽、水泥等行業整合關停, 部分企業淘汰退出市場, 我縣工業陷入低迷。 如何重振我縣工業雄風?黨的十八大召開的五年來, 我縣腳踏實地, 砥礪奮進, 堅持“圍繞資源辦工業, 圍繞農業辦工業”, 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 在困境中轉型升級, 在調結構中蓄勢待發, 奏響工業逆境突圍的奮進之歌。

傳統產業 轉型升級

焊花飛濺、車輛穿梭。

東氣設備公司水冷壁生產車間內, 工人正在緊張而忙碌地進行生產。 該公司深耕機械加工行業多年, 建成西南地區最大的“電站鍋爐低氮燃燒器研發基地”。 2016年, 公司實現總產值8.95億元。 “公司投資新建的蛇形管生產線已於今年1月全面建成投產, 全年預計生產10000噸, 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 ”公司負責人楊明通介紹。

“以前的柑橘, 沒有經過消毒、打蠟這些流程, 客戶不買, 很不好賣, 價錢也要低很多, 現在有了這個水果打蠟廠, 情況改善了很多。 ”河口鎮羅家沖村村民李代榮瞄準農副產品加工, 投資建設水果打蠟廠, 賺到了“水果美容”的第一桶金。

不論是傳統的製造業, 還是農副產品加工業, 我縣依託原有產業優勢, 鼓勵企業業主研發新產品、應用新技術、開展精細加工等,

為傳統產業的轉型發展裝上新引擎。

新興產業 蓄勢待發

潔力環保公司是我縣以創新引領發展的企業代表。 該公司生產的袋式吸塵、脫硫裝置產品獲得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專項扶持, 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持續上升, 在當前低迷的經濟環境下, 走上科技興企之路。

作為省內乃至國內知名的鹽化工企業, 馳宇鹽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節能技改——投資2億元的節能技改項目建成投產後, 五效真空制鹽裝置較四效真空制鹽裝置噸鹽汽耗節約15%, 鍋爐熱效率達79%, 年可節約標準煤3.6萬噸;每年可向大氣中減少排放9.2萬噸二氧化碳、885噸二氧化硫;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 利潤達3800萬元, 上交稅金上千萬元,

直接吸納就業人員300人。

近年來, 我縣結合自身產業基礎特點, 著眼培育未來產業競爭優勢, 推進資訊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等領域有所突破;集聚全縣各方力量, 推動以旭陽藥業為代表的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2014年, 旭陽藥業獲得20余項發明專利, 被成功認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實現了榮縣“零”的突破;五年來, 我縣有五家企業被認定為市級企業技術中心。

園區建設 穩步推進

榮縣工業園區自2006年開始設立, 總規劃面積11.65平方公里, 建成區面積4.3平方公里, 現已初步形成郝家壩工業集中發展區為核心, 沿國道348軸線, 長山—來牟工業集中區、雙石工業拓展區的珍珠鏈式集中發展區佈局。 近年來, 我縣在積極穩妥地做好園區土地徵用補償工作的同時,

加強了園區“八通一平”建設工作。 今年1—7月, 工業園區入住企業59戶, 園區工業總產值達到109億元, 成功創建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省級新型工業產業化示範基地。

穩中有升的經濟發展環境、明確清晰的主導產業佈局、有序建設的園區發展載體與較大的園區預留發展空間為開展成渝經濟產業配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012年,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為150.73億元, 增加值為52.76億元, 工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64.05億元;到2016年, 三項資料分別增長到225.17億元、67.4億元和101.65億元。

回望過去的五年, 我縣砥礪奮進, 工業經濟在困境中取得穩步發展;展望未來, 我縣把目光瞄準成渝經濟產業配套示範區,

在成渝經濟區產業配套中打造自己的工業產業體系, 尋找產業發展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努力成為成渝經濟區產業配套示範先進區。 (塗光葫/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