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國足戰伊朗輸了,但在德黑蘭的這個巴中人卻贏了!裡皮於大寶都誇他!

3月28日晚, 中國國足和伊朗對決,

這次比賽國足遺憾落敗

但是有一位巴中老鄉卻因為這場比賽“贏了”

為了更好比賽, 避免更換菜單後影響隊員的食欲,

國足團隊決定隊員每天的飲食必須是傳統中餐。

而國足這次選擇的餐廳竟然是巴中人開的!

餐廳的老闆和主廚則是巴州區羊鳳鄉人鄔宗煊

鄔宗煊(右)和裡皮合影

鄔宗煊(右)和於大寶合影

鄔宗煊和國足隊員合影

伊朗的中餐館少, 酒店的中餐都是融合當地人口味的中餐, 找到一家地道的中餐館很不容易。 最終, 在中國駐伊朗大使館的協調下, 找到了巴中羊鳳鄉人鄔宗煊的“絲綢之路”餐廳為國足供餐。

雖然開張不到一年, 但是鄔宗煊餐館的口碑非常好, 地道的中餐讓德黑蘭當地居民和華人都讚不絕口。 接到邀請後, 他決定暫停營業, 專心為國足研究制定菜譜。

給國足準備好的八菜一湯以自助餐的形式送到酒店

伊朗當地人不吃豬肉, 而且當地產的蔬菜非常少, 鄔宗煊就從國內採購了豬肉和四川的木耳、銀耳、香菇空運到德黑蘭, 讓菜的種類更豐富。 由於隊員們更偏好北方菜, 口味比較重, 需要大量蔥薑蒜等調料, 鄔宗煊還特地從國內採購了蔥薑蒜、郫縣豆瓣等調料。

然而這些還遠遠不夠, 為了找到更多新鮮蔬菜, 他開始尋求朋友們的幫忙。 恰巧一個華人朋友在小院種了白蘿蔔、小白菜等蔬菜,

這些蔬菜被鄔宗煊運回餐廳。 經過仔細琢磨, 功能表終於出爐了, 菜品包括醋溜白菜、魚香茄子、腰果芹菜炒木耳、蔥爆羊肉、黑椒牛柳……

德黑蘭當地的大米和國內的大米完全不一樣, 吃起來沒有糯糯的感覺, 為了讓國足隊員吃到好吃的大米, 鄔宗煊四處打聽, 買來了進口的東北珍珠米。

不過提供的菜品也有一些禁忌, 例如不能有蓮子做的菜。 蓮子有興奮劑的作用, 是不能入菜的, 隊員們吃的菜, 都不會選取有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食材。

鄔宗煊給國足提供的水果

裡皮說飯菜很好吃,隊員們也說吃得很舒服

希望以後還能有機會吃到鄔宗煊的菜!

28日晚比賽時,鄔宗煊也在現場,他一直在為中國隊呐喊,“ 雖然中國隊沒有贏,但是依然很棒。隊員們很親切,教練裡皮雖然七十多歲了,人很平和。”鄔宗煊說,作為一個中國球迷,能夠給中國男足供餐,他感到很自豪。

鄔宗煊在比賽現場為國足加油

農村娃15歲開始北漂

從服務員到廚師、再到老闆

鄔宗煊的創業之路

鄔宗煊出生在巴中一個農民家庭,15歲初中畢業後,隻身到北京闖蕩,刷過碗、端過盤子,在餐廳做服務生時,一個月只有400元的工資,餓肚子是經常的事情。他心想一定要學一門手藝,於是他申請到後廚幹活,由於表現不錯,人事部經理同意他到後廚一邊學習一邊幹活。

鄔宗煊在這裡學會了切菜、配菜、不同食材下鍋的先後順序……北漂的五年裡,鄔宗煊慢慢地從一名服務生成長為一名廚師長,工作穩定而平淡。這個時候,他有認識的朋友在印度當廚師,經過介紹,鄔宗煊來到印度新德里當地人開的一家中餐館做廚師。

之前豐富的廚師經驗讓新工作得心應手,不過,他的文化水準不高,不會英語,剛來時和當地人的交流有很大障礙。他一下班,就跟著朋友學英語,嘗試著和當地人用英語交流。隨著時間的推移,鄔宗煊的英語水準有所提高。他做的中餐不管是當地人還是華人都愛吃,在新德里的兩年時間裡,他還拿過華人廚師大獎。

2007年底,鄔宗煊曾短暫回到巴中,不久他和朋友又來到印度,這一次,他到了一家五星級酒店幹到行政總廚。

7年後,鄔宗煊還想再次挑戰一下自己,於是萌生出國開餐館的想法。他和朋友考察後覺得伊朗有很好的發展潛力,當地有不少華人,缺少地道的中餐館,大部分酒店的中餐都經過改良,失去了中餐原有的味道和文化精髓。於是,鄔宗煊2016年來到了伊朗首都德黑蘭開中餐館。

鄔宗煊的中餐館“絲綢之路”

在國外開一家中餐館遠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德黑蘭當地居民常吃西餐,他們的盤子大多數不適合裝中餐,當地只賣做西餐的平底鍋。所以,大到炒鍋,小到勺子、筷子,這些廚具餐具全是從國內運過去的。

每天早上7點,鄔宗煊準時起床,去當地市場挑選食材,然後回到餐廳安排當天的午餐。為了保證顧客吃到的每一口都是最能代表中國風味的菜,他還從四川帶去了郫縣豆瓣、通江木耳、銀耳、香菇這些食材,讓當地人嘗到地道的中國菜、四川菜。漸漸地,鄔宗煊和當地華人打成一片,餐廳的經營漸入佳境。

如今店里加上鄔宗煊一共有4個中國廚師,20個當地的服務員,每個月的營業額接近20萬人民幣。他計畫擴大經營,再開分店。

餐廳生意很好

鄔宗煊的廚師團隊

鄔宗煊給國足提供的水果

裡皮說飯菜很好吃,隊員們也說吃得很舒服

希望以後還能有機會吃到鄔宗煊的菜!

28日晚比賽時,鄔宗煊也在現場,他一直在為中國隊呐喊,“ 雖然中國隊沒有贏,但是依然很棒。隊員們很親切,教練裡皮雖然七十多歲了,人很平和。”鄔宗煊說,作為一個中國球迷,能夠給中國男足供餐,他感到很自豪。

鄔宗煊在比賽現場為國足加油

農村娃15歲開始北漂

從服務員到廚師、再到老闆

鄔宗煊的創業之路

鄔宗煊出生在巴中一個農民家庭,15歲初中畢業後,隻身到北京闖蕩,刷過碗、端過盤子,在餐廳做服務生時,一個月只有400元的工資,餓肚子是經常的事情。他心想一定要學一門手藝,於是他申請到後廚幹活,由於表現不錯,人事部經理同意他到後廚一邊學習一邊幹活。

鄔宗煊在這裡學會了切菜、配菜、不同食材下鍋的先後順序……北漂的五年裡,鄔宗煊慢慢地從一名服務生成長為一名廚師長,工作穩定而平淡。這個時候,他有認識的朋友在印度當廚師,經過介紹,鄔宗煊來到印度新德里當地人開的一家中餐館做廚師。

之前豐富的廚師經驗讓新工作得心應手,不過,他的文化水準不高,不會英語,剛來時和當地人的交流有很大障礙。他一下班,就跟著朋友學英語,嘗試著和當地人用英語交流。隨著時間的推移,鄔宗煊的英語水準有所提高。他做的中餐不管是當地人還是華人都愛吃,在新德里的兩年時間裡,他還拿過華人廚師大獎。

2007年底,鄔宗煊曾短暫回到巴中,不久他和朋友又來到印度,這一次,他到了一家五星級酒店幹到行政總廚。

7年後,鄔宗煊還想再次挑戰一下自己,於是萌生出國開餐館的想法。他和朋友考察後覺得伊朗有很好的發展潛力,當地有不少華人,缺少地道的中餐館,大部分酒店的中餐都經過改良,失去了中餐原有的味道和文化精髓。於是,鄔宗煊2016年來到了伊朗首都德黑蘭開中餐館。

鄔宗煊的中餐館“絲綢之路”

在國外開一家中餐館遠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德黑蘭當地居民常吃西餐,他們的盤子大多數不適合裝中餐,當地只賣做西餐的平底鍋。所以,大到炒鍋,小到勺子、筷子,這些廚具餐具全是從國內運過去的。

每天早上7點,鄔宗煊準時起床,去當地市場挑選食材,然後回到餐廳安排當天的午餐。為了保證顧客吃到的每一口都是最能代表中國風味的菜,他還從四川帶去了郫縣豆瓣、通江木耳、銀耳、香菇這些食材,讓當地人嘗到地道的中國菜、四川菜。漸漸地,鄔宗煊和當地華人打成一片,餐廳的經營漸入佳境。

如今店里加上鄔宗煊一共有4個中國廚師,20個當地的服務員,每個月的營業額接近20萬人民幣。他計畫擴大經營,再開分店。

餐廳生意很好

鄔宗煊的廚師團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