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京滬皖聯動 加速建設全球科創中心

京滬皖聯動建設全球科創中心的步伐正在加快。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日前在上海舉行的2017浦江創新論壇上瞭解到, 上海市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

近期在科創中心建設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北京市圍繞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設計圖”, 搭建了“架構圖”, 繪就了“施工圖”, 已取得顯著成效;安徽省預計到2020年基本建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框架體系, 成為國家重要的原始創新策源地。

業內專家表示, 京滬皖南北聯動, 擴大三地相關區域和部門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是本屆論壇的一大特色, 這必將加快我國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步伐。

進展 三地協同局面加速形成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17浦江創新論壇9月23日在上海開幕,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格局與使命”。 北京市和安徽省受邀成為論壇主賓省市,

共同研討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論壇從2012年開始創設主賓國和主賓省顯示, 新興產業發展引領力和區域創新輻射帶動力提升速度明顯, 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15.6%和15%, 體現了上海近年來率先加速向創新經濟轉型, 在越來越廣闊的創新網路中發揮引領、樞紐作用。 積體電路設計業成為產業龍頭, 2016年上海積體電路設計業規模首次超過封裝測試業, 全年實現銷售365.24億元, 較2011年產業規模實現翻番。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表示, 下一階段, 要聚焦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著力提升集中度和顯示度。 要加快推進大科學設施群、高水準大學和一流科研機構等高端創新資源集聚張江。

據悉, 資訊、科技服務業目前成為上海第三產業領頭羊。 2016年, 上海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5.1%, 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 首次超過金融業成為上海第三產業中增速最快的行業。

以汽車產業為例, 其智慧化、網聯化、共用化的趨勢日漸顯著。 本屆論壇期間, 上海揭牌成立了“智慧網聯汽車資訊安全測評實驗室”, 該實驗室作為未來智慧網聯汽車資訊安全研究院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助力資訊安全研究院成為國內最專業、最權威、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研評測平臺。

推進 構建多樣化創新投融資體系

論壇期間, 上海交通大學研製發佈了《2017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以下簡稱指數)。 該指數對亞太33個領先地區用19項指標進行評估,

綜合反映了各地區將知識資本轉化為經濟價值和居民財富的能力。 結果顯示, 中國板塊整體表現亮眼。 香港、上海、北京和廣東四個地區進入前十, 其他多個地區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以深圳為例, 今年以來, 該市啟動了以佈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設立十大基礎研究機構、組建十大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實施十大重大科技產業專項等為內容的“十大行動計畫”, 被視為推動創新生態再優化、創新能力再突破、創新經濟再升級, 強化深圳作為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地位的重要抓手。

上海方面, 據悉, 近三年多來, 該市正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並已基本建成國內最完善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

以及新穎的創新投融資體系。 這種制度優勢正在發力, 並將在未來幾年更加凸顯。

除了已有的知識密集產業優勢外, 指數顯示, 上海已基本建成國內最完善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 金融對於上海創新的支持力度開始體現, 人均私人股權投資排名僅次於北京, 位列第二。

報告首席專家、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經濟系主任羅守貴建議, 上海應加大吸引全球私人股權投資力度, 使金融資源在科技創新中得到更高效配置;同時, 應嘗試縮短專利審查期限, 加速技術轉化速度。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 中國正對標全球影響力, 要將全球視野和本土智慧結合起來, 用開放心態輸出“中國標準”。

對於上海正在建設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阿貢國家實驗室原主任彼得·裡特伍德建議,這需要科學領域的各個方面來參與,因為創新離不開發明,而發明離不開科學。中國現在對基礎研究非常重視,這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基礎科學是培養人才的方式,也是發明和創新的基礎。(記者 鐘源/北京報導)

阿貢國家實驗室原主任彼得·裡特伍德建議,這需要科學領域的各個方面來參與,因為創新離不開發明,而發明離不開科學。中國現在對基礎研究非常重視,這是非常正確的,因為基礎科學是培養人才的方式,也是發明和創新的基礎。(記者 鐘源/北京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