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三水80後村官每週為長者送愛心湯

每週二, 彭勁輝幾乎都要走訪孤殘老人, 為老人送愛心湯, 和他們拉家常。 三水的“愛心湯”志願服務, 由這個80後村官開創, 並將“業務”擴大至周邊多個社區。

彭勁輝是西南街道文鋒西社區黨委副書記。 都說基層工作“婆婆媽媽”, 入職8年來, 這個男人不僅將社區打理得井井有條, 還開拓志願服務, 為居民送上各種不同的“愛心湯”, 溫暖著鰥寡孤獨者的心。

讓孤殘長者每週喝上“愛心湯”

文鋒西社區位于三水中心老城區, 在5000餘戶籍人口中, 退休老人占了20%。 在這1000多名退休者中, 又有不少空巢、獨居老人。

2014年, 心念不少老人老無所依, 彭勁輝開始試水送“愛心湯”。 每週二下午, “七彩虹”志願隊員煲好了各式各樣的營養湯, 就往老人家裡送。 大部分時候, 他也身穿紅色小馬甲入戶, 陪老人聊聊天。 “湯是次要的, 聊天才更重要。 ”多次送湯後, 彭勁輝才更深地感受到:老人們需要的是有人能說說話。

彭勁輝。 /佛山日報記者陳浩森攝

鄺婆婆97歲了, 獨自居住在文鋒西社區。 每次送“愛心湯”, 彭勁輝都要和她聊上大半個小時。 有一次, 鄺婆婆發脾氣, 一整天都沒有吃東西, 一見到這個副書記就抓著他的手不放, 要和他聊生活, 聊工作。

鄺婆婆視彭勁輝如孫子,

和許多居民一樣, 很關心他的婚姻大事, 經常對他說:“要找個好點的女孩, 不用太急。 ”

“愛心湯”一送就是4年。 2015年, 彭勁輝成立“暖陽”志願隊, 擴大“愛心湯”的服務範圍, 文鋒東、雲秀、園林、月桂等西南街道其他社區的孤殘老人, 每週都能喝上一碗“愛心湯”。

推動文鋒西獲評“全國最美”志願服務

面對這個生於1987年的副書記, 居民都喜歡喊他“輝仔”。 在這位80後的微信裡, 有300多位都是社區居民。 雖然都是上了年紀的長輩, 但彭勁輝依舊很喜歡和他們聊天。

對彭勁輝來說, 和居民聊天, 不僅僅是聊天那麼簡單。 50多歲的楊阿姨是文鋒西的居民, 自從加了彭勁輝微信後, 她經常和他嘮上兩句, 也常看見彭勁輝朋友圈裡“曬”出的各種志願服務留影。

在彭勁輝的帶動下, 久而久之, 楊阿姨也加入了志願服務隊。 她最喜歡的, 就是每週二到長者怡樂中心煲“愛心湯”, 然後送到鄺婆婆等老人手中。

與彭勁輝接觸多了, 很多叔叔、阿姨都感受到這位小夥子的工作幹勁。 越來越多老人和楊阿姨一樣, 在享受社工、年輕志願者帶來服務的同時, 也不斷地為社區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社區互助”這個詞, 在文鋒西詮釋得淋漓盡致。

2016年初, 文鋒西獲評“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這個國家級榮譽, 是整個社區共同努力的成果, 也是對彭勁輝8年基層工作的莫大鼓勵。

在拼搏的最好年紀裡, 彭勁輝將一腔耐心、細心、愛心給了社區居民。 但他說, 是居民給了他信任與支持, 才讓他有了繼續紮根基層的信心。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陳慧敏 通訊員劉宇甯

編輯|何欣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