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水:老牌體育強區 能否重振雄風?

體育與城市, 一個兼具學理性和實踐性雙重品質的話題。

從學理上看, 體育中的契約意識、強調公平競爭和團體協作的價值取向與城市中的法權理念、自治意蘊以及經濟理性具有內在的相通性。

從實踐上看, 城市化進程加快, 全球城市競爭凸顯, 而代表了特色和文化軟實力的體育, 也成為眾多城市尋求城市轉型的方式之一。

在城市為體育提供社會和經濟條件時, 體育也給予城市豐厚的回報。 這一判斷正在佛山三水, 這個老牌體育強區經受考驗。

率先為國人引入運動飲料概念的“中國魔水”健力寶,

在產品開發和行銷上費盡心思, 卻難以重返往日高峰;蜚聲全國的運動品牌李寧, 2015年關停了其設在發源地三水的工廠廣東悅奧體育發展有限公司。

作為社會資本參與三水體育事業興辦的有力證明, 健力寶和李寧是A面, 也是B面, 以自身的發展軌跡先後見證和同步于三水體育蒸蒸日上的往昔和漸顯疲態的今日。

我們不確定這兩大品牌未來能否再與三水發生美妙的共振, 但我們期待三水體育可以雄風再起。

強區的崛起

8月20日, 佛山市第九屆運動會落下帷幕。 三水代表隊總分6335.5分, 收穫獎牌201枚, 二者均列佛山五區第四位。

當排序競爭的物件足夠少時, 名次是第一或者第四似乎並不能夠引起太多的讚歎或者惋惜。

但在熟知佛山體育格局的人眼裡, 這個事實的意義是不同的, 三水是什麼?是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率先成為全國首批體育先進縣區的老牌體育強區。

故事還要從頭說起。

作為曾經的農業大縣, 上世紀50年代末, 三水就開辦了擁有3名教練的乒乓球班, 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優秀苗子, 並形成了三水業餘體育學校(下稱“三水體校”)的雛形。 即便以今時今日的標準來看, 1個項目有3名教練教, 也仍然是超強配置。

1959年, 三水體校正式開辦。 橫向比對, 三水開辦體校的時間走在了全國前列。 在最早的乒乓球項目外, 足球班、體操班、籃球班也相繼設立, 且都配有專項教練。 那是物質都不豐裕, 文體休閒生活更是絕對單薄的半個多世紀以前,

對一個縣級區來說, 體育事業的培育已稱得上蓬勃、熱烈。

更為人稱道羡慕的是, 除職業體育教育之外, 三水, 尤其是居於城區中心位置的西南街道的群眾性體育氛圍也相當醇厚。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舉國上下文化娛樂方式匱乏, 很多時間需要打發的三水人, 每天飯後就聚到球場打球。 “剛吃完飯, 拿著個飯盒就排隊打乒乓球去了。 沒有專門的球臺, 擺一塊長板, 中間放把掃把就開打。 ”從足球教練崗位上退下近2年的黃志堅說, 他小時候還經常到青少宮踢足球, “毛巾綁在褲頭上就開始踢了”。

生於1956年的黃志堅, 從1981年開始擔任三水體校足球教練, 一輩子都撲在了三水體育工作上, 這份長達數十年的因緣, 或許要從其出生時就已異常濃厚的三水體育氛圍算起。

他所描述的三水體育往事, 得到了三水籃球協會秘書長何漢剛的印證。 在上世紀80年代從事體育新聞工作的何漢剛說, 彼時, 三水公交、財貿等各條戰線的職工一到下班時間, 就互相切磋球技。

所有的一切並不只是自娛自樂, 小打小鬧。 上世紀60年代, 三水就已向廣東省上送區盛聯、李聯益等乒乓球運動員。 1961年的全國乒乓球錦標賽上, 李聯益帶領廣東隊獲得了全國亞軍。 之後, 麥冠英等體操苗子也陸續入選省隊, 蹦床隊運動員鐘杏平更為三水奪得首個世界冠軍。

講述三水體育故事時繞不開的那個名銜————全國首批體育先進縣區, 在當時全國2000多個縣級區域中, 也僅僅只有20多個獲此殊榮。

製圖/曹憲尚

越戰越勇的三水也開創了“小市辦大賽”的先河, 代表佛山市甚至廣東省, 承辦過多項國際級、國家級賽事。

1999年, 三水在北江建設起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觀龍樓”, 舉辦了99中國三水“健力寶杯”國際龍舟爭霸賽;2008年, 三水承辦中、泰、韓、丹四國羽毛球爭霸賽;2012年, 國際鐵人三項同樣在三水舉辦。

高規格賽事在三水落地開花,給這個小城帶來的,不止鵲起的名聲,更有日益精良優越的體育硬體基礎設施。如今矗立在三水的標誌建築明富昌體育館,就建于三水體育蓬勃發展的1992年。

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堪稱多年來三水體育的一個重要特質。以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籃球四大聯賽為主軸,三水引領群眾廣泛開展各項體育健身。

三水這樣一個昔日農業大縣,體育基因從何而來?何漢剛分析,優秀的教練、頻密的賽事,是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上世紀60年代,專業體操教練林佩華就來到三水執教。這項優雅的運動,從此在三水萌芽,鐘杏平正是林佩華的得意弟子之一。

而在賽事舉辦方面,僅以足球為例,上世紀80年代,三水一年的大型群眾足球比賽就可達5場,分別在春節、勞動節等節點舉行。一場足球賽事,從組織到結束不少於40天,這樣算來,相當於一兩個月就有一場大型賽事。

優勢的消退

如果三水體育的起起落落是一部電視連續劇的話,那麼應該很少有人能夠依據前十集的劇情猜測出後來十集的走向。

曾經在全國2000多個區縣裡爭到20來個席位之一,如今全市五個區裡只能排到第四。而即便是這樣劇烈的落差,在不少三水體育人士看來,已然值得欣慰:再獲乒乓球市運會單項金牌和總分第一名,包攬跆拳道7個單項比賽冠軍。

從風頭無兩到急轉直下,這些年裡,三水體育究竟經歷了什麼?

本屆市運會結束後,三水文體旅遊局召開總結會議,坦陳剖析個中問題,針對青少年體育培訓工作,指出硬體建設滯後,專業教練隊伍力量不足,體育網點學校發展緩慢,認為這一系列現象直接導致三水體育後備人才厚度不夠,個別傳統優勢項目呈下滑跡象,有了明顯的“吃老本”症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實上,三水青少年體育培訓的突出問題,並非從第九屆市運會才開始暴露。三水體校近些年來遠遠說不上平坦的發展歷程,可以為我們解開一些疑惑。

黃志堅和何漢剛都記得,在2005年擴大規模之前,因為“很差錢”,三水體校的學生、教練全都蝸居在足球場觀眾席的下方。所謂的“宿舍”密不透風,沒有一扇窗戶。一到雨天,雨水滴滴答答地落,不得不到處用盆接水,以免水浸。

2005年,與三水體校一路之隔的三水黨校舊址空置,不少單位都希望獲得使用權。最終,在極其艱難的努力下,該址劃撥給體校用於擴建。時任三水區副區長的何綺紅分管體育,在決定黨校舊址去向的區領導會議中,講到體校這一群未成年娃娃的艱苦,何綺紅動情落淚:“大人辦公可以擠一擠,但怎麼忍心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和訓練?”

12年過去了,每一年,三水區委區政府均有專項撥款對體校設施設備進行提升,但就三水體校今年被評為“國家高水準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的地位和定位而言,現狀仍然難言理想:用於訓練的游泳池,並不符合比賽標準; 體育場400米的跑道上,仍鋪著煤渣,相比之下,禪城、南海、順德普通中小學的球場,跑道幾乎都是橡膠的。

另一方面,運動員的長遠發展路徑等現實情況,也並不鼓勵三水潛在的體育好苗子走上職業體育這條路。每一年,能上送至市體校的學生僅占三水體校學生總數的30%。其餘學生,除了極少數尖子能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到三水重點高中就讀外,基本只能早早步入社會。

今年9月,根據三水教育、體育部門的安排,三水體校與一牆之隔的西南街道第七小學互相打通,場館、教師等資源分享,以更好地促進雙方在文化、體育上的發展。然而,這一政策在不少體校教練看來,是對體校的“削弱”。

回顧三水體育發展史,群眾基礎扎實一直是值得稱道的特色。如今,因為擔心兼顧體育課程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體育進校園工作遲遲難以在各中小學中推進。在聚集三水近一半人口的西南中心城區,除了建成於2015年的北江體育休閒公園,市民要找免費、標準的球場打球,也並不容易。

復興的期待

當我們的目光從小城三水轉向國際風雲,世界在發生著怎樣的改變呢?

不同於將體育當成錦上添花、可有可無的傳統思維,越來越多的城市在把體育文化建設作為城市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力打造城市的體育品牌,使“體育名城”“體育之都”“賽事名城”等獨具特色的體育文化積澱元素融入其中。現代體育在促進城市發展中的多元價值正在被不斷發掘,體育作為一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事件,作為一項具有無限增長潛力的產業,作為一個親和社會、溝通人際的媒介,作為現代人積極體認和實踐的生活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城市政府作為城市發展的新戰略而加以組合應用。

現代城市是一個按照社會達爾文主義不斷演進的“有機體”,城市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必須不斷地吐故納新。城市發輾轉型就是城市根據自身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和主客觀條件,動態地培育和打造城市新的核心競爭力的努力和實踐。

經濟學上,那些曾經工業繁榮,後來日漸衰落的城市被稱為“鏽帶城市”。美國的克利夫蘭曾經就是一座“鏽帶城市”,近年來,借助騎士隊的優異表現,以體育產業為提升經濟的突破口進行轉型。騎士連續三年晉級總決賽,不僅帶來數以千萬美金的直接收入,還為整座城市帶來巨大的影響力。

國內大城市裡也不乏面向體育大發展的進擊者。2007年,上海市體育發展“十一五”規劃首次提出了把上海市建成國際體育知名城市的設想。2015年出臺的《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中,明確了上海體育產業未來10年的發展目標,居首位的便是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

不僅僅是上海,廈門、寧波、柳州等二三線城市,也在嘗試打造體育品牌,實現城市跨越發展。

不同於一些城市從零開始的“無中生有”,三水擁有厚實的積澱,應當說,它在以體育事業拉動城市形象更新、第三產業提質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事實上,開展體育培訓、賽事策劃、場地出租業務的公司,在三水已經初具規模。自由人、臻翱等十多家企業,在三水各大賽事中頻頻出現。柏寧山莊的足球場,也為國字型大小青少年隊、富力及香港等球隊提供場地。

有觀察人士認為,不管是體育用品生產,還是體育服務的提供,站在粵港澳大灣區舞臺上的三水,若能整合資源,形成穩定的產業鏈,憑藉其深厚的體育傳統基礎,體育能夠為三水饋贈的價值,遠不只當前所見。

城市發展對現代體育的需求,除了借體育的影響力來改善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影響力之外,一個更為實際的訴求就是要培育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促進體育產業功能區或集聚區在城市的形成與發展。

英國牛津市是一個坐落在英格蘭中南部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人知曉它是因為它是牛津大學的所在地。而對大部分西方人來說,他們瞭解這座城市還因為它是全球著名的“賽車山谷”所在地。在這座城市周邊50英里的範圍內聚集了大約4500多家與賽車生產製造及賽事運作有關的企業。它們生產世界頂級的賽車成品、底盤、引擎、刹車、遙感裝置等產品,並提供相關服務,每年的生產總值達60多億英鎊,出口總值達36億英鎊。

今年年初,三水體育中心的建設已被納入三水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目前正在推進選址。這個規劃中的綜合體育中心,將配齊大型體育場館及其他體育設施,從設計到竣工,力爭4~5年完成。

除了硬體建設,三水也在加快體育產業扶持政策的出臺,今後,企業、民間組織舉辦政府部門認可的賽事,將依據賽事級別得到不等補貼; 民辦體育場館,也將按照規模由政府給予補貼。

老牌體育強區意識到了危機,也有扭轉困境的意願,然而,應對風起雲湧的以體育為突破口的城市競爭力之戰,我們還可以期待它的步子更大一些,更快一些。

媒體眼

三水體育,向左走?向右走?

全球著名城市,往往也是全球著名體育城市。提起紐約、倫敦、曼徹斯特、巴賽隆納,人們腦海裡浮現的影像,往往包括完備的體育設施,響噹噹的在全球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職業化球隊,以及大量熱愛體育鍛煉的普通民眾和發達的體育產業。

對城市而言,體育是一種經濟增長方式,也是一種城市發展模式,更是一種生活模式。農業無法造就一個適合人居的環境,工業也無法造就一個適合人居的城市,只有第三產業才能讓城市的人居環境得以更好地改善。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在滿足生存需要之後,還渴望精神生活,觀賞和參與運動是一個城市居民最為基本的生活方式。

城市的體育文化產品的組成形式就是人們參加體育活動或觀看比賽時所提供的場地和服務,如體育館、體育場、職業俱樂部以及體育賽事,等等。這些體育文化產品在突出塑造城市的體育特色文化、提高城市形象的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此外,體育產業作為城市文化產業的“重工業”也逐漸被列入很多城市產業轉型的戰略之中,因為,以競賽產業為主線,以賽事產品生產為核心,便可形成體育仲介企業群、體育傳媒企業群、競賽管理企業群、體育廣告企業群等一系列相關產業和支持企業群,而這些產業群又能帶動延伸產業群的發展,直至最後帶動整個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比如,一場賽事推出一場晚會,一場比賽帶動一天的商業消費,一年的賽事帶動了文藝晚會的市場、帶動了周邊的商業服務圈,而圍繞這一系列的企業群也被帶動起來,整個城市的第三產業也會被逐漸帶動起來。從很多工業城市的實踐來看,城市管理者只要做一個好的規劃者,這一切的發生會水到渠成。

對於三水而言,它的體育優勢和基礎強,卻又並非絕對強。什麼意思呢?就像一個天賦不錯的種子選手,如果得到悉心教導和科學訓練,成長為冠軍級人才不是不可以期待,但如果沒有伯樂來挖掘,也荒廢了體能的黃金歲月,泯然眾人矣也不在話下。

70分,加把勁,可以到90分,歇口氣,掉到60分以下,同樣正常。那麼,三水的體育之路,會往哪個路口走呢?

來源|佛山日報

統籌|記者陳莎

采寫|記者陳慧敏

攝影|記者陳浩森

編輯|何欣鴻

國際鐵人三項同樣在三水舉辦。

高規格賽事在三水落地開花,給這個小城帶來的,不止鵲起的名聲,更有日益精良優越的體育硬體基礎設施。如今矗立在三水的標誌建築明富昌體育館,就建于三水體育蓬勃發展的1992年。

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堪稱多年來三水體育的一個重要特質。以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籃球四大聯賽為主軸,三水引領群眾廣泛開展各項體育健身。

三水這樣一個昔日農業大縣,體育基因從何而來?何漢剛分析,優秀的教練、頻密的賽事,是兩個最主要的原因。

上世紀60年代,專業體操教練林佩華就來到三水執教。這項優雅的運動,從此在三水萌芽,鐘杏平正是林佩華的得意弟子之一。

而在賽事舉辦方面,僅以足球為例,上世紀80年代,三水一年的大型群眾足球比賽就可達5場,分別在春節、勞動節等節點舉行。一場足球賽事,從組織到結束不少於40天,這樣算來,相當於一兩個月就有一場大型賽事。

優勢的消退

如果三水體育的起起落落是一部電視連續劇的話,那麼應該很少有人能夠依據前十集的劇情猜測出後來十集的走向。

曾經在全國2000多個區縣裡爭到20來個席位之一,如今全市五個區裡只能排到第四。而即便是這樣劇烈的落差,在不少三水體育人士看來,已然值得欣慰:再獲乒乓球市運會單項金牌和總分第一名,包攬跆拳道7個單項比賽冠軍。

從風頭無兩到急轉直下,這些年裡,三水體育究竟經歷了什麼?

本屆市運會結束後,三水文體旅遊局召開總結會議,坦陳剖析個中問題,針對青少年體育培訓工作,指出硬體建設滯後,專業教練隊伍力量不足,體育網點學校發展緩慢,認為這一系列現象直接導致三水體育後備人才厚度不夠,個別傳統優勢項目呈下滑跡象,有了明顯的“吃老本”症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實上,三水青少年體育培訓的突出問題,並非從第九屆市運會才開始暴露。三水體校近些年來遠遠說不上平坦的發展歷程,可以為我們解開一些疑惑。

黃志堅和何漢剛都記得,在2005年擴大規模之前,因為“很差錢”,三水體校的學生、教練全都蝸居在足球場觀眾席的下方。所謂的“宿舍”密不透風,沒有一扇窗戶。一到雨天,雨水滴滴答答地落,不得不到處用盆接水,以免水浸。

2005年,與三水體校一路之隔的三水黨校舊址空置,不少單位都希望獲得使用權。最終,在極其艱難的努力下,該址劃撥給體校用於擴建。時任三水區副區長的何綺紅分管體育,在決定黨校舊址去向的區領導會議中,講到體校這一群未成年娃娃的艱苦,何綺紅動情落淚:“大人辦公可以擠一擠,但怎麼忍心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和訓練?”

12年過去了,每一年,三水區委區政府均有專項撥款對體校設施設備進行提升,但就三水體校今年被評為“國家高水準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的地位和定位而言,現狀仍然難言理想:用於訓練的游泳池,並不符合比賽標準; 體育場400米的跑道上,仍鋪著煤渣,相比之下,禪城、南海、順德普通中小學的球場,跑道幾乎都是橡膠的。

另一方面,運動員的長遠發展路徑等現實情況,也並不鼓勵三水潛在的體育好苗子走上職業體育這條路。每一年,能上送至市體校的學生僅占三水體校學生總數的30%。其餘學生,除了極少數尖子能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到三水重點高中就讀外,基本只能早早步入社會。

今年9月,根據三水教育、體育部門的安排,三水體校與一牆之隔的西南街道第七小學互相打通,場館、教師等資源分享,以更好地促進雙方在文化、體育上的發展。然而,這一政策在不少體校教練看來,是對體校的“削弱”。

回顧三水體育發展史,群眾基礎扎實一直是值得稱道的特色。如今,因為擔心兼顧體育課程會影響學生學習成績,體育進校園工作遲遲難以在各中小學中推進。在聚集三水近一半人口的西南中心城區,除了建成於2015年的北江體育休閒公園,市民要找免費、標準的球場打球,也並不容易。

復興的期待

當我們的目光從小城三水轉向國際風雲,世界在發生著怎樣的改變呢?

不同於將體育當成錦上添花、可有可無的傳統思維,越來越多的城市在把體育文化建設作為城市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力打造城市的體育品牌,使“體育名城”“體育之都”“賽事名城”等獨具特色的體育文化積澱元素融入其中。現代體育在促進城市發展中的多元價值正在被不斷發掘,體育作為一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事件,作為一項具有無限增長潛力的產業,作為一個親和社會、溝通人際的媒介,作為現代人積極體認和實踐的生活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城市政府作為城市發展的新戰略而加以組合應用。

現代城市是一個按照社會達爾文主義不斷演進的“有機體”,城市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必須不斷地吐故納新。城市發輾轉型就是城市根據自身不斷變化的內外環境和主客觀條件,動態地培育和打造城市新的核心競爭力的努力和實踐。

經濟學上,那些曾經工業繁榮,後來日漸衰落的城市被稱為“鏽帶城市”。美國的克利夫蘭曾經就是一座“鏽帶城市”,近年來,借助騎士隊的優異表現,以體育產業為提升經濟的突破口進行轉型。騎士連續三年晉級總決賽,不僅帶來數以千萬美金的直接收入,還為整座城市帶來巨大的影響力。

國內大城市裡也不乏面向體育大發展的進擊者。2007年,上海市體育發展“十一五”規劃首次提出了把上海市建成國際體育知名城市的設想。2015年出臺的《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中,明確了上海體育產業未來10年的發展目標,居首位的便是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

不僅僅是上海,廈門、寧波、柳州等二三線城市,也在嘗試打造體育品牌,實現城市跨越發展。

不同於一些城市從零開始的“無中生有”,三水擁有厚實的積澱,應當說,它在以體育事業拉動城市形象更新、第三產業提質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事實上,開展體育培訓、賽事策劃、場地出租業務的公司,在三水已經初具規模。自由人、臻翱等十多家企業,在三水各大賽事中頻頻出現。柏寧山莊的足球場,也為國字型大小青少年隊、富力及香港等球隊提供場地。

有觀察人士認為,不管是體育用品生產,還是體育服務的提供,站在粵港澳大灣區舞臺上的三水,若能整合資源,形成穩定的產業鏈,憑藉其深厚的體育傳統基礎,體育能夠為三水饋贈的價值,遠不只當前所見。

城市發展對現代體育的需求,除了借體育的影響力來改善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影響力之外,一個更為實際的訴求就是要培育城市經濟新的增長點,促進體育產業功能區或集聚區在城市的形成與發展。

英國牛津市是一個坐落在英格蘭中南部的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人知曉它是因為它是牛津大學的所在地。而對大部分西方人來說,他們瞭解這座城市還因為它是全球著名的“賽車山谷”所在地。在這座城市周邊50英里的範圍內聚集了大約4500多家與賽車生產製造及賽事運作有關的企業。它們生產世界頂級的賽車成品、底盤、引擎、刹車、遙感裝置等產品,並提供相關服務,每年的生產總值達60多億英鎊,出口總值達36億英鎊。

今年年初,三水體育中心的建設已被納入三水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目前正在推進選址。這個規劃中的綜合體育中心,將配齊大型體育場館及其他體育設施,從設計到竣工,力爭4~5年完成。

除了硬體建設,三水也在加快體育產業扶持政策的出臺,今後,企業、民間組織舉辦政府部門認可的賽事,將依據賽事級別得到不等補貼; 民辦體育場館,也將按照規模由政府給予補貼。

老牌體育強區意識到了危機,也有扭轉困境的意願,然而,應對風起雲湧的以體育為突破口的城市競爭力之戰,我們還可以期待它的步子更大一些,更快一些。

媒體眼

三水體育,向左走?向右走?

全球著名城市,往往也是全球著名體育城市。提起紐約、倫敦、曼徹斯特、巴賽隆納,人們腦海裡浮現的影像,往往包括完備的體育設施,響噹噹的在全球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職業化球隊,以及大量熱愛體育鍛煉的普通民眾和發達的體育產業。

對城市而言,體育是一種經濟增長方式,也是一種城市發展模式,更是一種生活模式。農業無法造就一個適合人居的環境,工業也無法造就一個適合人居的城市,只有第三產業才能讓城市的人居環境得以更好地改善。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在滿足生存需要之後,還渴望精神生活,觀賞和參與運動是一個城市居民最為基本的生活方式。

城市的體育文化產品的組成形式就是人們參加體育活動或觀看比賽時所提供的場地和服務,如體育館、體育場、職業俱樂部以及體育賽事,等等。這些體育文化產品在突出塑造城市的體育特色文化、提高城市形象的過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此外,體育產業作為城市文化產業的“重工業”也逐漸被列入很多城市產業轉型的戰略之中,因為,以競賽產業為主線,以賽事產品生產為核心,便可形成體育仲介企業群、體育傳媒企業群、競賽管理企業群、體育廣告企業群等一系列相關產業和支持企業群,而這些產業群又能帶動延伸產業群的發展,直至最後帶動整個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比如,一場賽事推出一場晚會,一場比賽帶動一天的商業消費,一年的賽事帶動了文藝晚會的市場、帶動了周邊的商業服務圈,而圍繞這一系列的企業群也被帶動起來,整個城市的第三產業也會被逐漸帶動起來。從很多工業城市的實踐來看,城市管理者只要做一個好的規劃者,這一切的發生會水到渠成。

對於三水而言,它的體育優勢和基礎強,卻又並非絕對強。什麼意思呢?就像一個天賦不錯的種子選手,如果得到悉心教導和科學訓練,成長為冠軍級人才不是不可以期待,但如果沒有伯樂來挖掘,也荒廢了體能的黃金歲月,泯然眾人矣也不在話下。

70分,加把勁,可以到90分,歇口氣,掉到60分以下,同樣正常。那麼,三水的體育之路,會往哪個路口走呢?

來源|佛山日報

統籌|記者陳莎

采寫|記者陳慧敏

攝影|記者陳浩森

編輯|何欣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