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海首次發現裸☆禁☆露可燃冰,深度挖掘受益行業,這三類公司值得關注

近日, 科學家在我國南海海域首次發現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分析人士認為, 從長期來看, 我國能源生產消費結構的不合理,

環境污染, 以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等問題都會直接推動可燃冰的開發和利用。 如果能儘早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將可燃冰大面積投入商業使用, 必將促進能源產業的新一輪革命性的發展, 並帶動相關行業技術進步。

事件驅動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發現裸露“可燃冰”

近日, 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在執行中科院海洋先導專項中, 在我國南海約1100米的深海海底, 探測到兩個網站存在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氣水合物, 這也是科學家在我國南海海域首次發現裸露在海底的 “可燃冰”。

此前,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宣佈, 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 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的國家。

行業動態

產業崛起惠及各類市場參與主體

可燃冰甲烷含量高達80%-99.9%, 燃燒污染卻比煤、石油和天然氣小很多, 而且儲量豐富, 全球儲量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

可燃冰在我國海域和陸地的預測遠景資源量分別可達744億和350億噸油當量,

其中海域儲量相當於中國陸地石油、天然氣資源量總數的一半。 如果可燃冰未來能夠實現大規模開採, 一方面可以改善我國的能源結構問題, 解決當前過度依賴煤炭資源造成的空氣品質等一系列問題;另一方面更能夠減少我國能源供給的對外依存度, 大幅提高中國在國際能源市場的話語權, 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根據中國戰略規劃對可燃冰開採的安排, 2006-2020年為調查階段, 完成勘探調研和技術準備, 2020-2030年是開發試生產階段, 進行海上商業化試采, 2030-2050年中國的可燃冰將進入大規模商業開採生產階段。 根據國土資源科技創新規劃, “十三五”期間, 通過研製深遠海油氣及可燃冰勘探開發技術裝備,

我國將推進大洋海底礦產勘探及海洋可燃冰試采工程, 力爭 2020年實現商業化試采, 研製成功全海深潛水器和深遠海核動力浮動平臺技術。 可燃冰的全面商業化至少要等到 2030年之後。

可燃冰的產業鏈的發展需要各個規模的企業主體的參與。 目前主要是處於技術攻堅的階段, 離可燃冰全面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整個產業目前資金需求巨大, 技術要求高、投資高、回收期長。 但整個可燃冰上中下游產業的崛起將惠及各類市場參與主體。

產業發展前期企業的進入門檻較高, 需要大量資本、技術和人力的投入, 尤其是深海探測和開採技術的突破, 因此產業鏈的上游主要是大型國有企業, 也是目前主要的參與主體。

中游產業主要集中在運輸和輸送方面, 目前運輸也是可燃冰規模化的一大難題, 因此該產業大規模惠及能源供給企業仍需突破運輸方面的技術壁壘。 產業下游主要是可燃冰的工業應用(內燃機、紡織、煉鋼等)生活引用。 相關天然氣應用設備企業將會由於能源結構的變化而受益。

短期來看, 可燃冰產業的上游企業將會直接受益, 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 產業發展的紅利將逐漸惠及中下游企業。

投資機會

三類公司值得關注

目前世界不少國家都對可燃冰這一新能源“磨刀霍霍”, 力爭搶佔新一輪天然氣水合物革命戰略制高點, 但由於可燃冰大規模商業化尚需時日, 因此, 目前A股市場的可燃冰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主要集中在油服行業,相關產業鏈主要包括陸上鑽采設備、海上鑽采設備、天然氣應用設備。

平安證券指出,可燃冰儲量豐富,未來有望主導全球能源供給,但目前各國對可燃冰的賦存條件、形成機理和分佈特徵的研究,以及更進一步經濟性開採技術尚未成熟,按計劃中國2030年才進入商業化開採階段。但以目前的進程來看,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化進程都已經超預期。

目前可燃冰主要為油服板塊帶來主題投資機會,A股上市公司中,重點關注受益可燃冰海上鑽井服務和隨鑽測井服務的公司,以及受益可燃冰完井服務和生產、儲運環節公司。

由於可燃冰主要分佈在海底,未來海上油氣鑽井設備及服務商有望首先受益,相關上市公司如石化機械、海油工程、傑瑞股份、紐威股份。

此外,投資者也可關注和本次海域可燃冰技術突破直接相關的生產開發公司,如中集集團、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博邁科、以及相關機械設備製造的公司,如石化機械、傑瑞股份、惠博普。

東方證券表示,可燃冰作為一種高效的清潔能源,儲量巨大,未來能源應用空間巨大。機械行業三類公司有望受益:海工作業平臺類公司;提供鑽頭及鑽具的公司;提供鑽井與測井服務的油服類公司。建議關注:中集集團、振華重工、石化機械、海油工程與中海油服等。

國信證券建議重點關注可燃冰相關的能源板塊上市公司主題投資機會。從主題投資標的選擇上看,可燃冰短期內較難實現商業化並對上市公司產生相關業績支持,可以重點關注與可燃冰上游開採密切相關的產業。具體來看,與上游開採相關的產業主要包括,一是油服產業,包括提供海上開採設備、服務的企業,相關所在行業上市公司如石化機械、海油工程、傑瑞股份等;二是與可燃冰關聯度最高的天然氣和LNG產業鏈,相關行業上市公司如富瑞特裝、中集集團、中國船舶等。

主要集中在油服行業,相關產業鏈主要包括陸上鑽采設備、海上鑽采設備、天然氣應用設備。

平安證券指出,可燃冰儲量豐富,未來有望主導全球能源供給,但目前各國對可燃冰的賦存條件、形成機理和分佈特徵的研究,以及更進一步經濟性開採技術尚未成熟,按計劃中國2030年才進入商業化開採階段。但以目前的進程來看,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化進程都已經超預期。

目前可燃冰主要為油服板塊帶來主題投資機會,A股上市公司中,重點關注受益可燃冰海上鑽井服務和隨鑽測井服務的公司,以及受益可燃冰完井服務和生產、儲運環節公司。

由於可燃冰主要分佈在海底,未來海上油氣鑽井設備及服務商有望首先受益,相關上市公司如石化機械、海油工程、傑瑞股份、紐威股份。

此外,投資者也可關注和本次海域可燃冰技術突破直接相關的生產開發公司,如中集集團、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博邁科、以及相關機械設備製造的公司,如石化機械、傑瑞股份、惠博普。

東方證券表示,可燃冰作為一種高效的清潔能源,儲量巨大,未來能源應用空間巨大。機械行業三類公司有望受益:海工作業平臺類公司;提供鑽頭及鑽具的公司;提供鑽井與測井服務的油服類公司。建議關注:中集集團、振華重工、石化機械、海油工程與中海油服等。

國信證券建議重點關注可燃冰相關的能源板塊上市公司主題投資機會。從主題投資標的選擇上看,可燃冰短期內較難實現商業化並對上市公司產生相關業績支持,可以重點關注與可燃冰上游開採密切相關的產業。具體來看,與上游開採相關的產業主要包括,一是油服產業,包括提供海上開採設備、服務的企業,相關所在行業上市公司如石化機械、海油工程、傑瑞股份等;二是與可燃冰關聯度最高的天然氣和LNG產業鏈,相關行業上市公司如富瑞特裝、中集集團、中國船舶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