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首屆雄馬盛大開跑!一起去現場

9月24日上午7時30分, 以“雄心壯志, 見證雄安”為主題的首屆雄安馬拉松盛大開跑。 來自全國各地的3000名跑者齊聚雄安, 享受健康和快樂的同時,

領略白洋澱迷人的秋季風光, 當地熱情的觀眾夾道歡呼助威。 一起到現場看看↓↓

萬人空巷參與盛會

這樣一場盛大的賽事不僅吸引了眾多選手參與, 新區的群眾也不甘示弱。 早晨6時左右, 雄安馬拉松比賽的起點、白洋澱站站前廣場跑道外側, 人群熙熙攘攘, 群眾擠在欄杆外圍觀拍照。 比賽開始後, 沿途夾道歡迎的人群, 用最熱烈的掌聲為跑者加油助威。

請點擊此處鳴槍啦!首屆雄馬正式開始。 劉向陽攝

群眾擠在欄杆外觀看, 為選手們加油助威。 劉向陽攝

請點擊大家紛紛擺出勝利手勢, 馬上就要出發了。 劉向陽攝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容城縣容城鎮9歲的段卜文和10歲的陳澤奧報名參加五公里健康跑。 劉向陽攝

開跑啦!跑友們奔跑在賽道上, 體驗著一場與眾不同的馬拉松。 劉向陽攝

在家門口舉辦首屆大型馬拉松賽事, 新區三縣的跑步愛好者踴躍參與, 熱情高漲。 張偉亞攝

選手們從白洋澱站站前廣場出發,沿白洋澱大道一路向北,最終到達白洋澱濕地公園,完成全部賽程。劉向陽攝

容城縣晾馬台鎮鵬程中學160名師生參加了五公里健康跑。劉向陽攝

第一名即將撞線。劉向陽攝

最後一名運動員通過終點。馬拉松運動彰顯的是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劉向陽攝

參加完五公里健康跑的人們紛紛在“2017雄安馬拉松5K真跑者名字牆”上簽名留念。劉向陽攝

選手們拍照留念。劉向陽攝

雄縣長跑協會80多人參加了半程和五公里健康跑,參加完比賽的隊員輕鬆地在三賢廣場合影。劉向陽攝

看看冠軍是誰

最終,26歲的關思楊獲得男子半程項目的冠軍,用時1小時9分46秒,女子組冠軍則被來自石家莊跑者大本營40歲的葛香紅以1小時33分14秒摘得。3000跑者中,參加半程馬拉松的1000人,參加五公里健康跑的2000人。

來自內蒙古的選手關思楊,獲得本次半程馬拉松男子組冠軍。劉向陽攝

首屆雄安馬拉松(半程)女子組冠軍由葛香紅獲得(左一)。劉向陽攝

賽道設置濃縮雄安精華

2017雄安馬拉松從白洋澱站站前廣場出發後,沿著白洋澱大道一路向北,最終到達白洋澱濕地公園,完成全部賽程。賽道串聯容城、安新兩縣,選手們從白洋澱站站前廣場出發後,首先感受到的便是“三賢故里”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之後穿越容和塔、三賢廣場、容城時尚產業園,最終跑向蘆花開始飄飛的白洋澱濕地。全程濃縮了雄安新區精華美景。

雄安馬拉松“∞”無窮號完賽獎牌。

另外,賽事“∞”無窮號完賽獎牌以龍馬形態元素作為設計靈感,寓意雄安馬拉松“從初始到無窮”的美好願景。

參賽者拍照留念。張偉亞攝

賽事還向所有參賽選手們發出了“5年之約”,凡是連續參加雄安馬拉松5年並順利完賽的選手,將有機會獲得雄安馬拉松的永久號碼布。

陪跑團和志願者為“安全”守護

安全至上一直是雄安馬拉松組委會始終堅守的第一原則。本場賽事共召集2000余名安保力量為賽事保駕護航。與此同時,組委會還招募了“員警陪跑團”,全程陪伴所有跑者完賽。如發生突發狀況,第一時間保護參賽選手們的生命安全。

醫療救助組隨時待命。張偉亞攝

來自北京愛救團的劉嬪和商佃臣用1小時58分跑完了半程馬拉松。他們是志願參加陪跑急救的醫務工作者。途中遇到一位跑者腿抽筋,他們及時給予了應急處理,之後該跑者一路完成了比賽。劉嬪稱,他們是醫務工作者,也是跑者,都有參加馬拉松完賽的記錄,此次他們一共來了60人。在陪跑過程中,針對跑者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可以進行心臟按壓、物理降溫,以及抽筋、扭傷等應急處理。

一名運動員腿抽筋,經安新醫護人員和志願者救助重返賽道。張偉亞攝

在本屆雄安馬拉松的賽場上,還招募了525名志願者,他們的奉獻精神是對馬拉松精神的最好詮釋。從基礎服務到應急救援,再到現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方面,志願者都接受了專業培訓。組委會邀請到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來為醫療組的志願者進行專業急救知識的培訓,盡全力保障賽道上每一位跑者的生命安全。

跑步公益永不分離

伴隨賽事的進行,設有三個公益項目。與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合作開展殘疾人朋友身心重“健”的“夢想1公里”活動,賽事廢棄水瓶回收再利用的“好瓶計畫”,針對賽事水資源浪費的“一汪清水”公益計畫。三個公益項目體現“跑步公益永不分離”的理念。

“夢想1公里”殘疾人參賽者。劉向陽攝

“一汪清水”公益計畫是馬拉松賽事環保領域的一次公益創新。將賽道廢棄塑膠瓶中的剩餘飲用水收集起來,經當地質監局和環保組織對剩餘水進行水質監測後,將清水回歸白洋澱。用務實的行動,去實踐“節水護源”的公益夢想。

雄馬結束後的感動瞬間

最令人感動的一幕,出現在雄馬結束的時刻。活動結束,大街上居然沒有垃圾!雄馬賽道和觀眾區域乾乾淨淨,很快恢復了原有的整潔。能做到這一點,對於一項大型活動來說實屬不易,必須點贊!

功勞歸功於志願者的辛勤付出,也歸功於大家對新區美麗環境的格外珍惜和愛護。

志願者在揀拾垃圾。湯志忠攝

揀拾志願者在清運礦泉水瓶 。鄭亞楠攝

揀拾馬拉松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精神。為參賽者和志願者點Zan!

主辦:中共河北雄安新區工作委員會

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

運營:河北日報報業集團

監製:李長鬥

報導:劉燁、張晟、張偉亞

編輯:王偉、許衛兵

選手們從白洋澱站站前廣場出發,沿白洋澱大道一路向北,最終到達白洋澱濕地公園,完成全部賽程。劉向陽攝

容城縣晾馬台鎮鵬程中學160名師生參加了五公里健康跑。劉向陽攝

第一名即將撞線。劉向陽攝

最後一名運動員通過終點。馬拉松運動彰顯的是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劉向陽攝

參加完五公里健康跑的人們紛紛在“2017雄安馬拉松5K真跑者名字牆”上簽名留念。劉向陽攝

選手們拍照留念。劉向陽攝

雄縣長跑協會80多人參加了半程和五公里健康跑,參加完比賽的隊員輕鬆地在三賢廣場合影。劉向陽攝

看看冠軍是誰

最終,26歲的關思楊獲得男子半程項目的冠軍,用時1小時9分46秒,女子組冠軍則被來自石家莊跑者大本營40歲的葛香紅以1小時33分14秒摘得。3000跑者中,參加半程馬拉松的1000人,參加五公里健康跑的2000人。

來自內蒙古的選手關思楊,獲得本次半程馬拉松男子組冠軍。劉向陽攝

首屆雄安馬拉松(半程)女子組冠軍由葛香紅獲得(左一)。劉向陽攝

賽道設置濃縮雄安精華

2017雄安馬拉松從白洋澱站站前廣場出發後,沿著白洋澱大道一路向北,最終到達白洋澱濕地公園,完成全部賽程。賽道串聯容城、安新兩縣,選手們從白洋澱站站前廣場出發後,首先感受到的便是“三賢故里”的悠久歷史、文化底蘊,之後穿越容和塔、三賢廣場、容城時尚產業園,最終跑向蘆花開始飄飛的白洋澱濕地。全程濃縮了雄安新區精華美景。

雄安馬拉松“∞”無窮號完賽獎牌。

另外,賽事“∞”無窮號完賽獎牌以龍馬形態元素作為設計靈感,寓意雄安馬拉松“從初始到無窮”的美好願景。

參賽者拍照留念。張偉亞攝

賽事還向所有參賽選手們發出了“5年之約”,凡是連續參加雄安馬拉松5年並順利完賽的選手,將有機會獲得雄安馬拉松的永久號碼布。

陪跑團和志願者為“安全”守護

安全至上一直是雄安馬拉松組委會始終堅守的第一原則。本場賽事共召集2000余名安保力量為賽事保駕護航。與此同時,組委會還招募了“員警陪跑團”,全程陪伴所有跑者完賽。如發生突發狀況,第一時間保護參賽選手們的生命安全。

醫療救助組隨時待命。張偉亞攝

來自北京愛救團的劉嬪和商佃臣用1小時58分跑完了半程馬拉松。他們是志願參加陪跑急救的醫務工作者。途中遇到一位跑者腿抽筋,他們及時給予了應急處理,之後該跑者一路完成了比賽。劉嬪稱,他們是醫務工作者,也是跑者,都有參加馬拉松完賽的記錄,此次他們一共來了60人。在陪跑過程中,針對跑者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可以進行心臟按壓、物理降溫,以及抽筋、扭傷等應急處理。

一名運動員腿抽筋,經安新醫護人員和志願者救助重返賽道。張偉亞攝

在本屆雄安馬拉松的賽場上,還招募了525名志願者,他們的奉獻精神是對馬拉松精神的最好詮釋。從基礎服務到應急救援,再到現場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等方面,志願者都接受了專業培訓。組委會邀請到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來為醫療組的志願者進行專業急救知識的培訓,盡全力保障賽道上每一位跑者的生命安全。

跑步公益永不分離

伴隨賽事的進行,設有三個公益項目。與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合作開展殘疾人朋友身心重“健”的“夢想1公里”活動,賽事廢棄水瓶回收再利用的“好瓶計畫”,針對賽事水資源浪費的“一汪清水”公益計畫。三個公益項目體現“跑步公益永不分離”的理念。

“夢想1公里”殘疾人參賽者。劉向陽攝

“一汪清水”公益計畫是馬拉松賽事環保領域的一次公益創新。將賽道廢棄塑膠瓶中的剩餘飲用水收集起來,經當地質監局和環保組織對剩餘水進行水質監測後,將清水回歸白洋澱。用務實的行動,去實踐“節水護源”的公益夢想。

雄馬結束後的感動瞬間

最令人感動的一幕,出現在雄馬結束的時刻。活動結束,大街上居然沒有垃圾!雄馬賽道和觀眾區域乾乾淨淨,很快恢復了原有的整潔。能做到這一點,對於一項大型活動來說實屬不易,必須點贊!

功勞歸功於志願者的辛勤付出,也歸功於大家對新區美麗環境的格外珍惜和愛護。

志願者在揀拾垃圾。湯志忠攝

揀拾志願者在清運礦泉水瓶 。鄭亞楠攝

揀拾馬拉松是一種運動,更是一種精神。為參賽者和志願者點Zan!

主辦:中共河北雄安新區工作委員會

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

運營:河北日報報業集團

監製:李長鬥

報導:劉燁、張晟、張偉亞

編輯:王偉、許衛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