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雲南一個縣,建縣100年,人口近40萬,被稱為“滇川門戶”

雲南省, 簡稱雲或滇, 省會昆明市, 位於中國西南邊陲, 是人類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 全省轄8個地級市、8個自治州, 下分16市轄區、15縣級市、69縣、29自治縣, 全省常住人口為4741.8萬人(2015年末)。

鹽津縣, 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 位於雲南省東北部, 地處滇東北雲川交界處, 東北與四川筠連、高縣、宜賓三縣接壤, 南連雲南彝良, 西與雲南大關、永善、綏江三縣毗鄰, 北與水富縣接界。

鹽津縣境, 古為焚人居住地, 夏、商、周三代屬梁州域, 秦朝屬蜀郡地, 西漢屬犍為郡地, 東漢屬犍為屬國地, 東漢末年屬朱提郡地, 東晉時改屬南廣郡地。

隋朝開皇六年(586年), 置開邊縣, 治野容川(今鹽津縣灘頭鄉)。 唐朝上元元年(760年)縣廢;永泰二年(766年), 複置開邊縣, 移治于馬湖江、朱提江口(今宜賓縣安邊鎮), 唐末縣廢。

宋朝時, 縣境屬梓州路羈摩州的石門路(後改為澄州府路羈摩州的石門路)。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 屬烏蒙軍民府,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屬烏撒烏蒙宣慰司所轄土僚司。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屬四川布政司烏蒙府, 天啟七年(1627年)屬馬湖府轄境。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歸流, 烏蒙府改屬雲南, 縣境屬雲南省烏蒙府轄境;雍正六年(1728年), 烏蒙府下設大關廳, 鹽井渡設巡檢司,

縣境屬烏蒙府大關廳轄境。

民國二年(1913年), 大關廳改為大關縣, 縣境屬大關縣轄地。

民國六年(1917年), 劃大關縣黎山以北14個鄉設立鹽津縣, 一直延續至今。

鹽津縣, 因曾擁有鹽井產食鹽並設渡口渡汛而得名。 自秦朝開“五尺道”以來, 即成為“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古絲綢之路入滇的第一站, 是雲南通往四川的北大門之一, 屬“咽喉西蜀、鎖鑰南滇”要隘樞紐, 素有“滇川門戶”之稱。

目前, 鹽津縣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 全縣總面積2091平方公里, 下轄6個鎮、4個鄉, 總人口38.9萬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