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砥礪奮進的五年——女企業家徐世紅的創業故事

2012年初43歲的徐世紅, 來到合肥市肥西縣花崗鎮七十埠社區, 通過土地流轉共租賃土地110 畝, 在肥西花崗鎮發展觀賞魚的思路, 獲得了安徽省農委, 省漁業局, 省漁業推廣總站領導的首肯與大力支持, 也得到了合肥市漁業局領導的重視。 從此, 在這裡開始創業之路, 逐漸建起了觀賞魚繁殖、養殖 、培育於一體的的安徽紅嘉農業科技公司。

回想創業當初, 徐總眼裡浸滿淚水, 她說:“土地流轉合同簽字, 資金交付後, 沒想到發現自己懷孕了, 在和她先生mick商議之後, 還是開始工程施工。 由於環境艱苦, 加之流轉的土地,

高低不平, 每天早晨五點鐘開車從合肥市到花崗工地, 在工地上與工人一起工作, 日曬雨淋, 十天把2000平方米聯棟大棚建成, 30天一百多個水瀝養殖池建成, 平整開挖土地60畝, 挖成型塘口32口, 上下水路管道鋪設, 40天鑽出兩口300米深水井, 暫時解決了養殖及基本生活用水問題、4月份從外面引進了第一批種魚, 經過兩個多月的培養, 終於6月份產出了第一批錦鯉幼苗, 看著這些可愛的小生命她內心充滿了自豪。

就這樣從水電方面, 田地挖掘整理, 消毒、各種魚種的選購和育苗技術的學習和掌握, 每件事不論大小, 都得過問, 很多事還得親力親為。 夏天白天熱辣的太陽, 晚上蚊蟲、冬天刺骨的寒風, 對於一個地道的合肥人、一個合肥女人就這樣堅持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 2017年, 經過五年的拼搏以及自身5年養殖技術的大幅度提升, 現總面積110畝, 其中觀賞魚親本養殖面積38畝,

苗種培育面積20畝, 水質淨化池22畝, 溫控繁育房6000平米, 年繁育能力達20億尾;年出口銷售觀賞魚160萬尾, 年創造產值1180萬元以上, 產品主要出口英國、法國和臺灣等, 年創匯120萬元, 是集生產、繁育、銷售、研發為一體的觀賞魚專業生產標準化基地, 專案總投資1000萬元。 目前, 公司與安徽省農科院水產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上海海洋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進行技術合作, 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專業性較強的觀賞魚生產基地, 成為國家973計畫中報專案工程產業示範基地和高等專業學校學生實驗場所。 現有從業人員36人, 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1人, 具有中、高級別職稱18人。 公司經過自身5年成熟的養殖技術, 現已成為 安徽省第一家省級觀賞魚良種場、安徽省觀賞魚示範基地,
安徽省水族協會會長單位 , 擁有觀賞魚進出口貿易權。

談到創業的感受,徐世紅如是說:創業是艱辛的,收穫是幸福的,每每看到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成果,對未來就充滿了信心。談到安徽紅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一步規劃時,雖然已將半百的徐世紅總經理,卻還是壯志淩雲,侃侃而談:安徽紅嘉農業以觀賞魚產業發展為戰略定位,以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為核心,不僅僅是觀賞魚的貿易,更是從行業知識、標準、培訓、服務、創業、投資等角度全方位切入,依託於產品與技術,及全方面的策劃、品牌概念植入、市場的開拓、配套的服務,以規範、標準化的商業市場化帶動產業的發展。相關產業如:水族箱、水族用品、庭園用品、飼料、漁具等。徐世紅還說下一步不僅是要實現自我目標突破,還要帶動群眾特別是留守婦女,幫助他們提供優質良種、包教技術,願意當他們的技術顧問,包回收 。實現知識分享、經濟分享。

談到創業的感受,徐世紅如是說:創業是艱辛的,收穫是幸福的,每每看到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成果,對未來就充滿了信心。談到安徽紅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一步規劃時,雖然已將半百的徐世紅總經理,卻還是壯志淩雲,侃侃而談:安徽紅嘉農業以觀賞魚產業發展為戰略定位,以促進整個產業的發展為核心,不僅僅是觀賞魚的貿易,更是從行業知識、標準、培訓、服務、創業、投資等角度全方位切入,依託於產品與技術,及全方面的策劃、品牌概念植入、市場的開拓、配套的服務,以規範、標準化的商業市場化帶動產業的發展。相關產業如:水族箱、水族用品、庭園用品、飼料、漁具等。徐世紅還說下一步不僅是要實現自我目標突破,還要帶動群眾特別是留守婦女,幫助他們提供優質良種、包教技術,願意當他們的技術顧問,包回收 。實現知識分享、經濟分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