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四枚防空導彈扛上悍馬,發射需對準目標,結果連美軍自己都看不上

軍情瞭望台第515期 頭條獨家 大約在十年前, 有段時間非常流行“空改陸”武器系統, 就是說一般只出現在空軍中的武器, 變成了陸軍武器,

比較典型的就是空對空導彈改成防空導彈系統。 美軍也搞過, 把AIM-120先進中距彈變成了防空導彈, 四枚AIM-120防空導彈扛上悍馬車, 讓悍馬變成了防空導彈發射架。 有個特點是, 陸基版AIM-120發射的時候需要對準目標, 而且射程僅為20公里至25公里, 這就大大降低了攔截的成功率。 因為相比較專用的近程防空系統而言, 這樣的簡易防空導彈造價不菲, 同時保養也挺貴, 最後效費比不高。

AIM-120彈體全部是裸露在外, 野戰環境中磕磕碰碰是少不了的, 因此也容易導致AIM-120彈體受損, 那就得不償失了。 美軍還研發過一種8聯裝的AIM-120陸基版發射架, 堪稱的絕版奈基防空導彈繼承者。

8聯裝的AIM-120陸基版發射架

這種裸露彈體的方法在冷戰時期非常普及, 因為當時也沒有存儲技術的普及, 都是裸露在外的, 比如薩姆系列的防空導彈, 都是彈體直接裸露。 只要某個彈片擊中彈體, 那麼防空導彈就報廢了。 美軍“空改陸”的目的是對付日益嚴峻的武直威脅, 因為美軍自己就是拿武直到處威懾的, 最明白武直的威懾力。 如今, 在低空激增的無人機目標飛行高度太低、速度太慢, 所以無法讓噴氣戰鬥機去攔截。

在高空, 像金剛石設計局這樣的強大對手已經研製出能夠威脅到美軍戰機的導彈, 比如著名的S-300防空系統, 同時先進的戰機可以挑戰美軍戰機的制空權。

海灣戰爭之後, 美軍更加注意制空權的獲得, 也直接導致了“空改陸”武器的研發。 新的威脅驅使美軍尋求相應的策略, 特別是一種被稱為多領域作戰全方位防禦的新概念。 雖然這個初衷是好的, 但結果卻非常糟糕。

“空改陸”武器出現之後, 結果連美軍自己都看不上,

美陸軍不給予投資, 認為這樣的防空系統相當於擺設。 於是美軍在陸基版AIM-120發射車上進行了改進, 推出了多工發射系統, 可混裝各種防空導彈, 把以色列的鐵穹防空導彈的發射單元給整個拿了過來, 15個可裝填的箱式發射裝置, 可發射響尾蛇導彈、阿爾法導彈、泰咪爾導彈等, 相當於一個集成發射模組, 預計2019年裝備。 這才讓“空改陸”武器有了發展方向, 從2001年開始到2019年, 美軍的彎路走了快20年。 軍情瞭望台第515期 頭條獨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