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終於知道我國養豬業與西方的差距在哪了?

我國是豬肉消費第一大國, 每年豬肉消費量達到5500萬噸左右, 為了支撐國民龐大的豬肉消費量, 當然也得需要大量的生豬供應, 國內養豬場每年向市場供應生豬量達7億頭以上, 因此我國也是名副其實的生豬養殖第一大國。

雖說我國是養豬第一大國, 但是有點尷尬的是我國生豬養殖效益普遍不理想, 養豬利潤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有人指出我國豬場生產效益低下與養殖技術有關

西方國家養豬技術的確非常發達, 他們的養豬場幾乎都是規模化養殖, 豬場基本實現了全自動化飼養管理模式, 再加上科學的飼養技術, 使養豬效益充分最大化。

西方國家養豬場根據豬各個生長階段的不同特點, 合理搭配飼料, 並通過全自動化的飼養設備來達到規模化養殖的目的;不僅於此, 他們還通過嚴格地過於苛刻的生物安全管理手段來達到最大限度地淨化豬場病原的目的,

同時通過制定科學的免疫接種程式, 最大限度地做好豬場疫情防控。

評判一個國家養豬技術高低的重要參考資料是PSY(PSY是什麼呢?PSY是能繁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平均值), 西方國家養豬場PSY值普遍很高,

例如丹麥, PSY值高達32, 而我國豬場PSY值只有18。

32與18相差有14, 也就是說丹麥一頭母豬一年比我國多提供14頭斷奶仔豬, 如果這14頭仔豬都能正常出欄, 那麼它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 從這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出, 我國養豬生產效益與西方國家養豬生產效益還有不小的差距。

其實我國豬場生產效益低下其實另有原因

我國養豬業近些年發展現狀有目共睹, 大型養豬場已經不差買先進養豬設備的錢, 陸陸續續眾多資本進入養豬行業, 豬場建設與設備自動化配置程度已經達到西方水準, 我國養豬業規模化程度已經60%以上, 相當一部分豬場PSY值已經達24以上, 有些規模化養豬場PSY值甚至已經達到西方水準。

即使我國很多豬場建設與設備自動化程度已經相當高, 那為什麼生產效益還是不理想呢?

養豬技術人員缺乏, 由於我國生豬養殖量較龐大, 而專業的養豬技術人員又有限, 很多豬場沒有高級養豬技術人員。 人才的缺乏致使豬場日常管理不到位, 豬場的生產效益也就上不去了。

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豬農, 每天豬價行情推送, 養豬知識問答, 農產品幫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