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王莉:中國話語體系構建的基本維度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構建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話語體系高度重視, 提出加強話語體系建設,

集中講好中國故事, 不斷增強中國國際話語權, 讓全世界都能聽到聽清聽懂中國聲音, 讓世界認識一個立體多彩的中國。

話語體系是一定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狀態和文化傳統的綜合表達。 從表像上看, 話語體系是作為人類交往行為中由交往主體通過語言符號建立起來的表達與接受、解釋與理解、評價與認同等多重認知關係。 深層地看, 話語體系是受經濟發展階段、經濟實力所支撐的影響力制約的, 是反映民族傳統、時代精神的思想理論體系的外在表達形式。

話語體系屬於觀念形態的上層建築, 必然受經濟基礎決定和影響。 世界上各民族和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傳統、基本國情和發展道路, 正是在此基礎上,

才生髮了與之相應的思想觀念和思想體系, 形成了解釋和破解經濟社會發展問題而富有時代特色的政治訴求、表達方式的話語, 形成了具有闡釋歷史意義的話語體系。 這些話語體系在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同時又促進了其發展。 這就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互作用和聯繫的基本表現。

作為反映一定社會存在的特定的範疇、概念所構成的思想體系, 話語體系隨著社會變遷而變化和發展。 近代以來, 中國開啟了現代話語體系發展演變的曲折歷程。 從“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到試圖建立君主立憲制的維新變法, 從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到提出民主、科學口號的新文化運動, 中華民族不斷尋求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使中國走上社會主義救中國的新征程, 新中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展開, 使我們逐漸形成了一套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奪取政權、鞏固政權的話語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 標誌著科學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實現了從革命到建設的變革, 同時也創造出認識自身、反映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概念和思想體系, 逐漸形成了當代中國話語體系的表達範疇。 比如, 在話語範疇上, 突出了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文明、和諧、共同富裕, 等等。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論述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建設生態文明,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實施總體國家安全觀, 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堅持正確義利觀,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等等, 都是我們提出的具有原創性、時代性的概念和理論。 ”

偉大的時代呼喚構建更加科學有力的話語體系。 在推動當代中國話語體系的構建中, 要重視突出民族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和世界歷史三個基本維度。

民族發展的文化積澱、國家進步的歷史過程, 為話語體系的構建賦予了深層意蘊。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是構建當代中國話語體系不可或缺的文化語境與修辭基礎。 必須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創新、形式轉化及語境重構, 有效開展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必須重視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凝練和弘揚, 使其成為當代中國話語體系的價值底色。

對時代特徵的凝練和把握, 彰顯了話語體系富有生命力的現實品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提出富含鮮明時代特點的治國理政方略,開闢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比較優勢與強大生命力。建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並將之作為觀察主體、闡釋主體、傳播主體,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增強國際社會對我國發展道路的理性認識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是當代中國話語體系建構的現實旨歸,也是當代中國話語體系充滿生機活力的內在依據。

話語體系的建構要反映人類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聚焦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既向內看、深入研究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又向外看、積極探索關係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就全人類而言,近代以來,各民族、國家隨著生產力水準的提高,分工的細化,交往的普遍發展,使世界聯繫日益密切,成為一個整體,也就是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歷史和現狀的考察,揭示的人類“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必然趨勢。如馬克思指出:“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今天,強調建構當代中國話語體系的世界歷史維度不是某些人的主觀臆斷或假設,而是在現實的、物質的、實踐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民族歷史”走向“世界歷史”的歷史事實和必然趨勢所決定的,也就是當代中國走向世界的客觀歷史事實決定的。

(作者: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提出富含鮮明時代特點的治國理政方略,開闢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彰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比較優勢與強大生命力。建基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並將之作為觀察主體、闡釋主體、傳播主體,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通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增強國際社會對我國發展道路的理性認識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是當代中國話語體系建構的現實旨歸,也是當代中國話語體系充滿生機活力的內在依據。

話語體系的建構要反映人類發展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聚焦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既向內看、深入研究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又向外看、積極探索關係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就全人類而言,近代以來,各民族、國家隨著生產力水準的提高,分工的細化,交往的普遍發展,使世界聯繫日益密切,成為一個整體,也就是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歷史和現狀的考察,揭示的人類“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必然趨勢。如馬克思指出:“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今天,強調建構當代中國話語體系的世界歷史維度不是某些人的主觀臆斷或假設,而是在現實的、物質的、實踐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民族歷史”走向“世界歷史”的歷史事實和必然趨勢所決定的,也就是當代中國走向世界的客觀歷史事實決定的。

(作者: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