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學生思維”,將成為你與頂級名校之間的“致命阻礙”!

身處藝術教育行業, 接觸到的學生接受的都是體制教育, 在與他們溝通的過程中, 康石石能夠明顯地感受到, 存在于每個同學身上的典型“學生思維”。 而這類尚未成熟的“學生思維”, 在同學們的作品集創作過程中, 卻是最大的阻礙。

其實, 同學們之所以產生這類“學生思維”, 一方面是因為“鳥媽媽餵食式”的教育方式使大家越來越懶惰, 變得不願意自己“覓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大多數同學不瞭解國外院校的教育模式, 沒辦法準確把握考官在審核作品集時的“加分”要點。

因此, 康石石將與同學們分享在藝術留學作品集的創作過程中,

有哪些不該出現的“學生思維”, 以及如何應對與解決。

調研毫無意義?

1. 考官心中的research

國外頂級院校的考官, 希望從同學們的作品集中發現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設計表達能力、藝術創造能力等等。

而前期調研的結果, 是能夠以視覺化的形式,

讓考官瞭解你的設計視野是否寬闊廣泛, 你的邏輯思維是否嚴密自洽, 甚至是你是否具有可以在今後的學習中被他們進一步挖掘的設計潛力。 可以說, 無論是哪一個藝術設計門類, 前期調研都是必不可少的。

置於工業設計, 沒有前期調研, 如何分析總結使用者需求, 如何確定產品功能是否具有使用價值?

Z同學, 漢藝2016屆, 工業設計

獲SCAD、CCA錄取offer

置於建築設計, 沒有前期調研, 如何獲取全面的場地資訊, 如何探索設計的局限性與可能性?

Z同學, 建築設計

獲AA建築聯盟、巴斯大學錄取offer

置於服裝設計,

沒有前期調研, 如何尋找與發散設計靈感, 如何體現思維靈活性與時尚關注度?

L同學, 服裝設計

獲LCF、BCU、NTU錄取offer

2. 同學們心中的research

但很多同學在剛開始接觸完整的設計流程時, 對前期調研重要性的認知度不夠, 認為前期調研這一環節毫無意義, 只需要最終成品效果好就可以。 這恰恰是與國外頂級院校的期望完全相反。

一部分同學, 由於不瞭解調研的重要性而“無意”忽視了它。 但有很大一部分對設計有一定瞭解的同學, 在明確調研重要性的前提下, 還是“有意”地忽視它。 他們認為, 花費大量的時間搜集相關資料、查找相關資源、整理雜亂資訊過於麻煩,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懶惰在作祟。

甚至還有一部分同學,在作品集創作過程中,希望直接跳過前期的調研、分析、草圖繪製等一系列環節,最好2個月就完成一本作品集,只要視覺效果好就行。這是一種對自己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雖然你比其他人的工作量少了很多,但這樣一本作品集,最多在考官手中停留3秒,就會被pass掉。

老師什麼都能幫我?

由於同學們在過往的教育經歷中,比較習慣的學習方式是上課聽講,下課做作業。授課內容不由自己決定,作業結果也只需通過就好。因此使很多同學養成了不會“提問”,不會“自學”,甚至是不會“思考”的嚴重現象,這類現象最大的表現,就是希望老師凡是都能幫你做。

1. 輕度表現:“老師會給我提供捷徑”

在老師與學生溝通作品集創作問題的過程中,老師一般會記錄下有用資訊與修改意見,整理成紙質或電子版筆記,方便同學們針對當前的問題進一步修改,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設計。

但有些學生會因為老師的細心而萌生額外的要求,比如直接為自己列出所有相關research清單,方便快速查找。這種想法在藝術留學作品集的創作中是禁忌,老師可以教授所有相關知識點,全程輔導作品集,不斷提出修改意見,但絕不是為你提供創作“捷徑”的人。

2. 重度表現:“老師什麼都能幫我做”

比如開放性思維薄弱,希望老師直接説明確定主題;手繪能力薄弱,希望老師直接幫助繪製效果圖;軟體技法薄弱,希望老師直接幫助建模。

其實上述種種問題,都有更加彈性的解決問題,你可以廣泛地思考相關主題,在老師的説明下篩選、整理與調整;你可以在手繪老師與軟體老師的説明下,學習媒介表達技法,再進一步創作。

你的不合理要求,即使老師答應了,你如願考入名校,也極有可能因為基礎沒打好,而無法適應國外的學習生活。因為國內偏向於“硬質”教育,授課中的條框束縛比較多,使學生習慣性依賴老師。但是國外更偏向於“彈性”教育,規則性的要求不會過多,給學生充分的獨立發展空間,從而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完成設計。

為什麼他做的比我快/慢?

藝術留學作品集創作,不是速度競賽,有意義的對比能夠使同學們快速提升與成長,而盲目對比只會讓同學們獲得誤導資訊,從而無法專注於設計。這類盲目對比,同樣分為兩種情況:

1. 毫無意義的對比

以工業設計為例,在學生時間比較緊迫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在保證作品集品質的前提下,將一個設計項目的完成時間儘量控制在1個月左右。而同等情況下的珠寶設計,由於專業要求不同,可能最快也需要2-3個月。此時,一些同學心裡便產生一些“對比”想法,從而對自己設計項目的成熟度,甚至是老師的專業度產生質疑。

這樣的縱向對比,其實完全沒有可比性。由於不同專業的創作流程與創作方法均有所不同,比如很多工業設計專案的最終效果圖,可以使用媒介軟體建模來完成,對於有軟體基礎的同學來說,速度相對會比較快。

但在珠寶設計中,院校對學生的手工製作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將設計作品完整製作出來,通過棚拍在作品集中以視覺化的形式予以呈現。因此在時間成本上,自然有所不同。

2. 過度自信的對比

以大家比較容易忽視的排版為例,排版老師一般會根據作品集整體氣質排出幾個不同的版本,再針對不同院校的研究重點排出幾個微調版本。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老師會儘量多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可選方案,而實際上,有不少因為過度自信而吃虧的同學。康石石身邊的有這樣一個真實案例:

兩個同班同學一起在漢藝報名作品集,A同學比較按部就班,按照老師的意見及時調整修改;B同學設計想法比較多,在思維發散和靈感深挖上都有優勢。

由於B同學的設計基礎功底比較好,設計進度也相對較快,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高品質的項目,從而優越感發作,還沒來得及排版就要走人,老師盡力分析利弊但勸說無果,只有尊重B同學的選擇,讓其自行排版。

此時A同學仍在按照老師的要求不斷對作品集進行最終打磨,完成了一本自己非常滿意的作品集。最終A同學最好的offer是RCA,B同學最好的offer是Kingston,過度的優越感和自信感帶來的結果,無須多言。

Final:上述總結的現象,只是康石石身邊比較典型而又危害深重的“學生思維”,還有更多文中沒有具體涉及的內容,也需要同學們儘早明確並控制,比如時間規劃意識不強導致作品集倉促完成,院校調研不及時導致錯過提前批次等等。

無論正在是自己DIY的同學,還是在康石石這兒培訓作品集的同學,我更願意看到的,是同學們能夠合理地規劃自己的創作時間,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進行高效率、高品質的調研,合理認知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對作品集進行合理地修改與調整,使最終呈現在考官面前的作品集,是一本趨於完美的作品集。

———————————————————

康石石,漢藝國際教育特聘藝術留學導師

漢藝國際教育是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服裝學院等頂級院校留學歸國的教授和專家,以及RISD、UAL、PARSONS、ECA、ESMOD、RCA、SAIC、げいだい、홍익대학교等頂級國際藝術院校教授、國際著名設計師和藝術家聯合組成的國際藝術教育機構,旨在為中國藝術留學生提供最專業的藝術作品集定制指導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懶惰在作祟。

甚至還有一部分同學,在作品集創作過程中,希望直接跳過前期的調研、分析、草圖繪製等一系列環節,最好2個月就完成一本作品集,只要視覺效果好就行。這是一種對自己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雖然你比其他人的工作量少了很多,但這樣一本作品集,最多在考官手中停留3秒,就會被pass掉。

老師什麼都能幫我?

由於同學們在過往的教育經歷中,比較習慣的學習方式是上課聽講,下課做作業。授課內容不由自己決定,作業結果也只需通過就好。因此使很多同學養成了不會“提問”,不會“自學”,甚至是不會“思考”的嚴重現象,這類現象最大的表現,就是希望老師凡是都能幫你做。

1. 輕度表現:“老師會給我提供捷徑”

在老師與學生溝通作品集創作問題的過程中,老師一般會記錄下有用資訊與修改意見,整理成紙質或電子版筆記,方便同學們針對當前的問題進一步修改,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設計。

但有些學生會因為老師的細心而萌生額外的要求,比如直接為自己列出所有相關research清單,方便快速查找。這種想法在藝術留學作品集的創作中是禁忌,老師可以教授所有相關知識點,全程輔導作品集,不斷提出修改意見,但絕不是為你提供創作“捷徑”的人。

2. 重度表現:“老師什麼都能幫我做”

比如開放性思維薄弱,希望老師直接説明確定主題;手繪能力薄弱,希望老師直接幫助繪製效果圖;軟體技法薄弱,希望老師直接幫助建模。

其實上述種種問題,都有更加彈性的解決問題,你可以廣泛地思考相關主題,在老師的説明下篩選、整理與調整;你可以在手繪老師與軟體老師的説明下,學習媒介表達技法,再進一步創作。

你的不合理要求,即使老師答應了,你如願考入名校,也極有可能因為基礎沒打好,而無法適應國外的學習生活。因為國內偏向於“硬質”教育,授課中的條框束縛比較多,使學生習慣性依賴老師。但是國外更偏向於“彈性”教育,規則性的要求不會過多,給學生充分的獨立發展空間,從而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完成設計。

為什麼他做的比我快/慢?

藝術留學作品集創作,不是速度競賽,有意義的對比能夠使同學們快速提升與成長,而盲目對比只會讓同學們獲得誤導資訊,從而無法專注於設計。這類盲目對比,同樣分為兩種情況:

1. 毫無意義的對比

以工業設計為例,在學生時間比較緊迫的情況下,老師可以在保證作品集品質的前提下,將一個設計項目的完成時間儘量控制在1個月左右。而同等情況下的珠寶設計,由於專業要求不同,可能最快也需要2-3個月。此時,一些同學心裡便產生一些“對比”想法,從而對自己設計項目的成熟度,甚至是老師的專業度產生質疑。

這樣的縱向對比,其實完全沒有可比性。由於不同專業的創作流程與創作方法均有所不同,比如很多工業設計專案的最終效果圖,可以使用媒介軟體建模來完成,對於有軟體基礎的同學來說,速度相對會比較快。

但在珠寶設計中,院校對學生的手工製作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將設計作品完整製作出來,通過棚拍在作品集中以視覺化的形式予以呈現。因此在時間成本上,自然有所不同。

2. 過度自信的對比

以大家比較容易忽視的排版為例,排版老師一般會根據作品集整體氣質排出幾個不同的版本,再針對不同院校的研究重點排出幾個微調版本。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老師會儘量多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可選方案,而實際上,有不少因為過度自信而吃虧的同學。康石石身邊的有這樣一個真實案例:

兩個同班同學一起在漢藝報名作品集,A同學比較按部就班,按照老師的意見及時調整修改;B同學設計想法比較多,在思維發散和靈感深挖上都有優勢。

由於B同學的設計基礎功底比較好,設計進度也相對較快,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高品質的項目,從而優越感發作,還沒來得及排版就要走人,老師盡力分析利弊但勸說無果,只有尊重B同學的選擇,讓其自行排版。

此時A同學仍在按照老師的要求不斷對作品集進行最終打磨,完成了一本自己非常滿意的作品集。最終A同學最好的offer是RCA,B同學最好的offer是Kingston,過度的優越感和自信感帶來的結果,無須多言。

Final:上述總結的現象,只是康石石身邊比較典型而又危害深重的“學生思維”,還有更多文中沒有具體涉及的內容,也需要同學們儘早明確並控制,比如時間規劃意識不強導致作品集倉促完成,院校調研不及時導致錯過提前批次等等。

無論正在是自己DIY的同學,還是在康石石這兒培訓作品集的同學,我更願意看到的,是同學們能夠合理地規劃自己的創作時間,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進行高效率、高品質的調研,合理認知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對作品集進行合理地修改與調整,使最終呈現在考官面前的作品集,是一本趨於完美的作品集。

———————————————————

康石石,漢藝國際教育特聘藝術留學導師

漢藝國際教育是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服裝學院等頂級院校留學歸國的教授和專家,以及RISD、UAL、PARSONS、ECA、ESMOD、RCA、SAIC、げいだい、홍익대학교等頂級國際藝術院校教授、國際著名設計師和藝術家聯合組成的國際藝術教育機構,旨在為中國藝術留學生提供最專業的藝術作品集定制指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