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出生寒門,想說說寒門貴子的路

1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 兒時家境十分貧窮, 父母小學文憑, 是名詞中所謂的寒門。

寫下此文時, 我已大學本科畢業, 母校是一所211一本院校;寫下此文前,

我讀過一些文章, 比如, 關於教育資源分佈不均、關於階級固化、關於寒門再難出貴子;寫下此文的近階段, 我看過“北京文科高考狀元的一段視頻”, 我在母校的招生辦做接線員的工作。

那位狀元身家背景優越, 父母是外交官, 衣食無憂, 視頻中的一番言談並未令我反感, 很耿直, 說的也是事實。 他說:城市的孩子比農村的孩子有捷徑。

近日, 各省份高考成績陸續出來, 招生辦接線員的工作也讓我感慨頗多。 我承認, 在那個年紀, 我沒有他們大多數人的眼界與談吐。 我高中畢業填志願時, 什麼都不懂, 如何填報志願、各大高校如何錄取、有哪些大學不錯、想去哪、想做什麼……

現在的我才深刻地體會到, 這就是另一個名詞的表現——閉塞。

2

回頭瞧瞧走過的路, 我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是如何從一個圈子跳到另一個圈子, 如何從一個階梯跳到另一個階梯。

小學是在村子裡讀的, 年少貪玩, 可成績卻出乎意料的好;初中是在縣城讀的, 每學期成績穩居第一第二;高中是在市里排名第一的一所貴族學校讀的,

成績班級前15;大學是在中國南方一所省會大城市讀的, 成績專業前5, 幸而成功保研;再之後, 即將去另一所省會大城市攻讀研究生。

我努力地爬上一個階梯後, 發現自己和別人並不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同樣的年齡, 他們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遠優於我, 他們的思維和眼界遠比我開闊, 他們的家庭給他們提供保障和支持, 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我呢, 小山村裡出來的。 沒有見過大世面, 沒有去過遊樂場, 沒有去過電影院, 沒有吃過稀奇古怪的水果, 沒有出去旅行過, 沒有學過英語, 沒有看過很多名著書籍……不單單是物質的貧瘠, 更多的是思想上的貧瘠, 只知道好好讀書, 努力把題做對, 至於其它,

那麼多為什麼, 為了什麼, 要什麼, 絲毫沒有想過, 也沒有那個思考的能力。

小學同學最後讀上大學的就三四個, 無一本;中學50多個人最後也就十個左右上了大學, 這其中, 一本兩三個;相對而言, 高中同學有將近一半去了一本, 家庭殷實, 出路都不錯。

初中和小學的大部分人都結婚養娃了, 守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 或是出去打打工, 過著守家在地、安穩的生活, 也永遠走不出那一片黑土地。

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分水嶺, 和很多人背道而馳, 我越走越遠, 越走眼睛裡看到的世界越大。

3

寫這篇文章, 不是為了爭論寒門到底還容不容易出貴子, 而是想絮叨絮叨這個裡層的東西。 農村偏遠地區相較於城市, 教育資源稀缺, 無論是硬體軟體還是教師資源。 而不論從微觀還是宏觀層面, 教育對個人、對國家都是很重要的。 它成了很多農村孩子改變命運的重要管道, 而高考成了這條路的一個獨木橋。 階級固化, 再加上資源配置不均, 最終的結果會導致社會層級分化愈發嚴重, 窮人越來越窮, 富人越來越富,社會矛盾增多,不利於社會穩定。

我關注到一個很新奇的現象,就是許多學霸級的人物,不僅長的美或是帥,能力也強,家庭背景也好,人際關係打理的井井有條……起初我在想,或許美貌與智慧是可以並存的。但現在覺著,有形和無形資產都是可以通過代際間累積的,比如財富、人脈、知識素養、眼界格局……而單單財富一方面就可以帶來極大的優勢,階級突破靠的是幾代人的努力。

而農村孩子呢,他們的父母忙於生計,四處奔波操勞,很難顧及到子女的教育問題。況且他們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大部分並不在乎知識是否能改變命運,他們更在乎的是溫飽問題,是眼前的利益問題。

所以,農村的孩子,他們即便在外求學,壓力也很大,包括資金壓力、家庭壓力、學習壓力,還有自卑敏感帶來的人際關係壓力。不是輕裝上陣,而是長久負重前行,他們奮鬥起來更艱難。

他們不敢胡亂選擇,因為他們沒有能力為糟糕的結果買單;他們也不敢有所差錯,因為有一步跟不上,這輩子就再也沒機會了。

我是那個所謂寒門出來的孩子,剛剛走到大學畢業這一站,離所謂的“貴子”還有很遠的距離。可是,將這個問題前後思索一番,突然覺著自己很厲害,這是一個上一秒還自卑敏感地覺著自己一無是處的人。縱向看,真的很厲害,從小農村,到小縣城,到城市,到大的省會城市,單憑自己的赤手空拳,一路荊棘、一路蹣跚、一路不放棄。每一個起點,我都在人後,可下一個終點,我在人前。

所以,這一類“貴人”,你們足夠堅強,足夠努力,足夠熱血。覺著自己不耀眼,沒關係,這一路,我們做自己的英雄!

我並不是說,那些沒考上大學的農村孩子就不可能有好的發展了,他們有很多雖然學歷不高,卻也靠自己的雙手拼搏出一片藍天;也並不是說,那些城市的孩子就不如農村出來的“貴子”努力了,相反,他們大多數也更努力更優秀,能力強,素養高;我是說,農村的孩子確實少了很多捷徑,他們也確實足夠努力、足夠厲害、足夠令人尊敬。

生於什麼樣的家庭,是運氣吧。

生而為人,不要去抱怨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去改變自己能改變的,去把握自己能把握住的。謙卑卻不自卑地迎接每一個到訪的眼神,我們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具有獨立人格,在法律層面上,生而為人,人人平等。而社會呢,設身處地的考慮下如何合理地進行資源再分配吧!

富人越來越富,社會矛盾增多,不利於社會穩定。

我關注到一個很新奇的現象,就是許多學霸級的人物,不僅長的美或是帥,能力也強,家庭背景也好,人際關係打理的井井有條……起初我在想,或許美貌與智慧是可以並存的。但現在覺著,有形和無形資產都是可以通過代際間累積的,比如財富、人脈、知識素養、眼界格局……而單單財富一方面就可以帶來極大的優勢,階級突破靠的是幾代人的努力。

而農村孩子呢,他們的父母忙於生計,四處奔波操勞,很難顧及到子女的教育問題。況且他們的文化程度也不高,大部分並不在乎知識是否能改變命運,他們更在乎的是溫飽問題,是眼前的利益問題。

所以,農村的孩子,他們即便在外求學,壓力也很大,包括資金壓力、家庭壓力、學習壓力,還有自卑敏感帶來的人際關係壓力。不是輕裝上陣,而是長久負重前行,他們奮鬥起來更艱難。

他們不敢胡亂選擇,因為他們沒有能力為糟糕的結果買單;他們也不敢有所差錯,因為有一步跟不上,這輩子就再也沒機會了。

我是那個所謂寒門出來的孩子,剛剛走到大學畢業這一站,離所謂的“貴子”還有很遠的距離。可是,將這個問題前後思索一番,突然覺著自己很厲害,這是一個上一秒還自卑敏感地覺著自己一無是處的人。縱向看,真的很厲害,從小農村,到小縣城,到城市,到大的省會城市,單憑自己的赤手空拳,一路荊棘、一路蹣跚、一路不放棄。每一個起點,我都在人後,可下一個終點,我在人前。

所以,這一類“貴人”,你們足夠堅強,足夠努力,足夠熱血。覺著自己不耀眼,沒關係,這一路,我們做自己的英雄!

我並不是說,那些沒考上大學的農村孩子就不可能有好的發展了,他們有很多雖然學歷不高,卻也靠自己的雙手拼搏出一片藍天;也並不是說,那些城市的孩子就不如農村出來的“貴子”努力了,相反,他們大多數也更努力更優秀,能力強,素養高;我是說,農村的孩子確實少了很多捷徑,他們也確實足夠努力、足夠厲害、足夠令人尊敬。

生於什麼樣的家庭,是運氣吧。

生而為人,不要去抱怨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去改變自己能改變的,去把握自己能把握住的。謙卑卻不自卑地迎接每一個到訪的眼神,我們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具有獨立人格,在法律層面上,生而為人,人人平等。而社會呢,設身處地的考慮下如何合理地進行資源再分配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