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48歲的他帶著88歲母親爬雪山、上高原,自駕50天讓旅行美成詩

近日, 一則“廣西柳州男子帶88歲母親及妻子自駕走遍半個中國”的消息火了, 帶88歲的老人上高原、爬雪山、走無人區, 這位兒子是怎麼想的?

帶最愛的人去看最美的風景

“遠方, 期待有詩篇……”7月15日, 啟程的日子, 48歲的袁緒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句話。 在接下來的50天裡, 他帶著88歲母親及妻子, 從柳州家中自駕出發, 到了雲南、西藏、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山西、北京, 又回到柳州。 一路上, 帶著最愛的人, 欣賞著最美的風景, 他把旅行寫成了詩篇。

袁緒一行三人出發前的合影

袁緒告訴記者, 2011年, 因工作壓力而備受負面情緒困擾的他, 決定出去走走, 尋找內心的正能量。 於是, 他獨自騎著摩托車去了西藏, 並登上了珠穆朗瑪峰6800米高度。 沿途的美麗風景讓他刻骨銘心, 但也留下遺憾, 他覺得最美的風景應該與最愛的人一起看。

西藏歸來後, 袁緒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旅行。

近幾年, 袁緒每個月都會留出三至五天的時間旅行, 有時帶著家人, 有時陪著朋友。 不過, 像這樣長途跋涉的旅行還是頭一次。 他說, “今年母親88歲了, 若再不去西藏恐怕就沒有機會了。 ”

袁緒的母親在旅行途中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袁緒慢慢停掉了自己的服裝生意,

拋開所有的束縛。 起初, 袁緒的兄弟姐妹擔心, 老人年紀太大, 身體扛不住。 可袁緒對此並不擔心, 他用自己的豐富的旅行經驗說服了家人。 老人也表示, 有兒子在, 就什麼都不怕。 終於在今年夏天, 他得以帶著此生最愛的兩個女人去遠行。

袁緒的母親與妻子在旅行途中

自駕50天走了18000多公里

“只要調節好身體的各項機能, 有足夠的時間去適應高原環境, 就不會出現太大的狀況。 ”袁緒說, 很多人為了不產生高原反應, 會備上紅景天和氧氣, 其實這都是心理作用, 關鍵還是要適應環境才行。 為了讓母親適應高原環境, 袁緒一行特意在雲南遊玩了近半個月, 才進入西藏。

袁緒的母親與妻子在石林

袁緒一行從洱海經絕險的滇緬公路到達騰沖, 一路上海拔高度急升又驟降, 反反復複, 從2500多米降至600米左右的潞江壩, 又升至2400多米的騰沖。 海拔和變化和連日的勞累讓袁緒都難免有了反應, 而老人卻沒有不適, 反而漸入佳境。

袁緒的母親在大理

袁緒說,在旅行中遇到各種問題,母親難免會有些勞累和焦慮。每到這時,他會特別注意安撫母親的情緒,給予她心理上的支持。“如果能有堅定的內心,旅行中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例如爬山的時候,母親累了就提醒她及時休息,拿出牛奶和黃瓜等食物補充能量,特別是要會用前方的美麗風景激勵她前進。”

7月28日袁緒一行到達迪慶藏族自治州,登上龜山公園的山頂,並推動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繞了三圈;7月29日翻越4292米的白馬雪山,來到梅裡雪山景區,向太子十三峰行注目禮;7月30日逆流而上直達西藏昌都,沿途欣賞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並流”的景觀;8月9日,越過海拔5211米的馬攸木拉山口,沿著岡底斯山無盡的大草原到了神山聖湖……

袁緒母親與妻子在海拔5211米的馬攸木拉山口

問及旅行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袁緒直言太難了。“梅裡雪山、布達拉宮、無人區、巴音布魯克草原、青海湖等等,一路上走了18000公里,全是美景。”他說,從界山達阪到大紅柳灘是無人區,那段路的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不宜長時間停留。那天,他驅車幾百公里,深夜十一點多趕到大紅柳灘才休息。

袁緒一行駕車駛過無人區

旅行就是生活,車就是移動的家

五十天的旅行,雖然過程是艱辛的,但一家人也在其中收穫許多。袁緒說,無論是母子關係、夫妻關係,還是婆媳關係,在旅行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親密了。此外,他們一行人還與當地人建立了濃濃的友誼。

“對我們來說,旅行就是生活,車就是移動的家。”袁緒說,他們拆掉了七座車的四個座位,改裝後的車能給予三人的休息空間,途中沒有旅館時就在車上睡。他們還帶上了鍋子,一路買菜、煮飯,簡簡單單地吃點。他們的旅行,也沒有特別的計畫,遇到喜歡的風景就駐足欣賞。

袁緒的母親在長城

“生活是舊的,但風景是新的。”袁緒說,三個人一路上互相支持,遇到新的事物,會分享各自想法。相較於以往瑣碎的日常,這一次,他們真正瞭解對方的內心世界。“陪伴”與“溝通”是袁緒不斷提到的關鍵字,他強調,子女不僅要關注老人的身體健康,還要注重他們的精神健康。

旅途中,袁緒一行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大家被袁緒夫婦的孝心和老人的精神所打動,想要與他們合影。袁緒表示,沿途的飯店老闆願意為他們免單,牧民要求他們去蒙古包做客,少數民族的朋友還邀請他們參加火把節、賽馬節等傳統節慶。“我們用自己的經歷,拉近了與當地人的距離,建立了濃濃的情誼。”袁緒說。

袁緒一行參加賽馬節

談起報導的走紅,袁緒說:“我做的事並沒有多偉大,我也還是那個真實的我,將繼續做該做的事情。”他說,已經計畫好要帶母親和妻子去中原一代遊玩,去感受中華文化。

袁緒的母親在大理

袁緒說,在旅行中遇到各種問題,母親難免會有些勞累和焦慮。每到這時,他會特別注意安撫母親的情緒,給予她心理上的支持。“如果能有堅定的內心,旅行中的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例如爬山的時候,母親累了就提醒她及時休息,拿出牛奶和黃瓜等食物補充能量,特別是要會用前方的美麗風景激勵她前進。”

7月28日袁緒一行到達迪慶藏族自治州,登上龜山公園的山頂,並推動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繞了三圈;7月29日翻越4292米的白馬雪山,來到梅裡雪山景區,向太子十三峰行注目禮;7月30日逆流而上直達西藏昌都,沿途欣賞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並流”的景觀;8月9日,越過海拔5211米的馬攸木拉山口,沿著岡底斯山無盡的大草原到了神山聖湖……

袁緒母親與妻子在海拔5211米的馬攸木拉山口

問及旅行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袁緒直言太難了。“梅裡雪山、布達拉宮、無人區、巴音布魯克草原、青海湖等等,一路上走了18000公里,全是美景。”他說,從界山達阪到大紅柳灘是無人區,那段路的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不宜長時間停留。那天,他驅車幾百公里,深夜十一點多趕到大紅柳灘才休息。

袁緒一行駕車駛過無人區

旅行就是生活,車就是移動的家

五十天的旅行,雖然過程是艱辛的,但一家人也在其中收穫許多。袁緒說,無論是母子關係、夫妻關係,還是婆媳關係,在旅行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親密了。此外,他們一行人還與當地人建立了濃濃的友誼。

“對我們來說,旅行就是生活,車就是移動的家。”袁緒說,他們拆掉了七座車的四個座位,改裝後的車能給予三人的休息空間,途中沒有旅館時就在車上睡。他們還帶上了鍋子,一路買菜、煮飯,簡簡單單地吃點。他們的旅行,也沒有特別的計畫,遇到喜歡的風景就駐足欣賞。

袁緒的母親在長城

“生活是舊的,但風景是新的。”袁緒說,三個人一路上互相支持,遇到新的事物,會分享各自想法。相較於以往瑣碎的日常,這一次,他們真正瞭解對方的內心世界。“陪伴”與“溝通”是袁緒不斷提到的關鍵字,他強調,子女不僅要關注老人的身體健康,還要注重他們的精神健康。

旅途中,袁緒一行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大家被袁緒夫婦的孝心和老人的精神所打動,想要與他們合影。袁緒表示,沿途的飯店老闆願意為他們免單,牧民要求他們去蒙古包做客,少數民族的朋友還邀請他們參加火把節、賽馬節等傳統節慶。“我們用自己的經歷,拉近了與當地人的距離,建立了濃濃的情誼。”袁緒說。

袁緒一行參加賽馬節

談起報導的走紅,袁緒說:“我做的事並沒有多偉大,我也還是那個真實的我,將繼續做該做的事情。”他說,已經計畫好要帶母親和妻子去中原一代遊玩,去感受中華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