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小無猜的鄰居加同班 時隔50年相距萬里神侃

在今日頭條發了《幼稚園的事兒你還記得多少?》有60多個回答十分有趣。

更有趣的是, 我在文中提到的一位幼稚園同班的小女生王孟玫真的聯繫上了我, 而且說你的頭像就是我們認識的時候那個樣子啊(可惜她並不是根據那篇圖文找到的我)。 她已經在英國生活了29年, 我們至少40多年沒見過, 她居然記得我兒時的樣子, 輾轉找到兩小無猜時的玩伴, 我與妻都覺得太神奇了!難怪她當年曾是學霸。

她先發來一張近照, 讓彼此重新認識一下。 這很有必要, 我們如果在街頭相遇一定視為路人。 儘管我們生日相差五天, 從哈工大幼稚園到複華小學(還曾一同轉學海城校), 到哈七中都是同班;從哈工大七工地宿舍、哈建工一千八宿舍, 到建工之家(曾是對門)都是鄰居;我爸她爸都是1957年哈工大的年輕副教授, 她二姐與我二姐也是同班, 去兵團是戰友……但文革開始,

兩家處境都不好, 我們中止了正常交流, 屈指一算, 50多年沒仔細看過對方了。 下圖是發來的照片之一, 持琵琶坐著的是她。

她的記憶好驚人, 還記得我們不滿7周歲的大二班無法入學, 直到哈工大按要求為複華校做了了一個班的桌椅, 之後一個月才收了我們成為一年九班。

這些細節, 她不說我都忘了。 當然, 她還記得更多細節。

隨後她從曼特斯特發來中學畢業合影, 這個我也有, 她是第二排左三那個像李鐵梅的, 我是右上角被邊緣化的。 我們接著聊那無趣的中學時代, 回憶兩人到底誰是全班最後一個帶上紅袖標的, 解密為什麼我會是全班第一個被分配到國營大廠的, 笑談40歲後才知道當年居然有女生喜歡過我(別誤會, 不是她)。 還提到我參軍前去與她爸爸道別時, 她在家因為匆忙好像沒來得及說話。 其實, 我們已經七八年沒說過話了, 這個我記得。

之後她又發來1965年我們在哈爾濱複華小學三年級時的合影, 這真是太難得了!因為我的早已丟失。 上邊的小朋友營養真好, 那麼多小胖墩!我還是在右上角, 她在左下角。 她把記得住的同學名字發過來, 讓我補上空白的, 這小考我沒及格, 只記得劉小為、唐小建、曲樂、鐘向峰、陶祝君、何陸華、王沙沙。 莫非因為她爸(王光遠院士)她老公(季天建教授)都是搞結構力學的大咖,

她就記憶超人?

一周來, 我們算好時差在微信上神侃達幾十段, 字數早已過萬。 她老公, 我太太, 每天都像看故事似的笑著看那長長的跨國聊天記錄, 以及配圖和連結。

哈哈, 發佈這兩張合影, 不知會不會被當年的小夥伴發現?複華校的同學優秀者多, 也許會。 但願七中同學都會上網, 不是只熱衷微信雞湯的“轉發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