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科技智慧時代新入口

上世紀80-90年代, 隨著電腦的普及Windows成為了當時的入口。

到了2000年internet的普及browser成了入口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 手機成了入口

那麼在人工智慧時代,

什麼是入口?答案是語音交互。

語音交互最大的價值就是回歸人性。 畢竟人是通過語言來交流的。 Windows時代我們不得不用鍵盤滑鼠、移動互聯網時代, 我們還是要用手指來戳戳點點我們的智慧手機和Pad。 到了智慧時代我們可以通過和智慧音箱對話, "命令"它和其他智慧傢俱連接, 從而執行命令。 語音交互的核心是使用語音的場景, 比如說家庭、辦公、隨身、車載等等。

語音語義的發展是人工智慧入口承載的基礎, 語音合成和語音辨識已經發展成熟, 但是語義識別卻是一個難點。 特別是針對我們中國人一詞多義之外, 還有隱喻暗喻, 你要讓電腦知道這些, 真的是有點困難。 比如說, 很簡單的一句話“小明明天上學” 其實這裡就等於在告訴對方,

小明是一個學生。 但是人工智慧怎麼知道?這就是一個問題了。 你怎麼讓人工智慧知道一句話背後隱含的意思。

Amazon 在智慧音箱方面已經成為了領軍人物。 Amazon的Echo市場佔有率達到71% 除此之外, Amazon公司還從軟體和硬體方面把Alexa(Echo背後的人工智慧語音助手)開源出去, 這樣Echo可以做的事情在幾年內有了幾何增長, 從最開始的20項技能增長到1.5萬個技能。 2017年8月底亞馬遜和微軟合作, 在人工智慧領微軟的Cortana和亞馬遜的Alexa可以互相喚醒。 這樣就打通了Windows10和亞馬遜的Echo之間的通道。 Cortana從此進入了千萬台的Echo而Alexa則直接裝入上億台有英文系統的Windows和Xbox遊戲機裡。 非常了不起。

在中國, “百箱”大戰已經開始。 喜馬拉雅推出了小雅、7月5日, 阿裡人工智慧實驗室發佈智慧音箱天貓精靈 X1,

小米出臺ai智能音箱、蘋果在9月12日發佈會出臺HomePod等等等等。 但“百箱”大戰雖然紅火, 卻可能知識表面現象。 因為中國由於版權的問題, 很難做到真正想聽什麼就聽什麼, 想看什麼就看什麼。 往往遇到的情況是, 我能搜到一部片子, 但是由於音箱的製造商不擁有該片的版權, 沒有辦法放給你看。

現階段人工智慧的方向研究還是對更多用戶的比較通用的理解。 但是個性化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一些有趣的問題:

語音交互是不是就失去了聾啞人用戶呢?還真不一定。

聾啞人可以通過VR捕捉到他們的手勢再翻譯給智慧音箱聽。

那是不是要更新智能家居呢?確實需要。 想想你更換手機的頻率吧, 現在已經不是, 一套家居家居在那裡放一輩子的時代了。 除了智慧音箱還有什麼?還有比如說語音機器人, 例如微軟的小冰。 這個又可以分為專業領域和閒聊領域。 對於小冰(閒聊領域的機器人)的使用過程中, 我發現它還是屬於比較弱智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