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TCL進軍互聯網電視 意欲趕超小米、樂視

【財新網】傳統家電廠商加速進入互聯網電視領域。 3月29日, TCL聯合阿裡巴巴和騰訊, 在春季新品發佈會上推出了互聯網電視品牌“雷鳥”, 並發佈了該品牌的首款產品I55。

TCL多媒體副總裁、TV+業務中心總經理、雷鳥科技CEO郭彤稱, 互聯網電視使用者需求明確。 雷鳥系列將主要線上上發售, 定位年輕人市場。

雷鳥系列的首款產品I55配備Mstar838A處理器、1.7GHz CPU+T820 GPU, 記憶體為2GB+16GB, 採用了時下流行的4K解析度大螢幕, 並運用了VA技術, 以及全生態HDR技術。 該款產品主打性價比, 售價3999元。

TCL方面介紹, 硬體層面, 雷鳥系列將依託TCL集團的資金、研發、供應鏈優勢;內容層面,

整合騰訊視頻和阿裡旗下優酷的內容, 同時也將吸收TCL第二大股東樂視的內容資源。 作為國內七大互聯網電視牌照方之一的南方新媒體也是雷鳥的合作方之一。

郭彤稱, 希望將TCL的供應鏈能力、上游支援能力和管道能力, 結合騰訊和阿裡的資源、內容和互聯網服務, 一起打造“符合現在需求的和未來發展趨勢的一款產品”。

TCL此前主要為互聯網電視品牌代工生產產品, 但是推出自己的互聯網電視品牌之後, 郭彤表示, 希望雷鳥在2017年超過包括樂視、小米、微鯨在內的互聯網廠商。

雷鳥的發佈也意味著, TCL將與其第二大股東樂視的智慧電視展開直接競爭。 樂視方面沒有代表出席TCL的發佈會, 有TCL內部人士透露, TCL、樂視雙方的合作並沒有非常滿意。

雷鳥發佈當天, 樂視發佈了新產品線“Unique”, 推出全面屏分體電視Unique65/Unique55, 定價為13999元和8999元。 樂視致新總裁梁軍接受媒體採訪時稱, 電視市場整體將迎增長壓力。

實際上, 近年來, 彩電市場趨於飽和, 但小米、樂視等發力的互聯網電視這一細分市場卻逆勢增長。 經過硬體導入期與硬體放量期, 互聯網電視的使用者、市場逐漸培育起來。 傳統家電企業紛紛入局, 此前海信已經推出了互聯網品牌VIDAA, 創維也推出了酷開。

郭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無論是TCL還是阿裡和騰訊, 都認為以廣告為代表的商業模式將會更為成熟, 行業價值也會繼續攀高, “我們兩個陣營對這個預期都是驚人的一致, 所以有理由相信未來整個市場環境會越來越好,

這也是為什麼雷鳥在這個時候發佈我們的產品。 ”

TCL集團副總裁、TCL多媒體COO兼中國事業部總經理王成表示, TCL對過往這五年在中國市場上出現的互聯網電視品牌進行了一個盤點。 複盤之後發現, 現在反而是有新的機會。 “之前所有的互聯網電視品牌沒有做電視的經驗, 沒有電視研發供應鏈基礎, 它們帶著一種互聯網新的觀念做的突破, 這確實是原來傳統電視企業沒有想到的, 不是我們做不到, 是想不到。 ”

奧維雲網副總裁董敏認為, 傳統家電廠商紛紛推出互聯網品牌, 主要是為了在市場競爭中打造能抗衡互聯網廠商的“護城河”。 在多數人都認為時機略晚的當下, TCL進入這個市場, 更說明了大屏智慧運營時代的到來,

也反映了中國消費人群的細分化, 多元化。

不過, 董敏也表示, 雖然出生在互聯網運營逐漸成熟的時代, 但傳統家電企業想獲得紅利並不容易。

TCL方面未明確回應是否會將互聯網電視作為未來發展的核心, 僅稱, 在整個收入結構方面, 互聯網電視將成為營收的主要組成部分。

IHS資料顯示, 2016年TCL電視以2020萬台製造量位居全球第三、中國第一。 王成透露, 2017年第一季度TCL品牌電視在國外的銷售中, 智慧電視的占比已經達到了80%。

TCL集團2016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 營業收入776.9億元, 同比增長4.83%;受液晶面板價格上漲、海外市場需求低迷以及中國區業務重組影響,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5.4億元, 同比下降25.5%。

TCL集團(000100.SZ)3月30日報收3.53元/股, 下跌2.75%。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