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十三五”末我區資訊化程度要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核心提示:近日, 自治區政府下發《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資訊化發展規劃》, 這是指導我區“十三五”期間資訊化的行動綱領, 是我區推進資訊化的戰略重點選擇、重大項目安排、相關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

規劃確定:到2020年, 我區要形成寬頻、高速、泛在、安全、先進的資訊通信基礎設施;資訊技術應用成效顯著提高, 資訊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綠色化深度融合;新一代資訊產業快速發展;資訊消費水準明顯提高, 資訊化程度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十二五”以來, 我區資訊化以夸父追日的勢頭迅猛發展。

“十三五”時期, 黨和國家對資訊化發展更加重視, 經濟和社會發展更加依賴資訊化快速推進, 企業資訊化應用更加深入, 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正在加快, 網路和資訊安全形勢更加嚴峻。 在此形勢下, 內蒙古要搶抓機遇、勇於創新, 以“蒙古馬”精神一往無前推進資訊化向更高、更廣、更深的層次邁進。 日前, 自治區政府公佈的《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資訊化發展規劃》細化了資訊化各領域目標。

在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電信普遍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農村牧區普遍享受基本電信和廣電服務。 2020年, 行政村通寬頻比例達到98%以上;寬頻接入能力明顯增強。 2020年, 互聯網省際出口頻寬達到9000Gbps;寬頻城市用戶接入能力平均達到50Mbps, 農村牧區用戶接入能力平均達到12Mbps,

商業樓宇用戶基本實現1000Mbps的接入能力;互聯網普及程度顯著提高。 2020年, 全區互聯網線民普及率達到70%, 固定寬頻家庭普及率70%;雲計算資料中心規模效應突顯。 2020年, 全區雲計算資料中心承載能力達到300萬台伺服器, 成為國家級雲計算資料中心基地。

在資訊化應用方面:政務和社會領域資訊化建設成效明顯。 2020年, 80%以上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實現線上辦理, 逐步實現政府資料向社會開放;“兩化融合”取得成果。 2020年, 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準。 企業經營管理資訊化水準和生產裝備數位化程度大幅提高;農牧業資訊化水準顯著提升。 農牧業資訊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農牧業資訊監測預警體系基本形成;智慧城市建設覆蓋全區。

基本實現公共服務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細化、生活環境宜居化、基礎設施智慧化、網路安全長效化。

在資訊消費和資訊經濟發展方面:實現新一代資訊技術產業快速增長, 資訊消費規模擴大, 對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明顯加大。 “十三五”末, 資訊消費總量翻一番, 達到1200億元;電信業務總量, 2020年爭取達到800億元, 年均增速16%;雲計算大資料相關產業規模, 2020年達到1000億元, 年均增速20%;電子商務交易額, 2020年達到5800億元, 年均增速30%以上。

在資訊安全保障方面:資訊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形成。 重要資訊系統和基礎資訊網路安全防護能力顯著增長, 資訊安全等級保護、風險評估、容災備份、預警監測等基礎性工作明顯增強。

為實現上述目標, 規劃確定了以下抓手:

——加強統籌協調和組織保障。

在自治區黨委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領導下, 建立、理順、完善資訊化工作推進機制, 明確職能, 落實人員, 統籌協調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的網路安全保障和資訊化發展, 發揮各自優勢, 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和完善自治區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 充分發揮專家諮詢和輔助決策作用等。

——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援。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重點支援具有戰略作用、公益性質的資訊基礎設施升級、跨部門協同應用系統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創新性應用的示範推廣。 建立資訊化與各項事業的經費同步增長機制,

建立電信廣電普遍服務補償政策和投資機制。 完善政府採購雲計算服務的配套政策。

吸引社會資金參與。 發揮財政資金對社會資本的帶動作用, 鼓勵採取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 推動和引導設立資訊化投資基金, 引導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重大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企業的資金支援, 擴大融資規模和管道, 建成以社會資本為主導、政府資金為引導的市場化運作的資訊化投融資體系。 鼓勵多種主體進入資訊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 積極爭取國家各類資訊化相關重大專項資金, 鼓勵各部門支援企業申報各類資訊化專案。

——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和技術創新。

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 創新人才引進機制,積極承接發達地區人才轉移。以高端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專案為載體,吸引能夠突破關鍵技術、帶動新興學科和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來我區工作。對資訊化領軍人才和高端人才,實施獎勵政策。

加快自主培養人才步伐。鼓勵區內高校圍繞新一代資訊技術專業課程,培養中高端人才。通過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各種形式的培訓,建立實訓基地,加速培養各類人才等。

加強技術創新和推廣。吸引國內外IT企業落戶我區,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產品和服務。鼓勵區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在雲計算大資料產業集聚區建立“產學研用”一體的研究院和實驗室,開展關鍵技術和解決方案等相關研究,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加快研究成果市場化步伐,形成開發合作、協同發展的資訊技術、產業和應用生態體系。

——深化合作交流和對外開放。

以資訊化論壇、管道交流會等為基礎,打造國內外資訊化合作交流平臺,促進政府、企業、社會團體等在資訊技術產品應用推廣各方面的工作交流、經驗分享、專案合作。利用京蒙對口幫扶及環渤海區域合作機制,積極承接京津冀地區資訊產業轉移、雲計算大資料發展等

——加強政策法規建設和應用示範。

貫徹落實國家近年來頒佈實施的一系列關於推動網路安全和資訊化發展的政策法規檔,以及我區關於資訊化建設、“互聯網+”行動、雲計算發展等政策規劃。加快制定我區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域的相關政策法規規章。重點圍繞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加速發展需求,加大配套支持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貫徹實施力度,建立與國家對接的資訊技術產業和資訊化政策法規體系。

加強資訊技術的應用推廣和示範引領,實現我區資訊化整體有發展、區域有特色、行業有突破。打造一批資訊化應用示範地區、示範應用單位及示範IT企業。(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

創新人才引進機制,積極承接發達地區人才轉移。以高端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專案為載體,吸引能夠突破關鍵技術、帶動新興學科和新興產業的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來我區工作。對資訊化領軍人才和高端人才,實施獎勵政策。

加快自主培養人才步伐。鼓勵區內高校圍繞新一代資訊技術專業課程,培養中高端人才。通過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各種形式的培訓,建立實訓基地,加速培養各類人才等。

加強技術創新和推廣。吸引國內外IT企業落戶我區,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產品和服務。鼓勵區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在雲計算大資料產業集聚區建立“產學研用”一體的研究院和實驗室,開展關鍵技術和解決方案等相關研究,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加快研究成果市場化步伐,形成開發合作、協同發展的資訊技術、產業和應用生態體系。

——深化合作交流和對外開放。

以資訊化論壇、管道交流會等為基礎,打造國內外資訊化合作交流平臺,促進政府、企業、社會團體等在資訊技術產品應用推廣各方面的工作交流、經驗分享、專案合作。利用京蒙對口幫扶及環渤海區域合作機制,積極承接京津冀地區資訊產業轉移、雲計算大資料發展等

——加強政策法規建設和應用示範。

貫徹落實國家近年來頒佈實施的一系列關於推動網路安全和資訊化發展的政策法規檔,以及我區關於資訊化建設、“互聯網+”行動、雲計算發展等政策規劃。加快制定我區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域的相關政策法規規章。重點圍繞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加速發展需求,加大配套支持政策的研究制定和貫徹實施力度,建立與國家對接的資訊技術產業和資訊化政策法規體系。

加強資訊技術的應用推廣和示範引領,實現我區資訊化整體有發展、區域有特色、行業有突破。打造一批資訊化應用示範地區、示範應用單位及示範IT企業。(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永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