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蒙古、雁門關、五臺山 五日遊

作者:曹小娟子

金色的秋天, 迎來了2013年 國慶佳節, 利用國慶日放假的機會, 我們走出家門, 放飛心情, 自駕去旅遊!我們出行的目的地是:內蒙古、雁門關、五臺山。 行程安排如下:

D1(2013年10月1日)北京——烏蘭察布(宿:烏蘭察布)

D2(2013年10月2日)烏蘭察布一日遊:輝騰錫勒草原—岱海(宿:烏蘭察布)

D3(2013年10月3日)烏蘭察布——雁門關——忻州(宿:忻州)

D4(2013年10月4日)忻州——五臺山(宿:五臺山)

D5(2013年10月5日)五臺山——北京

【10月1日】

吃完中午飯, 老兩口小倆口, 全家四口(我和老公、女兒、姑爺), 自駕向內蒙古大草原前進!前進!!

高速公路上, 汽車在行駛, 人心在飛揚, 美景在變化。 夕陽西下時分,

我們來到了內蒙古大地上。

夜幕降臨了, 我們到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 下塌的賓館是“集寧賓館”。 寬敞明亮的大廳, 標準房間, 整潔乾淨, 條件還不錯。 我和老公簡單收拾一下行李, 女兒就催促我們去吃飯。

“三畝田農莊”你聽這名字, 不用問就知道是一家吃農家飯的地方。 我們在此吃的菜是:清燉羊肉、炒牛肚、狗肉涼盤、豆腐湯、炸蘑菇、蔥炒木耳、花生米、金瓜玉米大燉菜、還有一道當地的特色食品“玻璃蒸餃”, 餃子裡面的餡兒透過餃子皮可以看到, 很透明, 故稱“玻璃蒸餃”。

【 10月2日】

早上7:30 我和老公到賓館餐廳吃早餐, 雖說早餐品種不太多, 但是吃的還很舒服、可口。

吃完早餐, 我和老公來到賓館外邊, 準備觀看一下烏蘭察布的市容,

因為昨晚天太黑了, 什麼都看不清。 一出大門, 哇!好冷啊, 我趕快把事先準備好的太空棉上衣穿上了。 這時, 我才體會到內蒙古人常說的話:“早穿皮襖午穿紗, 捧著火爐吃西瓜”的真正含義。

大約 9:30 我們坐上車向輝騰錫勒草原行進, 天空晴朗, 燦爛的陽光灑滿了大地, 女兒對我說:草原旅遊, 美景全在路上。 真的如此:一會兒看見金色的草地, 一會兒看見白色的羊群, 一會兒看見黑白花奶牛群……山巒、坡地、草原, 好似大海一樣無邊無際。 站在草地上, 你會情不自禁的張開雙臂, 大聲呼喊;美麗的大草原, 我來了!我是第一次領略秋天草原風光, 十分興奮, 心胸也好似草原一樣廣闊。

車行駛到一個讓我最感神奇的地方——“大風車的海洋”。

原來, 這裡是輝騰錫勒風力發電場。 碩大無比的風翼, 好似一架架“大風車”。 無數架高大潔白的“大風車”, 聳立在內蒙古高原海拔最高處。 乘著大風口的強勁風力起舞。 成為草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看。

誰能想到, 令人討厭的大風, 如今卻成了大自然“賜予”內蒙古的寶藏。 現在, 內蒙古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已達500萬千瓦, 居全國首位。 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已達2678小時, 居全國領先水準。 吸引了十多家大型能源企業都在內蒙古投資建設風力發電場, 北京也是受益城市之一。

我能零距離的接觸到高達六七十米的“大風車”, 與它站在一起合影, 這是我做夢也沒有想到的一件事。 以前坐在火車上偶爾看見一兩個風車就新奇的喜出望外。

今天, 我能看到了這麼多個“大風車”, 好似來到了“大風車”的海洋, 真是讓我無比震撼。

時間到了中午, 我們也該吃午餐了。 來到內蒙古, 當然希望能夠吃一頓正宗的蒙餐。 在卓資縣找到一家蒙餐館, 我們開始用餐了。 餐桌上有:手把羊肉、五香牛肉、還有熱乎乎的奶茶鍋、奶豆腐……這可真是:大口吃肉, 大口喝茶, 內蒙古的牛羊肉, 味道就是出奇的鮮美, 真好吃!真香!

吃完午飯, 我們要去看“岱海”了。 大約行駛了一個小時, 遠遠望去, 我們就看見岱海了。 但因為找不到入海口, 只好去找當地的導遊, 所以, 耽擱了很長時間。 當我們來到岱海入口時, 天已黃昏。

此刻, 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優美的西式城堡建築, 在這地廣人稀的茫茫草原上,

能夠見到這樣精美的、極具特色的建築, 真是養眼。

岱海, 就在“城堡”後面, 我抓緊時間, 直線前行, 走近岱海。 一路看見:美麗的噴水池、高大的拓荒者雕塑、大片的茫茫蘆葦蕩。 經過甬路、小橋、棧道, 來到岱海。

平靜的水面、藍藍的海水、飛來的水鳥、停泊的遊船, 在夕陽餘暉的映襯下, 更顯岱海的美麗、浪漫、神秘, 不愧為“塞外天池”的美稱。

離開岱海, 夜幕已經降臨, 我們加快速度駛回集寧賓館, 結束了一天的旅遊。

【10月3日】

今天, 我們要離開烏蘭察布了, 去山西“雁門關”遊覽。

秋高氣爽, 豔陽高照, 我們行駛在高速公路上, 一路美景, 一路開心。 轉眼又是中午了。 我們來到服務區, 準備在這裡 “充充電”。 吃的是山西刀削麵套餐, 一個大雞腿, 一個鹵雞蛋,一塊素雞豆腐,配上刀削麵,味道很好,才20元錢,真是好吃不貴。

吃完便餐,姑爺還在車裡睡了一小覺兒。因為姑爺是我們的司機,兼任“導遊”,很辛苦。借此機會,我和老公拿起照相機把山西大地的風光拍照下來,留作紀念。

我們又繼續前行了,大約下午3:00 多,來到了“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城北的雁門山中,這是中國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雁門關”就是當年楊家將鎮守的關口。如今,在高山頂端還建造了一尊高大的楊業雕像,他仿佛與當年一樣,日夜鎮守著“雁門關”。

觀光車把我們送到景區大門口,下車後,大門兩邊的群雕像吸引了我的眼球。左邊是:佘太君率領的十余名楊家女將,右邊是:楊業率領的十余名楊家男將。他們騎著戰馬,身穿戰服,手持兵器,女將英姿颯爽,男將威武勇猛。生動地再現了當年楊家將士英勇善戰,忠心報國的英雄氣概。

我們經過了邊貿街,來到了“雁門關”。氣勢宏偉,高大壯觀的城關讓我驚歎不已。進入天險門,更是視野開闊。周圍的建築清晰可見。蜿蜒的長城,好似一條巨龍臥在山脊之上。女兒、姑爺、老公,他們都登上了長城頂端,我因為腿不好,沒有登上去,很遺憾。聽說:登高遠眺,塞外風光盡收眼底,祖國的大好河山十分壯美!

離開“雁門關”,開車駛向賓館。我們這次入住的賓館是忻州一家三星級賓館,是女兒在網上預定的,忻州鑫圓泰大酒店。

晚餐,我們是在賓館餐廳吃的,女兒和女婿點了一桌鮮美可口的佳餚。

【10月4日】

吃罷早餐,我們披著金秋的陽光又出發了。我們要去五臺山禮佛啦!

有一個小插曲說一說:在我不瞭解五臺山之前,認為五臺山就是五座高山,每座山上有一座寺廟,要想禮佛就必須先登上高山。當女兒要陪我去五臺山禮佛時,我對女兒說:“要去五臺山禮佛,還是你們年輕人去吧,我老了腿也不好,登不上山了,不去啦。”女兒聽後笑了,然後給我科普了五臺山的知識。

原來,五臺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山峰,峰頂平坦如台,故稱“五台”。每個臺上都有一座寺廟,供奉文殊菩薩的五個法身。因為山高,相距又遠,所以很多遊人,是不登五台的。

五臺山的腳下,有一個小鎮,叫台懷鎮。這是五臺山的中心地帶,小鎮是一個寺廟群,坐落著歷史悠久的無數座寺廟,住著很多的和尚、尼姑、喇嘛、居士。所以只遊覽小鎮上的寺廟群,就足夠了,不用再登高山了。我聽了女兒的科普後,恍然大悟,增長了知識,對五臺山有了初步的瞭解。

五臺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這是一個集自然風光、佛教文化、古建築藝術、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勝地。這裡的台懷鎮是五臺山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商鋪無數,遊人眾多,觀光車不斷地來往穿行。

因為是“十一”假期,來此遊覽的人甚多。我們的車順著“長龍”似的隊伍緩慢地向遊覽區檢票口行駛。大約一個小時,終於進入了景區內。

我們首先找到了入住的賓館——友誼賓館。說是賓館,其實就像個小旅店,洗漱用品一樣也沒有,也不能洗澡,因為只有熱水,沒有涼水,各方面條件都很差,服務態度也不好,住宿價格還很貴,一天要380元。

然後我們吃午餐了,簡單的吃了一碗麵條,點了兩個小菜,就結束了。

在景區內,自己的車是派不上用場嘍,因為遊人太多、車也多,有車也開不動,只好找個合適的地方把車停在那兒,然後,我們步行遊景點。

五臺山很大,寺廟有幾百座之多,所以我們只能有選擇性的遊覽。今天下午,我們遊覽了中心地帶的:廣化寺、廣仁寺、羅睺寺、塔院寺、顯通寺。

塔院寺內有一座高聳入雲,潔白渾圓、雍容高貴的巨大佛塔—大白塔,這是五臺山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標誌。

顯通寺這座幽幽古刹是五臺山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寺院。寺內古樹參天,香火繚繞。大雄寶殿重頂飛簷,巍峨高大,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光燦燦的銅殿和精巧玲瓏的銅塔。

時間到了晚上7:00多鐘。天黑了,台懷鎮的燈亮了,夜色籠罩中的小鎮,更顯出獨特魅力。店鋪生意興隆,遊人熙熙嚷嚷,沒有一點疲倦,沒有一點睡意。難道今晚是個不眠之夜嗎?

我們吃完了晚餐,結束了一天的行程。

【10月5日】

清晨,五臺山的空氣很清新,樹木的葉子五彩斑斕,山區的景色真美!今天,我們繼續在五臺山禮佛。

上午,我們遊覽了:鎮海寺、五爺廟、大圓照寺、大廣宗寺、菩薩頂、黛螺頂。

五爺廟是五臺山名氣最大,香火最旺的寺廟。據說五爺廟許願很靈驗,五爺有求必應,每逢初一、十五朝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當我們來到五爺廟,看到很多人手裡拿著香和錢,正排著長隊準備朝拜五爺,以求五爺的保佑。我見朝拜的人太多,沒有進入廟內,站在寺廟大院裡,我心裡暗想:五爺請你保佑我身體健康。

菩薩頂盤踞山頭,地勢較高,山門前有108級石階,我很費力氣的登上山門,回身四望,遠處的山,山上的雲,雄偉多姿的寺廟建築群,盡收眼底。山門內分佈著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看上去這些建築,雄偉壯觀,富麗堂皇。

接下來,我們要登黛螺頂啦。我站在山腳下,向上望去,哇!好高啊。我腿不好,沒有膽量往上登。女兒、女婿和老公,他們沒坐纜車,沿著“馬道”向山頂登去。

黛螺頂是個“小朝台”,可以朝拜五方文殊菩薩。原來,五臺山的五座台頂各有一尊文殊菩薩法像,人們轉遍五座台頂,朝拜五尊文殊菩薩,叫做“大朝台”。黛螺頂把五座台頂的五尊文殊菩薩法像集中塑在一起,來到這裡朝拜就等於上了五座台頂。

大約2個小時後,老公和孩子們從黛螺頂下來了。已經是下午1;00 鐘了,我們在台懷鎮找到一家餐館吃午飯。點了幾個菜,還點了當地特產,台蘑做的菜,味道還不錯,我們飽餐一頓。

下午,我們又遊覽了殊像寺。殊像寺創建于東晉初年,是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是典型的漢式寺廟,是皇室經常臨幸之所。

殊像寺內最為珍貴的是:文殊菩薩騎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臺山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

時間已經是下午4:00 多鐘了,我們坐上車向北京行駛,我們要回家了。再見了,五臺山!再見了,佛國風光!

一個鹵雞蛋,一塊素雞豆腐,配上刀削麵,味道很好,才20元錢,真是好吃不貴。

吃完便餐,姑爺還在車裡睡了一小覺兒。因為姑爺是我們的司機,兼任“導遊”,很辛苦。借此機會,我和老公拿起照相機把山西大地的風光拍照下來,留作紀念。

我們又繼續前行了,大約下午3:00 多,來到了“雁門關”。

“雁門關”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城北的雁門山中,這是中國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雁門關”就是當年楊家將鎮守的關口。如今,在高山頂端還建造了一尊高大的楊業雕像,他仿佛與當年一樣,日夜鎮守著“雁門關”。

觀光車把我們送到景區大門口,下車後,大門兩邊的群雕像吸引了我的眼球。左邊是:佘太君率領的十余名楊家女將,右邊是:楊業率領的十余名楊家男將。他們騎著戰馬,身穿戰服,手持兵器,女將英姿颯爽,男將威武勇猛。生動地再現了當年楊家將士英勇善戰,忠心報國的英雄氣概。

我們經過了邊貿街,來到了“雁門關”。氣勢宏偉,高大壯觀的城關讓我驚歎不已。進入天險門,更是視野開闊。周圍的建築清晰可見。蜿蜒的長城,好似一條巨龍臥在山脊之上。女兒、姑爺、老公,他們都登上了長城頂端,我因為腿不好,沒有登上去,很遺憾。聽說:登高遠眺,塞外風光盡收眼底,祖國的大好河山十分壯美!

離開“雁門關”,開車駛向賓館。我們這次入住的賓館是忻州一家三星級賓館,是女兒在網上預定的,忻州鑫圓泰大酒店。

晚餐,我們是在賓館餐廳吃的,女兒和女婿點了一桌鮮美可口的佳餚。

【10月4日】

吃罷早餐,我們披著金秋的陽光又出發了。我們要去五臺山禮佛啦!

有一個小插曲說一說:在我不瞭解五臺山之前,認為五臺山就是五座高山,每座山上有一座寺廟,要想禮佛就必須先登上高山。當女兒要陪我去五臺山禮佛時,我對女兒說:“要去五臺山禮佛,還是你們年輕人去吧,我老了腿也不好,登不上山了,不去啦。”女兒聽後笑了,然後給我科普了五臺山的知識。

原來,五臺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山峰,峰頂平坦如台,故稱“五台”。每個臺上都有一座寺廟,供奉文殊菩薩的五個法身。因為山高,相距又遠,所以很多遊人,是不登五台的。

五臺山的腳下,有一個小鎮,叫台懷鎮。這是五臺山的中心地帶,小鎮是一個寺廟群,坐落著歷史悠久的無數座寺廟,住著很多的和尚、尼姑、喇嘛、居士。所以只遊覽小鎮上的寺廟群,就足夠了,不用再登高山了。我聽了女兒的科普後,恍然大悟,增長了知識,對五臺山有了初步的瞭解。

五臺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這是一個集自然風光、佛教文化、古建築藝術、避暑休養為一體的旅遊勝地。這裡的台懷鎮是五臺山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商鋪無數,遊人眾多,觀光車不斷地來往穿行。

因為是“十一”假期,來此遊覽的人甚多。我們的車順著“長龍”似的隊伍緩慢地向遊覽區檢票口行駛。大約一個小時,終於進入了景區內。

我們首先找到了入住的賓館——友誼賓館。說是賓館,其實就像個小旅店,洗漱用品一樣也沒有,也不能洗澡,因為只有熱水,沒有涼水,各方面條件都很差,服務態度也不好,住宿價格還很貴,一天要380元。

然後我們吃午餐了,簡單的吃了一碗麵條,點了兩個小菜,就結束了。

在景區內,自己的車是派不上用場嘍,因為遊人太多、車也多,有車也開不動,只好找個合適的地方把車停在那兒,然後,我們步行遊景點。

五臺山很大,寺廟有幾百座之多,所以我們只能有選擇性的遊覽。今天下午,我們遊覽了中心地帶的:廣化寺、廣仁寺、羅睺寺、塔院寺、顯通寺。

塔院寺內有一座高聳入雲,潔白渾圓、雍容高貴的巨大佛塔—大白塔,這是五臺山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四大佛教聖地之首的標誌。

顯通寺這座幽幽古刹是五臺山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寺院。寺內古樹參天,香火繚繞。大雄寶殿重頂飛簷,巍峨高大,最引人注目的是:金光燦燦的銅殿和精巧玲瓏的銅塔。

時間到了晚上7:00多鐘。天黑了,台懷鎮的燈亮了,夜色籠罩中的小鎮,更顯出獨特魅力。店鋪生意興隆,遊人熙熙嚷嚷,沒有一點疲倦,沒有一點睡意。難道今晚是個不眠之夜嗎?

我們吃完了晚餐,結束了一天的行程。

【10月5日】

清晨,五臺山的空氣很清新,樹木的葉子五彩斑斕,山區的景色真美!今天,我們繼續在五臺山禮佛。

上午,我們遊覽了:鎮海寺、五爺廟、大圓照寺、大廣宗寺、菩薩頂、黛螺頂。

五爺廟是五臺山名氣最大,香火最旺的寺廟。據說五爺廟許願很靈驗,五爺有求必應,每逢初一、十五朝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當我們來到五爺廟,看到很多人手裡拿著香和錢,正排著長隊準備朝拜五爺,以求五爺的保佑。我見朝拜的人太多,沒有進入廟內,站在寺廟大院裡,我心裡暗想:五爺請你保佑我身體健康。

菩薩頂盤踞山頭,地勢較高,山門前有108級石階,我很費力氣的登上山門,回身四望,遠處的山,山上的雲,雄偉多姿的寺廟建築群,盡收眼底。山門內分佈著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看上去這些建築,雄偉壯觀,富麗堂皇。

接下來,我們要登黛螺頂啦。我站在山腳下,向上望去,哇!好高啊。我腿不好,沒有膽量往上登。女兒、女婿和老公,他們沒坐纜車,沿著“馬道”向山頂登去。

黛螺頂是個“小朝台”,可以朝拜五方文殊菩薩。原來,五臺山的五座台頂各有一尊文殊菩薩法像,人們轉遍五座台頂,朝拜五尊文殊菩薩,叫做“大朝台”。黛螺頂把五座台頂的五尊文殊菩薩法像集中塑在一起,來到這裡朝拜就等於上了五座台頂。

大約2個小時後,老公和孩子們從黛螺頂下來了。已經是下午1;00 鐘了,我們在台懷鎮找到一家餐館吃午飯。點了幾個菜,還點了當地特產,台蘑做的菜,味道還不錯,我們飽餐一頓。

下午,我們又遊覽了殊像寺。殊像寺創建于東晉初年,是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是典型的漢式寺廟,是皇室經常臨幸之所。

殊像寺內最為珍貴的是:文殊菩薩騎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臺山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

時間已經是下午4:00 多鐘了,我們坐上車向北京行駛,我們要回家了。再見了,五臺山!再見了,佛國風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