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用筆記錄“兵心無悔”

一部 31 萬字的長篇小說《永不放棄——尖兵成長法則》, 在網路突破 1300 萬閱讀量, 網友盛讚該書:“全方位展示最真實的軍營和最真實的戰士!”

該書的作者顧靖, 第77集團軍某旅合成二營裝步一連班長, 是一名來自基層步兵連隊的普通戰士。

步兵連隊裡, 任務緊張繁重, 文學創作談何容易。 被戰友調侃“不務正業”的顧靖, 為了不影響訓練, 總是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 在操課間隙記錄下所思所想,

條件允許時再進行創作。

文學創作總是需要靈感相伴, “嗖, 嗖……”在一次執行報靶任務時, 子彈飛行的聲音和顧靖故事中的槍彈聲“重疊”在了一起……訓練間隙, 他立刻用靶紙記錄下那時的靈感。 一個月後, 一遝描繪基層士兵的“靶紙文學”新鮮出爐。

創作進度突飛猛進,

顧靖想寫的東西越來越多, 每天有限的時間越來越不夠用。 為了擠出時間, 每次站哨, 顧靖都爭搶最辛苦的“二五哨”。 這樣他就可以利用上哨前或下哨後的時間, 捂著被子打手電進行寫作。 這些經歷, 讓他對軍人的使命擔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就這樣, 顧靖不知疲倦地在文字海洋中擺渡。 經過 400 餘個日日夜夜, 終於完成了這部長篇小說。

小說受到讀者熱捧後, 戰友張永平找到他, 想把小說改編成劇本拍成電影, 兩人一拍即合。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兩人都是“門外漢”, 完全不懂劇本創作。 經過查閱資料和反復推敲, 草擬出劇本初稿。 拍攝過程中又前前後後共修改 13 次……31 萬字的小說終被他們改編為近兩萬字的多鏡頭專業劇本。

劇本完成, 只是走完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連隊日常安排緊張, 顧靖就組織劇組人員利用午休、節假日等時間進行拍攝;沒有專業演員, 他就以小品方式對參演戰友進行培訓;攝影器材不夠, 他就帶頭攢錢購置單反相機充當攝像機拍攝;缺乏外景道具, 他就帶領大家動手製作……

這是一支非專業的劇組, 可人人都有顆專業的心。 在一場“泥潭搏鬥”的拍攝中, 演員們對鏡頭效果不滿意, 就主動要求重新拍。 17 秒的片段, 竟反反復複拍攝了 40 餘次, 整個劇組在泥塘中摸爬滾打了 5 個多小時。

“火”是“火”了, 可創作的初心不改。 “我只是想用自己的筆記錄戰友們的閃光點。 ”顧靖如是說。

作者:劉暢 靖周

本期編審:楊彪

解放軍報社西部戰區分社(微信號:jbcdf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