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過錯是一時,錯過卻是一輩子

作者:江澤涵

旅行, 人心嚮往, 卻總身不由己。 我們是否認真思考過:因何心向遠方?想在旅途獲得些什麼?本書為我們解疑:我們要的不是旅行, 不是遠方, 而是一種忽然想要擺脫和釋放的心情。

小說以辛鈺略帶悲劇色彩的人生為主線, 安排了她不同年齡段的三件事及三次藏旅來貫穿:青春期發胖, 身材走形;大學三年癡戀, 奈何王子有公主;婚姻孤寂, 出軌受騙。 辛鈺不堪精神負重, 每次想通過旅行來換得心靈的寧靜, 探索生命的意義。 佛家視求不得為一苦。 楊則緯寫出了旅行的另一目的:在旅途中追尋內心的渴望,

來彌補現實的不足。

然而, 辛鈺的結局證明, 所謂旅行只能暫時告別煩惱, 而不能得到真正的療愈。 其實, 書中還有一條隱線, 即夢想。 夢想成真存在偶然性, 我並不是否定追求夢想, 人生總歸要有一個夢想來抗拒困難, 撐起生活。

瀋陽是個無夢人, 也不懂自己想要什麼, 他固然帥氣、有風度, 實際優柔寡斷, 怯於承擔:“我覺得人不應該有家庭尤其不該有孩子, 因為命運無法掌握在自己手裡。 ”他也不能正視對張倩的感情, 而對辛鈺, 只能化用一句古話:“所謂伊人, 不會永遠在在水一方等你。 ”瀋陽骨子裡的柔弱也為其自殺埋下了伏筆, 只是可憐了年輕的妻子與老母。

辛鈺則是個較徹底的逐夢人, 她為了漂亮, 小小年紀就割雙眼皮,

用近乎瘋狂的方式節食減肥;報考播音主持專業, 只為證明自己的漂亮和能幹;為了事業能放棄愛情;因為情欲虛空也會背叛婚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 辛鈺去西藏旅行時得到一種兩色的神奇減肥藥丸, 多年來一直服用, 可結果卻是, 這只是維生素。 誠然, 這也是楊則緯設置的一個隱喻:世上沒有美夢成真的捷徑。

縱觀全書, 師楠是一個有高度責任心的男人, 與辛鈺生命中遇上的陶博、瀋陽、吳現, 及渣男糖糖形成了鮮明對比。 他深知辛鈺出軌, 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此原諒了辛鈺, 這應該是經過一番痛苦掙扎做出來的決定。 辛鈺的價值觀有點扭曲。 她看似頑強敢拼, 實際只是披了件頑強的外衣, 內心依舊是個有點自私的脆弱人。

面對師楠的寬恕, 辛鈺最終決定離婚, 再次踏上旅途。 有勇氣選擇離開, 卻沒有勇氣留下解決問題。 與其說她是因為愧疚, 難以面對, 不如說她是個迷醉光鮮亮麗的人, 把榮譽、臉面看得比一切都重要, 怎能容忍與一個熟諳自己不堪一面的人共處呢?說到底, 也是因為辛鈺根本不愛師楠, 結婚一年, 對他的飲食口味絲毫不瞭解。

小說收尾處這樣描寫辛鈺的美:“那種美是很落魄很脆弱的美, 像一隻迷路的動物。 ”世界之大, 夢幻之大, 足以讓人迷失方向。 再聽辛鈺這句肺腑之言:“我一直都只是一個那麼渺小的人, 但我偏偏想要變得偉大……我拼命地向上走, 越往上卻離我想要的就越遠, 我才知道這根本不是我需要的,

我只是一開始就理解錯了。 ”我們也有過很多以為清楚卻離真相非常遙遠的結果吧。 莫光羡慕別人, 而發現不了自己的好。 辛鈺在變成“小胖妞”那段時間, 一心投入到學習, 學業卻是拔尖的。 書中第一章說:“可惜她看不到自己。 她這一輩子都無法真的看清楚自己。 ”這似乎已經在預言人物的結局了。 老闆娘這樣說減肥藥:“如果這邊真有這樣的藥, 這麼多年也不可能這麼清靜, 我也不願過這種生活……我只是覺得人活得就是一個心理, 別人說什麼做什麼對自己的生活用處不大, 主要是自己心裡是怎麼想的。 ”她沒什麼文化, 這有什麼打緊, 照樣把人生感悟得樸實、深徹。

旅行本不能解決問題, 但是提供了我們更多沉澱自己時空的契機:有時候,

那些煩惱根本不值一提, 大多是我們自己在給自己設限, 所謂答案也並不複雜。

書中的生活是繁榮富饒的, 但是讀來頗感荒涼、令人唏噓。 《錯過》這一章引人聯想, 辛鈺在選擇婚姻時放棄了吳現;在婚姻中, 錯過了師楠;在離婚時, 不再聯繫的吳現又回國了, 可他卻要準備結婚了。 過錯是一時的, 而錯過卻是一輩子的。 不斷的錯過終使辛鈺身陷疼痛和迷茫。 辛鈺才至而立, 她握著人生和夢想這兩條線, 又會舞出怎樣的餘生呢?(江澤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