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漢中農村的打穀神器,你用過嗎?

拌桶是用那種細而硬的一寸厚的木板做的, 長約六尺, 寬約四尺, 高約兩尺多一點。 外型似一倒放的四棱臺, 下小上大, 有底無蓋。

上口處順寬向兩邊各伸出半尺長一小卡寬的把手, 用於田間移動拖拉拌桶時的抓手。

稻田裡, 兩人用鐮刀把稻穀離地約一寸處割斷, 右手拿鐮, 左手虎口向下握住稻杆, 割上三四窩, 聚在一起成一大把, 尾端向拌桶平放田裡。 拌桶露出一端, 其餘三方用一張兩米寬的竹篾席,

插入拌桶圍起來, 蹦跳起的穀粒碰在上面就可落回拌桶。

打穀子得四人, 須精壯勞力, 兩人一組, 各用雙手握住一把稻穀, 在露出的拌桶邊沿上, 用力摔打一下, 並迅速在邊沿處翻滾至竹篾席邊兩次, 使這把稻穀內部翻至外面。

這時另一人握的稻穀就打下來了, 就在打下地這一刹那翻轉好的稻穀握在手裡又舉過頭頂, 重複上面的動作。

接下來握住的稻草不再翻轉, 兩人一人一下在拌桶邊沿各打四下, 就發出:“嘭、嘭、嘭 、嘭、……”聲。 稻穀經過這一過程就全部從秸杆上脫離下來了,

稻草樹立靠在拌桶把手上。 第二組兩人又上來了, 四次過後, 抽出一子稻草, 把這些稻草上端捆起來, 立在拌桶兩邊, 再把拌桶向前拉幾步。

一會兒功夫, 拌桶裡就有了不少稻穀, 打穀子停下來, 把打下的稻穀裝入口袋, 運往大場裡。 口袋裡的稻穀, 及時用竹抓籬打出影草,

薄薄地在大場上鋪開, 晾曬乾入糧倉。

現在, 全自動稻穀脫粒機的普及, 拌桶——這一洋縣人民使用了數千年的農具, 它漸行漸遠漸無, 這是農耕文明進步, 懷念它, 也是寄託一種情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