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德國大選落幕有驚無險 俄羅斯卻又一次站上風口浪尖

【俄羅斯龍報網】自2016年以來, 歐美各主要國家相繼進入了“大選時間”, 相較於大概率但未見普遍性的“黑天鵝”事件, 本屬於“花邊新聞”俄羅斯問題反而成為了各國競選幾方回避不開的議題。

當地時間24號, 備受關注的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也落下了帷幕。 結果如預料一致, 默克爾領導的聯盟党獲勝, 默氏內政外交的4.0時代即將開啟。 然而, 針對本次大選出現的新形勢, 俄羅斯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右翼選擇黨異軍突起 俄裔選民被指居功至偉

如果說, 意料之中的德國大選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新情況, 那就是德國黨派勢力明顯向右推移了。 傳統大黨得票率低, 選民大批倒向選擇黨。 中新網報導, 執政黨聯盟黨和社民黨兩個最大黨合起來總共丟失了14個百分點, 都是輸家。 上海澎湃新聞網報導, 縱觀此次大選結果, 最大的勝利者不是勝選的默克爾, 而是以近13%的民眾支持率成為聯邦議院第三大黨的德國選擇黨。

上海上觀新聞網報導, 有觀點認為, 選擇党作為親俄政黨搶走了大量原德裔俄羅斯人的選票, 這些人當年在科爾主政期間成功返回德國, 一直是基民盟的鐵杆粉。 據悉, 目前德國境內生活著大約300萬從俄羅斯返回德國的原德裔俄羅斯人及其後代, 這些原本屬於基民盟的選票因對默克爾的難民政策極為不滿紛紛轉投選擇黨。

此外, 選擇黨早早就被貼上了“親俄”的標籤。 據德媒報導, 選擇党的代表人物多次出現在俄羅斯政府智庫的薪資名單上。 選擇黨在競選綱領裡明確要求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 呼籲取消歐盟對俄制裁, 要求加強對俄經貿合作。 今年8月,

選擇黨甚至還組織過“俄羅斯日”活動, 為競選造勢。

俄羅斯又干預別國大選?幕後勢力卻指向美國

除了俄羅斯議題, 本次德國大選的一大關注點同樣離不開外部勢力干預的話題。 香港大公網此前綜合外媒報導稱, 德國即將在24日舉行聯邦議會選舉,

此前有多名網路安全專家警告, 選舉存在駭客“搗亂”計票的極大風險。 因為有美國和法國的“前車之鑒”, 當局嚴防外部勢力利用駭客攻擊和假新聞干擾此次大選。

上海介面新聞網報導, 研究人員發現了類似的干預大選的跡象。 不過他們說, 這次干預者不是俄羅斯, 而是美國的“另類右翼”——一股幫助特朗普當選的、以種族主義和白人至上主義為核心的鬆散右翼勢力。 儘管調查人員發現了社交網站上出現了不少支持選擇黨的假帳號, 大肆宣傳種族主義和反政府資訊, 試圖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德國大選。 這些“機器人”帳號明顯是效仿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時的策略, 為AfD提供互聯網支持的是美國得州的哈裡斯傳媒(Harris Media),

該公司此前也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和英國獨立黨在互聯網上造勢。

而被視為“洪水猛獸”的大規模駭客襲擊也未出現, 大公網報導, 德國內政部發言人週三(20日)表示, “很幸運我們不用上報任何大規模的駭客攻擊。 但現在還不能掉以輕心。 ”介面新聞網報導, 接受《今日美國》採訪的德國研究人員表示, 目前他們還沒有發現俄羅斯干預大選的跡象。

默克爾開啟執政4.0 德俄關係將何去何從

但德國政治學家認為,聯邦議院選舉的結果不會影響德國對俄羅斯的政策。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報導,德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項目主任亞歷山大·拉爾指出,如果聯盟黨和社會民主黨這一現行的政府聯盟繼續存在下去,那麼社會民主黨人還是會試圖開始與俄羅斯的關係正常化進程。

雖然目前透露出的消息表明,社民黨不會再與聯盟党結成大聯盟。但根據各方在競選綱領中在俄羅斯問題上亮明的立場來看,不論是基民盟還是社民黨都認為應當緩解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為俄德對話敞開大門。此外,本次以9.2%的得票率進入聯邦議院的左翼黨代表迪特瑪·巴爾奇在接受俄媒採訪時也表示,他贊成在未來四年內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

新華社報導,可以肯定的是,不論組閣方式如何變化,只要默克爾繼續在臺上,德俄對話通道不會關閉。默克爾與普京或許“個性不合”,但雙方都是精明的領導人。即使2014年烏克蘭危機鬧得最凶的時候,默克爾也說過這話:“我們知道,歐洲中長期的安全只能通過和俄羅斯一起努力才能得到保障。”

默克爾開啟執政4.0 德俄關係將何去何從

但德國政治學家認為,聯邦議院選舉的結果不會影響德國對俄羅斯的政策。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報導,德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項目主任亞歷山大·拉爾指出,如果聯盟黨和社會民主黨這一現行的政府聯盟繼續存在下去,那麼社會民主黨人還是會試圖開始與俄羅斯的關係正常化進程。

雖然目前透露出的消息表明,社民黨不會再與聯盟党結成大聯盟。但根據各方在競選綱領中在俄羅斯問題上亮明的立場來看,不論是基民盟還是社民黨都認為應當緩解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為俄德對話敞開大門。此外,本次以9.2%的得票率進入聯邦議院的左翼黨代表迪特瑪·巴爾奇在接受俄媒採訪時也表示,他贊成在未來四年內取消對俄羅斯的制裁。

新華社報導,可以肯定的是,不論組閣方式如何變化,只要默克爾繼續在臺上,德俄對話通道不會關閉。默克爾與普京或許“個性不合”,但雙方都是精明的領導人。即使2014年烏克蘭危機鬧得最凶的時候,默克爾也說過這話:“我們知道,歐洲中長期的安全只能通過和俄羅斯一起努力才能得到保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