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金匱要略》桂枝附子湯驗案:風濕性關節炎驗案

歡迎關注, 閱讀, 收藏並轉發!

百度搜索“中醫智庫”, 即可體驗“中醫智庫”, 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12克) 附子三枚(炮去皮), 破八片〔9克) 炙甘草二兩 (6克)

生薑三兩(切 9克) 大棗十二枚 (擘4枚)

原方五味, 以水六升, 煮取二升, 去渣, 分溫三服。

現代用法:水煎服。

原書主治:傷寒八九日, 風濕相搏, 身體疼煩, 不能自轉側, 不嘔不渴, 脈浮虛而澀者, 桂枝附子湯主之。

(痙濕暍病脈證第二)

【臨床驗案】

關節冷痛汗多亡陽(風濕性關節炎)

王XX, 男, 46歲。 患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因感受寒濕復發, 四肢關節冷痛, 時過農曆端陽節, 仍穿冬季衣服而不覺熱, 前醫曾給服五積散、阿斯匹林等藥, 汗出不止, 惡寒日甚。 脈象沉細而澀。 此汗多亡陽,

心液亦傷, 急宜強心溫陽, 兼顧心液, 用桂枝附子湯。

桂枝10克 附片15克 炙草10克 生薑3片 大棗5枚 黨參30克 白芍12克

服5劑, 汗出已止, 關節痛減。 後用原方加黃芪、當歸5劑, 以益氣血。

衛陽不足, 又感風寒濕邪。 風寒留著肌表, 陽虛難化寒濕, 故身一體疼煩, 轉側困難。 桂枝附子湯用桂枝解肌而祛風寒, 附子溫陽而化寒濕, 佐以甘草、薑、棗調和營衛, 安內攘外。

上案之痹證, 因感受寒濕復發, 關節冷痛。 又經誤治, 汗多亡陽。 擬方以桂枝附子湯強心溫陽, 加入黨參、白芍者, 大量參附善於回陽固脫, 白芍、甘草功擅酸甘化陰。 蓋汗為心液, 汗多不但亡陽, 亦且亡陰故也。

歡迎關注中醫骨科筆記公眾號~:

請關注後點擊樓下傳送門, 那裡有你想要的所有的內容:

傳送門:

中醫骨科筆記總目錄<=====這個是可以點擊的福利<<<<<<<<<更多精彩請點擊左側連結:4~7月的精彩內容分類總結

百度搜索“中醫智庫”, 即可體驗“中醫智庫”, 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查看原汁原味《金匱要略》, 請點擊“中醫骨科筆記”頭像, 進入主頁下方點擊閱讀古籍後查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