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廣西:忻城糯玉米成為農民“金娃娃”

群眾在搶購忻城糯玉米

“我要5斤。 ”“我要10斤。 ”“老闆娘, 幫我連皮打包20斤, 我要寄到南寧去。 ”……近日, 記者在廣西忻城縣中醫院市場路口,

看到道路兩邊有序地擺放著一車車新鮮又飽滿的忻城糯玉米, 過往群眾紛紛過來搶購, 剝皮、裝袋、過稱、數錢, 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天已經賣完第二車了, 我還想回去要一車來。 ”正在收拾玉米皮的城關鎮板河村糯玉米種植戶莫大嬸說, 她家今年種了5畝珍珠糯玉米, 現在天天賣糯玉米棒, 平均每天能賣400斤左右, 按每斤3元計算, 一天收入1200元, 比外出打工強多了。

在旁邊的另一位阿姨也忍不住說道, 這幾年來忻城旅遊的人多, 玉米棒也比較好賣, 種玉米真的能賺錢, 一年可以種春夏秋3季, 到了11月份, 玉米收完後, 還可以再種一季榨菜或油菜, 一年一畝地至少能賺1萬元以上, 隔壁村以前很少種, 現在看到效益好了, 也紛紛種植起來,

昨天還專門請她去傳授經驗。

當地農戶之所以熱衷種植糯玉米, 不僅因為玉米易種、好養、口味好、銷路好, 還與忻城出臺“種糯玉米有補貼”扶持有關。 2016年, 該縣以自治區實施現代特色農業“10+3”產業提升行動為載體, 在鞏固金銀花、甘蔗、桑蠶等傳統農業生產的基礎上, 投入1000多萬元發展珍珠糯玉米富民產業, 每畝地補貼200元。 據瞭解, 目前, 忻城糯玉米種植面積達8萬多畝, 主要分佈在城關鎮、果遂鎮、古蓬鎮、大塘鎮等。 該縣計畫用3年時間把忻城打造成“糯玉米之鄉”

近年來, 忻城縣結合現代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 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 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特”和“一縣一業”, 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農民增收效果明顯。 2016年,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4元,

增長10%。 下一步, 該縣將依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 不斷引進新技術, 發展新產業, 打造富硒玉米、富硒百香果、富硒牛肉製品等一系列富硒綠色知名品牌, 形成品牌效應, 促進全縣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據悉, 為打造“忻城糯玉米”特色品牌, 進一步擴大“忻城糯玉米”的知名度, 保護地方自主智慧財產權, 忻城縣人民政府還特向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申請對“忻城糯玉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責編:李丹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