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濟南有口兩千年歷史的"扳倒井",現在卻可能要毀壞了

很多人都知道有“扳倒井”酒, 可是你知道濟南也有個千年歷史的“搬倒井”嗎?

它位於濟南南外環外一處工地附近。

拆遷的老村。

3月30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因高架橋施工整體拆遷的濟南南外環搬倒井村, 在繁忙的工地中找到僅剩的一座民居和房子旁邊的搬倒井。 周圍一片淩亂, 散落著建築材料和垃圾, 這讓伴隨村莊千百年的這口老井顯得十分落寞。

如果不是村民介紹,

很難相信這是一口千年老井。

民居女主人侯女士說, 井旁只剩她一戶人家了, 另外山上、村北還有幾戶沒有拆遷走。 聽村裡老人說, 井口旁的石板上曾經有馬蹄印, 文革之前被磨沒了。 “聽說這口井可以留下來。 如果是這樣, 希望有關部門好好保護這口老井。 ”她說, 去年夏天, 因為井旁的排水溝大部分被工地填死, 大雨中低窪的井上積水一米多深, 希望視功能挖出排水溝, 保護好這眼老井。

村內一片狼藉。

村民介紹, 搬倒井村名由來於一個傳說, 相傳是漢代光武帝劉秀在西元二十五年前南征北戰, 路經此地, 人困馬乏, 在此休整, 見百姓從井中取水, 欲借桶提水飲馬, 與百姓發生口角。 百姓曰:爾欲用水, 把井搬倒即可用也, 何用吾桶。 說完擔水而去, 劉秀大怒, 雙臂神力, 把井搬倒, 水傾瀉而出, 因而得名搬倒井。

被搬走的轆轤石, 上面滿是歲月痕跡。

在井旁的龍王廟, 香爐裡的香火仍然天天在續。 對這個村子來說, 這口老井或許是村莊黎民永遠的庇佑和圖騰。

龍王廟的香火天天在續。

附:關於搬倒井的另一傳說

國內關於搬倒井或“扳倒井”的說法不少, 網上搜索, 全國各地有多處搬倒井。 大概傳說有以下兩種, 一個與光武帝劉秀有關, 一個與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有關。

1, 方城扳倒井

位於河南南陽市方城縣城東北15公里處的扳倒井村有一眼傾斜古井, 清澈甘甜的井水觸手可及, 且用之不竭。 人們稱這眼井為“扳倒井”。 。

相傳西漢末年, 外戚王莽篡政, 西元23年, 青年將領劉秀奉命率義軍自宛郡出發攻打潁川、定陵、昭陵、昆陽等四郡頑敵。 盛夏一日, 劉秀率部左沖右突, 汗馬血衣, 終於逃脫包圍,一路北進至柳林方得片刻喘息。眾將士覺得腰腿酸軟,嗓子渴得直冒煙。戰馬鳴聲嘶啞,走路兩腿打戰。可天旱多日,溝裂河幹,上哪兒去找水。正焦急間,跑在前面的一個部下發現一眼井邊。但見井旁楊柳青青,此井青石砌口,水位低淺,蹲身伸手,幾可觸水。但沒水桶,何以取水。此時莽軍迫近,喊殺聲隱約可聞。此處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到附近農戶家找桶,恐來不及。劉秀趴在井沿上,心急如焚,額頭冒出豆大汗珠。他哀歎道:“唉,想我劉秀出生入死,躲過刀叢箭雨,難道今天要被水困著不成。蒼天啊,垂憐一下我吧,讓我的人馬渡過此劫。” 他話音剛落,大地忽然一震,人與馬打了個趔趄,差點跌倒在地。

震動剛停,大家被眼前情景驚呆了:原先平整的井沿開始傾斜變得一邊高一邊低,井水慢慢向外流淌。劉秀雙手按著低處的井沿,水已浸濕衣袖。莫不是劉秀剛才把井扳倒了?大家愣在那兒,無不感到詫異。

將士們和戰馬喝了個痛快,一時間士氣大振,劉秀率部北上後連連獲捷。

事後,當地百姓口耳相傳,說劉秀是真龍天子,手扳井沿,把井弄倒,解了人馬乾渴之困。於是,將“柳林川”更名為“扳倒井”。

 2,高青扳倒井

山東高青扳倒井位於高城鎮西關村,井水基本與井口相平,井水清澈,井斜入地下。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領兵征戰南北,路經高青正值天熱大旱,將士們身疲口幹,渴得難耐,情緒躁動,恰好路見一井,井水清澈,清涼宜人,但井深難以汲取,他心中默念:“井水知我心,井祝我成功。請傾井相助。”言畢,此井傾斜,井水緩緩流出,趙匡胤和將士們淋漓暢飲,解得燃眉之急後,眾將士繼續行軍,接連打了好幾個大勝仗,最後終成一代霸業。宋太祖登基後,感念此井相助之恩,親筆禦封此井為“扳倒井”。

編輯:劉志浩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終於逃脫包圍,一路北進至柳林方得片刻喘息。眾將士覺得腰腿酸軟,嗓子渴得直冒煙。戰馬鳴聲嘶啞,走路兩腿打戰。可天旱多日,溝裂河幹,上哪兒去找水。正焦急間,跑在前面的一個部下發現一眼井邊。但見井旁楊柳青青,此井青石砌口,水位低淺,蹲身伸手,幾可觸水。但沒水桶,何以取水。此時莽軍迫近,喊殺聲隱約可聞。此處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到附近農戶家找桶,恐來不及。劉秀趴在井沿上,心急如焚,額頭冒出豆大汗珠。他哀歎道:“唉,想我劉秀出生入死,躲過刀叢箭雨,難道今天要被水困著不成。蒼天啊,垂憐一下我吧,讓我的人馬渡過此劫。” 他話音剛落,大地忽然一震,人與馬打了個趔趄,差點跌倒在地。

震動剛停,大家被眼前情景驚呆了:原先平整的井沿開始傾斜變得一邊高一邊低,井水慢慢向外流淌。劉秀雙手按著低處的井沿,水已浸濕衣袖。莫不是劉秀剛才把井扳倒了?大家愣在那兒,無不感到詫異。

將士們和戰馬喝了個痛快,一時間士氣大振,劉秀率部北上後連連獲捷。

事後,當地百姓口耳相傳,說劉秀是真龍天子,手扳井沿,把井弄倒,解了人馬乾渴之困。於是,將“柳林川”更名為“扳倒井”。

 2,高青扳倒井

山東高青扳倒井位於高城鎮西關村,井水基本與井口相平,井水清澈,井斜入地下。

傳說宋太祖趙匡胤領兵征戰南北,路經高青正值天熱大旱,將士們身疲口幹,渴得難耐,情緒躁動,恰好路見一井,井水清澈,清涼宜人,但井深難以汲取,他心中默念:“井水知我心,井祝我成功。請傾井相助。”言畢,此井傾斜,井水緩緩流出,趙匡胤和將士們淋漓暢飲,解得燃眉之急後,眾將士繼續行軍,接連打了好幾個大勝仗,最後終成一代霸業。宋太祖登基後,感念此井相助之恩,親筆禦封此井為“扳倒井”。

編輯:劉志浩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