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陳寶生:辦好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需要探索回答六個問題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 站在兩個百年目標的交匯點上, 中國教育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總結中國共產黨創辦新型高等教育的歷史經驗, 9月23日, “中國共產黨創辦新型高等教育八十年——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理論與實踐”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出席論壇並講話。

9月23日, “中國共產黨創辦新型高等教育八十年——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理論與實踐”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本文圖片均為袁源 圖

陳寶生部長提出, 辦好中國的高等教育需要探索回答六個問題: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朝什麼方向前進;搭什麼台、唱什麼戲、創什麼業;種什麼樹、成什麼林、結什麼果。

“這些問題回答好了, 才不負教育人這一光榮稱號。 ”

本次論壇採取“1+10”的形式, 即中國人民大學牽頭, 另有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發端于延安、具有紅色基因的高校共同參與。

延安“紅色”基因高校相聚人大

23日上午9時左右, 在論壇開始前, 中國人民大學組織來訪嘉賓合影留念。 陳寶生在隨後的講話中提及此事, 稱這是“同根同脈”的體現。 “用合影這種形式證明我們都是從延安走出來的, 用一張照片來記錄這段歷史, 用合影的方式來為學校80周年祝壽, 這個非常好。 ”陳寶生認為, 學校以簡樸、莊重、大氣的組織方式為校慶逐步熱身暖場, 不搞形式主義, 用實實在在的成果紀念校慶。

中國人民大學前身為1937年于延安創辦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 作為中國共產黨親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 至今已走過80個年頭, 成長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大標杆。 建校80周年紀念日之際, 該校躋身“一流大學”建設行列,

並有14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陳寶生指出, 從1937年創辦陝北公學開始, 中國人民大學走過的80年艱苦卓絕的探索發展歷程, 正是我們黨創辦新型高等教育歷史進程的縮影, 見證了黨的教育理念從階級教育向革命教育、再向國民教育、最後向現代教育的關鍵性轉變。 “中國人民大學為我國教育作出了貢獻, 培養出了眾多的人才。 ”

“我們今天舉辦這個論壇, 回顧和梳理我們党領導創辦新型高等教育的光輝歷史和成功經驗, 目的就是不忘初心, 繼承和弘揚優良傳統, 更好地紮根中國大地辦學, 努力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偉稱。

延安大學黨委副書記王順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中國人民大學和延安大學都源於陝北公學, 血脈相連, 今年兩校同時迎來80周年校慶。 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在內的其他兄弟院校為延安大學發展給予了極大幫助。

根據延安大學官網資訊, 2012年, 教育部決定增列中國人民大學對口支援延安大學。 此後, 該校與中國人民大學開展了密集的校際交流, 在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本科教學工程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對外合作交流和組織管理等方面都得到幫助。

“正是因為有著鮮明的紅色基因, 我們始終有著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獨特歷史優勢, 有著強烈的創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自信。 我們將以慶祝建校80周年為契機, 與各兄弟高校一起,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牢牢把握立德樹人中心任務,扎實推進‘雙一流’建設。”劉偉說。

辦好高等教育“需要探索回答六個問題”

在陳寶生看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代表共產黨創辦新型高等教育歷史進程的中國人民大學此時舉辦校慶,“比以往每一次過生日都要重要”。他認為,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站在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交匯點上,認真研討我們黨創辦新型高等教育走過的路,對於推動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陳寶生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辦好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需要探索回答六個問題:一是回答好“舉什麼旗、走什麼路”。要緊緊結合我們党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始終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辦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

二是回答好“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正在走近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朝著高等教育強國目標邁進。

三是回答好“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要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是回答好“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朝著什麼方向前進”。要深刻把握中外教育發展歷史規律,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走適合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

五是回答好“搭什麼台、唱什麼戲、創什麼業”。要圍繞合理定位、辦出特色,加強從頂層設計到微觀操作的思考探索,切實增強核心競爭力,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

六是回答好“種什麼樹、成什麼林、結什麼果”。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營造良好政治和學術生態,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這些問題回答好了,才不負教育人這一關榮稱號。”陳寶生說。

在論壇上提及近日教育界普遍關注的“雙一流”時,陳寶生稱,“雙一流”建設搭建的不是擂臺,而是戲臺,各高校要一起表演,拿出自己的業績,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我國在校生規模居世界第一,高校擁有數世界第二,高校毛入學率已邁入中高收入國家水準,這些都意味著中國的高等教育正在走近世界高等教育中心。”陳寶生表示,“在這一形勢下,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更加需要全體教育人認真思考。”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牢牢把握立德樹人中心任務,扎實推進‘雙一流’建設。”劉偉說。

辦好高等教育“需要探索回答六個問題”

在陳寶生看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代表共產黨創辦新型高等教育歷史進程的中國人民大學此時舉辦校慶,“比以往每一次過生日都要重要”。他認為,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站在兩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交匯點上,認真研討我們黨創辦新型高等教育走過的路,對於推動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陳寶生強調,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辦好中國特色高等教育,需要探索回答六個問題:一是回答好“舉什麼旗、走什麼路”。要緊緊結合我們党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始終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辦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學。

二是回答好“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正在走近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朝著高等教育強國目標邁進。

三是回答好“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要堅持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是回答好“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朝著什麼方向前進”。要深刻把握中外教育發展歷史規律,紮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走適合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

五是回答好“搭什麼台、唱什麼戲、創什麼業”。要圍繞合理定位、辦出特色,加強從頂層設計到微觀操作的思考探索,切實增強核心競爭力,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

六是回答好“種什麼樹、成什麼林、結什麼果”。要堅持不懈培育優良校風和學風,營造良好政治和學術生態,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這些問題回答好了,才不負教育人這一關榮稱號。”陳寶生說。

在論壇上提及近日教育界普遍關注的“雙一流”時,陳寶生稱,“雙一流”建設搭建的不是擂臺,而是戲臺,各高校要一起表演,拿出自己的業績,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我國在校生規模居世界第一,高校擁有數世界第二,高校毛入學率已邁入中高收入國家水準,這些都意味著中國的高等教育正在走近世界高等教育中心。”陳寶生表示,“在這一形勢下,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實現什麼樣的奮鬥目標更加需要全體教育人認真思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