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北大學商學院副院長來華與媒體探討EMBA教育

3月21日下午, 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副院長Greg Hanifee來到光華管理學院與媒體關於EMBA教育問題進行了交流, 活動素材附下:

1.這個專案僅僅只是跟北大合作嗎?有沒有跟別的中國的商學院有過合作嗎?

在中國大陸境內只有北京大學一所學校, 除了北大以外K學院的合作夥伴有四所學校。 比如說香港的香港科技大學、特拉維夫大學、加拿大約克大學。

2.在五年以內, K學院有沒有想要再進軍中國其他商學院的打算, 跟中國的商學院合作的話, 有沒有硬性的標準呢?

在未來的5-10年以內, K學院並沒有計畫與北京大學以外的學校建立以EMBA為基礎的合作形式。 也就是說中國境內在10年之內是不會有其他院校會有EMBA課程。 但是不排除K

學院會以其他的形式與中國境內其他的學校進行合作。 但EMBA的課程只在北大提供。 在硬性條件方面, K學院在選擇合作夥伴時, 最看中的是教授的科研成果與教學品質。

3. 2014年開始, 在中國對於EMBA的項目有了一個禁讀令。 2016年的時候, EMBA課程納入了全國統考。 對此GREG有什麼看法呢?

Greg看來這是一個正面的變化, 尤其對於光華與K學院來說, 會帶來很多正面積極的影響。 因為光華一直以來是非常注重EMBA學員的品質的, 對於EMBA的招生是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的。 但是目前EMBA的市場並沒有一個相同高度的標準, 因此政府出臺一個這樣的政策, 是有利於市場走向更加規範的趨勢的。 Greg個人希望在將來關於中國的這個限制公務員參加EMBA課程的禁令能夠取消。 因為比如在中國銀行與中國發展銀行的高層們, 如果能夠學習一個EMBA的課程的話, 對於他們的管理來說, 是非常有幫助的。 如果將來是慢慢開放的政策的話,

會是更加好的。

4.關於中國國籍的學生與美國國籍的學生的畢業後薪資漲幅的不同與對於課程的滿意度的方面, 是否有對2014年9月正式招收2017年7月畢業的第一批學生做過一個統計?

暫時學院還沒有做這樣的一個統計。 因為根據商學院的一個慣例, 一般是會等學員畢業後三年再做這樣的一個調查。 對於整個項目的滿意度與薪資的漲幅。 但是我們對於學員在課程進行的階段是一直有進行跟蹤調查, 關於對每一門課程的滿意度以及對每一位老師的滿意度。 我們一直把GK第一期的學員看作是先行者, 我們是非常看重他們對課程的評價, 他們的評價是我們接下來EMBA課程發展完善提升的一個很好的契機。

5.從2014年課程開設至今, 課程是否有加入實踐的專案, 與不同國籍的人合作對經濟、投資專案進行貿易發展與往來, 有過成功的案例項目嗎?以及, 未來這種專案的發展與創新?

因為我們的課程每一個模組裡面都有企業參訪這一環節。 光華的校園分佈在北京、西安、上海、成都以及深圳。 關於企業參訪我們有兩個例子:之前有一位學員是美國卡特彼勒公司的, 那是一家重工業製造的公司。 當時在上海上課的時候, 就有組織學員們到美國卡特彼勒公司的蘇州分公司去參觀以及瞭解他們的企業文化;前段時間, Greg參加到特拉維夫大學的選修課程, 在投資類的課程中學員們就會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新興企業以及一些小型初創企業。

關於創新, 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課程的創新。 比如說現在非常熱門的大資料。 但是如何利用好這些資料呢?我們就有推出一種課程, 如何能夠在應用上把資料轉換成圖像, 這樣的一種創新的課程。 同時, 關於機器, 機器與人之間是如何溝通與更好的交流的, 像這一類比較緊跟潮流的課程。 另一方面, 從創新的角度來講, 就是新興科技的運用。 在課程中, K學院會把老師的課堂材料提前的錄下來, 以便學員們在課前預習, 方便學員更加瞭解課程。 從科技來講, 就是如何讓科技能夠更好的為學員服務。 創造一個網上課堂, 如何把科技應用到教學過程中。

6.如今國內有許多EMBA的專案, 那麼光華與K學院合作的EMBA項目與其他國內商學院的EMBA項目相比, 有什麼不同的特點呢?

首先是我們課程的師資,一半是光華的老師另一半是K學院的老師來授課的。學員們不需要離開國內,就有機會體驗到兩個學院最強的師資,K學院的老師會到北京來給學員們授課。其次是我們非常看重團隊協作,以及團隊中大家領導與執行力的形式,所以在課程中我們運用到的形式就是把學員們分組,讓學員們能在小組裡進行充分討論。我們認為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有許多問題也變得越來越複雜,所以很多時候,是要依靠同學們以一個團隊而不單單是個人來解決問題,而這樣子的形式,並非每一個EMBA的課程都能夠擁有。再次關於全球的校友網路,這是K學院的一個優勢,與K學院有合作專案的院校有五所,分佈在全世界各地,各大洲。所以學員們是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學校的在K學院網路裡面求學的EMBA學生。每一年都有機會讓這些院校的學員聚在一起上課,所以這是一個完整的全球校友網路。當企業需要開拓另一個市場,比如說要打開歐洲市場,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歐洲的校友網路,這也是我們EMBA課程的非常大的一個亮點。而我們的這個GK EMBA項目的學員是有兩個校友網路的,一邊是擁有龐大校友體系的北大,另一邊是K學院的全世界校友網路,這將是我們非常大的一個優勢。

7.在競爭激烈的如今,GK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呢?

關於市場定位,我們的項目是連接了中國和美國,所以等於提供給了學員們一個全球課堂的體驗。鑒於北大自身的影響力,以及光華作為全國第一的商學院,而K學院也是全美國排名前五的商學院,所以我們提供的是一個最優質的EMBA課程。

8.在招生面試過程中的核心是什麼?以及畢業考核的側重點?

關於面試主要有三點。第一點是對於個人的認知,他對自己有沒有一個全面的瞭解,是否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我們希望申請人能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第二點是個人的工作經驗。在工作歷程中,我們並不需要申請人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他可以換一家公司又或者是創業。他在商場經歷中是否一直在成長,是我們非常看重的。第三點就是個人對於知識的渴求。許多人讀EMBA只是想拿一個證書,而我們希望來讀書的人是真的有一種求知欲,所以對知識的渴望也是我們非常看重的一個品質。

關於畢業考核。在畢業要求從學術上我們是有一個非常嚴格的考核的。從課程上,學員們需要完成一個最低限度的課程,同時成績也需要達到北大光華以及K學院的標準。這個標準相對來講是比較嚴格的,如果學員沒有達到這個標準,那麼他有可能需要重新再修這個課程。另外關於畢業論文的答辯,這與其他的學位項目都是相同的,學員需要選擇一位元合適的導師,然後完成他的畢業論文,參與答辯,最後順利拿到畢業證。

9.這專案已經運營了4年,關於學生的培養方式在未來是否會有調整與創新呢?

根據學員與教授的回饋,我們一直都有做一些變化與調整,讓專案更好的發展。

比如說,我們現在會更加好的安排每一位元老師在不同模組的授課時間。5-6天的課程,一般每一門課的老師會集中在1.5天。在第一年的時候,專案的授課地點並沒有運用到中國所有的校園的。但後期,我們在過程中慢慢調整,所以現在的模組已經是調整為除了北京的校園以外,還包括上海、深圳、西安這些校區,這些校區都已經被我們安排在每個模組中。所以這個變化,不管對於外國學員而言還是中國學員,這都打開了他們的一個視野,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企業,以及瞭解到中國不同城市的發展。第三點是關於我們全球選修課程的調整。在每年的5月份,會組織讓K學院的合作夥伴聚集到一起上課。未來,也會根據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選擇一個更合適的時間,所以在項目的運營中,隨著大家的回饋,根據團隊們給出的不同意見,專案運營方面一直都在做更優化的調整。

關於採訪嘉賓

Greg Hanifee,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副院長,分管凱洛格埃文斯頓和邁阿密的EMBA專案,以及凱洛格全球EMBA網路合作夥伴。擁有超過25年的國際管理經驗,電信,諮詢以及高等教育相關領域工作經驗。近期被任命為美國馬里蘭大學羅伯特H史密斯商學院執行專案的助理院長。

教育背景

1986年,馬里蘭大學羅伯特史密斯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

1984,德拉瓦大學,化學學士

學術地位

2013年至今,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學院副院長,分管凱洛格埃文斯頓和邁阿密的EMBA專案,以及凱洛格全球EMBA網路合作夥伴

關於Guanghua-Kellogg EMBA

北大光華-Kellogg國際EMBA是中國大陸地區首個中美合作高端聯合EMBA學位項目。

項目彙聚了中美兩所頂尖商學院的一流師資,致力於構建嚴謹、系統、前沿、優質的經濟、管理課程體系,為學院提供一個“更中國、更世界”的學習體驗。專案將為在國際化進程中探索的中國企業和發掘中國機遇的跨國企業,透析國際市場與國際化經營之道,培養具有全球視野、掌握中美及世界經濟運行規律和商業實踐的高端管理人才。

有什麼不同的特點呢?

首先是我們課程的師資,一半是光華的老師另一半是K學院的老師來授課的。學員們不需要離開國內,就有機會體驗到兩個學院最強的師資,K學院的老師會到北京來給學員們授課。其次是我們非常看重團隊協作,以及團隊中大家領導與執行力的形式,所以在課程中我們運用到的形式就是把學員們分組,讓學員們能在小組裡進行充分討論。我們認為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有許多問題也變得越來越複雜,所以很多時候,是要依靠同學們以一個團隊而不單單是個人來解決問題,而這樣子的形式,並非每一個EMBA的課程都能夠擁有。再次關於全球的校友網路,這是K學院的一個優勢,與K學院有合作專案的院校有五所,分佈在全世界各地,各大洲。所以學員們是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學校的在K學院網路裡面求學的EMBA學生。每一年都有機會讓這些院校的學員聚在一起上課,所以這是一個完整的全球校友網路。當企業需要開拓另一個市場,比如說要打開歐洲市場,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歐洲的校友網路,這也是我們EMBA課程的非常大的一個亮點。而我們的這個GK EMBA項目的學員是有兩個校友網路的,一邊是擁有龐大校友體系的北大,另一邊是K學院的全世界校友網路,這將是我們非常大的一個優勢。

7.在競爭激烈的如今,GK是如何定位自己的呢?

關於市場定位,我們的項目是連接了中國和美國,所以等於提供給了學員們一個全球課堂的體驗。鑒於北大自身的影響力,以及光華作為全國第一的商學院,而K學院也是全美國排名前五的商學院,所以我們提供的是一個最優質的EMBA課程。

8.在招生面試過程中的核心是什麼?以及畢業考核的側重點?

關於面試主要有三點。第一點是對於個人的認知,他對自己有沒有一個全面的瞭解,是否知道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我們希望申請人能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意識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第二點是個人的工作經驗。在工作歷程中,我們並不需要申請人一直待在同一家公司,他可以換一家公司又或者是創業。他在商場經歷中是否一直在成長,是我們非常看重的。第三點就是個人對於知識的渴求。許多人讀EMBA只是想拿一個證書,而我們希望來讀書的人是真的有一種求知欲,所以對知識的渴望也是我們非常看重的一個品質。

關於畢業考核。在畢業要求從學術上我們是有一個非常嚴格的考核的。從課程上,學員們需要完成一個最低限度的課程,同時成績也需要達到北大光華以及K學院的標準。這個標準相對來講是比較嚴格的,如果學員沒有達到這個標準,那麼他有可能需要重新再修這個課程。另外關於畢業論文的答辯,這與其他的學位項目都是相同的,學員需要選擇一位元合適的導師,然後完成他的畢業論文,參與答辯,最後順利拿到畢業證。

9.這專案已經運營了4年,關於學生的培養方式在未來是否會有調整與創新呢?

根據學員與教授的回饋,我們一直都有做一些變化與調整,讓專案更好的發展。

比如說,我們現在會更加好的安排每一位元老師在不同模組的授課時間。5-6天的課程,一般每一門課的老師會集中在1.5天。在第一年的時候,專案的授課地點並沒有運用到中國所有的校園的。但後期,我們在過程中慢慢調整,所以現在的模組已經是調整為除了北京的校園以外,還包括上海、深圳、西安這些校區,這些校區都已經被我們安排在每個模組中。所以這個變化,不管對於外國學員而言還是中國學員,這都打開了他們的一個視野,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企業,以及瞭解到中國不同城市的發展。第三點是關於我們全球選修課程的調整。在每年的5月份,會組織讓K學院的合作夥伴聚集到一起上課。未來,也會根據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選擇一個更合適的時間,所以在項目的運營中,隨著大家的回饋,根據團隊們給出的不同意見,專案運營方面一直都在做更優化的調整。

關於採訪嘉賓

Greg Hanifee,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副院長,分管凱洛格埃文斯頓和邁阿密的EMBA專案,以及凱洛格全球EMBA網路合作夥伴。擁有超過25年的國際管理經驗,電信,諮詢以及高等教育相關領域工作經驗。近期被任命為美國馬里蘭大學羅伯特H史密斯商學院執行專案的助理院長。

教育背景

1986年,馬里蘭大學羅伯特史密斯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

1984,德拉瓦大學,化學學士

學術地位

2013年至今,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學院副院長,分管凱洛格埃文斯頓和邁阿密的EMBA專案,以及凱洛格全球EMBA網路合作夥伴

關於Guanghua-Kellogg EMBA

北大光華-Kellogg國際EMBA是中國大陸地區首個中美合作高端聯合EMBA學位項目。

項目彙聚了中美兩所頂尖商學院的一流師資,致力於構建嚴謹、系統、前沿、優質的經濟、管理課程體系,為學院提供一個“更中國、更世界”的學習體驗。專案將為在國際化進程中探索的中國企業和發掘中國機遇的跨國企業,透析國際市場與國際化經營之道,培養具有全球視野、掌握中美及世界經濟運行規律和商業實踐的高端管理人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