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博羅4個村入選全國首批綠色村莊,瞪大眼睛看看有沒有你家鄉?

故人具雞黍, 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 青山郭外斜。 在城市化、工業化加快推進的今天, 古人詩中所描繪的鄉村美景正在被重新打量和打造。

惠州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 如今, 從生態城市到田園鄉野, “綠色因數”已在惠州城鄉蔓延開來。 前不久, 住建部發佈全國14個省區第一批綠色村莊名單, 其中博羅縣長寧鎮松樹崗村、羅村和橫河鎮西群村、郭前村4個村莊成功入選, 被認定為首批次綠色村莊。

記者近日走訪發現, 在綠色化理念的引領下, 博羅縣入選的首批綠色村莊結合美麗鄉村和新農村示範片的建設,

擺脫了不少村莊面臨“空心村”“破敗村”的命運, 紛紛換上了新裝、強起了筋骨, 走出了一條村美、樹綠、水清、民富的農村綠色化道路。

人們開始感歎, “綠色化”讓農村經濟“活了”!

換新顏

“綠色村莊”綠化率超過45%

上周的一個下午,

博羅縣橫河鎮西群村學龍村民小組村民黃旭民正拿著水管, 噴淋新樓門前綠油油的草地, 一臉愜意。 眼前, 潔淨的水泥路兩旁, 粉紅鮮豔的紫荊花掛滿枝頭, 不遠處便是大片的竹林, 風一吹, 清脆的響聲迎風入耳。

“看看這些花草樹木, 絕不遜色於你們城市裡的高檔花園社區吧!”看見記者迎面來訪, 黃旭民自豪地說道。

西群村

外人的確不會想到, 幾年前, 這裡還是被村民嫌棄的“爛泥路”, 如今, 村裡竟成了熱門旅遊景點。 “每到週末都會有大批的遊客, 沿村道攝影, 再往上走, 還有竹林、瀑布。 ”

西群村村委會主任張運貴介紹,

西群村是以山地居多, 又是工業發展限制區, 以前不知如何發展, 自從被納入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後, 思路一下子打開了。 “結合美麗鄉村‘三大行動’, 我們改造了上萬畝桉樹, 種上了竹林、油茶樹以及花卉, 村裡一下子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竹林幽海’和‘森林村莊’, 綠化覆蓋率已超過45%, 村子美了, 人氣就旺了!”

不僅是西群村, 在長寧鎮松樹崗村, 紅花綠樹也成了這裡的最美風景線。 村民游偉雄指著眼前的一塊地說, 如果是七八月份來, 就能看到一大片格桑花海, 非常美麗。 現在, 村道兩旁綠化實現了全覆蓋, 安裝了路燈, 推廣了雨汙分流工程, 全村道路硬底化覆蓋率已經達到95%。

博羅縣農林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農村建設首先必須是綠色村莊,要從改裝換顏開始,“以往,城市化的推進讓不少村莊荒廢了,而一個環境髒亂的村莊就不可能談發展,現在要回過頭來發現鄉村的價值。”

據介紹,2012年以來,博羅縣累計投入約17億元,以開展“清潔先行、清水治汙、綠滿家園”的美麗鄉村“三大行動”為重點,對農村環境進行全面綜合整治,實現農村面貌的全面“升級”。

記者梳理發現,博羅縣4個入選的“綠色村莊”綠化覆蓋率均超過了45%,有的被評為生態示範村,有的被評為森林村莊,綠色如今成為這些村莊的特色品牌,這些村也成為鄉村旅遊熱門景點。

強筋骨

“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村子綠了,帶來的不僅是環境的改善,更拉動了鄉村經濟發展,讓村民鼓了腰包。記者走訪發現,與不少單一開展環境整治的村莊所不同的是,博羅入選的4個“綠色村莊”在開展美麗鄉村“三大行動”的同時,還與鄉村旅遊業發展緊密結合,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在郭前村上良村小組,整治後的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裡修好了村道,種上了樹木花卉,建起了公園,村前的水庫、池塘經過除汙淨化,魚蝦也多了起來,每到週末,不少外地遊客便跑過來繪畫寫生。

上良村

起初,村裡雖然因村變美了而開心,但隨著遊客越來越多,村民開始發現,美麗鄉村裡還蘊藏著美麗經濟,這一想法直接催生了村民民宿經濟的崛起。這兩年,村裡引進了民宿項目,將28棟新居租給公司發展民宿,每戶村民每年僅租金就可以收入3萬元。

今年春節,上良村小組的客房天天爆滿,出現“一房難求”的現狀。得知家鄉發生巨大變化的賴石榮反復衡量,毅然辭掉了惠州的工作,帶著家人回到村裡,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

上良村民宿

松樹崗村也在植樹綠化的過程打起了“綠色經濟”的主意。村裡與3家企業合作共建了客家佬豆腐花廠、廣東省空中田園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火龍果種植基地,同時還投入15萬元打造了50多畝格桑花觀賞基地,吸引大量遊客,有力帶動當地農產品暢銷。尤其是村企聯手打造的“空中田園”,綠植、蔬菜、草莓等應有盡有,不僅讓村子變美了、變綠了,還成了熱門景點。

松樹崗村

而長寧鎮羅村村也通過引進綠色農業,不僅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還通過整合土地資源,發展花卉、苗圃、果園、辦公室盆栽等綠色農業產業,極大促進了村民增收。

“因綠而美,因綠而富,綠色村莊的建設正在成為農村發展的綠鑰匙、金鑰匙。”博羅縣有關負責人表示,綠色村莊不僅要綠化環境,也要進一步發掘農村的綠色資源、綠色產業,構建起以“綠”為核心資源的綠色化現代農村發展模式。

連結

“綠色村莊”如何走綠色化道路?

松樹崗村

利用被定為省級新農村示範村的契機,發展以花卉種植和水果種植為主的休閒農業旅遊專案,打造羅浮山前休閒農業觀光區。目前村裡已整合近100畝地,種植了多種優質應節花卉和瓜果,發展花海觀光、水果採摘、農事體驗等農業旅遊項目,達到以“遊”促“農”的發展目的。

西群村

自2011年名鎮名村創建工作以來,橫河鎮西群村著力優化人居環境,依託生態優勢資源,針對市場需求,種植柑橘、葡萄、蔬菜等特色農產品,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和鄉村休閒旅遊。

郭前村

被納入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後,村道、綠化、路燈、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發生大變樣,而且還發展起以“水產觀光園”、民宿項目為主打的鄉村旅遊業。這裡有著整齊排列的房屋,有乾淨寬大的文化廣場,有花開燦爛的荷塘,村邊就是顯崗水庫,鷺鳥在水面覓食……

羅村村

村委會引導村民種植蘭花、百合花等高經濟價值的花卉700多畝,成為村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農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羅村村還保存有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如“榜眼府”,古樹等也得到了保護。

博羅縣農林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農村建設首先必須是綠色村莊,要從改裝換顏開始,“以往,城市化的推進讓不少村莊荒廢了,而一個環境髒亂的村莊就不可能談發展,現在要回過頭來發現鄉村的價值。”

據介紹,2012年以來,博羅縣累計投入約17億元,以開展“清潔先行、清水治汙、綠滿家園”的美麗鄉村“三大行動”為重點,對農村環境進行全面綜合整治,實現農村面貌的全面“升級”。

記者梳理發現,博羅縣4個入選的“綠色村莊”綠化覆蓋率均超過了45%,有的被評為生態示範村,有的被評為森林村莊,綠色如今成為這些村莊的特色品牌,這些村也成為鄉村旅遊熱門景點。

強筋骨

“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村子綠了,帶來的不僅是環境的改善,更拉動了鄉村經濟發展,讓村民鼓了腰包。記者走訪發現,與不少單一開展環境整治的村莊所不同的是,博羅入選的4個“綠色村莊”在開展美麗鄉村“三大行動”的同時,還與鄉村旅遊業發展緊密結合,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在郭前村上良村小組,整治後的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裡修好了村道,種上了樹木花卉,建起了公園,村前的水庫、池塘經過除汙淨化,魚蝦也多了起來,每到週末,不少外地遊客便跑過來繪畫寫生。

上良村

起初,村裡雖然因村變美了而開心,但隨著遊客越來越多,村民開始發現,美麗鄉村裡還蘊藏著美麗經濟,這一想法直接催生了村民民宿經濟的崛起。這兩年,村裡引進了民宿項目,將28棟新居租給公司發展民宿,每戶村民每年僅租金就可以收入3萬元。

今年春節,上良村小組的客房天天爆滿,出現“一房難求”的現狀。得知家鄉發生巨大變化的賴石榮反復衡量,毅然辭掉了惠州的工作,帶著家人回到村裡,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來。

上良村民宿

松樹崗村也在植樹綠化的過程打起了“綠色經濟”的主意。村裡與3家企業合作共建了客家佬豆腐花廠、廣東省空中田園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火龍果種植基地,同時還投入15萬元打造了50多畝格桑花觀賞基地,吸引大量遊客,有力帶動當地農產品暢銷。尤其是村企聯手打造的“空中田園”,綠植、蔬菜、草莓等應有盡有,不僅讓村子變美了、變綠了,還成了熱門景點。

松樹崗村

而長寧鎮羅村村也通過引進綠色農業,不僅有效保護了生態環境,還通過整合土地資源,發展花卉、苗圃、果園、辦公室盆栽等綠色農業產業,極大促進了村民增收。

“因綠而美,因綠而富,綠色村莊的建設正在成為農村發展的綠鑰匙、金鑰匙。”博羅縣有關負責人表示,綠色村莊不僅要綠化環境,也要進一步發掘農村的綠色資源、綠色產業,構建起以“綠”為核心資源的綠色化現代農村發展模式。

連結

“綠色村莊”如何走綠色化道路?

松樹崗村

利用被定為省級新農村示範村的契機,發展以花卉種植和水果種植為主的休閒農業旅遊專案,打造羅浮山前休閒農業觀光區。目前村裡已整合近100畝地,種植了多種優質應節花卉和瓜果,發展花海觀光、水果採摘、農事體驗等農業旅遊項目,達到以“遊”促“農”的發展目的。

西群村

自2011年名鎮名村創建工作以來,橫河鎮西群村著力優化人居環境,依託生態優勢資源,針對市場需求,種植柑橘、葡萄、蔬菜等特色農產品,大力發展生態產業和鄉村休閒旅遊。

郭前村

被納入省級新農村示範片後,村道、綠化、路燈、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發生大變樣,而且還發展起以“水產觀光園”、民宿項目為主打的鄉村旅遊業。這裡有著整齊排列的房屋,有乾淨寬大的文化廣場,有花開燦爛的荷塘,村邊就是顯崗水庫,鷺鳥在水面覓食……

羅村村

村委會引導村民種植蘭花、百合花等高經濟價值的花卉700多畝,成為村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農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羅村村還保存有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如“榜眼府”,古樹等也得到了保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