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常州99歲小學退休老師畢生積蓄30萬捐助希望工程

中國江蘇網9月24日訊 昨天, 希望工程圓夢行動一場特殊的助學金捐贈儀式在常州星明醫院舉行。

捐贈人周映芳今年99歲, 是局前街小學退休的老教師。 她從8月26日的《常州晚報》上獲悉, 2017常州市希望工程圓夢行動首批助學金已發放到即將入學的大一新生手中, 便委託所在的療養院與團市委聯繫, 決定捐出自己畢生的積蓄30萬元, 希望能幫助貧困大學生及其他優秀的寒門學子, 以實現自己多年來的心願。

A、看到希望工程的消息後, 她就有了捐出畢生積蓄的打算

周映芳老師1961年7月~1970年7月任局小幼稚園主任, 後下放到高淳縣青山茶坊, 1976年至1982年回局小工作至退休。 局前街小學工會主席王奕告訴記者, 周映芳老師是局小目前年紀最大的退休老教師。 6年前, 她的老伴去世, 在學校慰問老人時, 她經常會提起, 自己一生無兒無女, 希望能把畢生積蓄留給愛學習的貧困孩子們,

幫他們一把, 讓他們用知識改變命運。

在周映芳居住的常州星明醫院的老年病房內, 床頭案邊都擺放著報紙, 尤其是《常州晚報》已摞了一大疊。 周映芳告訴記者, 自己雖然年歲大了, 耳朵有些不好使, 但精神還是很好。 她已經連續10多年自費訂閱《常州晚報》, 最喜歡的就是每天用放大鏡, 逐字逐句地看《常州晚報》。

“我今年99歲, 生活能自理, 頭腦清楚, 每天只吃一粒降壓片, 無其他疾病。 ”周映芳說, 為了看報紙, 自己有時是趴在桌子上, 有時是把報紙夾在拐杖上, 有時躺在床上。 通過《常州晚報》, 她瞭解了本地的各種消息。 今年暑假最讓周映芳關注的, 就是團市委和常州日報社聯合開展的“週末關愛”希望工程特別行動。

《週末關愛》欄目走進全市5個鄉鎮街道, 報導了一個個優秀的寒門學子的故事, 這讓周映芳老人深受感動。 她主動給團市委寫信表示:“我也想參加幫助家境貧困的優秀學生。 ”

B、她也曾經因貧窮而無法繼續念書, 但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我有兩個弟弟, 因為家裡窮,

沒錢念書的經歷我是深有體會。 ”周映芳在捐贈儀式上回憶了她與弟弟們的讀書經歷。 17歲時, 周映芳初中畢業, 成績優秀的她卻因為家裡太窮了, 還有兩個弟弟要念書, 只能放棄繼續讀書, 成為一名幼兒教師, 並用收入供兩個弟弟念書。

兩個弟弟的成績都很好, 但僅靠她一個人的工資無法幫助弟弟們完成學業。 其中有一個弟弟, 由於缺了一斗米的學費, 沒有拿到初中畢業證書, 後來只能先回鄉下織布。 新中國成立後, 周映芳說自己的收入有所提高, 便問弟弟是否願意繼續念書, 弟弟說自己一直想要念, 於是她又繼續支持弟弟讀書。 結果, 這個弟弟後來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 當時在蘇州考試, 常州有24個人參加,

最終只錄取了她弟弟一個。 如今, 這位弟弟已經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博導。 另外一個弟弟, 是水利工程師。

“我兩個弟弟都是靠讀書, 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周映芳老人激動地說, “一個人不怕窮, 但要有志氣, 很多寒門學子都很有志氣的, 尤其是在念書時會更勤奮。 ”

C、年輕老師、學生都被她感動, 要將愛的力量傳遞

“我們局小的年輕教師得知這件事後都很感動。 雖然他們對周映芳老師並不熟悉, 但這件事還是在老師們中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局前街小學副校長許嫣娜參加了捐贈儀式。 她說, 常聽其他老教師提起, 周映芳老師經常幫助家境困難的孩子讀書, “周映芳老師的這種精神, 將在年輕一代的老師身上傳承, 讓這種愛的力量在局小得到守護。 ”

常州花園中學博美志願服務隊獲悉此事後,與星明醫院簽訂了志願服務協議書,將長期為周映芳老師以及醫院其他老人提供陪伴、聯歡等志願服務。

當天,在常州市公證處工作人員公證下,周映芳老師將畢生積蓄30萬元捐贈給了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據瞭解,這筆錢將按照每人5000元的標準,分批幫助家庭貧困的大一新生。(龔青軒 王淑君 文攝)

常州花園中學博美志願服務隊獲悉此事後,與星明醫院簽訂了志願服務協議書,將長期為周映芳老師以及醫院其他老人提供陪伴、聯歡等志願服務。

當天,在常州市公證處工作人員公證下,周映芳老師將畢生積蓄30萬元捐贈給了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據瞭解,這筆錢將按照每人5000元的標準,分批幫助家庭貧困的大一新生。(龔青軒 王淑君 文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