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歐洲最後的土著人,曾被強烈核輻射,北極圈裡的馴鹿人已上萬年

薩米族民族 ( 薩米人 Sami,Samit或Samek)

薩米族民族, 地處北極圈內的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納, 已生存了上萬年, 被稱為歐洲“最後的土著”, 北極圈裡的馴鹿人,

聖誕老人的原型,

它有著自己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 千百年來, 他們一直生活在山地、雨林、沙漠、極地等偏遠地區, 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相得益彰。

薩米族總人口不到7萬, 是世界上人數最少的土著民族之一, 其中約4萬人是挪威公民, 1.7萬人住在瑞典, 5000人住在芬蘭, 還有2000人住在俄羅斯。

他們居住分散, 活動和生存範圍跨越4國的大片邊境地區, 雖然人口較少, 但有自己的語言、民族服裝、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 也有本民族特殊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背景

薩米族仍約有百分之八的人以養殖馴鹿維生, 但這種生活方式威脅到土地持有人相衝突, 土地擁有人拒絕了傳統冬季牧場的開放

薩米族人在生活方式改變的同時,

薩米文化也逐漸消失。 如今, 不要說薩米族的年輕一代, 就連上了年紀的老人也沒有幾個能懂本民族語言

自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在斯堪地納維亞半島的大部分地區, 並以打獵、採集及捕魚為生; 有距今一萬年前的挖掘出土物為證, 如: 被火燃燒過的區塊或箭矢尖端, 已有人在北挪威地區, 找到距今約有六千年的古老的山崖壁畫, 這文化的墾荒區域由北延伸至南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並到達蘇俄的白海。

考古學者找到約西元前一千五百年至西元後三百年的石棉陶器, 這足以解釋薩米文化的特徵, 也發現捕獸陷阱, 並以這完整的捕獸陷阱系統捕獲馴鹿和駝鹿。

西元前555年,古希臘歷史學家Prokopios提到一個名為Skrithfinoi的民族, 應為薩米人。

中世紀開始了維京人的時代, 他們對薩米人產生重要的影響, 此時的有三分之二的薩米人居住在斯堪地納維亞平原地區, 在他們的小說中看見: 兩民族間不斷有著衝突。

之後, 薩米人與維京人進行交易, 以動物毛皮、獸皮換取鹽, 以貴金屬換得飾品製造及金屬刀片; 同時開始與歐陸北部的旅人進行貿易, 這樣的關係在薩米人的社會裡, 產生了文化衝擊

1986年發生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 有73,000只馴鹿於瑞典受到放射線傷害, 薩米人因此失去了重要的營養來源, 縱使政府承諾答應補償, 但他們所得的遠不及需要的

每年冬天,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薩米部族都會驅趕數千頭馴鹿進行集體遷徙,從挪威進入芬蘭,耗時長達兩個月。薩米人都會驅趕大群馴鹿穿過雪原,完成一年一度的遷徙

考古學者找到約西元前一千五百年至西元後三百年的石棉陶器, 這足以解釋薩米文化的特徵, 也發現捕獸陷阱, 並以這完整的捕獸陷阱系統捕獲馴鹿和駝鹿。

西元前555年,古希臘歷史學家Prokopios提到一個名為Skrithfinoi的民族, 應為薩米人。

中世紀開始了維京人的時代, 他們對薩米人產生重要的影響, 此時的有三分之二的薩米人居住在斯堪地納維亞平原地區, 在他們的小說中看見: 兩民族間不斷有著衝突。

之後, 薩米人與維京人進行交易, 以動物毛皮、獸皮換取鹽, 以貴金屬換得飾品製造及金屬刀片; 同時開始與歐陸北部的旅人進行貿易, 這樣的關係在薩米人的社會裡, 產生了文化衝擊

1986年發生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 有73,000只馴鹿於瑞典受到放射線傷害, 薩米人因此失去了重要的營養來源, 縱使政府承諾答應補償, 但他們所得的遠不及需要的

每年冬天,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薩米部族都會驅趕數千頭馴鹿進行集體遷徙,從挪威進入芬蘭,耗時長達兩個月。薩米人都會驅趕大群馴鹿穿過雪原,完成一年一度的遷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