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益思」超強颱風可能成家常便飯——“天鴿”“帕卡”“哈威”肆虐全球 誰是巨型颱風幕後推手

最近, 颱風在全球各處肆虐, 繼“天鴿”和“帕卡”連續重創我國南方地區後, 美國也被“哈威”折騰得苦不堪言。 然而,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 科學家們表示, 未來像這種威力巨大的颱風可能會是家常便飯。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溫度升高, 單位大氣內可以儲藏的水分量會增加, 所以, 即使預報的是同等級別颱風, 其醞釀降水的能力也會比以前暴漲, 引來洪水的幾率將大大增加。

現狀 颱風蓄水能力會更強大

“天鴿”登陸中國香港和澳門時, 兩地刮起幾十年難得一遇的“十號風球”, “哈威”則是被稱為56年來美國德州遭遇的最強風暴, 幾乎淹沒了德州南部大部分地區。 儘管很多研究者在“哈威”重創美國德州之後很快得出結論——氣候變化並不是背後唯一的推手。 但氣候條件變化意味著未來更劇烈的颱風會頻頻來襲, 這一點大家都不否認。

“這種極端颱風會越來越多,

而且狀況比預報的可能還要嚴重。 ”氣候學家邁克爾·奧本海默認為未來的狀況不容樂觀, “因為高溫會致使大氣中蓄積更多的水分, 所以, 即使預報的是同等級別的颱風, 其醞釀降水的能力只會越來越強大。 ”

同時, 麻省理工學院對“哈威”最新的研究資料顯示, 本次颶風的登陸地德州羅克波特市的降水量, 在過去可能1800年才能一遇, 而自從2010年氣候加速變暖以來, 這次的降水量大概相當於300年就會發生一次的概率事件。 “人們要做好心理準備, 像‘哈威’一樣伴隨強降雨強破壞力的颶風以後可能會成為稀鬆平常的事。 ”美國海洋保護組織“藍色前沿”CEO大衛·哈威瓦格表示, “事實是, 之前一萬年才能遇到2次的降雨, 現在2年就能一遇,

這種降雨規模大概就是以後要面臨的新常態了。 重點在於我們怎麼看待這件事的嚴重性, 採取怎樣的措施來應對。 ”

研究 氣溫升高雨量相應增加

按照科學家們的說法, 溫度每升高1攝氏度, 大氣中可蓄積並傾盆而下的雨水量要增加7%。

全球變暖意味著海洋溫度升高,

變熱的海水也變相給颱風加了把力。 資料顯示, 當“哈威”來勢洶洶地一頭紮向德州的時候, 墨西哥灣的海水溫度已經比正常溫度高出了1攝氏度。

一般颱風的助力至少需要26攝氏度的大氣溫度刺激作用, 而氣候變暖, 無疑給颱風的形成提供了溫床。 當然, 全球氣候變暖對“哈威”如此巨大的危害性起到多大助推作用, 不同的氣候學家所持的觀點也有所出入。

如果“哈威”能像其他颱風一樣來去匆匆, 不在德州停滯過長時間, 那樣降雨量也不會像現在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之所以“哈威”在此地徘徊不前, 是因為當時2股相對方向的高壓氣團在此處交匯, 旗鼓相當難分伯仲, 使德州成為戰場的“最中心”。

奧本海默認為,

北極圈冰川融化和氣候形態變化都會讓此次“哈威式”對流氣團相撞的現象更為頻發。 所以, 氣候變暖就間接成為了這次自然災害的“人為”助推因素。

預測 未來極端天數越來越多

不論是“天鴿”還是“哈威”, 這些都只是近年來全球遭遇極端氣候的縮影。 今年7月份全球再度創下百年來月度高溫紀錄, 印證了溫室效應惡化下極端天氣頻發的預判。 世界氣象組織、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資料顯示, 2017年北半球的熱浪來得比往年都早。 美國航空航天局最新監測的資料也表明, 今年7月份的全球平均溫度達到137年來同期的最高水準, 同時預測2017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年的概率達到7成。

伴隨創紀錄高溫而來的是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遭遇極端天氣, 頻繁的颱風洪水以及雪暴……全球各地突發的災情也反映了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影響。

南亞地區8月份飽受洪災侵襲,已有逾1000人因洪災喪生。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在其網站上表示,此次災情是4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除了哈威颶風、南亞洪災外,今年以來,其他地方也沒有好過到哪裡去——智利首都暴雪,美國亞利桑那州9人在山谷納涼時被山洪卷走溺亡,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小麥、橄欖因乾旱面臨慘澹收成……有一種觀點認為,不管“哈威”颶風還是南亞洪災等,氣候變化都在背後起著推波助瀾的加劇作用。

世界氣象組織對本世紀末地表氣溫變化的最新預測顯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保持高位,未來的熱浪只會越來越嚴重,極端高溫的天數也會越來越多,到本世紀末地球表面平均氣溫將持續升高,世界主要城市氣溫或將達到“令人震驚的水準”。

同時,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導致全球頻繁出現極端天氣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隨之而來的農業生產、貧困人口問題將更加凸顯。

面對颱風最好以不變應萬變

颱風來襲往往伴隨著巨大降雨,一路走一路淹。據統計,“哈威”給美國德州部分地區帶去了高達1400毫米的降水,多地被泡在水中,很多居民爬上屋頂,還有的躲到了臨時避難處。休士頓作為德州第一大城市,在如此巨大颱風降雨來襲之前卻一直保持緘默,隨著洪水退去,人們開始質疑政府為何沒有及時發佈疏散撤離通知,然而科學家稱,這種“不作為”可能恰恰是一種保護。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引用氣象研究專家邁克爾·洛瑞的話說,“在颱風來襲前的疏散沒有問題,但一旦預測到巨大降雨就應該慎重了,疏散會將所有人趕到可能積水的高速路上。”從很多報導也可以看出,在颱風洪水來襲時,很多傷亡事件是發生在機動車裡,人們往往在撤離或避難時會誤判路面的積水程度,那些看起來積水很淺的路段實際是最致命的。

2005年,颶風“麗塔”同樣肆虐德州,休士頓大撤離是美國當時最具轟動性的新聞,也是美國颶風撤離史上最大的行動,可以載入美國史冊。當時啟動了300萬人的撤離計畫,導致大批人在大範圍降雨來臨時被堵在高速路上,很多人的車子泡水拋錨,也有人的汽車被耗到油盡,造成最終有73人在撤離中死亡的悲劇。

頻繁的颱風洪水以及雪暴……全球各地突發的災情也反映了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影響。

南亞地區8月份飽受洪災侵襲,已有逾1000人因洪災喪生。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在其網站上表示,此次災情是4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除了哈威颶風、南亞洪災外,今年以來,其他地方也沒有好過到哪裡去——智利首都暴雪,美國亞利桑那州9人在山谷納涼時被山洪卷走溺亡,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小麥、橄欖因乾旱面臨慘澹收成……有一種觀點認為,不管“哈威”颶風還是南亞洪災等,氣候變化都在背後起著推波助瀾的加劇作用。

世界氣象組織對本世紀末地表氣溫變化的最新預測顯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繼續保持高位,未來的熱浪只會越來越嚴重,極端高溫的天數也會越來越多,到本世紀末地球表面平均氣溫將持續升高,世界主要城市氣溫或將達到“令人震驚的水準”。

同時,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導致全球頻繁出現極端天氣的主要原因是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全球氣候變暖,隨之而來的農業生產、貧困人口問題將更加凸顯。

面對颱風最好以不變應萬變

颱風來襲往往伴隨著巨大降雨,一路走一路淹。據統計,“哈威”給美國德州部分地區帶去了高達1400毫米的降水,多地被泡在水中,很多居民爬上屋頂,還有的躲到了臨時避難處。休士頓作為德州第一大城市,在如此巨大颱風降雨來襲之前卻一直保持緘默,隨著洪水退去,人們開始質疑政府為何沒有及時發佈疏散撤離通知,然而科學家稱,這種“不作為”可能恰恰是一種保護。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引用氣象研究專家邁克爾·洛瑞的話說,“在颱風來襲前的疏散沒有問題,但一旦預測到巨大降雨就應該慎重了,疏散會將所有人趕到可能積水的高速路上。”從很多報導也可以看出,在颱風洪水來襲時,很多傷亡事件是發生在機動車裡,人們往往在撤離或避難時會誤判路面的積水程度,那些看起來積水很淺的路段實際是最致命的。

2005年,颶風“麗塔”同樣肆虐德州,休士頓大撤離是美國當時最具轟動性的新聞,也是美國颶風撤離史上最大的行動,可以載入美國史冊。當時啟動了300萬人的撤離計畫,導致大批人在大範圍降雨來臨時被堵在高速路上,很多人的車子泡水拋錨,也有人的汽車被耗到油盡,造成最終有73人在撤離中死亡的悲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