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看崇禮如何搶抓重大機遇交出優異答卷

牢記囑託謀發展凝心聚力譜新篇-----看崇禮如何搶抓重大機遇交出優異答卷

崇禮作為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所在地, 為世界奉獻一屆什麼樣的冬奧會, 借助冬奧歷史機遇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崇禮, 倍受各方關注。 春節前夕, 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崇禮視察指導, 指明了方向。 落實好總書記的重要指示, 做好冬奧會籌辦工作, 加速本地發展, 是崇禮區必須答好的兩份政治試卷和歷史試卷。

未來五年, 將是崇禮發展的攻堅期, 為確保高品質完成好各項任務, 崇禮區堅持生態優先、國際標準、品牌引領、發展惠民“四大原則”,

舉全區之力集中推動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城鄉面貌、生態環境、市民素質、社會事業脫胎換骨, 大力實施以體育休閒產業為主導的“旅遊+”產業戰略, 努力把崇禮打造成為國際知名的冰雪運動和冰雪旅遊勝地。

發展畫卷正在繪就, 一座宜居宜業的生態新城正在走向世界舞臺。

【崇禮的使命】

答好“兩份試卷”, 崇禮必須有更大的理想和擔當, 必須立志承擔更大的歷史使命。 一是在實施國家體育戰略中承擔更大的歷史使命, 把崇禮打造成我國冰雪運動推廣普及中心。 二是在參與首都功能完善中承擔更大的歷史使命, 把崇禮打造成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綠色生態運動休閒勝地。 三是在促進轉型發展中承擔更大的歷史使命,

把崇禮打造成綠色發展示範區。 大力發展以冬季滑雪和夏季戶外為主導的體育休閒產業, 建設國家體育休閒示範區, 帶動全域旅遊和相關產業發展, 走出一條生態強區、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崇禮的謀劃】

在指導思想上, 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完成三大歷史任務、交好兩份優異答卷”的總體目標, 進行具體化, 並逐一落實;在工作理念上, 堅持把生態環境作為崇禮的生命線, 堅持打造“崇禮滑雪”品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堅持把惠及民生作為最高追求, 讓群眾過上幸福生活;在發展定位和產業選擇上, 借助冬奧機遇, 把崇禮打造成國際知名的冰雪運動和冰雪旅遊勝地, 大力發展以冬季滑雪和夏季戶外為主導的體育休閒產業,

建設國家體育休閒綜合示範區;在城鄉佈局和發展規模上, 確定了“一區、三組團、多節點”的城鄉空間佈局體系。 “一區”即“崇禮國家體育休閒綜合示範區”, “三組團”即太子城、西灣子、紅旗營三個功能互補的城市組團, 充分滿足了崇禮未來國際化、體育旅遊產業化和本地農民城鎮化不同層次的需求。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 王宸胤 通訊員 施佳生 攝影 張剛

基礎設施脫胎換骨

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冬奧會場館及相關基礎設施專案和區域內其他基礎設施專案兩部分, 這既是冬奧會籌辦的重點, 也是推動本地發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 崇禮區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交好“兩份答卷”的重中之重。 到2022年, 崇禮規劃實施5大類302項基礎設施項目,

總投資299.2億元, 其中列入奧運項目盤子的48項, 總投資166.6億元, 未列入奧運項目盤子的254項, 總投資132.6億元。

“從去年4月份開始, 我們利用一年多的時間, 採取‘總規劃顧問團隊+國內外頂級專業規劃機構’的方式, 對崇禮進行全域全面規劃, 高標準完成了冬奧會場館規劃、崇禮空間戰略及總體規劃、太子城國際冰雪小鎮控制性詳規等規劃。 還配合省市完成了奧運綜合交通和水電氣訊基礎設施規劃, 組織實施了內部交通組織規劃。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瞭解, 崇禮區堅持把保障奧運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特別是備受關注的古楊樹場館群和太子城冰雪小鎮的規劃, 崇禮面向國際公開招投標。

古楊樹場館群, 由區規劃局作為代業主, 遴選了5家國外頂級設計團隊進行國際方案徵集, 中方設計團隊進行方案整合, 於6月底完成初步成果、7月底賽道開工建設;太子城冰雪小鎮, 遴選了4家頂級規劃公司進行國際方案徵集, 於6月完成初步成果, 預計10月中旬完成最終規劃成果, 年底前面向全球進行帶規劃條件的招商, 確保明年如期開工。

按時間節點完成奧運核心區及所有涉奧基礎設施項目征地拆遷工作, 是專案按時開工至關重要的保障。 去年崇禮區用8個月時間完成了奧運核心區征地工作, 今年上半年又完成了萬龍至轉枝蓮道路、城區新建水廠、垃圾綜合處理廠等10個專案的征地工作, 並配合上級部門正在進行崇禮鐵路、延崇高速沿線征地工作, 為專案按時開工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保障;對涉奧工程全部成立工作專班,開展了前期工作,確保專案有序推進。

交通是辦奧最重要的保障,崇禮區全面啟動貫通域內域外的交通網絡建設,除列入奧運項目盤子的6條賽區連接線外,還規劃了總長357公里的週邊連接道路,未來將形成“四縱三橫一環”的區域交通網,實現雪場全部聯通,三組團、四條大溝全域貫通。為提升交通管理水準,崇禮區在崇禮南、崇禮北、太子城新建3大交通樞紐,全面建設P+R停車換乘系統,在崇禮南規劃建設城市航站樓,著力構建以電動公交、纜車為主的綠色公共交通體系,並預留軌道交通系統,實現高速、高鐵、航空與內部公交的無縫隙轉換。同時,把所有開發專案配建地下停車場作為規劃前置條件,徹底解決停車難問題。

除此之外,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崇禮啟動實施了81項非涉奧基礎設施項目,全方位提升垃圾處理、汙水處理、供電、通信、綠化、美化、亮化、無障礙設施等基礎設施水準。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產業是本地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用好冬奧機遇的重要體現。圍繞壯大體育休閒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崇禮區以建設國家體育休閒示範區為目標,大力發展以冬季滑雪和夏季戶外為主導的體育休閒產業,重點推進萬龍、雲頂等6大雪場提升工程和翠雲山雪場、萬科綜合開發等重大項目,啟動了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奧林匹克博物館、綜合體育公園、自行車專用道、越野賽道五大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新建200公里自行車專用道,73公里馬拉松賽道、327公里越野跑賽道,打造功能完備的體育產業基礎設施體系,全面提升冬季滑雪和夏季戶外運動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崇禮積極引進精品賽事,承辦雪上技巧世界盃、國際雪聯積分賽、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精品賽事,下一步,崇禮將一如既往積極承辦,努力形成“月月有精品賽事、周周有主題活動”的良好局面。

精准脫貧成效顯著

到2022年,崇禮作為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的重要視窗,推動城鄉面貌脫胎換骨無疑成為崇禮區當前最艱巨的任務。堅持美麗鄉村、脫貧攻堅、農村現代產業“三位一體”統籌推進是崇禮推動城鄉面貌脫胎換骨的重要思路。

圍繞美麗鄉村建設,針對不同區域,2017年,崇禮確定並實施了四種模式:一是對主城區周邊村直接併入主城區,按棚戶區改造;二是對景區周邊、公路沿線能夠立得住產業、聚得住人口的村,引進市場主體,全部進行整村新建;三是對於房屋品質較好、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村予以保留,按照高於省級美麗鄉村標準進行就地改造;四是對於空心村,分兩步實施,近期列入搬遷計畫的,實施整村搬遷全部併入周邊村;近期不具備搬遷條件的,按照宅基地和房屋有償退出辦法逐步消化,將破房子拆除進行環境整治,到2022年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

為破解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的資金、產業等難題,崇禮創新實施了“三大機制”:一是在投入機制上,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政策支持、合作共贏;二是在產業融合機制上,採取“優質資源+實體專案+美麗鄉村”的方式進行捆綁招商;三是在可持續發展機制上,探索“企業+農戶+集體”利益共用機制,農戶以宅基地和集體資源入股,將取暖費和物業費作為保底收益,確保不僅建得起、而且住得起。目前,已引進24家企業參與全區美麗鄉村建設,總投資約450億元;55個整村新建村可以撤並周邊64個村,有46個村落實了投資主體,18個已開工建設。

圍繞脫貧攻堅,崇禮研究了“政策+機制+產業+社會力量”的系列辦法:建立了包括特困救助股和集體股在內的股份合作機制,穩定增加貧困戶和村集體的資產性收益;設立了扶貧基金,對特困村和特困戶進行兜底保障;建立了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健康扶貧保險、公益扶貧基金“五重醫療保障”,降低大病慢性病貧困戶醫療負擔;對低保物件進行歸零清洗、重新認定,做到應保盡保;實施了企業援建,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幫扶,使每個貧困戶都有穩定可持續的脫貧路徑,確保在全市率先脫貧摘帽。

圍繞城市面貌更新,崇禮聘請國內一流的設計團隊,對城區街道、樓體外立面、看板匾、綠化亮化,進行整體設計,打造節點景觀;通過公開招標遴選,聘請國內著名設計公司東道品牌創意集團,對城市LOGO、城市導視系統,進行整體策劃,並面向全球徵集雕塑小品方案,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對主城區內11個片區2878戶平房全部納入棚改範圍,拆遷面積近40萬平米,力爭3年內全部完成棚戶區改造。在提升城市功能方面,崇禮結合棚戶區改造,融入民宿、特色餐飲、休閒旅遊功能,打造“崇禮老街”;在奧運頒獎廣場配套建設奧運博物館、城市博物館、城市纜車站,打造“崇禮中心”;依託體育公園,打造“活力中心”;引入國內外高端商業品牌,建設特色步行街,打造“時尚中心”,全面提升西灣子鎮國際旅遊服務功能。

2/4首頁上一頁1234下一頁尾頁

本文導航

第1頁:看崇禮如何搶抓重大機遇交出優異答卷第2頁:看崇禮如何搶抓重大機遇交出優異答卷(2)第3頁:看崇禮如何搶抓重大機遇交出優異答卷(3)第4頁:看崇禮如何搶抓重大機遇交出優異答卷(4)

[責任編輯:楊舒帆]

社會管理日益提升

要聚集高端人群,發展高水準的產業,必須有高品質的公共服務來保障。在推動社會事業脫胎換骨方面,崇禮借助冬奧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兩大平臺,積極引進北京高端的教育和醫療資源,打造高品質的公共服務體系;重點引進冰雪管理學院和職業教育學院,打造一流的職業教育品牌;制定了全民上冰雪五年計劃,積極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進課堂,全面加快冰雪運動推廣。

在推動全民素質脫胎換骨方面,崇禮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為抓手,以“做最美崇禮人·當合格東道主”為主題,深入開展文明鄉村、文明社區、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從細節小事改起,從黨員幹部、視窗單位做起,引導廣大幹部群眾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帶動整個社會文明水準的全面提升。

幹部隊伍作風轉變

幹部素質是交好“兩份答卷”的堅強保障。為促進幹部儘快跟得上節奏和步伐,崇禮區創新培訓機制,去年以來,圍繞全區重點工作,組織幹部外出考察116批次,各級幹部破解難題的能力明顯提升。為激發幹部的內在動力,崇禮區創新用人機制,全面推行“三權合一”的選人用人辦法,將幹部群眾推薦權、單位黨組織推薦權和分管、分包區領導推薦權“三權合一”,反復擇優比選,確保人選的公正性和唯一性。為充分調動幹部的積極性,崇禮創新激勵機制,實行基本分與加減分相結合的考核評價辦法,70分的中心工作實行差別任務制,一個鄉鎮、一個部門一張任務單子,30分的常規工作實行分類制,一類單位一個單子,力求達到“保障重點、守住底線、鼓勵創新”的目的。

除此之外,崇禮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堅持人才剛性引進與柔性引進相結合的辦法,重點引進北京專家顧問團隊,同時,大力提高現有人才的能力素質,以高層次人才引領高水準發展,最終達到“每個行業、每項重點工作都有一個專家顧問團隊、一個業務帶頭人、一批業務骨幹”的目標;創新群眾工作機制,努力營造人人支持冬奧、參與冬奧、感恩冬奧的濃厚氛圍。

為專案按時開工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保障;對涉奧工程全部成立工作專班,開展了前期工作,確保專案有序推進。

交通是辦奧最重要的保障,崇禮區全面啟動貫通域內域外的交通網絡建設,除列入奧運項目盤子的6條賽區連接線外,還規劃了總長357公里的週邊連接道路,未來將形成“四縱三橫一環”的區域交通網,實現雪場全部聯通,三組團、四條大溝全域貫通。為提升交通管理水準,崇禮區在崇禮南、崇禮北、太子城新建3大交通樞紐,全面建設P+R停車換乘系統,在崇禮南規劃建設城市航站樓,著力構建以電動公交、纜車為主的綠色公共交通體系,並預留軌道交通系統,實現高速、高鐵、航空與內部公交的無縫隙轉換。同時,把所有開發專案配建地下停車場作為規劃前置條件,徹底解決停車難問題。

除此之外,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崇禮啟動實施了81項非涉奧基礎設施項目,全方位提升垃圾處理、汙水處理、供電、通信、綠化、美化、亮化、無障礙設施等基礎設施水準。產業發展方興未艾

產業是本地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用好冬奧機遇的重要體現。圍繞壯大體育休閒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崇禮區以建設國家體育休閒示範區為目標,大力發展以冬季滑雪和夏季戶外為主導的體育休閒產業,重點推進萬龍、雲頂等6大雪場提升工程和翠雲山雪場、萬科綜合開發等重大項目,啟動了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奧林匹克博物館、綜合體育公園、自行車專用道、越野賽道五大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新建200公里自行車專用道,73公里馬拉松賽道、327公里越野跑賽道,打造功能完備的體育產業基礎設施體系,全面提升冬季滑雪和夏季戶外運動的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崇禮積極引進精品賽事,承辦雪上技巧世界盃、國際雪聯積分賽、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等精品賽事,下一步,崇禮將一如既往積極承辦,努力形成“月月有精品賽事、周周有主題活動”的良好局面。

精准脫貧成效顯著

到2022年,崇禮作為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的重要視窗,推動城鄉面貌脫胎換骨無疑成為崇禮區當前最艱巨的任務。堅持美麗鄉村、脫貧攻堅、農村現代產業“三位一體”統籌推進是崇禮推動城鄉面貌脫胎換骨的重要思路。

圍繞美麗鄉村建設,針對不同區域,2017年,崇禮確定並實施了四種模式:一是對主城區周邊村直接併入主城區,按棚戶區改造;二是對景區周邊、公路沿線能夠立得住產業、聚得住人口的村,引進市場主體,全部進行整村新建;三是對於房屋品質較好、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的村予以保留,按照高於省級美麗鄉村標準進行就地改造;四是對於空心村,分兩步實施,近期列入搬遷計畫的,實施整村搬遷全部併入周邊村;近期不具備搬遷條件的,按照宅基地和房屋有償退出辦法逐步消化,將破房子拆除進行環境整治,到2022年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

為破解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的資金、產業等難題,崇禮創新實施了“三大機制”:一是在投入機制上,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政策支持、合作共贏;二是在產業融合機制上,採取“優質資源+實體專案+美麗鄉村”的方式進行捆綁招商;三是在可持續發展機制上,探索“企業+農戶+集體”利益共用機制,農戶以宅基地和集體資源入股,將取暖費和物業費作為保底收益,確保不僅建得起、而且住得起。目前,已引進24家企業參與全區美麗鄉村建設,總投資約450億元;55個整村新建村可以撤並周邊64個村,有46個村落實了投資主體,18個已開工建設。

圍繞脫貧攻堅,崇禮研究了“政策+機制+產業+社會力量”的系列辦法:建立了包括特困救助股和集體股在內的股份合作機制,穩定增加貧困戶和村集體的資產性收益;設立了扶貧基金,對特困村和特困戶進行兜底保障;建立了新農合、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健康扶貧保險、公益扶貧基金“五重醫療保障”,降低大病慢性病貧困戶醫療負擔;對低保物件進行歸零清洗、重新認定,做到應保盡保;實施了企業援建,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幫扶,使每個貧困戶都有穩定可持續的脫貧路徑,確保在全市率先脫貧摘帽。

圍繞城市面貌更新,崇禮聘請國內一流的設計團隊,對城區街道、樓體外立面、看板匾、綠化亮化,進行整體設計,打造節點景觀;通過公開招標遴選,聘請國內著名設計公司東道品牌創意集團,對城市LOGO、城市導視系統,進行整體策劃,並面向全球徵集雕塑小品方案,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對主城區內11個片區2878戶平房全部納入棚改範圍,拆遷面積近40萬平米,力爭3年內全部完成棚戶區改造。在提升城市功能方面,崇禮結合棚戶區改造,融入民宿、特色餐飲、休閒旅遊功能,打造“崇禮老街”;在奧運頒獎廣場配套建設奧運博物館、城市博物館、城市纜車站,打造“崇禮中心”;依託體育公園,打造“活力中心”;引入國內外高端商業品牌,建設特色步行街,打造“時尚中心”,全面提升西灣子鎮國際旅遊服務功能。

2/4首頁上一頁1234下一頁尾頁

本文導航

第1頁:看崇禮如何搶抓重大機遇交出優異答卷第2頁:看崇禮如何搶抓重大機遇交出優異答卷(2)第3頁:看崇禮如何搶抓重大機遇交出優異答卷(3)第4頁:看崇禮如何搶抓重大機遇交出優異答卷(4)

[責任編輯:楊舒帆]

社會管理日益提升

要聚集高端人群,發展高水準的產業,必須有高品質的公共服務來保障。在推動社會事業脫胎換骨方面,崇禮借助冬奧和京津冀協同發展兩大平臺,積極引進北京高端的教育和醫療資源,打造高品質的公共服務體系;重點引進冰雪管理學院和職業教育學院,打造一流的職業教育品牌;制定了全民上冰雪五年計劃,積極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進課堂,全面加快冰雪運動推廣。

在推動全民素質脫胎換骨方面,崇禮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為抓手,以“做最美崇禮人·當合格東道主”為主題,深入開展文明鄉村、文明社區、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從細節小事改起,從黨員幹部、視窗單位做起,引導廣大幹部群眾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帶動整個社會文明水準的全面提升。

幹部隊伍作風轉變

幹部素質是交好“兩份答卷”的堅強保障。為促進幹部儘快跟得上節奏和步伐,崇禮區創新培訓機制,去年以來,圍繞全區重點工作,組織幹部外出考察116批次,各級幹部破解難題的能力明顯提升。為激發幹部的內在動力,崇禮區創新用人機制,全面推行“三權合一”的選人用人辦法,將幹部群眾推薦權、單位黨組織推薦權和分管、分包區領導推薦權“三權合一”,反復擇優比選,確保人選的公正性和唯一性。為充分調動幹部的積極性,崇禮創新激勵機制,實行基本分與加減分相結合的考核評價辦法,70分的中心工作實行差別任務制,一個鄉鎮、一個部門一張任務單子,30分的常規工作實行分類制,一類單位一個單子,力求達到“保障重點、守住底線、鼓勵創新”的目的。

除此之外,崇禮創新人才引進機制,堅持人才剛性引進與柔性引進相結合的辦法,重點引進北京專家顧問團隊,同時,大力提高現有人才的能力素質,以高層次人才引領高水準發展,最終達到“每個行業、每項重點工作都有一個專家顧問團隊、一個業務帶頭人、一批業務骨幹”的目標;創新群眾工作機制,努力營造人人支持冬奧、參與冬奧、感恩冬奧的濃厚氛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