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戰時期德國的資源和人才不比美國少,為何造不出原子彈?

二戰時期並不只有美國在研製原子彈, 德國和日本都在研究, 只不過日本資源太缺乏了, 連基本的鈾礦石都急缺, 還好日本人最後也見識到了原子彈的威力。 德國就不一樣了, 要人才有人才, 要資源有資源, 為何最後未能造出原子彈呢?

本來德國所擁有的人才是最多的, 但希特勒卻非要跟猶太人過不去, 導致很多科學家被迫逃到美國, 愛因斯坦就是這樣被逼到美國的。 就算如此, 當時德國還是擁有很多著名科學家, 要不然戰爭結束後的美國為何拼命在搶德國科學家呢?

在希特勒把猶太人科學家逼走後, 國內還有一個不亞於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海森堡, 甚至發現原子裂變的那兩位科學家當時也在德國。 而且製造原子彈最重要的鈾礦也是夠的, 畢竟大半個歐洲都在德國人手中, 想搞到足夠製造原子彈的鈾還是有的, 也送了點給日本, 不過都被美軍攔截了。

雖說當時德國不差錢, 但是最後還是因為錢的問題沒能造出原子彈。 海森堡在計算所需鈾235的量時, 算出了幾噸, 希特勒覺得這麼多錢根本不可能拿出來, 哪怕希特勒上臺前的國家經濟就有12600億馬克, 還有各種掠奪來財富, 都不足以讓他願意投進去研製原子彈。 最後, 希特勒就給了海森堡35萬經費, 好讓自己也不至於落個看不起科學的名聲。

最終, 美國用幾十公斤的鈾就造出了原子彈, 還好希特勒不知道, 不然海森堡就危險了。 當年是他算錯了, 才算出了幾噸鈾235才能造原子彈。 或許, 這是海森堡故意算錯的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