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腦洞:話說皮革,人和動物的區別的開始

開局只有一個妹子和皮衣, 竟然……讓多年後的我在寫貼, 你在看帖。 出於對已知道的和未明白的敬畏, 這期的乾貨是, 穿越到原始社會 或 荒野求生時的, “生存剛需” !

話說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吃了禁果後, 突然眼睛明亮了, 擁有了聰明才智和能辨別善惡後的第一個反應, 就是用無花果樹的葉子, 給自己做了裙子, 來遮擋自己的裸體, 如果你見過無花果樹的葉子, 就知道, 那葉子奇葩的形狀, 肯定不是遮羞的首選, 新手村的始祖還是比較稚嫩, 後來的結局, 大家都知道, 亞當和夏娃被趕出了上帝為他們立的伊甸園。

在人類始祖被即將趕出伊甸園之際, 有一個有意思的細節, 聖經記載了上帝為亞當夏娃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就是用皮做給他們做了衣服穿(耶和華 神為亞當和他妻子用皮子作衣服、給他們穿)。 這應該是現今人類歷史有確切記載的文獻裡提到的,

最早的皮革製品了。 人類的第一件皮革製品, 竟是出自上帝之手, 當然也是出於愛的緣故。

就這樣, 亞當帶著夏娃和皮衣被離開了新手村, 之後竟然開啟了整個人類社會。

言歸正傳, 皮革製品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是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料, 對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們瞭解皮革製品之前, 有必要先知道下面幾個概念(這個是個基礎概念, 是幫助我們理解皮料製作工藝的基石)

生皮:就是我們從動物體上剝下的皮, 也是制革和毛皮工業的原料稱呼;(買豬肉叫師傅去的那個皮也算)

皮革:簡稱革。

是指生皮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鞣制加工處理, 改變了它的性質和外觀, 滿足人們不同需要, 這種不帶毛的生皮加工製品稱為皮革。 用皮革製作出來的成品, 如鞋, 水袋等, 餐具, 盾牌等, 就叫皮革製品;

鞣制:我們為了取得潤滑而柔軟的服裝毛皮, 有必要將“生皮”進行“硝皮”處理(是蛋白質發生改變的物理化學反應), 使之變成皮質柔軟、皮裘無味, 賦有光澤和彈性的“熟皮”。 這一進程便是“硝皮”進程, 也是一般所說的鞣制的進程。 也可以理解為“革”的具體行為的統稱。

我們現在, 毛皮服裝, 和皮鞋, 皮包都變得適當輕盈、柔軟、富麗高雅。 可是, 用於服裝製作之前的動物毛皮, 卻遠不是如此的舒暢柔軟狀況。 它帶有油脂, 且生硬, 並具有動物氣味。

生皮剝下來是濕的, 如果生皮在潮濕狀態, 特別是在氣候溫暖時, 會很快腐爛、掉毛、發臭、最後變成碎塊, (在化學性質上與皮相似的魚和肉, 處於潮濕狀態也要腐爛);如果使生皮充分乾燥, 這腐爛作用就停止了(肉和魚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經過乾燥而保存)。

曬乾的皮就被可以用來搭蓋窩棚或帳篷,製作盾牌等等,但幹皮也會失去了生皮的撓曲性和柔軟性,就會變得又硬又脆,在彎曲時易折斷,卻完全不適合作衣服和其它用途。

如果乾皮再回濕或者反復幹濕,如,遇見下雨的天氣,幹皮會重新開始腐爛變質,最後變成碎塊。

《禮記·禮運》記載:“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這裡提到了,遠古人在不會用火之前,就會鞣制皮做衣服了,因為我們是人類,不是動物,所以完全有這個可能。這也是人和動物的一個重要的區別,現在發現,動物會利用工具,也會利用生皮,但如果因為進化的緣故,動物會鞣制生皮的話,就真的會有披著羊皮的狼了。

目前學界普遍認為,生皮的鞣制是來自古人的智慧和經驗,我個人覺得是行不通的,姑且按這個思路,介紹幾種古老的鞣制大法,童鞋們,看好了,這可是穿越到原始社會後,能幫你們混到酋長的乾貨:

一、油鞣法:早期人類基本上過著“茹毛飲血”、“食肉寢皮”的燃情歲月。剛剝的獸皮穿的時候還不是很硬,穿著穿著,不是越穿越硬就是腐爛奇臭,作為弱勢群體的小弟小妹們,要麼揀老大們剩的穿,要麼硬的照常穿。

這裡假設有個叫v2的肥仔,自身油脂分泌過盛,還喜歡吃肥肉,還總是將肥油往衣服上隨手一抹,一段時間後,他驚奇的發現,他竟然把硬的皮甲穿軟了,變成了靈活的胖子了,然後,那些人開啟了無數次的嘗試,終於發現動物的脂肪、腦漿皆具有使動物毛皮軟化的作用。

於是,他們將獵獲或自然死亡的動物,用他們製造的石斧、石鏟、石刀等石器工具,將獸皮剝下,鋪展開,然後將動物脂肪、腦漿、類脂物等,塗抹在皮板上,再用力進行反復地捶打揉搓,從而使獸皮變得較為柔軟。

再後來,也就是舊石器晚期人類發明了骨針和骨錐,他們便可以對獸皮進行簡單連綴,這樣穿戴起來較之以前更加方便舒適。

比較而言,那些沒有經過鞣制加工的動物毛皮則仍然又幹又硬,使用起來非常困難甚至無法使用,擁有油鞣法的部落自然就強盛了。

二、煙熏法。後來,人類在用石器製作工具時,無意中發現了打火石,結果就學會了用火(我覺得這個比鑽木取火靠譜),有一個叫v2的童鞋,吃了熟肉後,聰明和好奇的他,也想看看把生皮烤一烤,熏一熏會有什麼效果。

後來,一群v2發現了這種可以使動物毛皮變軟的方法,即煙熏法。在架起的樹幹上放置獸皮,下邊點燃木柴,產生煙霧熏烤獸皮,使其軟化。然後,用草木灰、灶土等對毛皮進行簡單處理。

其實,無論是遠古人類所採用的油鞣法還是煙熏法,以現代科技分析,其中包含的原理都是醛鞣。

醛鞣的根本作用就是使動物毛皮中的蛋白質發生改性,使皮革柔韌,不易腐爛,耐用,易保存。據傳,也有二者結合的方法,先油鞣再煙熏。

三、水鞣法。不排除部分有潔癖的遠古人,生活中,他們會利用石器去除動物皮的肉渣,再拿到水裡去洗,後來發現,把溫泉水裡洗過的皮(溫度,酸堿),再用石板、木棒等工具,對動物毛皮進行揉、搓、捶、打,通過物理和化學作用,使毛皮變乾淨了,而且還變軟了。

這是一個長期的摸索過程。生活在遠古的人類,他們會利用各種自然的河水,泉水,包括動物血,尿液等等,對動物毛皮進行反復捶打揉搓,不斷進行嘗試,從而通過這些物理作用,獲得了使毛皮軟化的方法。這即被稱為水鞣法。

四、口鞣法。就是用牙齒咬嚼皮板,使其變軟。這一過程中,唾液與皮質發生一定的化學反應,而且通過嘴巴的咬壓力和口溫的作用,最後使動物毛皮達到一定的軟化效果。這是一種人類所具有的本能。

因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人類利用嘴巴的頻率是最高最強的,除了手腳四肢,嘴巴也是強有力的生產生存工具。嘴巴的功能不僅限於飲食。直至現在,婦女們在做針線活時,為了達到衣服線縫的平整還會用牙齒來咬合。

這是很便利的一種最為古老的熨燙方式。而咬斷縫線更是平常。而口鞣法也就做為一種方便實用的鞣制毛皮之方法被應用並流傳。這個開腦洞的創新和死磕的精神,應該可以收下現在大肆鼓吹的“死磕精神” 互聯網創業者們的膝蓋了。

五、土鞣法。考古學者還發現毛皮鞣制尚有一種土鞣法。因為大自然的土裡含有大量鹽、堿、硝等微量元素,對袪除油脂軟化皮革都有很好的作用。利用其鞣制毛皮,不僅有物理作用,也會發生化學等綜合反應。

相傳有位叫黃帝的大咖,他們夫妻一生中做了很多跨了當時智慧等級的事情,比如:他老婆是養蠶玩絲制衣的專家,他自己硬是把泥河灣盆地的桑乾河兩岸的鹽鹼灘地,弄成了鞣制加工毛皮的主要生產基地。

有個段子是說,黃帝在由陝西渭河流域遷徙泥河灣盆地後,發現了桑乾河灘鹽鹼地上的鹽鹼土竟然具有使獸皮變軟的神奇功效(誰能確定他以前是不知道生皮可以鞣制的?)。

後來,他將鹽鹼土鞣制毛皮的方法研究後加以推廣,廣為普及,建立了眾多毛皮加工和鞣制作坊。 從此,這種技術就被流傳下來,千萬年來經久不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還被當地人廣泛應用。

經化驗,桑乾河畔鹽鹼土中硫酸鈉含量達百分之十五,另外還有硝、堿等元素。而這些都是鞣制毛皮不可或缺的原料。這可是玩共用經濟和大格局的鼻祖啊。

現在我們知道了,想要生皮能使用,必須就要先鞣制。鞣制後生皮就不會腐爛,即使乾燥再回濕也不腐爛,即使乾燥後,也不會變得硬而脆,而保持撓曲性和可用性。

對鞣制方法的選擇,對所得的成革的軟硬、堅實和延伸性有很大的關係。 這些用途要求皮革具有多種多樣的性質,例如鞋面和手套,革就要求柔軟和延伸性,而重革作為鞋底則要求堅實。

這些性質都是由原材料的選擇和加工方法的變化而獲得,後期我也會聊到皮革製作(鞣制)的各種代表的工藝。

現在我們鞣制方法有了很多,但其原理和古人並無太大的本質區別,我也並不認為我們現在的工藝就一定可以超過5000年前的黃帝,假如時空能穿梭,把5000年前的小孩放到現代養,我會相信他一定可以掌握的跟現代人一樣好。

至於古人是如何學會鞣制生皮和如何理解並學會使用火焰一樣,至今我們對此也沒有定論。我們可以知道自己有多牛,卻不知道為什麼可以這麼牛,有意思的是,不管我們有沒有定論,有些事情,還就這樣奇妙的成了。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是皮革製品,而絕非生皮,當人類學會利用動物的皮毛的時候,人類自己的文明的序曲就這樣正式拉開了。

最後,各位童鞋,記住了,你們在買皮製品的時候,你買的可是,最悠久的人類文明啊!

曬乾的皮就被可以用來搭蓋窩棚或帳篷,製作盾牌等等,但幹皮也會失去了生皮的撓曲性和柔軟性,就會變得又硬又脆,在彎曲時易折斷,卻完全不適合作衣服和其它用途。

如果乾皮再回濕或者反復幹濕,如,遇見下雨的天氣,幹皮會重新開始腐爛變質,最後變成碎塊。

《禮記·禮運》記載:“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 這裡提到了,遠古人在不會用火之前,就會鞣制皮做衣服了,因為我們是人類,不是動物,所以完全有這個可能。這也是人和動物的一個重要的區別,現在發現,動物會利用工具,也會利用生皮,但如果因為進化的緣故,動物會鞣制生皮的話,就真的會有披著羊皮的狼了。

目前學界普遍認為,生皮的鞣制是來自古人的智慧和經驗,我個人覺得是行不通的,姑且按這個思路,介紹幾種古老的鞣制大法,童鞋們,看好了,這可是穿越到原始社會後,能幫你們混到酋長的乾貨:

一、油鞣法:早期人類基本上過著“茹毛飲血”、“食肉寢皮”的燃情歲月。剛剝的獸皮穿的時候還不是很硬,穿著穿著,不是越穿越硬就是腐爛奇臭,作為弱勢群體的小弟小妹們,要麼揀老大們剩的穿,要麼硬的照常穿。

這裡假設有個叫v2的肥仔,自身油脂分泌過盛,還喜歡吃肥肉,還總是將肥油往衣服上隨手一抹,一段時間後,他驚奇的發現,他竟然把硬的皮甲穿軟了,變成了靈活的胖子了,然後,那些人開啟了無數次的嘗試,終於發現動物的脂肪、腦漿皆具有使動物毛皮軟化的作用。

於是,他們將獵獲或自然死亡的動物,用他們製造的石斧、石鏟、石刀等石器工具,將獸皮剝下,鋪展開,然後將動物脂肪、腦漿、類脂物等,塗抹在皮板上,再用力進行反復地捶打揉搓,從而使獸皮變得較為柔軟。

再後來,也就是舊石器晚期人類發明了骨針和骨錐,他們便可以對獸皮進行簡單連綴,這樣穿戴起來較之以前更加方便舒適。

比較而言,那些沒有經過鞣制加工的動物毛皮則仍然又幹又硬,使用起來非常困難甚至無法使用,擁有油鞣法的部落自然就強盛了。

二、煙熏法。後來,人類在用石器製作工具時,無意中發現了打火石,結果就學會了用火(我覺得這個比鑽木取火靠譜),有一個叫v2的童鞋,吃了熟肉後,聰明和好奇的他,也想看看把生皮烤一烤,熏一熏會有什麼效果。

後來,一群v2發現了這種可以使動物毛皮變軟的方法,即煙熏法。在架起的樹幹上放置獸皮,下邊點燃木柴,產生煙霧熏烤獸皮,使其軟化。然後,用草木灰、灶土等對毛皮進行簡單處理。

其實,無論是遠古人類所採用的油鞣法還是煙熏法,以現代科技分析,其中包含的原理都是醛鞣。

醛鞣的根本作用就是使動物毛皮中的蛋白質發生改性,使皮革柔韌,不易腐爛,耐用,易保存。據傳,也有二者結合的方法,先油鞣再煙熏。

三、水鞣法。不排除部分有潔癖的遠古人,生活中,他們會利用石器去除動物皮的肉渣,再拿到水裡去洗,後來發現,把溫泉水裡洗過的皮(溫度,酸堿),再用石板、木棒等工具,對動物毛皮進行揉、搓、捶、打,通過物理和化學作用,使毛皮變乾淨了,而且還變軟了。

這是一個長期的摸索過程。生活在遠古的人類,他們會利用各種自然的河水,泉水,包括動物血,尿液等等,對動物毛皮進行反復捶打揉搓,不斷進行嘗試,從而通過這些物理作用,獲得了使毛皮軟化的方法。這即被稱為水鞣法。

四、口鞣法。就是用牙齒咬嚼皮板,使其變軟。這一過程中,唾液與皮質發生一定的化學反應,而且通過嘴巴的咬壓力和口溫的作用,最後使動物毛皮達到一定的軟化效果。這是一種人類所具有的本能。

因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人類利用嘴巴的頻率是最高最強的,除了手腳四肢,嘴巴也是強有力的生產生存工具。嘴巴的功能不僅限於飲食。直至現在,婦女們在做針線活時,為了達到衣服線縫的平整還會用牙齒來咬合。

這是很便利的一種最為古老的熨燙方式。而咬斷縫線更是平常。而口鞣法也就做為一種方便實用的鞣制毛皮之方法被應用並流傳。這個開腦洞的創新和死磕的精神,應該可以收下現在大肆鼓吹的“死磕精神” 互聯網創業者們的膝蓋了。

五、土鞣法。考古學者還發現毛皮鞣制尚有一種土鞣法。因為大自然的土裡含有大量鹽、堿、硝等微量元素,對袪除油脂軟化皮革都有很好的作用。利用其鞣制毛皮,不僅有物理作用,也會發生化學等綜合反應。

相傳有位叫黃帝的大咖,他們夫妻一生中做了很多跨了當時智慧等級的事情,比如:他老婆是養蠶玩絲制衣的專家,他自己硬是把泥河灣盆地的桑乾河兩岸的鹽鹼灘地,弄成了鞣制加工毛皮的主要生產基地。

有個段子是說,黃帝在由陝西渭河流域遷徙泥河灣盆地後,發現了桑乾河灘鹽鹼地上的鹽鹼土竟然具有使獸皮變軟的神奇功效(誰能確定他以前是不知道生皮可以鞣制的?)。

後來,他將鹽鹼土鞣制毛皮的方法研究後加以推廣,廣為普及,建立了眾多毛皮加工和鞣制作坊。 從此,這種技術就被流傳下來,千萬年來經久不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還被當地人廣泛應用。

經化驗,桑乾河畔鹽鹼土中硫酸鈉含量達百分之十五,另外還有硝、堿等元素。而這些都是鞣制毛皮不可或缺的原料。這可是玩共用經濟和大格局的鼻祖啊。

現在我們知道了,想要生皮能使用,必須就要先鞣制。鞣制後生皮就不會腐爛,即使乾燥再回濕也不腐爛,即使乾燥後,也不會變得硬而脆,而保持撓曲性和可用性。

對鞣制方法的選擇,對所得的成革的軟硬、堅實和延伸性有很大的關係。 這些用途要求皮革具有多種多樣的性質,例如鞋面和手套,革就要求柔軟和延伸性,而重革作為鞋底則要求堅實。

這些性質都是由原材料的選擇和加工方法的變化而獲得,後期我也會聊到皮革製作(鞣制)的各種代表的工藝。

現在我們鞣制方法有了很多,但其原理和古人並無太大的本質區別,我也並不認為我們現在的工藝就一定可以超過5000年前的黃帝,假如時空能穿梭,把5000年前的小孩放到現代養,我會相信他一定可以掌握的跟現代人一樣好。

至於古人是如何學會鞣制生皮和如何理解並學會使用火焰一樣,至今我們對此也沒有定論。我們可以知道自己有多牛,卻不知道為什麼可以這麼牛,有意思的是,不管我們有沒有定論,有些事情,還就這樣奇妙的成了。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是皮革製品,而絕非生皮,當人類學會利用動物的皮毛的時候,人類自己的文明的序曲就這樣正式拉開了。

最後,各位童鞋,記住了,你們在買皮製品的時候,你買的可是,最悠久的人類文明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