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經典閱讀」這些出自《論語》中的成語 越品越妙!

北京城市廣播《教育面對面》

頻率:FM107.3; AM1026

首播:17:30-- 19:00

重播:7:00-- 7:30

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 很多都是出自《論語》。 這些成語至今仍然散發著智慧的光亮。 接下來, 讓我跟隨塗老師一起走進出自《論語》中的成語, 看看它們的背後都記錄著哪些孔子和弟子們的故事。

嘉賓:北京市第八十中學 語文高級教師 塗潔

驚喜呈現:塗老師本次為大家歸納總結了很多成語, 方便大家學習。 聽說能認認真真地把這篇文章看完的童鞋, 《論語》應考能輕裝上陣哦!

(一)教育治學方面

孔子是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 他強調應該“有教無類”、“誨人不倦”。 孔子建立私學廣招天下寒門學子, 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資源的壟斷, 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育公平。 這是孔子對“有教無類”思想的一種實踐。

在教育學生方面, 還有“循循善誘”、“欲罷不能”等成語。 “循循善誘”啟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要適當,

要擅長啟發式教學。 而“欲罷不能”這個成語, 則展現的是一種“樂業”的精神狀態。

“德育”方面。 “德育”即道德教育, 孔子認為在學習各種文獻知識之前, 必須先去學會做人做事。 有關德育方面的許多成語被廣泛應用。 比如: 以連謂結構形成的成語“見賢思齊”, 體現的就是德育的重要內容。

在治學方面的成語有: “溫故知新”、“不恥下問”、“學而不厭”、“發憤忘食”等。 成語“登堂入室”, 表明孔子主張學習應循序漸進, 由淺入深。 這種具有階段性的治學方法與當代的學習方法有著驚人的一致性。 《論語》中的成語, 像“溫故知新”的學習方法, “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 還有“發憤忘食”的治學精神等, 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以自身的文化內涵促進了漢語研究的發展。

並且早在孔子的時代, 就已經有了“終身學習”的理念, 成語“學而不厭”就體現了人一定要終身學習。

學而不厭的故事:

一天, 子夏讀完書來見孔子, 顏回正坐在孔子旁邊。 子夏按捺不住讀書後的興奮心情, 對孔子說:“先生, 我剛剛讀完這些書, 心情很舒暢。 ”

孔子看見子夏高興的樣子, 問道:“你可以談談讀書的感想嗎?”

這正是子夏想要做的事情, 他說:“當然可以。 書對於事物來說, 就像太陽和月亮的光芒一般明亮, 像星星一樣豐富多彩。 書中有堯舜偉大的道德, 有夏禹、商湯、周文王高尚的禮儀。 我從先生那裡學到的, 銘記在心中永遠不敢忘記。 雖然住在茅草屋裡, 我彈琴唱歌以頌揚先生的人格和理想。 有朋友來, 我快樂;沒有朋友來,

我也快樂。 我已經能夠發奮讀書, 修養人格, 達到忘記吃飯的境地了。 《詩經》上說:“根橫木做門框, 房子雖破能住下。 泉水嘩嘩流淌, 清水也能填饑腸。 ”

子夏說完便看著孔子, 他以為會得到老師的誇讚。 不料孔子的臉色一下一子變了, 顯得非常生氣。 他正在納悶, 孔子開口說道:“我的學生開始鴻篇大論地談論書了!”子夏見老師真的生氣了, 恭立在一旁不敢說話。

孔子怒氣未消地說:“你只見其表, 未見其裡。 ”顏回問道:“先生, 外面的東西已經看見, 裡面又有什麼東西呢?”

孔子說:“看見了門, 不進到裡面去, 怎能知道深藏的奧妙呢?進到門中再探詢深藏著的奧妙就不難了。 我孔丘曾經盡心竭力, 現在已經進入門中, 就像來到了險峻的大山之中,

前面有聳立的懸崖, 後來有深不可測的山谷, 那裡的風光奇妙無比。 ”

顏回和子夏聽後對視片刻。 顏回說:“只見到門, 而不深入到裡邊, 不能知道那裡面深藏著的精微奧妙啊。 ”子夏向孔子深施禮說產先生的話, 弟子受益匪淺, 我當專心深入學問的大門之中, 探詢事物的精微奧妙之所在。 ”

除此之外, 孔子的治學思想中還具有務實的成分, 他要求學生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在治學上容不得一點兒虛假。 這些成語為後世的學習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鑒, 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和莘莘學子的指路明燈

關於教育治學方面的成語:

誨人不倦:誨:教導。 教人時不嫌疲勞。 形容教導特別耐心。

有教無類:不管什麼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安貧樂道:安於清貧,樂於實踐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處世的態度。

詩禮之訓:《論語•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後以“詩禮之訓”謂子承父教。

舉一反三: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

一隅三反: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即舉一反三。

述而不作:只闡述前人的學說,自己並不創新,指沒有新的見解。

信而好古:信奉並愛好古代文化。

愛素好古:愛好樸質,不趨時尚。

聞一知十: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於類推。

各得其所:每個人或事物都到了合適的安置。各自得到所需的東西。

告往知來: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瞭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係,據此知彼。

切磋琢磨:古代把加工獸骨、象牙、玉石分別稱為切、磋、琢、磨。後比喻道德學問上的互相研討、砥礪。

繪事後素: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進行彩繪。②比喻禮樂產生于仁義之後;比喻做事先從簡單做起,然後逐步深入。3今也比喻有良好的質地,才能進行錦上添花的加工。

(二)倫理道德方面

儒家學派以“仁”、“禮”為主要的思想核心。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使這種觀念深入人心。像成語“見義勇為”、“殺身成仁”等。

《論語》中有許多關於“仁”的成語,如: “當仁不讓”、“志士仁人”、“求仁得仁”等等。“殺身成仁”這個成語則頗有中國傳統文化中“生死事小,失節事大”之感,它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儒生們為了實現“仁”的至高境界甘願犧牲小我的崇高民族氣節。《論語》中“仁”的地方多達 109 次,而孔子對於“仁”的理解也是多種多樣的,其最根本的所在是孝順父母、敬愛兄弟。即孔子思想裡的“愛有差”等。曾有六位弟子向孔子問及“仁”,但孔子卻給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釋。這除了體現出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理念外,還體現了“仁”的思想內涵的豐富性和寬泛性。

殺身成仁小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請教說:“先生,您講的仁德、忠義都是極好的。人人相愛,以仁義待人,確實是一種美德。仁德我很想得到,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的欲望。假如仁德與生命兩者發生了衝突,該怎樣處理呢?” 孔子嚴肅地回答說:“這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義,應該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 弟子恭敬地給孔子施禮,表示敬服。這時,孔子的學生子貢又問先生說:“仁德一定是很難得到的吧?我們應當怎樣去培養它呢?” 孔子回答說:“培養仁德可以從頭做起。比如說,工匠要做好他的活計,必須先有得心應手的工具。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應該選擇那些大夫中的賢者去敬奉他;對於自己來說,就應該挑選那些士人當中的仁者交朋友。這樣,才會培養起仁德來。”

關於倫理道德方面的成語:

一以貫之:始終如一、有始有終、善始善終。

博施濟眾:廣泛地救濟困苦的人。形容人廣施恩惠,使人們免於患難。

立人達人:幫助人建立功業地位。

能近取譬:能夠就近拿自己作例子來比方別人。指推已及人,將心比心。也指能用就近的事物來做譬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所不願意的,不要施加給別人。

安老懷少: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歸心,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

一匡天下:糾正混亂局面,使天下納入正軌。引申為統一天下。

披髮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也指淪為夷狄。

志士仁人: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殺身成仁: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捨棄自己的生命。

成仁取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惡衣惡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儉樸。

患得患失: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太重。

無所不至: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壞事都做絕了。

不改其樂:不改變自己的快樂。指處於困苦的境況仍然很來快樂。

簞食瓢飲:一簞食,一瓢水。形容生活貧苦。

樂以忘憂:快樂的忘記了憂愁。形容非常高興。

樂在其中:快樂就在這裡。

飲水曲肱:喝冷水彎曲胳膊當枕頭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浮雲富貴:把富貴看成飄浮的雲彩。比喻把金錢、地位看的很輕。

樂山樂水:原指有人喜愛山,有人喜愛水。後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動靜各異。

死而後已:到死才停止。指把畢生的精力全部貢獻出來。常與“鞠躬盡瘁”連用。

任重道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

駟不及舌:駟馬雖快,也追不上說出的話。指話一出口就難以收回。戒說話應當慎重。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比喻事實既成或話已出口,不可挽回。

克己復禮: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於禮。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這個可以容忍,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容忍。表示絕不容忍。

名正言順:原指是名分不正,道理就講不通。後指做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

名不正,言不順: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反義詞“名正言順”

手足無措: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犯上作亂:①觸犯上級,鬧亂子;②指叛逆活動;③歷代剝削階級把人民的反抗、起義誣衊為“犯上作亂”。

三、政治理念方面

《論語》中有許多涉及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成語。“待賈而沽”、“來者可追”、“興滅繼絕”等成語反映了儒家提倡積極入世,這種政治理念對後世的儒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人們都熱衷於尋求仕途功名。“入仕”文化對當今社會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學生們為學修身的目的往往就在於“入仕”。但積極入世的文化傳統也並非全無好處,它為國家收籠了大批人才,為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為中國的政治文化發展提供了人才基礎。並且在儒家文化培養下的學子,往往有著崇高的政治理想,具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觀念。

孔子是禮樂文化的維護者,在他的政治主張中,必然有“禮治”的存在。《論語》全書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同樣,它也是孔子政治理念的核心。古代的“仁治”也可被稱為是“人治”,它與當代的“仁”雖然有所不同,但也並非是毫無關聯的。成語“博施濟眾”體現的就是一種“仁治”思想。是統治者對於民眾的一種仁愛和重視。封建時代的民本思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從孔子時代就存在了。這種“重民”的思想文化傳統與當代的“以人為本”的思想不謀而合。《論語》中的成語,為我國研究中國古代人的價值觀念、社交方式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參考,可謂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

安貧樂道:安於清貧,樂於實踐自己所信奉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所提倡的立身處世的態度。

詩禮之訓:《論語•季氏》:“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後以“詩禮之訓”謂子承父教。

舉一反三: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

一隅三反: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即舉一反三。

述而不作:只闡述前人的學說,自己並不創新,指沒有新的見解。

信而好古:信奉並愛好古代文化。

愛素好古:愛好樸質,不趨時尚。

聞一知十: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於類推。

各得其所:每個人或事物都到了合適的安置。各自得到所需的東西。

告往知來:告訴了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另一點。比喻能明瞭事物的因果同異的關係,據此知彼。

切磋琢磨:古代把加工獸骨、象牙、玉石分別稱為切、磋、琢、磨。後比喻道德學問上的互相研討、砥礪。

繪事後素:①指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進行彩繪。②比喻禮樂產生于仁義之後;比喻做事先從簡單做起,然後逐步深入。3今也比喻有良好的質地,才能進行錦上添花的加工。

(二)倫理道德方面

儒家學派以“仁”、“禮”為主要的思想核心。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使這種觀念深入人心。像成語“見義勇為”、“殺身成仁”等。

《論語》中有許多關於“仁”的成語,如: “當仁不讓”、“志士仁人”、“求仁得仁”等等。“殺身成仁”這個成語則頗有中國傳統文化中“生死事小,失節事大”之感,它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儒生們為了實現“仁”的至高境界甘願犧牲小我的崇高民族氣節。《論語》中“仁”的地方多達 109 次,而孔子對於“仁”的理解也是多種多樣的,其最根本的所在是孝順父母、敬愛兄弟。即孔子思想裡的“愛有差”等。曾有六位弟子向孔子問及“仁”,但孔子卻給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釋。這除了體現出孔子的因材施教的理念外,還體現了“仁”的思想內涵的豐富性和寬泛性。

殺身成仁小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請教說:“先生,您講的仁德、忠義都是極好的。人人相愛,以仁義待人,確實是一種美德。仁德我很想得到,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的欲望。假如仁德與生命兩者發生了衝突,該怎樣處理呢?” 孔子嚴肅地回答說:“這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義,應該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 弟子恭敬地給孔子施禮,表示敬服。這時,孔子的學生子貢又問先生說:“仁德一定是很難得到的吧?我們應當怎樣去培養它呢?” 孔子回答說:“培養仁德可以從頭做起。比如說,工匠要做好他的活計,必須先有得心應手的工具。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應該選擇那些大夫中的賢者去敬奉他;對於自己來說,就應該挑選那些士人當中的仁者交朋友。這樣,才會培養起仁德來。”

關於倫理道德方面的成語:

一以貫之:始終如一、有始有終、善始善終。

博施濟眾:廣泛地救濟困苦的人。形容人廣施恩惠,使人們免於患難。

立人達人:幫助人建立功業地位。

能近取譬:能夠就近拿自己作例子來比方別人。指推已及人,將心比心。也指能用就近的事物來做譬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所不願意的,不要施加給別人。

安老懷少:使老年人安逸,使年少者歸心,形容使人民生活安定。

一匡天下:糾正混亂局面,使天下納入正軌。引申為統一天下。

披髮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也指淪為夷狄。

志士仁人: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殺身成仁: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捨棄自己的生命。

成仁取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惡衣惡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儉樸。

患得患失: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太重。

無所不至:指沒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壞事都做絕了。

不改其樂:不改變自己的快樂。指處於困苦的境況仍然很來快樂。

簞食瓢飲:一簞食,一瓢水。形容生活貧苦。

樂以忘憂:快樂的忘記了憂愁。形容非常高興。

樂在其中:快樂就在這裡。

飲水曲肱:喝冷水彎曲胳膊當枕頭用。比喻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浮雲富貴:把富貴看成飄浮的雲彩。比喻把金錢、地位看的很輕。

樂山樂水:原指有人喜愛山,有人喜愛水。後喻各人所好不同,性情動靜各異。

死而後已:到死才停止。指把畢生的精力全部貢獻出來。常與“鞠躬盡瘁”連用。

任重道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歷長期的奮鬥。

駟不及舌:駟馬雖快,也追不上說出的話。指話一出口就難以收回。戒說話應當慎重。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比喻事實既成或話已出口,不可挽回。

克己復禮:抑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都合於禮。

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這個可以容忍,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容忍。表示絕不容忍。

名正言順:原指是名分不正,道理就講不通。後指做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

名不正,言不順: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反義詞“名正言順”

手足無措: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犯上作亂:①觸犯上級,鬧亂子;②指叛逆活動;③歷代剝削階級把人民的反抗、起義誣衊為“犯上作亂”。

三、政治理念方面

《論語》中有許多涉及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成語。“待賈而沽”、“來者可追”、“興滅繼絕”等成語反映了儒家提倡積極入世,這種政治理念對後世的儒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人們都熱衷於尋求仕途功名。“入仕”文化對當今社會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學生們為學修身的目的往往就在於“入仕”。但積極入世的文化傳統也並非全無好處,它為國家收籠了大批人才,為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綜合能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為中國的政治文化發展提供了人才基礎。並且在儒家文化培養下的學子,往往有著崇高的政治理想,具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觀念。

孔子是禮樂文化的維護者,在他的政治主張中,必然有“禮治”的存在。《論語》全書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同樣,它也是孔子政治理念的核心。古代的“仁治”也可被稱為是“人治”,它與當代的“仁”雖然有所不同,但也並非是毫無關聯的。成語“博施濟眾”體現的就是一種“仁治”思想。是統治者對於民眾的一種仁愛和重視。封建時代的民本思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從孔子時代就存在了。這種“重民”的思想文化傳統與當代的“以人為本”的思想不謀而合。《論語》中的成語,為我國研究中國古代人的價值觀念、社交方式以及教育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參考,可謂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