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麼多大咖在這個論壇密集發聲,他們都說了些什麼?

9月23日, “中國農業綠色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 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 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等領導和專家出席論壇並作報告。

圖片來源丨農業部網站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

圖片來源丨農業部網站

張桃林指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綠色發展, 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 引領我國現代化建設走進了生態文明新時代。

要科學認識農業綠色發展的內涵, 準確把握好“四個更加注重”, 即更加注重資源節約、更加注重環境友好、更加注重生態保育、更加注重產品品質。

他認為,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要從我國國情農情出發, 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首要任務;

堅持問題導向, 抓住關鍵環節, 努力在解決農業資源趨緊、農業面源污染、農業生態系統退化和農產品品質安全等農業綠色發展面臨的四方面突出問題;

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上下功夫, 重點實施好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農膜回收和以長江為重點的水生生物保護等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

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

他強調,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最重大、最關鍵、最根本的舉措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 要進一步強化科技支撐, 通過持續優化科技佈局、強化技術推廣、加強教育培訓等, 為農業綠色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唐華俊

圖片來源丨農業部網站

唐華俊指出, 優化調整農業結構, 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和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主要解決農產品供需結構失衡、生產力與承載力錯位、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突出問題。

他強調, 農業綠色發展的結構優化戰略要堅守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農業資源承載力不下降、農業生態環境不惡化三條底線, 不斷優化空間佈局結構、農業內部生產結構、品種和品質結構以及產業結構;

加快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以及糧食生產國內生產基地和國外重點地區建設, 按照不同區域農業主體功能、發揮區域比較優勢,

提高農產品競爭力。

論壇期間, 有關專家、省農業主管部門、涉農企業等代表, 還圍繞中國農藥綠色發展、科技創新支撐農業綠色發展、減肥增效與綠色發展、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生態迴圈農業、肥料科技創新、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等主題, 分別作了專題報告。

實習編輯:扶婧穎

編輯:遠菁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 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 點亮人生夢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