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男子狂扇4歲男童:孩子打架,父母該如何“戰鬥”?

關注【金融八卦女頻道】公眾號, 回復關鍵字【入群】, 我們免費提供各行業財經報告和高端金融人士人脈圈。

我被一則上週五的新聞給笑死了。

杭州有個4歲的男娃被人打了。 打他的是一個30多歲的男子, 打他是因為他把男子家8歲的兒子欺負得哭哭啼啼的。

本來新聞講述得很客觀:男子在家吃飯, 看到8歲的兒子哭哭啼啼地回到家, 說在社區玩耍時被一個4歲的男孩給欺負了。 男子馬上來到社區尋找, 看到4歲小男孩正和媽媽在蕩秋千。 男子上前劈頭蓋臉將4歲小男孩暴打了一頓, 男孩母親上前阻攔, 兩人廝打了一會兒,

男子仗著力氣大掙脫了。 後男孩母親報警, 男子因涉嫌“毆打他人, 被行政拘留13天”。

畫面除了打人男子的身法顯得有些狂暴, 其他人的語氣、表情都好淡定。 但是我們真的看得好歡樂:4歲的欺負8歲的, 30多歲的欺負4歲的, 員警“欺負”30多歲的。 好一出老子給兒子復仇的大戲!不禁想起了青城派的大掌門餘滄海。

這真的很好笑, 8歲的被4歲的欺負, 有出息的老子難道不是該揍自己沒出息的娃麼?

孩子被欺負, 該怎麼辦?

這個問題在各個媽媽群裡經常被廣泛討論。 有欺壓就有反抗, 大家對於反欺負越來越有心得。 總體來說就是:打得過就打, 打不過就跑, 跑不掉就求助。 與此對應的問題是:我孩子欺負人, 該怎麼辦?

兩個問題放在一起看, 結論就很有意思:小孩兒就像狗, 仗勢橫著走。 仗勢欺人, 仗勢不怕欺, 氣勢, 成了決勝關鍵。 也就不難理解這位元復仇狂父的邏輯了。 只是他採取了不合適的方式。 比較合理的做法是放在不同個性的孩子身上, 仗勢操作需有不同。

個性軟弱,

常常被欺負的孩子, 需要仗勢以填補勇氣。

經常被欺負的孩子, 多半是不敢還手的, 天生缺乏氣勢, 無法正確評估“敵我”實力。 久而久之, 就會出現4歲欺負8歲, 身體力量的懸殊演變為心理力量的懸殊。 這時候父母幫架, 重在提升孩子自我認知。

叮噹兩歲的女兒經常被欺負, 並且被欺負慣了, 不敢抗爭。 有次在社區裡玩皮球, 一時手軟抱不住, 球滾了, 小短腿跑不過小皮球, 急得渾身都顫抖。 這時來了一個小姐姐, 抱起皮球走過來歸還。 叮噹一手牽著女兒, 一手伸去接球。 結果小姐姐一手伸出來還球, 一手瞅准女兒小腦瓜, 啪就下了手。

叮噹嚇一跳, 飛快抱起女兒, 確認無礙後告訴小姐姐:“謝謝你幫小妹妹撿球, 但是你不能打人哦。

”小姐姐點點頭, 跑開玩兒去了。 過了一會兒, 皮球又滾出去, 小姐姐又飛過來撿球……女兒又被打了。 熊孩子如此再三, 弄得叮噹一肚子火。

叮噹的老媽媽知道後, 二話不說, 抱著孩子就去了社區。 沒有碰到搶球的那個女孩, 但是碰到了另一個常常欺負自家娃的。 叮噹媽不動聲色地坐下來, 待到那娃又伸手欺負自家娃的時候, 抓起自家娃的手就往對方身上比劃:打!讓你欺負我!

她當然沒有用力, 但是洶洶氣勢給一向軟弱的自家娃壯了好大的膽。 從此以後, 只要碰到欺負自己的孩子, 叮噹媽就教孩子作勢打回去。 慢慢地, 叮噹的女兒變得膽子大起來, 遇到別人搶玩具敢大聲站出來阻止, 有人硬搶還會打回去。

叮噹說, 我一直都是教孩子不打人,

卻沒教過她怎麼面對被人打。 叮噹媽說, 咱是不打人, 但打來了也不能怕, 這熊孩子的父母未必是熊父母, 包子娃的父母必定是包子。

個性較強慣於欺人的, 父母要善於削勢以壓制。

有被欺負的娃, 就有欺負人的娃。 遇上自家娃在外總是不知輕重、惹事生非, 咋教育都不聽的, 當爹當媽的就要想辦法避免尷尬了。

小晴家就有這麼個惹禍精。 兒子從小個性倔強, 任憑小晴在家說破嘴、磨破皮, 講道理、擺事實, 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 明明在家讀了三遍繪本, 耳提面命要分享要分享要分享, 小淘氣也點著頭說記住了記住了記住了, 結果走到社區看到小朋友的玩具很好玩, 馬上就上演了強行分享的戲碼:把自己的玩具強塞給A, 搶了A的玩具又強塞給B,拿著B的玩具很得意——媽媽,我學會分享了哦~

哭笑不得的小晴只好也用強,把玩具奪回來挨個還給對應的主人,挨個安撫挨個道歉。又把兒子拖回家,站牆角、讀繪本,再來一遍文武交加的政治教育。幾次三番後,小晴兒子變老實了,現在出門變得有禮貌多了。小晴說,讓他不動手是不可能的,我主要就是教了他一件事:動手之前想一想,分清楚什麼時候可以動手,什麼時候不能動手。

父母拉偏架,可偏己也可偏他,所有利弊交加的觀點和做法都是對的,不對的只有立場和力度。在文明的世界裡,君子動口不動手,說比做有力量,援引古訓、道德、倫理、法律、規則,誰的知識廣博、邏輯完整誰就可能是王者。但在荒蠻的世界,唯有以牙還牙,以強馭強才有可能勝出。世界本來的面目是求剩,說求勝,不過是為剩者為王做延伸和粉刷。

現代醫學發達,提高了生命長度的同時,也帶來了生物淘汰率下降引發的人口基數膨脹。文明在推動社會進步,也在干擾自然進化的邊界。物質豐盈提高了生活品質,也削弱了生存規則的權威,人們變得越來越不懂珍惜。無論是腦力激蕩還是體力角逐,人類終究還是遵循自然法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

在某著名雙一流學校的課堂上,教授問了一個問題:你們平常會不會教育孩子分享?分享零食、分享水果、分享玩具?

台下一眾人點頭:對啊,我們都是這麼教育孩子的啊,也是這麼被教育長大的啊。

教授問:如果你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了不肯跟你們分享的人怎麼辦?

一半人沉默了,另一半人試著回答說:說服並引導對方分享。

教授又問:對方就是不肯聽你的,堅決不分享,不但不分享還要搶了你的東西,你怎麼辦?

有人說:他這是不講道理!耍橫!報警!

教授笑了:恭喜你們回到了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裡。

分享是君子之間的平等互利,欺負是強弱之間的資源掠奪。我們難免會遇到三觀不一致還實力懸殊的人,對於那些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孩子,父母要教他們保衛。對於那些很強的孩子,父母要教他們尊敬,總有一人更比一人強的。

但無論如何,請父母們不要參與戰鬥,孩子的事應該孩子自己去解決,父母的干預應該在孩子身後。你要壯孩子的膽,卻不要變成孩子的膽。你若是成了他們的膽,你破了他們就沒膽了。

你可以在家教孩子格鬥技巧,也可以在家教孩子認慫求全,你甚至可以在家教導孩子耍陰謀詭計,但請不要把你成了年的粗壯雙手伸碰到孩子的身體,這樣的倚強淩弱勢必招致更強淩弱。

這個世界總是要交給孩子們的,越俎代庖地直接幫忙,看似出氣,實際是在剝奪孩子學習自我生存技能的權利。

也請你教導的時候,帶著最起碼的善意,他人之愛子,猶如己愛子,他子之哀痛,猶如己子之哀痛。

— THE END —

關於作者【東小邪】: 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不會編故事只會講故事的怪味辣媽,專欄作者、心理學研究僧,育人亦育己,陪孩子一起長成更好的樣子。

關注【金融八卦女頻道】公眾號,回復關鍵字【入群】,我們免費提供各行業財經報告和高端金融人士人脈圈。

搶了A的玩具又強塞給B,拿著B的玩具很得意——媽媽,我學會分享了哦~

哭笑不得的小晴只好也用強,把玩具奪回來挨個還給對應的主人,挨個安撫挨個道歉。又把兒子拖回家,站牆角、讀繪本,再來一遍文武交加的政治教育。幾次三番後,小晴兒子變老實了,現在出門變得有禮貌多了。小晴說,讓他不動手是不可能的,我主要就是教了他一件事:動手之前想一想,分清楚什麼時候可以動手,什麼時候不能動手。

父母拉偏架,可偏己也可偏他,所有利弊交加的觀點和做法都是對的,不對的只有立場和力度。在文明的世界裡,君子動口不動手,說比做有力量,援引古訓、道德、倫理、法律、規則,誰的知識廣博、邏輯完整誰就可能是王者。但在荒蠻的世界,唯有以牙還牙,以強馭強才有可能勝出。世界本來的面目是求剩,說求勝,不過是為剩者為王做延伸和粉刷。

現代醫學發達,提高了生命長度的同時,也帶來了生物淘汰率下降引發的人口基數膨脹。文明在推動社會進步,也在干擾自然進化的邊界。物質豐盈提高了生活品質,也削弱了生存規則的權威,人們變得越來越不懂珍惜。無論是腦力激蕩還是體力角逐,人類終究還是遵循自然法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

在某著名雙一流學校的課堂上,教授問了一個問題:你們平常會不會教育孩子分享?分享零食、分享水果、分享玩具?

台下一眾人點頭:對啊,我們都是這麼教育孩子的啊,也是這麼被教育長大的啊。

教授問:如果你們在帶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了不肯跟你們分享的人怎麼辦?

一半人沉默了,另一半人試著回答說:說服並引導對方分享。

教授又問:對方就是不肯聽你的,堅決不分享,不但不分享還要搶了你的東西,你怎麼辦?

有人說:他這是不講道理!耍橫!報警!

教授笑了:恭喜你們回到了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裡。

分享是君子之間的平等互利,欺負是強弱之間的資源掠奪。我們難免會遇到三觀不一致還實力懸殊的人,對於那些不懂得保護自己的孩子,父母要教他們保衛。對於那些很強的孩子,父母要教他們尊敬,總有一人更比一人強的。

但無論如何,請父母們不要參與戰鬥,孩子的事應該孩子自己去解決,父母的干預應該在孩子身後。你要壯孩子的膽,卻不要變成孩子的膽。你若是成了他們的膽,你破了他們就沒膽了。

你可以在家教孩子格鬥技巧,也可以在家教孩子認慫求全,你甚至可以在家教導孩子耍陰謀詭計,但請不要把你成了年的粗壯雙手伸碰到孩子的身體,這樣的倚強淩弱勢必招致更強淩弱。

這個世界總是要交給孩子們的,越俎代庖地直接幫忙,看似出氣,實際是在剝奪孩子學習自我生存技能的權利。

也請你教導的時候,帶著最起碼的善意,他人之愛子,猶如己愛子,他子之哀痛,猶如己子之哀痛。

— THE END —

關於作者【東小邪】: 金融八卦女特約作者,不會編故事只會講故事的怪味辣媽,專欄作者、心理學研究僧,育人亦育己,陪孩子一起長成更好的樣子。

關注【金融八卦女頻道】公眾號,回復關鍵字【入群】,我們免費提供各行業財經報告和高端金融人士人脈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